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寿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寿良(?—?),字文淑,蜀郡成都人。父亲与祖父两代都曾担任犍为太守,年少时与犍为人张微、费缉齐名。[1]

生平

寿良专研《春秋三传》,掌握《五经》,操守方正,朴素简约。仕蜀汉时,担任益州从事,入朝中担任散骑、黄门侍郎

蜀亡入晋后,担任郡主簿、上计吏。后被举荐为孝廉,寿良不接受。益州征辟他为主簿,又升为治中从事、别驾从事,治理一州事物。

泰始四年三月(268年),罗宪跟随晋武帝司马炎在华林园参与宴会,晋武帝询问蜀汉大臣的子弟,又问起其中适合任用者,罗宪推荐了常忌杜轸、寿良、陈寿、高轨、吕雅、许国、费恭、诸葛京陈裕,他们随即得到了进用,都在当时知名于世。[2]

刺史皇甫晏推荐寿良到三司,被三司征辟担任太宰。后外放担任霸城县令,始平太守,治理政事良好。从扶风转到秦国内史。文立去世后,温县县令李宓上表给晋武帝推荐寿良继承文立的职务。于是武帝征辟寿良担任黄门侍郎,兼任二州都给事中,梁州刺史。数年后,又迁入朝廷担任散骑常侍,大长秋,寿良逝世后,被安葬在洛北芒山。[3]

王崇与蜀汉名臣寿良、李密陈寿李骧杜烈一同入京都洛阳,被称为是梁、益二州有代表性的俊杰。寿良、李密、陈寿、李骧、杜烈五人虽然交情甚好但最终都疏远陌生了,只有王崇一人凭着宽厚和顺的性格,不分彼此,对待五人一视同仁,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4]

寿良著有《诸葛亮集》,并且和陈寿《诸葛亮集》内容有所不同[5]

评价

  • 华阳国志》评曰:长秋忠肃,明允笃诚。
  • 李密:良公在朝时,二州之望,宜见超升,绍继立后。

参考资料

  1. ^ 《华阳国志》:寿良,字文淑,蜀郡成都人也。父祖二世犍为太守。良少与犍为张“征”〔微〕、费缉并知名。
  2. ^ 《三国志·霍弋传》注引《襄阳记》:四年三月,从帝宴于华林园,诏问蜀大臣子弟,后问先辈宜时叙用者,宪荐蜀郡常忌、杜轸、寿良、巴西陈寿、南郡高轨、南阳吕雅、许国、江夏费恭、琅邪诸葛京、汝南陈裕,即皆叙用,咸显于世。
  3. ^ 《华阳国志》:刺史皇甫晏贡之三司,遂辟太宰。除霸城令,始平太守,治政著称。从扶风转秦国内史。文立卒后,温令李宓表武帝,言“二州人士零颓,才彦凌迟,无复厕豫纲纪后进、慰宁遐外者,良公在朝时,二州之望,宜见超升,绍继立后。”帝征为黄门侍郎,兼二州都给事中,梁州刺史。迁散骑常侍,大长秋,卒。葬洛北芒山。
  4. ^ 《华阳国志》:与寿良、李宓、陈寿、李骧、杜烈同入京洛,为二州标俊。五子情好未必能终。惟崇独以宽和,无所彼此。
  5. ^ 《华阳国志》卷十一:时寿良亦集,故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