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塔楼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塔楼社荷兰语TarauSotanauSuatenauwZoatalauSwatalauw等;闽南语Thah-lâu),文献亦记载为“搭楼社[注 1],属台湾平埔原住民马卡道族凤山八社之一。当时为台湾岛上最大的聚落,位址约为今日屏东县里港乡塔楼村九如乡洽兴村一带,最大势力范围可能曾经到今日高雄市大树区。近年来,塔楼番社两地积极复兴其传统文化。

历史

荷兰治台时期就有塔楼社的记载。为报复荷兰士兵被杀,以及意图控制台南、高雄平原,荷兰大员当局与新港社联军在1635年圣诞节发动搭加里扬之战,攻击尧港、大冈山附近、今阿公店溪南岸、当时势力强盛的搭加里扬社,搭加里扬社与南方邻近社群从高雄平原迁逃到屏东平原,1636年2月4日,搭加里扬社与三分社的代表,包括塔楼社(荷兰语:Zoatalau,《巴达维亚城日记》郭辉汉译为“三貂岭”),前往大员投降认错签订和约,接受荷兰的统治,荷军完全清空高雄平原。[1][2][3]1650年的村落人口调查,塔楼社多达2,160人,为平埔族聚落人口最多者[4]。后因瘟疫等因素,人口略减,但仍为马卡道族主要分布之一。乾隆年间,为了抵御生番,施行屯番制,将许多马卡道族壮丁移往土牛边界靠近山区的隘口守卫,如旧寮阿拔泉,加上汉人聚落的形成,改变了塔楼社的人口组成。古契也显示,塔楼社番曾至高树乡思觅安(今司马村)、赛子脚(今盐树村),甚至到河对岸的兰坡岭开垦。1789年的“大清一统舆图台湾图”当中,已改称塔楼庄。

历史上塔楼社族人可能从塔楼村迁移至九块厝后庄番社庄(今九如乡洽兴村、耆老村一部分),《平埔番调查书》记载为雍正八年,一说在清领后期或日治时代。1915年的人口普查显示,该年尚有七十余位的熟番居民居住在后庄,为原凤山八社存留最多族人之地。1935年,小川尚义之《台湾高砂语言分布图》中,还可见武洛溪西方的番社庄被标示为平埔聚落。今日塔楼村之土地公祠还有石头公金身,番社有“公廨店”、“公廨庙”等地名[5],两地亦有许多平埔族传说遗世。[6]

风俗

塔楼社族人汉化程度较深,据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之记载,塔楼社“童子四五人,能诵诗书句”。[7]学者考察古契后,发现乾隆47年(1782年)社民开始使用汉姓潘,嘉庆年间亦有赵、王、郑等姓,至道光年间不再出现番名,[8]可能代表马卡道族已迁出或完全汉化。此外,当地关于番王的传说亦有姓杨[9]、姓陈[10]等,都显示出塔楼社族人的较深的汉化程度。

注释

  1. ^ 1685年启纂的《台湾府志》蒋志〈卷一·坊里〉凤山县辖十二社部分记载“搭楼社”,而坊里社镇各名号皆明郑时所遗。

参考

  1. ^ 江树生译注,《热兰遮城日志》第一册页223
  2. ^ 郭辉汉译,村上直次郎日译,《巴达维亚城日记》(南投:台湾省文献会,1970)第一册页152,168
  3. ^ 甘为霖. Part II.25.尤羅伯致東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商館評議員(1636年9月5日).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荷兰时代的福尔摩沙]. 由李雄挥翻译. 翁佳音校订 修订新版. 台北市: 前卫. 2017-09: 227–259. ISBN 978-957-801-817-4. 
  4. ^ 中村孝治,1994
  5. ^ 番社庄志-昌荣社区文史集
  6. ^ 杨榜文取番婆、茄苳树番婆之墓、石头公金身、大厝顶、憨番晒银两等
  7. ^ 凤山县令谭垣所作之《巡社记事》
  8. ^ 屏东县里港乡塔楼聚落变迁之研究,吴文雄,p.43
  9. ^ 塔楼村,大厝顶传说
  10. ^ 九如番社庄,憨番晒银两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