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保龄球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进行中10瓶制保龄球,可以看到保龄球及球瓶
10瓶制:全倒(strike)

10瓶制保龄球(英语:Ten-pin bowling),中文多简称保龄球保龄bowling),是一种由持球者使球(称为保龄球)延著一条木制或合成物料的球道滚动,并击倒球道终端排成正三角形的10个球瓶的运动。这种保龄运动所使用的保龄球上有3个球孔,可以让持球者将手指插入孔中持球,球重也按持球者而异。许多国家有职业保龄球比赛。

此一运动在加拿大美国英国爱尔兰澳洲都称“bowling”,但在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特别称为“ten-pin bowling(10瓶保龄球)”或“big-ball bowling(大球保龄)”,因为1880年时在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出现了另一种瓶身笔直,类似蜡烛的直瓶制保龄球(candlepin bowling),另外也有一种球瓶较低矮浑圆的短瓶制保龄球(duckpin bowling),发明于1895年。而加拿大本身也有一种5瓶制保龄球(five-pin bowling),这三种保龄运动所使用的保龄球相比10瓶制保龄球,直径较小,重量较轻,球面也没有球孔。

名称

“保龄球”这一中文名称是英文Bowling”的音译。早先被意译为“地球”,如1928年开业的天津劝业场“八大天”娱乐设施中的“天纬地球社”和,另外197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南斯拉夫译制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库斯曼地球厅”是一个有两条球道的保龄球场。

设备和装备

球道

按比例绘画的10瓶制保龄球球道,左方为走道,走道前的黑线是犯规线,中间为滚球道,两旁灰色的是球沟,15英尺处是目标箭头,最右边是球瓶区。由犯规线到最接近球手的一号瓶距离60英尺(18米)—是球道宽度41.5英寸(1.054米)的17倍以上。[1]球手站在投球区时,由于前缩透视视错觉关系,球瓶看起来比实际上更靠拢,也因此让人误以为需要投出更刁钻的投球角度。[2][3]

球道由助走用的走道(approach),还有让球滚动的滚球道(lane)和放置球瓶的球瓶区(pin deck)所构成。球道地面材质一般为可耐保龄球撞击的漆树松树或其他人工材质(如聚氨酯[4]。为了进一步保护表面,会在上面涂上一层特殊的防护漆。

球道宽41.5英寸(1.05米),由39块宽约3厘米(1.2英寸)、长约153厘米(60英寸)的细长板条并合而成。犯规线到1号球瓶的距离为60英尺(18米),1号球瓶到球道末端距离约34英寸(0.86米)。犯规线后约15英尺(4.57米)处画有一组目标箭头[1],帮助球手瞄准,目标箭头通常有七个,中间一个最接近球瓶,两侧的箭头逐渐往后。犯规线前另有两组平排的圆点,分别距离犯规线12英尺(3.66米)和15英尺(4.57米),帮助球手站位。[1]球道两边有球沟。

走道由犯规线起计算最少15英尺(4.57米)长,地面必须平整无任何障碍物,而且必须比球道宽。一般保龄球馆设计为球道并排,投球区不会独立设置而是和旁边球道的投球区相连。

球瓶

球瓶的材质多为漆木(常见为枫木),经车床整理,外层包覆塑胶材质,基本颜色为白色,瓶颈最窄位置常有红线环绕,方便察看。球瓶高15英寸(38.1厘米),最粗部分直径4.76英寸(12.09厘米),底部直径2.03英寸(5.16厘米)。重量约3.375英磅(1.5千克)到3.625英磅(1.6千克)不等。一组十个球瓶中,最重的和最轻的不能差超过4盎司(110克)。[1]球瓶以正三角形方式排列,最接近球手的瓶为1号瓶,第二排由左至右顺序为2、3号瓶,如此类推。

材质限定为非金属材质。现今均是中心以高强度塑料或陶瓷材料[5]制成,外层用硬质橡胶塑胶玻璃纤维包围而成。直径8.5英寸(22厘米),圆周27英寸(69厘米)。重量上限16英磅(7.3千克),球手可凭喜好选择所使用的保龄球重量,通常为8到16磅。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千克 3.6 4.0 4.5 5.0 5.4 5.9 6.4 6.8 7.26

选择球重应以个人经验以及所能负荷的能力来判断,如果勉强使用太重的球容易产生运动伤害,或影响控球而导致得分下降。有个说法是“自己的体重除以10”所得到的就是你所该拿的球重,但并没有实质证据支持。

球面上有三个洞,让球手分别插入拇指中指无名指食指小指放在球面作控制和平衡),方便抓住和丢出球。一般新买的球上面没有球洞,需要请专人钻洞。

打出的球连同被击倒的球瓶会在球道末端被机器回收并分离,球瓶分配器会把球瓶排好并放回球道,回送机会把球通过球道下面的轨道送回走道前的球架。

球鞋

打保龄球所穿的球鞋左右鞋底各有不同。右手持球者穿着的球鞋,右脚的鞋底有橡胶,左脚的鞋底有皮革或布块,方便丢球时左脚的滑步动作。左手持球者相反。而球馆提供的公用球鞋则左右两脚都有皮革或布块。

记分方式

一场保龄球比赛记分单位是game),每局共有10个计分格frame)。每个计分格最多有两次投球roll)的机会(第10格则最多三次投球)。如果一个计分格的两次投球后没有把全部10个瓶击倒(英语:open frame),那么每击倒一个瓶就得一分,例如第一投打倒4瓶,第二投打倒2瓶,那么这个计分格就积6分。

如果第一次投球就打倒全部球瓶,这个记分格就记全倒(英语:strike),计分表上以“”标记,这个计分格结束,不设第二投。若一个计分格的第一投没有击出全倒,则可以再投第二次,且如果把剩下的球瓶都击倒就记补中(英语:spare),计分表上以“(第一投的瓶数)+”标记。全倒和补中的计分方式有所不同:

传统方式

传统方式下的全倒记分

如果击出全倒,该计分格的分数就是这次投球击倒的10分再加上之后两次投球所打倒的球瓶分数。以右图例子而言,计分格1打出全倒,本格得分为:本格击倒的球瓶数目(10)+之后两次投球击倒的球瓶总数(3 + 6),即19计分格2先击倒3瓶再击倒6瓶,本格共得9分,两格下来共积19 + 9 =28分。

传统方式下的补中记分

如果击出补中,该计分格的分数需要击倒十瓶的10分再加上后面一次丢球所打倒的球瓶分数。以右图例子而言,计分格1击倒7瓶后补中,本格得分为:本格两次投球击倒的球瓶总数(7 + 3 = 10) +之后一次投球击倒的球瓶数目(4),即14计分格2先击倒4瓶再击倒2瓶,本格共得6分,两格下来共积 14 + 6 =20分。

而如果在每局的第十计分格打出全倒,就会再多出两次投球的机会;第十计分格打出补中,就会再多出一次投球的机会,这样才能决定第十个计分格的分数。换言之,第十个计分格最多可投球三次。也由于这个特别的计分方式,所以打出全倒或补中时,计分系统不会显示当前计分格的积分,直至下一次或两次投球完成。

国际化方式

如果击出全倒,该计分格直接算30分,即使连续击出全倒,分数亦不会累算。

如果击出补中,则记第一次投球的瓶数+10分,即最低10分(第一投打空、第二投补中),最高19分(第一投打9瓶、第二投补中)。

不论是传统还是国际化计分方式,单局最高分都是300分,即连续投出12个strike,每个计分格得30分。而该局又被称为“完美局”(perfect game)。

国际化计分只要10局10球全倒,即完美球局300分。

球路

常见的保龄球球路包括“直球”(straight)、“单手曲球”(Hook)、“飞碟球”(UFOhelicopterspinning)、反曲球(Back-Up)及双手曲球(Two-Hand)。

  • 直球系球路(直球、飞碟)
    • 直球:一般初学者最先接触的一种球路,球面旋转会朝着球行进方向旋转,但破坏力程度较低。常用球重为10至15磅都有。曲球系选手只要遇到如10号瓶的残瓶,除了用不会有转弯反应的POLY球以外,也会用主攻球或其他球以直球的方式解Spare。
    • 飞碟球:由台湾球手发明,也是台湾球手最常使用的一种球路,球面在行进时呈现水平侧旋的方式,球的行进路径较曲球直线,如果命中理想击球进点时破坏力比较强大,反之则弱。飞碟球的释球是将手转向180度出手(即球离手时,手心向后,而非一般手法的向前),而手指脱孔顺序会影响球在球道后段的变化,例如中指无名指先出手会让球形成退板的现象。由于飞碟球是一种旋转球路,磅数较重的球比较不容易控制,故常使用11磅左右的球。
      • 因为台湾人独创此球路,在1990年代因表现甚佳被冠以“飞碟王国”的称号,可惜在2005年后因为新球道油路导致表现走下坡,在2014仁川亚运时,中华台北队男子组选手因为未达标准而未参赛,使得该届仅有女子组选手参加。2018年卷土重来,在2018年亚洲运动会获得1银2铜的好成绩。飞碟球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印度马来西亚)非常盛行,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包含欧美、日本韩国)反而以曲球为主,故使用曲球打法的国家在国际赛事中占有一席之地。
  • 曲球系球路(单手曲球、反曲球、双手曲球)
    • 单手曲球:世界大多数职业选手所使用的一种球路,球在行进过程中呈现逆水平方向旋转(例如向球道右侧投球,但球本身以逆时钟方向向左旋转),到球道四分之三时球会转弯进而打中球瓶,破坏力极大。曲球的缺点是,如果有10号瓶等右边残瓶时,需使用Poly(塑胶)材质的补中球方能解决。常用球重在14至16磅之间。而补中球重量通常比中球轻。因破坏程度强,有些像台湾中国大陆等以飞碟球为主流的国家和地区也有打曲球的好手。例如台湾的郑行超、陈冠烨、沈映德等。
      • 曲球也依球的转速高低分为Stroker、Twinner、Cranker等三种,stroker手腕动作较小,转速和球速都低,球的轨迹较平滑,相反cranker手腕动作最大,转速和球速高,球会在球道末端急剧转向,twinner界乎两者之间。
      • 释球方式有两种:钩球式(适合曲球初学者,转速中间偏慢)与溜溜球式(职业选手常用,特点是转速较高)。
    • 反曲球:与曲球的行进方式相反,右手持球者投出向右侧旋转的球,比较适合女性选手使用。例如日本的岩见彩乃。最近在一位隶属于PBA(美国职业保龄球协会)的选手安东尼·西蒙森(Anthony Simonsen)也在比赛时不时用反曲球来应付球道后期的变化。
    • 双手曲球:由PBA球星Jason Belmonte发明,是一种用两只手持球,然后用双手让球做出侧旋动作的球路,其特点是不用特地塞进大拇指也能有如此功效。双手曲球与单手曲球的路径无异,但转速有别于单手曲球高,是所有球路中对球瓶之破坏力最高的一种球路。知名的双手曲球的选手有PBA的Jason Belmonte、Kyle Troup、Osku palermaa等,台湾方面,有李英齐、蓝少岗等也是用双手曲球。

残瓶的命名

残瓶的命名
图示 残瓶名称 说明
尚未丢出球的排列(全部) 当没有击出strike时,就会有残瓶留下来。而有些特别困难或外形特别的残瓶就会被给予特别的名称。这些不是专有名词,而多半是选手们流传下来的命名。保龄球瓶的排列是正三角形,依照位置来给球瓶号码。
LILY 美国人称百合花,又称大三元。
Bye-bye split 只要任两瓶相连的残瓶都算是。因其外形就像情侣一样,而要解到这个残瓶需要从中间同时打到两个球瓶,但是两个球瓶就会朝向相反的方向飞去,看似"分手"而命名。
Poison ivy 因其外形很像缠绕在一起的藤蔓而命名。可以是2-4-7或3-6-10。
Christmas tree 因其外形就像圣诞树而命名。
Baby split 也就是所谓的背娃娃,与下面的In the dark差别在于后面的瓶有露出头就像背着娃娃让小娃娃的头露出来跟人打招呼,可以是3-10或是2-7。
Big fourHappy birthday 因其外形像庆祝生日的蛋糕上面的蜡烛而命名。
In the darkDouble woods 幕后黑手,因位于最后一排的8号瓶隐藏在2号瓶后面的黑暗处就像电玩游戏里面躲在魔王后面的大魔王而命名,可以是2-8或3-9。
Dime store 指廉价商店,可以是5-7或5-10。
Picket fence 因其外形像栅栏而命名,可以是1-2-4-7或1-3-6-10。
Impossible splitSnake eye 难度极高,几乎不可能解到而命名;或因外形像蛇的眼睛,选手就像被蛇给盯住动弹不得而命名。

基本礼节

  1. 打保龄球时,务必换上保龄球专用的鞋。
  2. 记住自己选的球,切勿和别人混在一起,也不要拿别人的球来丢。
  3. 尽量礼让相邻球道的球友,等对方完成投球动作,再开始动作。另外,通常先让右边的球道投球,不要同时跟两旁的球道投球。
  4. 无论是准备、投球还是完成动作的时候,都不要在球道上逗留太久,会造成旁边球道等待过久。
  5. 尽量不要用丢的方式投球使球从空中掉落在球道造成球道损坏。
  6. 尽量不要大声喧闹影响到隔壁球道的球友投球。

保龄球术语

  • 预备姿势:开始助跑前的姿势。
  • 失误(miss):投球两次后留下一个以上的球瓶。
  • 公用球(house ball):球馆准备给没有带球或是没球的球友的球。
  • 球道条件(lane condition):依照其涂油分布方式及地方的不同,会影响到球的速度及弯曲方式。
  • 球沟(gutter):球道两侧所作的沟。
  • 洗沟(gutter ball):球没有击中任何球瓶。
  • 全倒(Strike):每一格第一球,场面上所有球瓶全被击倒(击中)。
  • 火鸡英语Turkey bowling(Turkey):连续三次全倒(全倒)。关于名字的由来据说是保龄球在中世纪欧洲的农民在农闲或是在节庆的休闲运动,当时要打到连续3次全倒非常困难,所以在感恩节时大家就拿火鸡(非后来的美洲火鸡)当作是打出来的奖品而流传下来。
  • 犯规(fouling):投球中或完成时脚超过犯规线,该次投球0分。
  • 补中英语Spare (bowling)(spare):每局第二球,场面上剩余球瓶全被击倒(击中)。
  • 反全倒(Brooklyn / Jersey): 以反常轨道进入1-2瓶(右撇子)间空隙达至全倒。左撇子是1-3瓶,称 Jersey。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美国保龄球总会(USBC). USBC Equipment Specifications and Certifications Manual (PDF). bowl.com. 2012-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6-19). 
  2. ^ Freeman & Hatfield 2018,Chapter 14 ("Applying Your Tools").
  3. ^ Freeman & Hatfield 2018,Chapter 11 ("I was robbed!").
  4. ^ 世界保齡球總會頒佈之規則與章程 (PDF). [2017-03-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3-25). 
  5. ^ How bowling ball is made - material, making, history, used, History, Structural Evolution, Raw Materials. www.madehow.com. [2019-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14). 

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