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棣
何炳棣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17年4月6日 中华民国天津县 |
逝世 | 2012年6月7日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 (95岁)
国籍 | 美国 |
籍贯 | 浙江金华 |
民族 | 汉族 |
语言 | 汉语、英语 |
职业 | 历史学家 |
活跃时期 | 20世纪-21世纪 |
亲属 | 妻邵景洛、堂兄何炳松 |
学术工作 | |
主要领域 | 历史 |
著名作品 | 《明清社会史论》 《东方的摇篮》[1] |
著名思想 | 中国早期文化的成就很少受其他文化的影响[1] |
何炳棣(1917年4月6日—2012年6月7日),生于天津,籍贯浙江金华[2],旅美华裔史学家。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生平
在何炳棣童年时,父亲便期望他将来考入清华出洋留学。少年时,父亲对其管教严格,国学方面到初中为止都是父亲教授的。1925年就读于天津私立第一小学,1928年,毕业,投考南开中学。1932年,因学潮被开除,假造转学证书从北京弘达中学毕业。1933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系。1934年转学入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两三个月后便转至历史系,1935年清华就开始为南迁长沙做准备,七七事变后随清华撤离,从天津至烟台再到长沙,在徐州和同学分手独自前往杭州探望邵景洛。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只好自南京绕道至金华老家再北上杭州。因邵家撤离计划未定,只得去上海投奔伯父何德奎,并于光华大学借读毕业。1938年邵景洛随家人搬至上海,在暨南大学借读。
何炳棣就读清华大学化学系一年级时,修读刘崇𬭎教授西洋通史课程,向刘请教读西洋史相关问题。刘崇𬭎劝其三思,复以学成后如何做研究,和西方人竞争等等问题讨论。转入历史系后,在系主任蒋廷黻建议下,先以近代外交史作为修课主要方向,同时自修西洋史知识。在清华大学兼容并包,以社会科学方法、人文通识课程设计基础下,打好准备留学考试根基。清华时期时局动荡,政治运动频繁,但何炳棣鲜少参加。一二·九运动时也不免卷入政治斗争。
1939年9月底至昆明,在清华历史系任助教。1940年8月投考第五届庚款公费留美失败。1941年春,父亲去世,1942年2月至1943年5月返回金华料理父亲的后事。1943年8月考取教育部第六届庚款留美公费留学西洋史学门考试,并于次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大学,专攻英国史及及西欧史。1952年以《英国土地问题与土地政策1870-1914》获得博士学位后,正式转入中国史研究。何氏自言,西洋史的训练,让他一看到问题,就进行中、西比较,应用到不同的工具,就得出与前人、时人不同的论点。
1966年,何炳棣当选中央研究院第六届人文组院士,时年49岁。其在美国人文社科学界地位亦甚高,曾在1975年出任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会长,为首任亚裔会长,自被国际视为大师级学者。(专攻印度史的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讲座教授兼该校贾克逊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雅南(Anand A. Yang),于2006年四月初出任亚洲研究学会会长,他虽是学会六十五年会史上的第二位华裔会长,但之前已有过一位印度裔学者和两位日裔学者做过会长,杨雅南是第五位亚裔会长。)
何炳棣认为,治学不可被似有创意而数据不足的社会科学理论所迷惑,必须从大量多种史料的考订、诠释、控制入手,并指出坚实的史料根据乃为史家养命之源,撰写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时,遍检北美各大图书馆所藏近四千种方志。另外何氏亦不赞同青年史家在入门阶段即进入思想史的工作,何氏指出:“如果自青年即专攻思想史,一生对史料的类型及范畴可能都缺乏至少必要的了解,以致长期的研究写作都空悬于政治、社会、经济制度之上而不能着地。”
何炳棣虽然在美国,但在中国大陆、台湾学界亦享有大名。但为人孤芳自赏,有棱有角,给人一种距离感,甚至何氏亦自承“终身脾气急躁”[3]:4、“往往与中外学人不能和谐共处”[3]:31,但亦反映出何氏有足够的自信心与安全感。
何先生虽然个性强,但其实待人处世有其真性情的一面,近史所的诸多先生们多以“tiger”昵称先生。
何炳棣近年写有《读史阅世六十年》的回忆录,里面不少附件记录了他的一生,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史的珍贵材料。
2012年上半年,何先生因夜间起床时,饮水稍有不慎,误入气管,身体不适而送医。 然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又受感染,而病况渐重。
2012年美国西部时间6月7日,何炳棣病逝于美国加州,享年95岁。
追思会上,中研院诸位先生的回忆言谈,多半怀念先生为人处世的点点滴滴,先生为学不好使用助理,喜欢自己动手找材料,勤于研究的精神,让人敬佩。
著作
- 《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葛剑雄 译, 北京: 三联书店, 2000。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0曾出版: 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 (原名: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 1953)
- 《明清社会史论》远流迟迟不出,而徐泓教授已陆续以译注形式刊载在《东吴历史学报》中。本书已于2013年12月由台北: 联经出版, 徐泓 译注。(原名: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 1911,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1962 初版, 1967 修订二版)
- 《东方的摇篮:纪元前5000至10000年华夏技术及理念本土起源的探索》无中文版。(原名: Cradle of the East: An Enquiry into the Indigenous Origins of Techniques and Ideas of Neolithic and Early Historic China, 5000-10000 B.C.,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75 )
- 《中国会馆史论》1966学生书局
- 《中国历代土地数字考实》1995联经出版。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出版 "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译和评价 ", 为同书异名。
- 《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1969, 2001香港中文大学
- 《有关《孙子》《老子》的三篇考证》2002.8中研院近史所
- 《读史阅世六十年》2004.5允晨文化;香港商务印书馆, 2004;2005广西师范大学, 2012中华书局
近作
- 《从庄子天下篇首解析先秦思想中的基本关怀》2007.3台大文史学报
- 《国史上的大事因缘解谜-从重建秦墨史实入手》2008.6.17中研院讲演题目
荣誉
1966年获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4],1979年获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1997年获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高级研究员(相当于院士)。[5]
评价
- 陈来:我对这位老先生也抱“敬而远之”的态度,因为90年代初期他在《二十一世纪》上批评杜维明先生“克己复礼”诠释的文章,作哲学史、思想史的学者都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我跟杜先生思想较为一致,所以也就不敢跟他亲近,主要是怕他对我们研究思想史的学者(特别是研究儒学的学者)怀有偏见。[6]
- 葛剑雄:何炳棣先生到了晚年更加自负,我给他翻译的书,把翻好的稿子都给他看了,他要我根据他后来的观点修改里面的文字,我不接受,我说:何先生,你可以修改,我是翻译的人,我若给你改了,我要怎么跟你的读者交代?我坚持用加注的方法,不同意改动,他不高兴。后来他对吴承明先生说我的翻译很糟糕,我知道后问他:“我当时不都给你看过的吗?”“你的稿子是横写的简体字,我看不惯,其实我没看。”没办法。[7]
今早起来,读尊作“华北原始土地耕作方式:科学、训诂互证示例”[9],读后赞叹,深觉体大思精,此乃真正“大历史”,余英时、许倬云、黄仁宇之流鬼画符耳,纵张光直、李惠林、Keightley、Pearson等“游耕制”者之“大历史”,在尊作面前,亦灰头土脸矣,佩服之至!佩服之至!(其实张光直等如肯认真从古代气候学上探讨,即该早知“黄土”之肥矣。)至于尊作“从爱的起源和性质初测《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10],越界渊博,自更令丁邦新之流傻眼矣。
家族
- 大伯 何寿延
- 二伯 何寿铨
- 父亲 何寿权,廪生,曾于杭州书院进修,曾于宁波法院任检察官,后回金华办小学。
- 妻子 邵景洛,邵文镕之三女。
- 堂兄
何德奎 大伯之子,大同大学,南洋大学教授,光华大学商学院院长,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副市长。 何炳松 二伯之子,长期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协理和暨南大学校长。
参考文献
- ^ 1.0 1.1 Ping-ti Ho, renowned scholar of China, 1917-2012. University of Chicago News. [2020-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 ^ 明清社会史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研究院 明清研究推动委员会
- ^ 3.0 3.1 何炳棣. 讀史閱世六十年. 香港: 商务印书馆. 27 February 2004 [2020-12-10]. ISBN 978-962-07-629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 ^ 院士簡歷. 中央研究院. [2020-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 ^ 何炳棣院士簡介.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020-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4).
- ^ 陈来,小忆何炳棣先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2-11-20
- ^ 葛剑雄,2015年08月18日葛剑雄:做历史研究,特别要关注现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京青年报,B07
- ^ 李敖大全集 32 李敖书启集 p.149-150
- ^ 《历史地理》,第十辑,1986 年,页33-36
- ^ 《中国文化》第 10 期,1994.08
参考书目
- 《李敖大全集》,李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ISBN 9787505727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