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以色列历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以色列

以色列的历史涵盖了黎凡特南部地区,也被称为迦南、巴勒斯坦或圣地,这是现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国家的地理位置。 从史前时期作为关键黎凡特走廊的一部分,见证了早期人类走出非洲的浪潮,到纳图夫文化的出现。公元前10世纪,该地区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2000年,随着迦南文明的发展,在青铜时代晚期被古埃及附庸。在铁器时代,以色列和犹大王国建立,它们是犹太民族撒玛利亚民族起源以及亚伯拉罕信仰传统的核心实体。[1][2][3][4][5][6]这催生了犹太教撒马利亚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德鲁兹教巴哈教和各种其他宗教运动。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以色列这片土地一直受到各种政体的影响或控制,因此,它历史上曾经居住过各种各样的民族。

约公元前10世纪,犹大王国以色列王国出现。根据旧约圣经希伯来圣经指出,在此之前有一个由扫罗王大卫王所罗门王统治的单一王国,据说[注 1]第一圣殿是由所罗门建造的。 考古学家一直在争论以色列联合王国是否曾经存在过,支持这种政体的人进一步分为支持圣经记载的至上主义者和认为任何这样的政体都没有存在的极简主义[10][11][12]。 以色列和犹大国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一致认为,北部以色列王国大约在公元前900年就已经存在[13][14] ,而南部犹大王国大约在公元前850年存在。[15][16]

古代

早期文明和古埃及附庸

青铜时代晚期的迦南是几个世纪前的影子:许多城市被遗弃,其他城市规模缩小,总定居人口可能不超过十万。[17]定居点集中在沿海平原和主要交通要道沿线的城市;虽然来往迦南埃及两地的信件显示耶路撒冷已经是承认古埃及主权的迦南城邦[18],但后来成为圣经中的以色列王国的中部和北部山区却人烟稀少[19]。在政治和文化上由埃及主导[20],每个城市都在自己的统治之下,有时候与邻国发生争执,会请求宗主国埃及裁决他们的分歧。[21]

迦南城邦体系在青铜时代晚期崩溃期间崩溃,[22]迦南文化随后逐渐被非利士人腓尼基人和以色列人的文化吸收。[23] 这个过程是渐进的[24],古埃及强大的地缘影响力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2世纪,虽然一些迦南城市被摧毁,但其他城市在铁器时代一期仍然存在。[25]

根据考古证据和现代考古学的记载,以色列人和他们的文化并不是透过武力占领迦南地区的,而是从长期居住在南黎凡特、叙利亚古以色列外约旦的土著迦南人中分支出来的,[26][27][28]透过以雅威圣经塔纳赫耶和华)为中心的独特的一神论宗教的逐渐演变。

圣经学者肯尼思·基钦英语Kenneth Kitchen认为,从约书亚征服迦南直到第一个以色列和犹大王国的形成(约公元前1150-1025年),以色列部落可能已经形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在这个构想中,不会存在中央政府但在危机时期,人民将由被称为法官(shoftim)的特设酋长领导。[29]然而,一些学者不确定古代以色列是否存在这样的角色。[30]

考古学家一直在争论以色列联合王国是否曾经存在过。

北国以色列

根据圣经记载,北国在其208年的历史中,经历过9个朝代的19位国王(真实历史并没有统治者人名纪录):

国王名称 在位年间(公元) 备注
耶罗波安 前931年—前910年 开国君主
拿答 前910年—前909年 /
巴沙 前909年—前886年 /
以拉 前886年—前885年 /
心利 前885年 仅在位7天
暗利 前885年—前874年 /
亚哈 前874年—前853年 /
亚哈谢 前853年—前852年 /
约何兰 前852年—前841年 /
耶户 前841年—前810年 /
约哈斯 前814年—前798年 /
约华施 前798年—前783年 /
耶罗波安二世 前783年—前743年 /
撒迦利雅 前743年 仅在位六个月
沙龙 前743年 仅在位一个月
米拿现 前743年—前738年 /
比加辖 前738年—前737年 /
比加 前737年—前732年 /
何细亚 前732年—前723年 前721年撒马利亚沦陷,北国以色列亡

北国以色列仅国祚二百一十年即亡国,主要是因为以色列以北的地区是平原地区,易攻难守,很容易就会被外敌攻占。加上北方一直政局不稳定,导致最后被新亚述帝国消灭。

南国犹大

大多数现代历史学家要么遵循威廉·奥尔布赖特英语William F. Albright埃德温·R·蒂勒英语Edwin R. Thiele建立的较早的年表[31]格申·加利尔英语Gershon Galil肯尼思·基钦英语Kenneth Kitchen[32]的更新年表。

国王名称 在位年间 备注
罗波安 前931年—前913年 /
亚比雅 前913年—前911年 /
亚撒 前911年—前870年 /
约沙法 前870年—前848年 /
约兰 前848年—前841年 /
亚哈谢 前841年 在位仅一年
亚她利雅王后 前841年—前835年 /
约阿施 前835年—前796年 /
亚玛谢 前796年—前781年 /
乌西雅 前781年—前740年 /
约坦 前740年—前736年 /
亚哈斯 前736年—前716年 /
希西家 前716年—前687年 /
玛拿西 前687年—前642年 /
亚们 前642年—前640年 /
约西亚 前640年—前609年 /
约哈斯 前609年 在位仅三个月
约雅敬 前609年—前598年 /
约雅斤 前598年 在位仅三个月
西底家 前598年—前587年 前587年或前586年7月耶路撒冷沦陷,犹大王国亡(确实年份有争议)

犹大王国的形成是学者们激烈争论的话题。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公元前10世纪大卫和所罗门的故事很少讲述犹大的起源,但目前对于犹大是否是从以色列联合王国分裂出来而发展起来的,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正如圣经所说)或独立。[33][34]

南国犹大当时的政局比较稳定。另外,犹大国位于丘陵地带,比较北方容易驻守,因而延长国祚。南国的国祚有三百四十四年。

被掳巴比伦

前586年南国犹大被新巴比伦王国所灭,耶路撒冷沦陷之后,犹太人便大批的被掳到巴比伦,留下在原地的只有一些老弱伤残的犹太人。尽管当时犹太人被掳到外地,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宗教和文化,依然在一些祭司和利未人的后裔带领之下举行各种宗教活动,并开始建立犹太会堂

巴比伦被波斯第一帝国所灭以后(前539年),居鲁士二世下令犹太人可以回去重建家园,不少犹太人便回到以色列地去(并没有立国,仍为波斯一部分)。终于,他们在前520年开始重建第二圣殿,并于前445年至前443年重建耶路撒冷城墙,即今哭墙一部分。

波斯统治下重建耶路撒冷

当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重建时,主要由地方官员尼希米和祭司以斯拉带领。但在重建进行中,居住在附近的外邦人常常来拦阻,但最后耶路撒冷还是重建好了。接下来,以斯拉带领犹太人宣读律法,重新确立犹太人的信仰。

希腊时期(亚历山大、托勒密、塞琉古)

然而,波斯日渐式微,最后在前332年失去以色列,最终波斯亡于希腊亚历山大帝国。以色列被亚历山大大帝实行希腊化统治。在亚历山大大帝逝世以后,以色列被托勒密王朝统治。托勒密王朝是亚历山大大帝其中一个将军托勒密一世的后代,因基地在埃及,托勒密王朝亦被称为托勒密埃及。托勒密埃及对犹太人非常好,当时犹太人不但有宗教自由,甚至有不少托勒密统治下的外邦人信奉犹太教。第一本旧约圣经犹太教塔纳赫)希腊文译本七十士译本就是当年托勒密埃及为了编纂亚历山大城的图书馆的书籍,而请了一群拉比来翻译旧约圣经,最后花了七十年来完成。

可是,因为托勒密埃及的式微,前198年,以色列便为塞琉古帝国所占领。塞琉古帝国是亚历山大大帝另一位将军塞琉古一世的后代,领土包括土耳其、波斯和叙利亚。他们和托勒密埃及相反,禁止犹太人的宗教自由,甚至在圣殿中摆放宙斯的神像,要求犹太人敬拜希腊诸神。最后,这些行为激起犹太人的反抗。最后,犹太人在祭司的后代马加比家族的带领之下于前166年赶走塞琉古的军队,哈斯蒙尼王朝(前166年—前37年)开始了。马加比王朝的第一任国王,是犹大·马加比,他曾经亲自领兵四次击退塞琉古的军队。犹大死后,他的兄弟约拿单暂代王位,却被一个想夺权的军官杀死。犹大另一个兄弟西门马上行动,因为当时塞琉古王朝已经没有能力重新控制以色列,便希望和这位新国王签下和约。自此,塞琉古便没有再侵扰以色列了,但宗主国仍为塞琉古,直到塞琉古帝国在公元前116年陷入内战,哈斯蒙尼王朝亲王(国王)约翰·海卡努斯于前110年带领王朝脱离希腊人掌控,正式独立并开始一连串的领土扩张。在约翰·海卡努斯的统治下,版图不断扩张,把以土买撒马利亚比利亚也收入版图。他又把首都耶路撒冷美化起来,首次发行钱币。

前104年,约翰·海卡努斯去世,由亚里士多德一世接任王位,但不到一年,就由亚历山大·詹纳乌斯接任,直到前76年为止。二人也恨法利赛人,并偏袒撒都该人,因而法利赛人受到严重的迫害。后来,亚历山大·纳乌斯的妻子莎乐美·亚历山德拉接任,她是法利赛人,又因而反过来打压撒都该人。前67年她便逝世,她的两个儿子约翰·海卡努斯二世阿里斯托布鲁斯二世就发生内战,互相争夺王位,为期六年,结果两败俱伤。

罗马时期(共和国帝国

公元前63年,新兴罗马共和国灭了残存在叙利亚的塞琉古帝国,庞培将军的罗马军队亦开始南下攻打正在内战的哈斯蒙尼王朝,犹太人明显不敌被迫成为罗马附属国。罗马人监管下的哈斯蒙尼王朝一直都在进行政治斗争。庞培先立支持他的约翰·海卡努斯二世为犹太人的统治者,却不立他为王,以以色列大祭司名义统治,罗马在哈斯蒙尼王朝的利益由权臣安提帕特代表。

公元前48年,庞培因为和共和国独裁官凯撒在法沙勒的一场权力争夺战中战死以后,安提帕特马上改变立场,支持凯撒,使凯撒升他为犹大省长,地位比许尔堪更要高。同时,凯撒又对犹太人有很大的寛容的态度,给犹太人宗教自由。安提帕特在凯撒的支持下便成为以色列里最有权力的人。他是彻底忠于共和国的。然而犹太人却恨他,因为他是以士买人,是他们以前死敌的后代。

前40年,共和国军政人物(后三头同盟马克·安东尼入侵安息帝国(波斯)时,亚历山大·詹纳乌斯之子安提柯二世自立为王勾结安息人反罗马推翻海卡努斯二世,前37年安提柯二世被安东尼镇压并击退安息军队。安提帕特之子希律在同年受罗马支持返回耶路撒冷,从安提柯手中夺取了政权(前37年耶路撒冷围城战英语Siege of Jerusalem (37 BC)),由于希律不是马加比王室成员,哈斯蒙尼王朝正式灭亡。他在同年被共和国元老院封为犹太人的王,世称大希律王,开始了希律王朝

希律生于公元前72年的以东,是哈斯蒙尼王朝政治人物安提帕特的其中一位儿子,活在马加比王室底下所以自小就作为犹太人长大,他父亲和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尤利乌斯·凯撒关系很好,因此受罗马人的信任。哈斯蒙尼王朝国王安提柯二世反叛罗马共和国时,作为凯撒昔日部下的军头安东尼支持希律去犹太地夺位,并且最终成功。在希律一生作政客和统治者的生涯中,他代表着罗马共和国及其后的帝国政府去对付犹太人,比任何人也要多。凯撒死后,罗马共和国政治势力又由三个执政官:屋大维安东尼雷必达瓜分。东方叙利亚地区便是由安东尼统治的,希律便成安东尼的部下。安东尼是欢喜希律的,这对希律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时候,犹太又发生内战(安提柯二世叛乱),希律就急忙赶到罗马请示安东尼。希律更说服安东尼只有希律自己才能维持以色列的秩序,使他在同年被共和国元老院封为犹太人的王,世称大希律王

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后,希律重新向屋大维称臣获得信任以维持自己在以色列的统治。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加冕为首任罗马皇帝罗马帝国正式取代罗马共和国。

大希律王被认为是一个奸狡而无耻的人,他整天也在巩固自己在犹太的地盘,这些事的成就,也是借着暗杀和阴谋建立的;甚至,他的家族中有不少人就因而死在他的手中,例如他心爱的妻子玛莉安妮,也是被他下令杀死的。她死后,希律非常后悔,差不多要发狂了,他整段统治就是这般恐怖。由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可以知道他的统治,在未后的日子里,是恐怖得不可以用笔墨所形容的。但与此同时他也是犹太历史上最著名的建设者,他扩建了耶路撒冷的第二圣殿(又称希律圣殿),修建了凯撒利亚的港口,建立马萨达与希律宫(Herodium)的城墙。

公元前4年,耶稣基督出生。三位前往拜访小耶稣的先知去见希律,希律为了解决这个新的王,并下令将两岁以下的婴儿杀光,因此耶稣出生后不久一度前往埃及行省,以逃避希律。

罗马帝国犹太行省

大希律王死后罗马帝国将犹太地分为三个分封王和一个女分封王合共四个犹太王统治,均为希律的后代:希律·安提帕斯希律·亚基老希律·菲利普二世莎乐美一世。其中统治犹地亚核心地区的分封王希律·亚基老因为残暴统治而于公元6年被罗马皇帝屋大维罢免,他的领地变为罗马“犹太行省”,委任罗马总督/长官管治,而其余三位分封王:希律安提帕斯、希律菲利普二世和莎乐美一世的领地仍受犹太行省管治,因此三位分封王的存在是象征性。《圣经》由新约开始,记载的事件历史背景多为犹太行省和三位分封王领地等地方。罗马长官英语Prefect的地位及权力亦比由罗马皇帝指派的犹太地其余的三位分封王更高。约公元27-30年或30-33年,耶稣开始在加利利海希伯仑一带传道,并在耶路撒冷被门从加略人犹大出卖,移交犹太公会判定死刑后交给罗马总督彼拉多钉十字架殉道。

公元6年犹太行省的建立导致了激进反抗组织奋锐党崛起,奋锐党人在这130年以来常冲击罗马人并挑战当地罗马总督及希律王室的权威,社会分裂亲罗马/希律派(他们视希律王朝为复国最后希望)和奋锐党(呼吁使用暴力反抗罗马人、犹{奸}和撒都该人),为日后的公元66年行省叛乱埋下伏笔。

在《塔木德》中,奋锐党是个非宗教派系(不追随宗教领袖),被称之为 Biryonim (בריונים),即“野蛮的”、“蛮荒的”、“暴徒”,并谴责他们的冲动,谴责他们不会委屈求全,保护耶路撒冷的幸存者,以及他们盲目的军国主义,敌视拉比们的求和。他们继续指责奋锐党导致耶路撒冷和第二圣殿的倾覆,使得罗马束缚了犹太人。根据《巴比伦塔木德》,Gittin英语Gittin:56b,在耶路撒冷城被围时(犹太战争期间),奋锐党人摧毁了几十年堆积出的食物和柴火,勒令犹太人出动,在绝望中进行反抗罗马军队。犹太拉比约卡南·本·萨卡英语Yohanan ben Zakkai出逃,与罗马将军韦斯巴芗(于公元69年成为皇帝)会面,建立贾尼亚会,编撰《米书拿》,使得犹太教得以幸存。

耶稣升天(只在圣经提及)以后,其门徒约在公元30年或33年就在犹太省首次建立教会,开始基督教的历史,并使耶路撒冷成为早期基督教的一个传道中心。然而,罗马人(他们信奉罗马神话诸神)和犹太人视基督徒为异端(至今部分正统派犹太人依然视基督教为异端),因而不断的迫害,甚至杀死基督徒,很多基督徒因而离开犹大,向到安提阿、亚历山大等外邦城市,并开始向罗马帝国的外邦人布道。最后,基督教完全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宗教,并在公元380年正式定为帝国国教

公元39年,大希律王的孙子希律亚基帕一世罗马皇帝卡利古拉准许,获得叔父希律安提帕斯的封地(亚基帕在权斗中击败安提帕斯)。公元41年,卡利古拉在罗马城禁卫军刺杀,拥立了克劳狄一世为新皇帝,而亚基帕一世因为支持克劳狄而重新获得整个犹太地,继大希律王后又一位王作为犹太人的王直到他在44年死亡。其后希律亚基帕二世继位,但只拥有加利利和先前希律菲利普二世的封地,犹太行省仍然存在,所以亚基帕二世不是像他的祖父和父亲那样有“犹太人的王”称号。公元66年,当地犹太人发起了犹太战争,遭到第十海峡军团的镇压,亚基帕二世逃往罗马城,亚基帕二世本人则在公元100年死去,希律王朝亦在此时终结。

135年犹太人在犹太行省巴尔柯赫巴起义被镇压以后,罗马人把所有犹太人由犹太行省驱逐出,同时将该地重新命名为“巴勒斯坦[35],耶路撒冷改名为爱利亚加比多连,自此犹太人开始近二千年的大流散。只有少数的犹太人能躲在巴勒斯坦的山区,才能依然住下去,犹太教最重要的两本经籍《密西拿》和《塔木德》经也是在这段时期写成。。同时,基督教在公元一世纪后期,宣教基地已经由耶路撒冷转移至安提阿、以弗所、哥林多、亚历山大港、罗马城等罗马帝国其他大城市,信徒也愈来愈多外邦人,反而犹太信徒则日益减少。加上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迫害(尼禄戴克里先在位时的迫害最甚),基督教在犹大地区的活动也减少了。然而,313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后,犹大地区的基督教又活跃起来。直到在伊斯兰帝国占领耶路撒冷以前,罗马帝国的基督徒可以自由地前往耶路撒冷朝圣。

390年犹太行省正式被拆分为三个省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由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继承,直到636年阿拉伯穆斯林到来

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

伊斯兰教在第七世纪创立以后以惊人的速度扩张。632年伊斯兰控制整个阿拉伯半岛以后,刚好当时北边的两大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波斯萨珊王朝因为处于长期战争令阿拉伯人有机可乘。

同时东罗马帝国治下的犹太人也不满反犹政策,该地犹太人曾经在614年发动叛乱,协助已经攻占了叙利亚的波斯萨珊王朝占领耶路撒冷。但随后叛乱被剿灭,大量犹太人惨遭屠杀。最终因东罗马反攻萨珊王朝至首都附近而导致波斯发生政变求和。两国返回战前边界,东罗马暂时收复叙利亚、埃及和以色列地区后由于宗教以及财政问题处理不当,致使在该地的支持度下滑。

638年,阿拉伯帝国击败东罗马军队后占领耶路撒冷,651年又征服了波斯萨珊王朝。691年,伊斯兰在占领耶路撒冷以后,阿拉伯哈里发阿布杜勒·马里克在登霄石,即圣殿山圣殿的原址上建造圆顶清真寺(萨赫拉清真寺)。传说在这个地方便是亚伯拉罕准备以他的儿子作奉献祭,《圣经》上记载他奉献的是小儿子以撒(一译“易司哈格”),穆斯林认为他奉献的是大儿子伊希梅尔(一译“以实玛利”或“依市玛耳”)。三个世纪后他们又在这里建造阿克萨清真寺。在穆斯林统治初期,在宗教上比较宽容,住在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和犹太人在缴纳人头税后,可以获得自治权。

1010年,自阿拉伯帝国分裂出来的埃及法蒂玛王朝哈里发哈基姆下令摧毁耶路撒冷所有的基督教堂和犹太会堂。

十字军东征

在1099年因拜占庭帝国皇帝阿历克塞一世向教宗乌尔巴诺二世请求号召西方志愿兵来对抗占领以色列的塞尔柱帝国及法蒂玛王朝(先前塞尔柱、拜占庭和法蒂玛三国已经为争夺这地区而发生多次战争),和以收复圣地黎凡特耶路撒冷等地为口号,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就此展开,东征结束后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以对抗东方的伊斯兰政权。

耶路撒冷王国普遍不被视为一个历史上的以色列国家,因其主要宗教并非犹太教而是罗马天主教,其二因其国内居民主要为来自东征结束后居住在此地的欧洲人和当地的穆斯林

在王国末期许多欧洲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支配,许多列强透过联姻等方式将耶路撒冷视为目标,且因欧洲列强的操控导致内部有许多纷争,王国势力日益衰弱,在十二世纪中叶时先后被赞吉王朝埃米尔努尔丁阿尤布王朝苏丹萨拉丁侵略,王国一度灭亡但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后复国,但此时王国只是西方基督教世界和东方伊斯兰文明之间的一支棋子而已,王国最终在1291年马穆鲁克王朝苏丹阿尔-阿什拉夫·哈利勒英语Al-Ashraf Khalil的征服而灭亡。

13世纪末蒙古军消灭阿尤布王朝阿拔斯王朝罗姆苏丹国木剌夷,蒙古军攻至加沙

埃及马木留克王朝时期

马木留克在13世纪末赶走蒙古人后彻底消灭了耶路撒冷王国及其它十字军国家,后又统治了以色列三百多年。

近代

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

1516年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埃及马木留克后统治以色列地区长达四百多年。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瓦解。1920年4月,召开了圣雷莫会议,巴勒斯坦划为国际联盟第一类托管地1936年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大起义后,1937年英国皮尔委员会的报告首次提议将巴勒斯坦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

现代

1948年立国

135年犹太人在犹太行省的叛乱被镇压以后,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把所有犹太人由犹太行省驱逐出,同时将该地重新命名为“巴勒斯坦”,于是犹太人开始分居世界各地。这片土地随后由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居住数千年。而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在强烈建国意愿下,世界犹太民族主义组织于1897年成立,积极从事建国行动。

冲突、对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土耳其人在巴勒斯坦地区生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奥斯曼帝国德意志帝国联盟,大英帝国利用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并承诺于战后建立一个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阿拉伯独立王国。但与此同时,犹太人建国行动亦得到英国的支持,于是英国政府背弃对阿拉伯人的承诺,由英国外相贝尔福于1917年11月发表一篇《贝尔福宣言》:英国政府赞成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以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并努力促成此一目标之达成。遂使犹太人纷纷返回巴勒斯坦购买土地。所以1860年代,此区犹太人仅12000人,到1922年己激增至84000人,且大量购置土地。

以巴冲突与对立日渐增高,遂使英国政府两面不讨好。英国政府于1920年4月25日接受国际联盟委治此地区。英国政府于1946年7月提出一项分治计划,但遭双方反对,联合国大会于次年11月通过另一个阿犹分治计划,因犹太人将占据自己一千多年来的大半土地,阿拉伯人坚决反对。英国先前曾声明若阿犹双方不能接受联大的计划,英国将于1948年5月15日撤军并交出委任权。阿联盟于1947年8月19日在黎巴嫩集会,决议联大若通过此分治计划,便秘密派兵进入巴勒斯坦,遂引发起第一次以阿战争

1947年联大通过分治计划时,巴勒斯坦之动乱即开始扩大。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终止对巴勒斯坦之托管,以色列立即于次日宣布建国,以本古里安为第一任总理,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五国大肆入侵以色列,同时派兵占领巴勒斯坦,以色列作出反击,以阿战争正式开始。

独立战争和移民

以色列国建立后,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五国联合向以色列发动进攻,阿以战争进入第二阶段。在北部,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的军队在边界被阻。约旦军队从东面袭来,并占领东耶路撒冷。犹太民兵成功地阻击南线的埃及军队。6月初,联合国宣布停火一个月,以色列同时组建国防军。经过几个月的战斗,双方宣布停火,并且划定临时边界,即所谓绿线。以色列多占领27%在约旦河西托管区的领土,约旦取得犹大和撒马利亚等山地,即约旦河西岸。埃及获得地中海沿岸的一个长条地区,即加沙地带

纳粹种族大屠杀的幸存者和从阿拉伯国家逃离的犹太难民,在一年内使以色列人口增加一倍。在随后的10年里,有60万东方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

在同时,有高达70万民居住于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被无条件驱逐,而以色列政府一概吸收所有的犹太难民。

1950和1960年代

以色列于1955年至1956年间发动名为拉封事件的对埃及之恐怖攻击。1956年埃及回应以“苏伊士运河国有化”,此举令英法两国甚为懊恼。以色列与这两个欧洲强国暗中建立军事同盟,一起向埃及报复,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三个始作俑国面临国际谴责,以色列被迫从西奈半岛撤军。

1961年,犹太人大屠杀的主要责任人之一、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被以色列特工绑架。

1967年5月,以色列与邻国的紧张关系再度升级。埃及驱逐驻扎在加沙地带的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宣布战略要地堤蓝海峡向以色列船只关闭,以色列认为这是不宣而战,于是在6月5日向埃及发动攻击。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凭借北约及美国政府的支持,击败苏联支持下的阿拉伯国家,并且摧毁他们的空军力量。以色列完全占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1949年的绿线被藐视成以色列在占领领土上的行政边界。尽管以色列占领区存在主权争议,以色列还是违反国际法与联合国决议占据东耶路撒冷和戈兰高地。《以埃和平条约》签字后,西奈半岛归还埃及。

1969年果尔达·梅厄当选以色列总理。

1970年代

1968至1972年间的战争被成为消耗战,在以色列与叙利亚埃及之间的边境发生多起冲突。1970年早期,巴勒斯坦人向以色列和其他国家的犹太人发动数波袭击浪潮。攻击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达到巅峰。巴勒斯坦恐怖组织绑架和杀害数名以色列奥运代表团成员。以色列用“天谴行动”还以颜色,其情报特务局(摩萨德)暗杀所有参与绑架行动的成员。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在传统犹太节日赎罪日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是为赎罪日战争,但是未能达成收复1967年丧失的领土这一目标。战后数年相对平静时期催生以埃和平。

1974年梅厄夫人辞职后,伊扎克·拉宾就任第五任总理。是年11月,埃及总统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对以色列进行历史性访问,并在以色列国会发表演讲——这是以色列首次被阿拉伯邻国承认。此次访问后,两国经谈判达成《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萨达特和贝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以埃和平条约》,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出军队和居民点。

1980年代

1981年7月7日,以色列空军炸毁伊拉克的核反应堆,使伊拉克制造核武器的努力受挫。

1982年以色列趁机向内战多年的黎巴嫩发动攻击,并辩称与真主党的交恶无关。以色列官方的进攻借口是:保护频繁遭受恐怖袭击的以色列北部边境。然而,以色列国防军建立40公里宽的隔离地带后,继续向北进攻,并占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在以色列的军事驱逐下,巴解组织总部被迫迁往突尼斯;另一方面,以色列军在包围萨布拉(Sabra)和沙提拉(Shatila)这两个难民营期间,支持黎巴嫩基督徒长枪党民兵进入对难民进行大屠杀[36],在数日内杀害数千无辜伊斯兰教徒。总理贝京难以承受战争带来的国内外压力,于1983年辞职,被沙米尔取代。1986年以色列从黎巴嫩大部分地区撤军,驻扎在缓冲区的部队直到2002年5月才撤离。

1980年代的其余时间,以色列政坛在左翼和右翼之间摇摆,沙米尔和希蒙·佩雷斯轮流担任总理。

1990年代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数枚飞毛腿导弹,造成两名以色列公民死亡,试图把以色列拖入战争,以瓦解包括几个阿拉伯国家在内的、美国领导的联军。

1990年代初期出现大规模的苏联犹太人回归潮,根据新的《回归法》,新移民抵埠后立即获得公民权。1990-1991年间,移民人数达380,000人。虽然新移民往往倾向右翼党派,但他们成为工党的竞选争取目标,工党将他们的就业和住房问题归咎于执政的利库德集团。结果,在1992年的大选中,新移民大量倒向工党,使左派在国会选举中以61比59取得多数议席。

1992年1月,以色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92年大选的结果是,伊扎克·拉宾成为总理并组成左翼联合政府。竞选纲领中,工党承诺强化公民人身安全,在选举后的6到9个月内与阿拉伯人达成广泛的和平成果。1993年底,以色列放弃马德里框架,与巴解组织签署奥斯陆协议。1994年,约旦成为第四个与其有和平协议的邻国。

哈马斯组织反对奥斯陆协议,并发动空前的恐怖袭击浪潮,使以色列公众对协议的广泛支持逐渐消失。1995年11月4日,犹太民族主义武装份子Yigal Amir刺杀拉宾。

公众对刺杀事件的沮丧情绪产生对奥斯陆协议反对派的反感,增加拉宾的继任者希蒙·佩雷斯在即将到来的1996年大选中获胜的机会,佩雷斯是奥斯陆协议的设计者。然而,新的自杀炸弹袭击浪潮使公众情绪再次摇摆,1996年5月佩雷斯以微弱劣势败给利库德集团的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尽管内塔尼亚胡看上去像是反对奥斯陆协议的强硬派,他从希伯伦撤军并且签署《怀伊河备忘录》[37],给予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更大的权力。在内塔尼亚胡任内,以色列经历恐怖活动相对平静时期,但是他的政府于1999年垮台。工党以较大优势在大选中击败利库德集团,埃胡德·巴拉克继任总理。

2000年代

2000年巴拉克宣布从黎巴嫩单方面撤军。这一举动的用意是,挫败真主党的进攻,并迫使攻击者进入以色列边界。

2000年7月,在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的主导下,巴拉克和阿拉法特在戴维营举行谈判。然而,谈判最后破裂,没有取得任何新成果。巴拉克提出向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移交90%的西岸和加沙地带领土的建议,但被阿拉法特拒绝。

和谈破裂后,巴勒斯坦人在阿里埃勒·沙龙访问耶路撒冷圣殿山后举行第二次起义。谈判失败和新战事的爆发令左右翼人士均抛弃巴拉克,和平步伐亦趋缓。

2001年3月,阿里埃勒·沙龙成为新任总理,他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在2003年大选再度获胜。沙龙发起单方面从加沙地带撤军行动,脱离接触计划在2005年8月至9月实施。沙龙的决定受到他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反对,他退出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另组以色列前进党

在第二次起义中,逾1000名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军事组织的袭击中丧身;愈3000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部队杀死,41名被以色列平民杀死,181名巴勒斯坦人被自己的同胞杀死。[38]

以色列违反国土协议在约旦河西岸建立隔离墙,墙全长681公里,侵占巴勒斯坦于西岸9.5%的领土,严重影响巴国平民生计。隔离墙受到国际社会和以色列左翼人士批评,然而,由于它对以色列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受到以色列大多数公众的支持。

2006年1月4日,沙龙中风后,总理职位由艾胡德·奥尔默特代理。3月28日,以色列议会选举举行。以色列前进党获得120个席位中的28席,以色列工党获得20席,沙斯党获得13席,比塔纳以色列党获得12席,利库德集团获得11席,宗教民族党获得9席,圣经党获得6席,另外的席位被其他几个主要小党获得。[39]5月4日,以奥尔默特为总理的联合政府宣誓就职, 由前进党、工党、沙斯党和退休者联盟四个党组成,在议会中拥有67席。[40]10月30日,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加入政府,该党在议会有11个席位。[41]

2007年1月25日,面临性侵犯和滥用职权指控的总统摩西·卡察夫暂时停职,议长达利娅·伊齐克自动出任代总统。[42]6月13日,举行总统选举,前总理希蒙·佩雷斯当选。[43]

2009年以色列大选,内塔尼亚胡领导的以色列联合党赢得国会27席,因右翼政党占大多数,可以负责组建联合政府。4月1日右翼联合政府正式成立,内塔尼亚胡相隔十年再度成为以色列总理,执政至今,其强硬右翼作风,以巴之间的和谈与巴勒斯坦建国事宜陷入僵局。他在2013年及2015年成功连任。

注释

  1. ^ 今天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巴比伦围攻耶路撒冷时(公元前587年),圣殿山上已经存在一座圣殿,但其建造者的身份和建造日期存在激烈争论。[7][8][9]

参考文献

  1. ^ Shen et al. 2004,第825–826, 828–829, 826–857页.
  2. ^ Raymond P. Scheindlin. A Short History of the Jewish People: From Legendary Times to Modern Statehoo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 [2023-10-18]. ISBN 978-0-19-5139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1).  Israelite origins and kingdom: "The first act in the long drama of Jewish history is the age of the Israelites"
  3. ^ Facts On File, Incorporated. Encyclopedia of the Peoples of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Infobase Publishing. 2009: 337– [2023-10-18]. ISBN 978-1-4381-267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1). "The people of the Kingdom of Israel and the ethnic and religious group known as the Jewish people that descended from them have been subjected to a number of forced migrations in their history"
  4. ^ Harry Ostrer MD. Legacy: A Genetic History of the Jewish Peopl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26– [2023-10-18]. ISBN 978-0-19-99763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1). 
  5. ^ Jew | History, Beliefs, & Facts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2-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4) (英语). In the broader sense of the term, a Jew is any person belonging to the worldwide group that constitutes, through descent or conversion, a continuation of the ancient Jewish people, who were themselves descendants of the Hebrews of the Old Testament. 
  6. ^ Hebrew | people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2-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9) (英语). 
  7. ^ The debate is described in Amihai Mazar, "Archaeology and the Biblical Narrative: The Case of the United Monarchy" (see bibliography), p.29 fn.2: "For conservative approaches defining the United Monarchy as a state “from Dan to Beer Sheba” including “conquered kingdoms” (Ammon, Moab, Edom) and “spheres of influence” in Geshur and Hamath cf. e.g. Ahlström (1993), 455–542; Meyers (1998); Lemaire (1999); Masters (2001); Stager (2003); Rainey (2006), 159–168; Kitchen (1997); Millard (1997; 2008). For a total denial of the historicity of the United Monarchy cf. e.g. Davies (1992), 67–68; others suggested a ‘chiefdom’ comprising a small region around Jerusalem, cf. Knauf (1997), 81–85; Niemann (1997), 252–299 and Finkelstein (1999). For a ‘middle of the road’ approach suggesting a United Monarchy of larger territorial scope though smaller than the biblical description cf.e.g. Miller (1997); Halpern (2001), 229–262; Liverani (2005), 92–101. The latter recently suggested a state comprising the territories of Judah and Ephraim during the time of David, that was subsequently enlarged to include areas of northern Samaria and influence areas in the Galilee and Transjordan. Na’aman (1992; 1996) once accepted the basic biography of David as authentic and later rejected the United Monarchy as a state, cf. id. (2007), 401–402".
  8. ^ Garfinkel, Yossi; Ganor, Sa'ar; Hasel, Michael. Journal 124: Khirbat Qeiyafa preliminary report. Hadashot Arkheologiyot: Excavations and Surveys in Israel. Israel Antiquities Authority. 19 April 2012 [12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June 2012). 
  9. ^ Finkelstein, Israel; Fantalkin, Alexander. Khirbet Qeiyafa: an unsensational archa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PDF). Tel Aviv. May 2012, 39: 38–63 [12 June 2018]. S2CID 161627736. doi:10.1179/033443512x132266212805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2-13). 
  10. ^ Dever, William. What Did the Biblical Writers Know, and When Did They Know It?. Eerdmans. 2001. ISBN 9780802821263. 
  11. ^ Thomas, Zachary. Debating the United Monarchy: Let's See How Far We've Come. Biblical Theology Bulletin: Journal of Bible and Culture. 2016-04-22, 46 (2): 59–69. ISSN 0146-1079. S2CID 147053561. doi:10.1177/0146107916639208. 
  12. ^ Crying King David: Are the ruins found in Israel really his palace?. Haaretz.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4) (英语). Not all agree that the ruins found in Khirbet Qeiyafa are of the biblical town Sha'arayim, let alone the palace of ancient Israel's most famous king 
  13. ^ Finkelstein, Israel; Silberman, Neil Asher. The Bible unearthed : archaeology's new vision of ancient Israel and the origin of its stories 1st Touchston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1. ISBN 978-0-684-86912-4. 
  14. ^ Wright, Jacob L. David, King of Judah (Not Israel). The Bible and Interpretation. July 2014 [15 Ma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1 March 2021). 
  15. ^ The Pitcher Is Broken: Memorial Essays for Gosta W. Ahlstrom, Steven W. Holloway, Lowell K. Handy, Continuum, 1 May 199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Quote: "For Israel, the description of the battle of Qarqar in the Kurkh Monolith of Shalmaneser III (mid-ninth century) and for Judah, a Tiglath-pileser III text mentioning (Jeho-) Ahaz of Judah (IIR67 = K. 3751), dated 734–733, are the earliest published to date."
  16. ^ Finkelstein, Israel, (2020). "Saul and Highlands of Benjamin Update: The Role of Jerusalem", in Joachim J. Krause, Omer Sergi, and Kristin Weingart (eds.), Saul, Benjamin, and the Emergence of Monarchy in Israel: Biblical and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s, SBL Press, Atlanta, GA, p. 48, footnote 57: "...They became territorial kingdoms later, Israel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ninth century BCE and Judah in its second half..."
  17. ^ Finkelstein 2001, p. 78.
  18. ^ Cahill in Vaughn 1992, pp. 27–33.
  19. ^ Killebrew (2005), pp. 38–39.
  20. ^ Kuhrt 1995, p. 317.
  21. ^ Killebrew (2005), pp. 38–39.
  22. ^ Killebrew 2005, pp. 10–16.
  23. ^ Golden 2004b, pp. 61–62.
  24. ^ McNutt (1999), p. 47.
  25. ^ Golden 2004a, p. 155.
  26. ^ Tubb 1998,第13–14页.
  27. ^ McNutt 1999,第47页.
  28. ^ K. L. Noll, Canaan and Israel in Antiquity: An Introduction,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1 July 2023. A&C Black, 2001 p. 164: "It would seem that, in the eyes of Merneptah's artisans, Israel was a Canaanite group indistinguishable from all other Canaanite groups." "It is likely that Merneptah's Israel was a group of Canaanites located in the Jezreel Valley."
  29. ^ Kitchen 2003,第219-20页.
  30. ^ Thompson 2000,第96页.
  31. ^ Edwin Thiele, The Mysterious Numbers of the Hebrew Kings, (1st ed.; New York: Macmillan, 1951; 2d ed.;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65; 3rd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Kregel, 1983). ISBN 0-8254-3825-X, 9780825438257
  32. ^ 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Old Testament (2003) by Kenneth Kitchen. Grand Rapids and Cambridge: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ISBN 0-8028-4960-1.
  33. ^ Katz 2015,第27页.
  34. ^ Mazar, Amihai. Archaeology and the Biblical Narrative: The Case of the United Monarchy. Archaeological and Biblical Perspectives. 2010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3). For conservative approaches defining the United Monarchy as a state “from Dan to Beer Sheba” including “conquered kingdoms” (Ammon, Moab, Edom) and “spheres of influence” in Geshur and Hamath cf. e.g., Ahlström (1993), 455–542; Meyers (1998); Lemaire (1999); Masters (2001); Stager (2003); Rainey (2006), 159–168; Kitchen (1997); Millard (1997; 2008). For a total denial of the historicity of the United Monarchy cf. e.g., Davies (1992), 67–68; others suggested a ‘chiefdom’ comprising a small region around Jerusalem, cf. Knauf (1997), 81–85; Niemann (1997), 252–299 and Finkelstein (1999). For a ‘middle of the road’ approach suggesting a United Monarchy of larger territorial scope though smaller than the biblical description cf. e.g., Miller (1997); Halpern (2001), 229–262; Liverani (2005), 92–101. The latter recently suggested a state comprising the territories of Judah and Ephraim during the time of David, which subsequently was enlarged to include areas of northern Samaria and influence areas in the Galilee and Transjordan. Na’aman (1992; 1996) once accepted the basic biography of David as authentic and later rejected the United Monarchy as a state, cf. id. (2007), 401–402. 
  35. ^ Lehmann, Clayton Miles. Palestine: History: 135-337: Syria Palaestina and the Tetrarchy. The On-line Encyclopedia of the Roman Provinces. University of South Dakota. 1998 [200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17). 
  36. ^ Friedman, Thomas (1995). From Beirut to Jerusalem. Macmillan. p. 161. ISBN 9780385413725. "From there, small units of Phalangist militiamen, roughly 150 men each, were sent into Sabra and Shatila, which the Israeli army kept illimnated through the night with flares."
  37. ^ 寻求和平解决与联合国的作用 (PDF). [2006-07-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6-07-30). 
  38. ^ (英文)THE ISRAELI INFORMATION CENTER FOR HUMAN RIGHTS IN THE OCCUPIED TERRITORI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9. ^ 以色列议会大选结果. [2006-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09). 
  40. ^ 以色列新政府宣誓就职
  41. ^ 以色列右翼政党正式进入现执政联盟. [2006-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1). 
  42. ^ 马晓燕,华春雨,以色列议会委员会批准卡察夫总统暂时停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
  43. ^ 朱剑慧,马晓燕,以色列副总理佩雷斯当选以色列第9任总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