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枪术
刺枪术(英语:bayonet drill),指步枪安装刺刀后与敌人格斗的技术,属于白刃战的一种。世界各国因历史因素、或使用的步枪不同,着重的重点各有相异,如美军重视冲击的力量与速度、日军重视踏步(改变重心)、中华民国国军重视防御与刺击等,不一而足。
起源
刺枪术的起源可追溯至冷兵器时代末期与热兵器时代初期,当时发明了火绳枪,但火绳枪有装填弹药时间长(单人需时2分钟以上)、枪管容易过热的缺点;虽然搭配了长矛兵佐以配合攻击,但一到近战时,火枪兵便无用武之地。因刀或剑只有军官才能佩带,于是发展出了将步枪当作棍棒攻击的方式;又在其后延伸出了在步枪上绑上短刃,使步枪兵在近战时可作为短矛兵的变通法。
刺枪术应用于战争
卡洛登战役
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刺枪术,是1746年的卡洛登战役(Battle of Culloden)。1746年4月16日,当时英国军队奉命讨伐苏格兰境内詹姆斯党叛乱。英军坎伯兰公爵想出了在叛军冲锋时,第一排士兵枪口右转30度开枪、同时刀向前刺的战法,使得叛军大败。战事在40分钟左右就结束,英军8,000人只有50人阵亡、259人受伤,而叛军7,000人中有不低于1,500人阵亡。
刺刀角阵
在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中,英军第28步枪兵营发展出以二到三人利用刺刀结成角阵守护阵地,以抵御法军的骑兵冲锋,此时欧洲各国便纷纷研究将刺刀结合步枪可攻可守的步兵近战技巧了。
刺枪术系统化
1836年,瑞典人佩尔·亨里克·林格提出了一套理论,他认为刺枪术可融合入军人体育中,且突刺(直接刺入敌人身体深处)远比当时流行的砍劈攻击来的伤害大,并对枪支本身的损害最小,此说被大量采用,后来此说被称为“刺枪术操典”,再编辑成“军用体操刺枪术教范”。
英日拼刺
在刺枪术发展的道路上,英国与日本是主要的拥护者。19世纪末,日本陆军当时已废除了援用多年的法国式刺枪术,结合日本旧有的枪术,发展出了“铳剑术”(日语:銃剣術,详见日本枪术),而英国采用意大利人费迪南多-马塞洛(Ferdinando Masiello)所设计的“佛罗伦斯系统”(Florentine system,1887年发表)。马塞洛是一个击剑高手,且意大利在军中刺枪术的发展比英国为早,在1874年已有军官击剑学院,马塞洛在1890年被请到英国去指导英军,之后英国陆军便采用此注重实用性的系统;1904年,英日两国军官在中国上海进行刺枪术团体赛时,日本军官除了传统刺枪,还加上大声呼喝与踢的动作,结果英军败给日军,从此干扰也被认为是刺枪术的一部分。
中华民国国军刺枪术
1924年黄埔建军以来,国民革命军各部队一直有刺枪术的训练,初采德军式,后改英军式、日军式;1949年国民政府播迁台北以后,因各部队习惯不同,各自使用各系刺枪术;1950年代日军顾问团“白团”来台后,各部队多使用白团传授的日本军刺枪术准则,著名口号“气刀体一致”即是日文 “气剑体一致”所译。
1965年,由陆军作战发展司令罗友伦敦聘两位教官,郭慎(山西人,政工干校第四期体育系,国术、柔道、角力宿老)与黄埔军校权威刺枪教练张镜宇(中国大陆时期陆军官校劈剌法总教官)来研拟新的刺枪术。郭教官用美军刺枪术,张教官用日军刺枪术(白团刺枪术),两人在司令部林口营区对战三日,由罗友伦等四十二位将军作为裁判。
对战后,两位教官与将军们审定出“突刺采日式、托击采美式、肉搏采中国武术的摔打擒拿”的准则,并由中华民国国防部颁布“新编制刺枪术”公布,以日式刺枪术为主,美式刺枪术为辅(托击在教习中比重不高),“摔打擒拿”因有危险性,特种部队或单位才教。至此国军的刺枪术才完全定型。
美军刺枪术
美军由于传统以来的军力,虽然也很早有运用刺刀的记载,但伤敌的数字占整体战斗的比率很低,所以对刺枪术并不热衷。直到1917年美国宣布参战时,发现战事形成了堑壕战,于是搭配其他堑壕战使用的武器的刺枪术在近战时就显得相当重要,因为在防守时,刺刀可与其他步兵武器交互攻击,成为包含美军在内各军的标准配备,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美军运用刺枪术联防或伤敌次数最多的时期,此时美军的刺枪术大多承袭于英军系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军挟大量坦克与火炮进行优势攻击,刺枪术的地位便快速下降,只剩下中国军队与日军有大量使用刺枪术拼战的记载;1970年代,美国陆军还曾取消“刺刀训练”科目;但在越战时,越共在武器与装备远远不及美军的劣势下,利用地形地物与美军作战,使得美军又恢复了刺枪术的训练。
中国人民解放军刺枪术
称为“刺杀操”,刺杀是指运用枪刺、枪托、弹匣等部位,采“刺、防、打、撞、劈”等手段以求歼灭敌人。格斗术范围广泛,刺枪术仅为其中一环,共分为二段十六式三十二招,各动作有上下连贯性,招式变化也较多样,有武术底子者学习较易。
相关条目
参考来源与注释
- 《国军刺枪术攻击技术》,邱旭源,国立体育学校研究所,2004
- 专访:郭慎精研刺枪术提升官兵战技-军闻社[永久失效链接]2007/02/09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