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吴倚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吴倚沧(1886年—1927年)原名,字雨苍广东省平远县东石镇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人物。[1]

生平

吴倚沧肄业于广东实业学堂,是中国同盟会会员。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参加广州新军起义。后来赴美国伊利诺大学留学,回国后曾于南京暨南学校任教。民国16年(1927年),代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部长。[1]

清党开始后,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上海发动四一二事变,上海临时政治分会积极参与清党。4月14日,派陈群、吴倚沧等为中国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指导委员,接管市党部。[2]

在清党中,除少数已经暴露身份的“共党首要分子”外,大部分中国共产党党员混在国民党员中难以分辨。陈立夫在回忆录中写道:“吴倚沧、我哥哥和我最关心的是如何找出谁是共产党,因为,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将他们党员名单交给我们过,因此,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分辨谁是共产党,谁是‘纯粹’的国民党员……我告诉吴倚沧,唯一可做的就是打斗,因为一打了起来,国民党和共产党两边的人自然就会分出鸿沟来。”[3]

1927年5月5日,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及各部长第八十八次联席会议通过《清党委员原则六条》,指定邓泽如、吴倚沧、曾养甫何思源段锡朋冷欣郑异组织中央清党委员会。[4]

1927年8月,吴倚沧染霍乱,至28日不治病逝。[1]

民国18年(1929),安葬于南京近郊之汤山,由杨谱笙作传记,陈果夫立碑[5]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第七节 平远县,广东省情网,于2015-05-06查阅.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李松林主编,中国国民党史大辞典,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上海临时政治分会”条
  3. ^ 王奇生,清党以后国民党的组织蜕变,历史研究2003年5月
  4. ^ 杨奎松,一九二七年南京国民党“清党”运动研究,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
  5. ^ 广东省情数据库. 平远县志(93版) 第二节 人物传之二. [永久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