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资本争论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8年12月4日) |
剑桥资本争论(英语:Cambridge capital controversy),又称两个剑桥之争(英语:the two Cambridges debate),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后凯恩斯学派)在资本理论领域的争论,争论始于新剑桥派对资本加总的质疑,逐渐展开至分配理论、价值理论与一般均衡理论。
历史
争论双方是以麻省理工学院(地处麻省的剑桥)教授萨缪尔森、托宾、劳勃·梭罗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蒂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其代表人物大多执教于剑桥大学)。
最终,新剑桥学派成功证明新古典命题以及总体经济学所使用的生产函数只有在单一产品模型中才能成立,显然不符合现实世界的情况,但新剑桥学派并未发展出一套被广泛接受的理论以替代新古典理论。
影响
曾任经济计量学会会长的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教授Franklin M. Fisher与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Jesus Felipe(2003)[1]表示:
......由个体生产函数推导到总合生产函数的条件太过严苛,难以相信现实世界的经济会符合这些条件。因此总合生产函数并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受到挑战的是整个新古典学派研究分配问题的中心思维。这是必须被质疑的......总体经济学家们在继续进行这些没有理论基础的应用研究之前,应该先暂停一下,拨点时间来寻找关于价值、分配、就业、成长与技术进步的其他研究途径......
约克大学经济学教授Avi Cohen和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Geoffrey Harcourt(2003)[2]表示:
......(经济学)在许多重要的议题上-如何解释(或合理化)资本的回报、如何看待资本积累、均衡工具的限制等等,都受到了并且仍然正在被挑战。虽然新剑桥学派主要人物的逝去减少了质疑的声音,但这些问题只是被埋没,并没有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 ^ Aggregation in Production Functions: What Applied Economists should Know. [2019-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2).
- ^ Whatever Happened to the Cambridge Capital Theory Controversies?. [2020-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
- 陆长平,《“剑桥资本争论”的困境与出路》
- 柳欣. 资本理论:价值、分配与增长理论[M].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4.
- 柳欣、郭金兴、王彩玲. 资本理论与货币理论[M]. 人民出版社, 2006.
- 斯拉法. 用商品生产商品[M]. 商务印书馆, 2011.
- Robinson J.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the Theory of Capital[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53, 21(2): 81-106.
- 罗宾逊. 资本积累论[M]. 商务印书馆, 1963.
- Garegnani P. Quantity of capital[M]// Capital Theory. Palgrave Macmillan UK,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