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
元朗 | |
---|---|
Yuen Long | |
航拍角度的元朗市中心及周边乡村面貌 | |
坐标:22°26′32.1875″N 114°1′47.68″E / 22.442274306°N 114.0299111°E | |
行政区 | 香港 |
地区 | 新界 |
区 | 元朗区 |
时区 | 香港时间(UTC+8) |
根据《新安县志》或其他古地图,元朗(英语:Yuen Long)最先是写作圆蓢,然后变成元塱,再变成今日的写法。“圆”是完整、丰满的意思,“塱”则是开朗的土地或是高起之江岸。[1]元朗是指给左起凹头的蚝壳山,右至屯门的大头山的一连串山丘,像一个圆圈地围绕着的平地,从字面上推测,古时元朗是一块水源充足的沼泽低地。
气候
元朗 (1992-2012)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温 °C(°F) | 19.2 (66.6) |
19.1 (66.4) |
21.8 (71.2) |
25.5 (77.9) |
29.0 (84.2) |
30.8 (87.4) |
31.8 (89.2) |
31.7 (89.1) |
30.8 (87.4) |
28.4 (83.1) |
24.7 (76.5) |
21.0 (69.8) |
26.2 (79.2) |
日均气温 °C(°F) | 15.5 (59.9) |
15.8 (60.4) |
18.6 (65.5) |
22.4 (72.3) |
26.0 (78.8) |
28.0 (82.4) |
28.7 (83.7) |
28.7 (83.7) |
27.7 (81.9) |
24.9 (76.8) |
20.9 (69.6) |
17.1 (62.8) |
22.9 (73.2) |
平均低温 °C(°F) | 11.8 (53.2) |
12.5 (54.5) |
15.4 (59.7) |
19.4 (66.9) |
23.1 (73.6) |
25.2 (77.4) |
25.7 (78.3) |
25.7 (78.3) |
24.6 (76.3) |
21.4 (70.5) |
17.2 (63.0) |
13.2 (55.8) |
19.6 (67.3)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27 (1.1) |
45 (1.8) |
71 (2.8) |
159 (6.3) |
263 (10.4) |
327 (12.9) |
320 (12.6) |
336 (13.2) |
225 (8.9) |
96 (3.8) |
36 (1.4) |
28 (1.1) |
1,933 (76.1) |
[来源请求] |
历史
元朗自新石器时代已有人居住,不过现有的原居民大族主要为北宋时期南移的邓氏(现时分布在屏山、厦村及锦田一带)及南宋末文天祥堂弟文天瑞后裔的文氏(现时分布在新田及落马洲一带),亦有部分其他姓氏的原居民。其中北宋南下的是江西吉水人,是香港元朗区香港新界邓氏的四世祖。而香港新界文氏始祖文天瑞是文天祥的堂弟,七世祖文世歌从屯门迁至新田立村,是江西吉安人。
元朗居民过去主要以务农为生,亦有渔业和生产盐与珍珠。[1]元朗过去盛产稻米,当地生产的“元朗丝苗”曾是香港人最爱的米食,主要供应上水和沙头角,甚至远销至南洋。明朝嘉靖年间,由于南头一带发生饥民抢米暴动,众多乡绅请求在当地建县。因此明朝政府于万历元年从东莞县划出56里、7,608户,共33,791人,成立新安县,县治设在南头。自此由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起,到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成为英国殖民地为止,元朗地区一直属广州府新安县管辖,此前清初为对付郑成功而实施的海禁和迁界政策一度使元朗变得荒凉。[1]
古时疍家(水上人)在元朗山贝河上游,大旗岭一棵大树旁边建一小庙,以祭祀天后;这就是今天十八乡大旗岭大树下天后庙的起源。由于该庙居于一棵方圆数百尺、浓荫蔽日的大树之下,故得此名,古时疍家渔船从横洲一带沿河直入,经过蜿蜒的山贝河,小艇可以达到今大树下的位置。大树下天后庙曾多次重修:清朝咸丰、光绪时和1962年台风温黛袭港后各大修一次。大树西面是蛋家湾,本是一片广阔的沙滩;而东面是蛋家埔。后来由于人口和商业活动增多,元朗旧墟的前身大桥墩墟在下游成立。《新安县志》中清楚纪录“大桥墩墟:附峰 圆蓢”。[1]
关于元朗墟的历史,请参见元朗墟
地理
元朗位于香港新界的西北部,香港市区之西北方距离约20至25公里,深圳后海湾以南的一片广阔平原。元朗(以元朗市为主)是元朗平原的主要部分,大致位于山贝河沿岸的已建区,西北面是天水围及流浮山,西接屏山、洪水桥及厦村,西南达屯门区,南抵十八乡及大棠一带,东南靠香港最高山峰大帽山及大榄郊野公园的山谷,东临锦田、八乡,东北往上水方向可达新田、米埔、锦绣花园及落马洲,北面则是横洲及南生围一带渔塘和湿地。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有七成土地是山地丘陵,不过元朗则有一片广阔的平原,得天独厚。
对外交通
由于地理上的阻隔,过去由元朗来往九龙市区,一是取道狭窄的青山公路,绕经屯门、深井和荃湾;二是取道荃锦公路,从八乡蜿蜒越过大帽山,当年从元朗来往市区好比长征,行车时间以小时计;至1980年代,屯门公路全线通车,仍不免要绕经屯门。踏入1990年代初,因屯门公路经常挤塞,而荃湾路、西九龙走廊、红磡海底隧道的挤塞亦不遑多让;前往市区的一条相对畅通的路径,就是取道新田公路、粉岭公路、吐露港公路再过狮子山隧道或大老山隧道 ,全程绕经新界东的上水、大埔及沙田,路途遥远,行车时间仍需逾一小时。
直到1998年5月,三号干线正式通车,再配合汀九桥、西九龙公路及西区海底隧道,来往九龙、港岛和香港国际机场的路程大大缩短,巴士路线版图大幅扩张,同样亦减轻大老山隧道、东隧等交通要道的流量负荷;再加上2003年12月九广西铁(今“屯马线”)正式启用,2009年西铁线更延长至红磡站。在2000年代的十年之内,元朗交通大大改善,进出九龙市区车程大幅缩短至半个小时。
此外元朗有“香港大西北”的称号,邻近深圳市的福田区及南山区,区内乘搭过境巴士B1及B2巴士,约廿分钟可到达陆路边境的福田口岸及深圳湾口岸,十分方便。
市中心
现时元朗的区域中心位于青山公路-元朗段(惯称“元朗大马路”)两侧的已发展区,通称元朗市中心或元朗市。该处是元朗最繁盛的地方,商业活动频繁,是元朗新市镇的核心部分,亦是区内的交通枢纽。著名街道有安宁路、教育路和又新街(又称元朗食街)。恒香老婆饼是知名的地道食品。
随着元朗南的发展,元朗的范围还在扩展中。不过约定俗成的“元朗市中心”,仍是指元朗大马路、教育路、大棠路、谷亭街和安宁路沿线,有时加上朗屏邨及西铁线元朗站一带。而元朗工业邨、元朗东鸡地、元朗西元朗公园一带,以及元朗南的新发展区,虽然算是“元朗新市镇”的构成部分,但一般不会视为“市中心”。
除了元朗市中心外,另外也有一些次区域中心,例如天水围新市镇、洪水桥、屏山、流浮山、厦村、大棠、元朗工业邨和锦田市等。
新市镇发展
早于1970年代,香港政府把元朗一些地方发展为新市镇。按照官方的划分方式,元朗新市镇的范围大致被东面和南面的元朗公路、西面的朗天路、西北面妈横路及北面的元朗安乐路包围,即西至元朗公园及水边围邨,北达朗屏站一带,东临鸡地及元朗站一带,南抵十八乡马田村及大旗岭附近数个低密度私人屋苑,现时人口超过20万。
重大事件
2019年7月元朗袭击事件
2019年7月21日晚上约10时至翌日凌晨时份[2],在元朗的元朗站有大量具乡事白衣男子,手持武器针对在车站一带及邻近购物中心的市民进行无差别的袭击,最少有45人须入院治疗[2]。
资料来源
外部链接
- 航拍元朗纪录
- 元朗网站 Yuen Long Specia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元朗区议会选区分界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选举管理委员会
- 元朗区议会
- YouTube上的元朗的日与夜 Yuen Long: Day and Night
- 绿在元朗的Facebook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