跳转到内容

大学法改革促进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学法改革促进会
成立时间1987年7月18日
创始人台湾11所大学的学运组织
撤销1988年2月28日(225天)
类型学生组织
目标推动修正《大学法》,促进校园民主化。

大学法改革促进会,简称大革会,是台湾第一个跨校学生运动联合组织,由台湾11所大学的学运组织于1987年7月18日成立,主要诉求是推动修正《大学法》,促进校园民主化。[1]:141大革会透过举办座谈会、发传单与发起校园街头抗议,向政府、社会与学校表达诉求,象征台湾学生运动由地下转进地面。不过,由于成员理念分歧,大革会最终于1988年2月28日解散,并改组为“民主学生联盟”。[2]:38-39

背景

1970年代,在台湾民主化浪潮影响下,台湾社会运动蓬勃发展;党外运动随着美丽岛事件受难家属参选获胜,取得重大突破,人们也开始针对各种议题展开自力救济,对保守的大学校园却影响有限。在中国国民党政权的威权统治下,学生的自由权受到限制,没有集会、结社、言论等自由,任何学生活动都必须获得校方许可才能举办;学生一旦违规,就会受到惩戒,没有申诉及答辩管道。除此之外,国民党也透过青工会救国团等系统渗透校园,透过各种制度性措施的赏与罚[注 1],将学生的校园生活纳入管理,建立稳定、保守、难以表达异议的校园秩序。[1]:2-5

到了1980年代,国民党政权开始放松社会控制,较少以《刑法》叛乱罪起诉异议份子,为社会运动留下空间。此时的大学生从党外运动、阅读台湾乡土文学论战相关作品及地下读书会中,分别培养民主、本土与社会主义意识,开始批判现存秩序,是台湾学生运动的“酝酿期”。[1]:9[3]随着台湾政治、社会日趋自由,学生反抗当局的危险性降低,1980年代中叶,台湾各个大学[注 2]开始出现校园抗争行动,倡议废除学生刊物审稿制度、成立学生自治组织、学生集会结社不必经过许可、军训教官退出校园、保障学术自由等诉求。[1]:61[4]

为了进一步推展学生运动,各校的学生运动组织开始合作举办座谈会、生活营等活动,促进校际交流,整合各校单打独斗的学生运动势力,并为各校抗争行动提供支援。[1]:611987年7月6日至8日,各校学运组织在高雄县大寮乡(今高雄市大寮区)举办“南方生活营”,决定成立联盟组织;[2]:44[5]:87同年7月18日,台湾11所学校的12个学生运动组织[注 3]共同组成大学法改革促进会,是台湾第一个大规模、自发性的学生联盟。[6]:119

组织

大学法改革促进会是学生组织联盟,成员都是学生组织,没有个人会员;在12个创会团体之外,尚有国立成功大学经纬社(化名启蒙社)在1987年8月入会,而东海大学吹浪之鲸社[注 4]则在同年9月入会,解散时共14个团体会员。[1]:141[7]之所以仅收团体会员,是因为创会时的12个学生组织个别成员人数都仅有1至2人,为了扩大组织规模,大革会才要求各校大学生必须先加入学生组织,才能以组织的名义加入大革会。[1]:141这个策略在当时曾引起争议,被批评为不民主;[8]从结果来说,各校学生组织有些也未扩张成功,没有达到效果。[1]:137

在组织上,大革会架构相当庞大。“社团代表大会”作为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各团体推派2名代表及11名执行委员组成;“主席团”是大革会的运作核心,由社团代表互推5名产生,负责日常会务、提名干部、召开大会等;主席团提名11人组成“执行委员会”,下设“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再分为“大学法设计小组”、“财务小组”、“文宣小组”及“活动小组”,由11名执行委员分工运作,并推派1名总干事及2名副总干事统筹执行。大革会在台北市和平东路设有办公室,出版《大学报》作为刊物,主要是报导各校学生运动的新闻;虽有助于学运内部资讯流通,却仅出版一期,便随着大革会本身一同解散、停刊。[1]:138-140[9]

理念与行动

大学法改革促进会成立时,宣布该会的主要目标为:[6]:119-120

一、推动大学法改革,使过去一年校园民主运动的努力和成绩获得制度性的保障。
二、由大学法的改革带动大学整体的改革,再透过大学的改革带动台湾教育体制的全盘检讨与翻修。
三、以大学社区之主体与权利完整之公民的身份,主动介入大学法修法的历程,巩固、强化学生的民主力量,使学生能成为一股自主而独立的社会力。

简言之,大革会的成立目标是借由修正《大学法》,将“校园民主化”写进法律条文,使学生的自由权受到保护。[10]:93在实际的行动上,大革会主要是以举办座谈会、发传单与发起校园街头抗议等作为主要手段。1987年9月13日,大革会发表《学生反歧视宣言》,抗议大学校园仍未解严,大学生被当成“次等公民”看待,主张各大学校方应归还学生的基本公民权,让学生参与校务运作。[10]:94同年9月25日,中华民国教育部的大学法咨询小组在国立台湾大学举办巡回座谈,大革会联合其它学生社团一同静坐抗议;同日还前往台北医学院声援该校学生的静坐行动。[10]:94同年10月17日,大革会前往国立成功大学声援成大西格玛社,抗议成大校方箝制学生言论。[10]:94除此之外,大革会也曾声援台湾原住民族运动,到嘉义市参加原住民族运动者发起的“公义之旅”行动,抗议吴凤神话。[1]:148[5]:88-89

作为台湾第一个跨校学生运动组织,大革会的成立与行动受到政府与媒体瞩目。在其成立后第4日(1987年7月22日)便有人向媒体泄露大革会成立的消息,使大革会一时之间成为舆论焦点。[5]:87-88中华民国总统国民党党主席蒋经国随即在国民党中常会中指示尽速研议修正《大学法》,教育部也在1987年8月组成6人的“大学法咨询小组”,开始研拟修订《大学法》,并于各校举办巡回座谈,征询教授与学生的意见。[2]:39立法委员林时机也在同年11月举办5场听证会,并于1988年12月27日与其他32位国民党、民进党籍立法委员共同提案修正《大学法》,将大革会的诉求纳入草案。[2]:39[11]由此可见,“修正《大学法》”这一议题,在当时已不只是单纯的学生抗争行动,更关乎整个台湾教育体制的改革。[6]:120

解散

大学法改革促进会虽是台湾第一个跨校学生运动组织联盟,却因诸多因素,于1987年11月起陷入停顿。原因有四:第一,大革会成员散居各地,在自身学业与校园运动外,还要负担大革会的组织工作,难以负荷;第二,在国民党政权表态支持修正《大学法》后,大革会在修法问题上便转为被动,对内、对外都缺乏话语权;第三,各校学运组织仍处于草创期,无力处理“修正《大学法》”这种层次的议题;第四,台湾学生运动受政治、社会环境影响,比起争取校园民主化,更重视社会实践,开始参与农民、劳工、环保,甚至国会改革等运动。可以说,大革会虽是台湾学生运动整合的产物,最后还是因各自理念、路线分歧而解散。[1]:151-154

1988年2月28日,大革会召开最后一次社团代表大会,决议解散;原大革会成员并于同日开始筹备成立“民主学生联盟”,却因故始终没有正式成立。[1]:155尽管运作时间不到一年,成果也很有限,但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一个跨校学生运动组织,大革会象征台湾学生运动由地下转进地面,向社会大众清楚地表达学生运动的理念与诉求,在台湾社会运动史上仍有其历史意义。[1]:193

参见

注释

  1. ^ 这些制度性措施包括:补助活动经费、提供奖助学金、保障预官与研究所考试名额、学生组织负责人选举的提名与助选、优秀青年选拔、党团人事甄补、情治单位及教官约谈、生活骚扰、打小报告等。
  2. ^ 当时,包括国立台湾大学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中国文化大学台北医学院国立政治大学辅仁大学国立清华大学中原大学国立中央大学逢甲大学东海大学国立成功大学高雄医学院等学校都有发生校园抗争事件。
  3. ^ 这12个学生运动组织为:辅仁大学创造社、国立台湾大学大论社(化名布谷社)及浊水溪社、国立政治大学国思社(化名钺社)、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春雷社、中国文化大学文化社、东吴大学外双溪社、淡江大学南淡水社、国立中央大学怒涛社(化名松涛社)、国立成功大学西格玛社(化名平等域社)、高雄医学院火星社及台北医学院抗体社。
  4. ^ 东海大学吹浪之鲸社是该校第一个学生运动组织,曾发行刊物《东潮》,并以“东潮社”留名于世。“吹浪之鲸”典出东海大学首任校长曾约农诗句:“相期东海鲸吹浪,一为中原洗劫哀。”

参考文献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邓丕云. 《八〇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 台北市: 前卫出版. 1993. ISBN 9578994206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彭琳淞. 《政府遷台後台灣學生運動變遷之探討-以四個重要因素之互動關係來說明》. 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台中市: 东海大学). 1989 (中文(台湾)). 
  3. ^ 丁庭宇. 〈社會變遷下的學生運動〉. 《中国论坛》 (台北市: 中国论坛社). 1987-09-25, 24 (12): 35 (中文(台湾)). 
  4. ^ 胡慧玲. 《狂飆年代》.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三 民主的浪潮》. 新北市: 卫城出版. 2013: 239–240. ISBN 9789868962651 (中文(台湾)). 
  5. ^ 5.0 5.1 5.2 官鸿志. 《青春的火焰-大革會成立經緯》. 《人间杂志》 (台北市: 人间杂志社). 1987-10-05, (24) (中文(台湾)). 
  6. ^ 6.0 6.1 6.2 薛晓华. 《民間教育改革運動之背景因素:控制體系的形成與鬆動》. 《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 台北市: 前卫出版. 1996. ISBN 9578010834 (中文(台湾)). 
  7. ^ 李杰颖. 80年代:學生運動的萌芽.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数位文化中心. 2015-10-12 [2018-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7月15日) (中文(台湾)). 
  8. ^ 黄居正. 〈立法團體?運動團體?祕密結社?談跨校學生聯盟「大學法改革促進會」引發的法律問題〉. 《中国论坛》 (台北市: 中国论坛社). 1987-08-10, 24 (9): 31 (中文(台湾)). 
  9. ^ 《大學法改革促進會 由輔大同學接替》. 《民生报》 (台北: 联合报系). 1988-03-07 (中文(台湾)). 
  10. ^ 10.0 10.1 10.2 10.3 何明修萧新煌. 《政治自由化的衝擊(1987-1989年)》. 《臺灣全志·卷九-社會志社會運動篇》.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6. ISBN 9789860067675 (中文(台湾)). 
  11. ^ 立法院公报处. 〈大學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pdf). 《立法院公报》 (台北市: 立法院). 1988-12-27, 77 (104): 31–44 [2018-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