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全国不分区选举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全国不分区选举区
立法院国民大会
已撤销的立委、国大代表选区
Outline map
全国不分区选区在 中华民国的位置
国家中华民国
地区 中华民国
区域 大陆地区
台湾地区
香港地区(由1997年起)
澳门地区(由1999年起)
类型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区[*]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区[*]
人口数量1,296,166,612
 台民/侨:23,037,031(2008年)[1]
 陆民/侨:1,265,830,000(2000年)[2]
 港民/侨:6,864,346(2006年)[3]
 澳民/侨:435,235(2001年)[4]
选民数量16,750,867(2005年)[5]
主要聚居地 大陆地区
已撤销选区
设置时间1992
废止年份2008
席次数量30→41(立法院)
80→300(国民大会)
所属政党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
  中国民众党[注 1]
  农民党[注 1]
公民党[注 1]
台湾团结联盟 台湾团结联盟
亲民党 亲民党
民主行动联盟[注 1]
 新党[注 1]
 无党团结联盟[注 1]
建国党 建国党[注 1]
王廷兴等20人联盟[注 1]
前身选区
大陆各选区和职业团体代表
  • 江苏省第一区
  • 江苏省第二区
  • 江苏省第三区
  • 江苏省第四区
  • 江苏省第五区
  • 江苏省第六区
  • 江苏省第七区
  • 江苏省妇女
  • 浙江省第一区
  • 浙江省第二区
  • 浙江省第三区
  • 浙江省第四区
  • 浙江省妇女
  • 安徽省第一区
  • 安徽省第二区
  • 安徽省第三区
  • 安徽省第四区
  • 安徽省妇女
  • 江西省第一区
  • 江西省第二区
  • 江西省第三区
  • 江西省第四区
  • 江西省妇女
  • 湖北省第一区
  • 湖北省第二区
  • 湖北省第三区
  • 湖北省第四区
  • 湖北省第五区
  • 湖北省第六区
  • 湖北省妇女
  • 湖南省第一区
  • 湖南省第二区
  • 湖南省第三区
  • 湖南省第四区
  • 湖南省第五区
  • 湖南省第六区
  • 湖南省第七区
  • 湖南省妇女
  • 四川省第一区
  • 四川省第二区
  • 四川省第三区
  • 四川省第四区
  • 四川省第五区
  • 四川省第六区
  • 四川省第七区
  • 四川省第八区
  • 四川省第九区
  • 四川省第十区
  • 四川省妇女
  • 河北省第一区
  • 河北省第二区
  • 河北省第三区
  • 河北省第四区
  • 河北省第五区
  • 河北省妇女
  • 山东省第一区
  • 山东省第二区
  • 山东省第三区
  • 山东省第四区
  • 山东省第五区
  • 山东省第六区
  • 山东省第七区
  • 山东省第八区
  • 山东省第九区
  • 山东省第十区
  • 山东省妇女
  • 河南省第一区
  • 河南省第二区
  • 河南省第三区
  • 河南省第四区
  • 河南省第五区
  • 河南省第六区
  • 河南省妇女
  • 陕西省第一区
  • 陕西省第二区
  • 陕西省第三区
  • 陕西省妇女
  • 甘肃省第一区
  • 甘肃省第二区
  • 甘肃省第三区
  • 甘肃省第四区
  • 甘肃省妇女
  • 福建省第一区
  • 福建省第二区
  • 福建省第三区
  • 福建省第四区
  • 福建省妇女
  • 广东省第一区
  • 广东省第二区
  • 广东省第三区
  • 广东省第四区
  • 广东省第五区
  • 广东省第六区
  • 广东省第七区
  • 广东省妇女
  • 广西省第一区
  • 广西省第二区
  • 广西省第三区
  • 广西省妇女
  • 云南省第一区
  • 云南省第二区
  • 云南省第三区
  • 云南省妇女
  • 贵州省第一区
  • 贵州省第二区
  • 贵州省第三区
  • 贵州省妇女
  • 西康省
  • 青海省
  • 辽宁省
  • 安东省
  • 辽北省
  • 吉林省
  • 松江省
  • 合江省
  • 黑龙江省
  • 嫩江省
  • 兴安省
  • 热河省
  • 察哈尔省
  • 绥远省
  • 宁夏省
  • 新疆省
  • 南京市
  • 上海市
  • 北平市
  • 青岛市
  • 天津市
  • 重庆市
  • 大连市
  • 哈尔滨市
  • 汉口市
  • 广州市
  • 西安市
  • 沈阳市
  • 呼伦贝尔部
  • 依克明安特别旗
  • 哲里木盟
  • 卓索图盟
  • 昭乌达盟
  • 锡林郭勒盟
  • 察哈尔部
  • 乌兰察布盟
  • 伊克昭盟
  • 土默特旗
  • 绥东四旗
  • 阿拉善特别旗
  • 额济纳旗
  • 青海左翼盟
  • 青海右翼盟
  • 巴图塞特奇勒图中路盟
  • 乌拉恩素珠克图四路盟
  • 青塞特奇勒图盟
  • 西藏地方
  • 暂时旅居内地西藏人员
  • 省区藏民
  • 各民族于边疆地区选出者云南省
  • 各民族于边疆地区选出者贵州省
  • 各民族于边疆地区选出者西康省
  • 各民族于边疆地区选出者四川省
  • 各民族于边疆地区选出者广西省
  • 各民族于边疆地区选出者湖南省
  • 农会东区
  • 农会北区
  • 农会中区
  • 农会南区
  • 农会西区
  • 农会西北区
  • 农会东北区
  • 农会妇女
  • 渔会一区
  • 渔会二区
  • 渔会三区
  • 工会东区
  • 工会北区
  • 工会中区
  • 工会南区
  • 工会西区
  • 工会西北区
  • 工会东北区
  • 铁路工会
  • 海员工会
  • 公路工会及电信工会
  • 矿业工会及盐业工会
  • 工会妇女
  • 商会东区
  • 商会北区
  • 商会中区
  • 商会南区
  • 商会西区
  • 商会西北区
  • 商会东北区
  • 工矿东区
  • 工矿北区
  • 工矿中区
  • 工矿南区
  • 工矿西区
  • 工矿西北区
  • 工矿东北区
  • 教育会东区
  • 教育会北区
  • 教育会中区
  • 教育会南区
  • 教育会西区
  • 教育会西北区
  • 教育会东北区
  • 教育会妇女
  • 大学暨独立学院教员团体
  • 新闻记者公会
  • 律师公会
  • 会计师公会
  • 技师公会(农矿业)
  • 技师公会(工业)
  • 医药团体(中医师)
  • 医药团体(其他)
后继选区全国不分区及侨居国外国民选举区
选举制度比例代表制
法源《释字第261号》
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

全国不分区选举区,简称不分区,是中华民国一个1990年被提出、1992年设立、2008年废除的立法委员、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区,选票俗称政党票。自1991年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选举1992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开始,本选区采用比例代表制选出,总共选出41席立法委员、300席国民大会代表

选出立法委员时的制度,是首先把区域的得票率计入不分区的席次分配基础,然后再加上政党票得票率,计算出该党所得席次[6]

历史

1990年6月21日,司法院大法官会议按26位时任立法委员的声请解释《中华民国宪法》,公布《释字第261号》。理由书提出要在“次届中央民意代表选举”当中设立“全国不分区名额”,以同时代表中华民国自由地区和被中国共产党控制地区的人民民意[7]

设计“全国不分区代表”的用意是要象征中华民国主权及于中国大陆,表明中华民国政府不放弃大陆主权的立场,故称他们为“全国不分区代表”,以有别于仅在“台湾地区”选出的区域代表。虽然所有中华民国的选民都可在此选区投票,然而事实上不分区立委、国大代表并未由大陆地区的人民投票所选出[8]

范围

地理范围

选举区涵盖全部中华民国法定领土[7],包含台湾地区、大陆地区、香港地区及澳门地区。当中,仅有台湾地区属于中华民国政府的实际控制领土范围。

选民范围

受制于台海现状,此选举区的投票权并未遍及在上述法定领土上所有居民。

中华民国所有享投票权(选举权)的公民均为本选举区的选民,主要分布在自由地区台澎金马),少数分布在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海外。国外公民在全球其余各地只要拥有中华民国国籍、年满20岁、在自由地区设籍继续居住4个月以上、未受监护宣告,经查属实便可在此选举区投票[9]。香港、澳门人民限于主权移交前(香港地区为1997年前、澳门地区为1999年前)取得华侨身份证明书者,具中华民国国籍。在大陆地区设有户籍之人民,根据《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无法获得中华民国国籍,因此除非移民自由地区归化,否则无法成为本区选举人。

选举区范围变化

最初的全国不分区选举区涵盖台湾地区及大陆地区。1991年国大代表选举中,首次选出80位不分区国大代表,取代大陆地区各省市选区和职业团体代表。此选区到了1992年立委选举,亦同样为立法院引入30位不分区的议员。这些民意代表全部都根据《释字第261号》,在1992年1月1日履新。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香港地区连同九龙寨城纳入中华民国固有领土,随即脱离侨居国外国民选举区,并自动进入此选区范围。

1999年12月20日澳门政权移交,澳门地区随即脱离侨居国外国民选举区,并自动改划入此选区范围。

2002年1月30日,中华民国行政院正式公告修正“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施行细则第三条及第五十六条条文”,将蒙古排除在中国大陆地区之外,已经排除外蒙古的适用性[10]。2002年10月30日,中华民国外交部宣布中华民国重新承认蒙古国为一独立国家[11][12]。随着该日起“全国”的定义不再包括外蒙古,不分区民代也一夜之间不再代表外蒙古人。值得一提的是因应国民政府承认1945年外蒙古独立公投结果,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不设蒙古地方(外蒙古)代表。

2005年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改为全部席次采用政党比例代表制选出,等同令本区席位大增至300席,囊括全国大所有民代。同年,国大被冻结,本区不再是国大代表选举区。

此选举区最终在2008年正式取消,与侨居国外国民选举区合并为全国不分区及侨居国外国民立法委员选举区

席次分配方法

1992年至2008年的全国不分区选举区选制,乃是依附区域选举区的政党得票计算而成,而非如现行独立投政党票的运作,其详细运作如下:[13]

  • 以国民大会代表、立法委员区域及原住民选举区选举,各政党所推荐候选人得票数之和,为各政党之得票数。以各政党得票数相加之和,除某政党得票数,得出某政党国民大会代表、立法委员的得票比率。
  • 以应选名额乘前述的得票比率所得积之整数,为各政党分配之当选名额,按政党名单顺位依次当选。
  • 依前述规定分配当选名额,如有剩余名额,按各政党分配当选名额后之剩余数大小,依次分配剩余名额。剩余数相同时,以抽签决定之。
  • 政党得票比率未达百分之五以上者,不予分配当选名额,而其得票数不列入第一项规定计算。
  • 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之候选人之得票数,不列入计算。

参见

注释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在此选区取消前夕仅拥有国大不分区议席,没有同区的立委议席

参考资料

  1. ^ 內政部統計月報-鄉鎮市區人口變化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0).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3. ^ 200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 (PDF).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7-22). 
  4. ^ 2001 人口普查總體結果. 统计暨普查局. 2002-07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7) (英语). 
  5. ^ The Election Outlines, Election of National Assembly Members
  6. ^ 《什么是政党票?》,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7. ^ 7.0 7.1 再見了!萬年國會─談談司法院釋字第261號|王鼎棫 | 法律白話文運動.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8. ^ 《台灣修憲對兩岸關係之影響》第86頁 (PDF). [2022-06-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2-11). 
  9. ^ 中央選舉委員會:::選舉制度:::. [2022-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10. ^ 邱政宗. 中華民國立法院法制局研究成果《外蒙古定位後續問題評析》. 民国91年(2002年)3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3). 
  11. ^ 官方地图 将标示蒙古为国家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3-04-14., 自由时报, 2002年10月3日
  12. ^ Mongolian office to ride into Taipei by end of the year, Taipei Times, 2002-10-11 [200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13. ^ 全國不分區委員制度的沿革與實施 (PDF). [2022-01-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