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气,为“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西历月的第二个节气。

雨水(二月)、春分(三月)、谷雨(四月)、小满(五月)、夏至(六月)、大暑(七月)、处暑(八月)、秋分(九月)、霜降(十月)、小雪(十一月)、冬至(十二月)和大寒(一月)都是中气。

黄道十二宫

由于12个中气点是由春分开始,在黄道面每隔30分布,所以每一个中气点就是对应一个黄道十二宫的起点。 例如地球到达春分的时候,在地球观测者角度而言,太阳进入白羊宫[1]

中气

季节
(北温带
为准)
公历月份 理论上
农历月份
太阳位于
黄经角度
十二中气 格里历日期
交节 (±1日)
该中气作为
起始点的
黄道十二宫
实际对应
黄道十三星座
春季 孟春 2月 正月 330° 雨水 2月19日 双鱼宫 宝瓶座
仲春 3月 二月 春分 3月21日 白羊宫 双鱼座
季春 4月 三月 30° 谷雨 4月20日 金牛宫 白羊座
夏季 孟夏 5月 四月 60° 小满 5月21日 双子宫 金牛座
仲夏 6月 五月 90° 夏至 6月21日 巨蟹宫 双子座
季夏 7月 六月 120° 大暑 7月23日 狮子宫 巨蟹座
秋季 孟秋 8月 七月 150° 处暑 8月23日 室女宫 狮子座
仲秋 9月 八月 180° 秋分 9月23日 天秤宫 室女座
季秋 10月 九月 210° 霜降 10月23日 天蝎宫
冬季 孟冬 11月 十月 240° 小雪 11月22日 人马宫 天秤座
仲冬 12月 十一月 (冬月) 270° 冬至 12月22日 摩羯宫 人马座
季冬 1月 十二月 (腊月) 300° 大寒 1月20日 宝瓶宫 山羊座

无中置闰

阴阳合历

中国农历历法阴阳合历,一个回归年为365.2422个太阳日平气法均分为12段,每段30.4369日,为阳历一个月;阳历每月必定有一个节气,一个中气,分别发生在每月的7日和22日前后;阴历每个太阴月 (朔望月平均时间)为29.5306日。[2] 每年阴历比阳历短少10.88日,短少的天数需要根据阳历调整,把少了的天数加起来做为闰月。 19个回归年(6939.602日)和235个太阴月(6939.688日)非常接近,即所谓“十九年七闰”。

如果像伊斯兰历不置闰的话,每隔16至17年后就会出现季节相反的现象,即原本是冬末春初的春节,变成夏末秋初的春节。

正常的月份里,每月应该有一个节气(24节气中的单数节气),一个中气(24节气中的双数节气);对于阳历的格里历来说没有问题,因为廿四节气本身就是根据太阳黄经而划定的;但对于阴历作为月份的农历来说,就会出现偏差问题,由于阴历每月比阳历每月几乎少了一天,每积累三十个月左右,就会出现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被定为闰月,附属于前一个月。

置闰(清朝以前)

清朝以前,中国历法采用平气法,即廿四节气是平均十五日相隔,农历闰月规则是纯粹无中置闰和闰前不闰后。[3]

置闰(时宪历)

但自从清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的《清史稿‧时宪四[4],改平气为定气(两个节气在太阳黄经相隔15度,但时差相距十四至十七日不等),如果新月(即朔日初一)发生在和中气同一天的日子(按:即使中气发生时间实际比新月早些,但只要发生在同一个平太阳日内,仍算在同一个月内),导致有些农历年出现一个罕有的双中气月份和两个无中气月,双中气月出现意味该月前和后附近几个月内必然出现无中气月。[5] [6]

由于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甚至一年内闰月超过一次,需要用冬至规则去修订原本无中必置闰的规则:即如果两个冬至(岁首)之间只有11个完整朔望月 (即12个新月),即使期间有无中气月也不置闰;如果两个冬至之间有12个完整朔望月(即13个新月),则遵从无中置闰、闰前不闰后的规则;而闰前不闰后当然以冬至而非每个农历年初一开始计算,这样确保冬至必须在农历十一月里。无中不置闰的月份称为“假闰月”。

以下就用的丁酉年作例子:

丁酉年(2017年-2018年)

前一年的丙申年(2016年-2017年)没有发生闰月。

事件 (新月、中气) 新历发生时间 (UTC+8) 农历日期
冬至 21/12/2016 18:44
新月 1 29/12/2016 14:54 丙申年十二月初一
大寒 20/01/2017 05:24
新月 2 28/01/2017 05:38 丁酉年正月初一
雨水 18/02/2017 19:31
新月 3 26/02/2017 23:00 丁酉年二月初一
春分 20/03/2017 18:29
新月 4 28/03/2017 10:59 丁酉年三月初一
谷雨 20/04/2017 05:27
新月 5 26/04/2017 20:18 丁酉年四月初一
小满 21/05/2014 04:31
新月 6 26/05/2017 03:46 丁酉年五月初一
夏至 21/06/2014 12:24
新月 7 24/06/2017 10:32 丁酉年六月初一
大暑 22/07/2017 23:15
新月 8 23/07/2017 17:47 丁酉年闰六月初一 (无中气,置闰)
新月 9 22/08/2017 02:31 丁酉年七月初一
处暑 23/08/2017 06:20
新月 10 20/09/2017 13:30 丁酉年八月初一
秋分 23/09/2017 04:02
新月 11 20/10/2017 03:12 丁酉年九月初一
霜降 23/10/2017 13:27
新月 12 18/11/2017 19:42 丁酉年十月初一
小雪 22/11/2017 11:05
新月 13 18/12/2017 14:31 丁酉年十一月初一
冬至 22/12/2017 00:28

注:即使中气发生时间实际比新月早些,但只要发生在同一个平太阳日内,仍算在同一个朔望月内。同一个朔望月的排序,新月比中气优先。

2033年问题

事实上,更甚的情况是两个农历年间短短七个月内出现两个双中气月和三个无中气月,可参考2033年问题[7]

壬子年(2032年-2033年)没有发生闰月。

癸丑年(2033年-2034年)大年初一起计第八个朔望月是无中气月,而第十一个朔望月则出现双中气(小雪、冬至),但由于2032年冬至-2033年冬至之间只有12个新月,故农历七月以后的一个月不置闰,仍为农历八月(假闰月)。如果强行闰七月,冬至则被移前至农历十月。

癸丑年(2033年-2034年)大年初一起计第十二个朔望月也是无中气月,但由于这个无中气月位处2033年冬至之后,而2033年冬至-2034年冬至之间有13个新月,故农历十一月以后的一个月置闰,为闰十一月(或称闰冬月)。

癸丑年(2033年-2034年)第十三个朔望月(由于十一月置闰,所以是农历十二月)又出现双中气(大寒、雨水),下一个朔望月是甲寅年(2034年-2035年)的正月,再之后一个朔望月又是无中气月,但由于这个朔望月和癸丑年闰十一月同在2033年冬至-2034年冬至之间,根据闰前不闰后规则,故正月以后的一个月不置闰,仍为农历二月(假闰月)。

因为这段时间是闰十一月而非闰正月,直接导致癸丑年(2033年-2034年)是继甲子年(1984年-1985年)后,另一个“双春双雨水”的农历年。

定气法

前述定气法导致节气间相差14-17日不等,这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迹实际是个椭圆形,出现近日点远日点,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角动量守恒,地球越接近近日点,角速(公转)越快,导致同是两个节气在太阳黄经相隔15度,近日点附近的节气间时间相距较短(14-15日),而远日点附近的节气间时间却相距较长(16-17日),现在地球的近日点大约在小寒附近,即是说北半球冬季附近的节气间间距较夏季附近的短,冬季月份较难分配不到中气而成为无中气月,所以以定气法为本的时宪历颁布后,“闰冬月”、“闰腊月”和“闰正月”是绝无仅有的,惟2033年问题发生,导致“闰冬月”出现。[8]

时差导致置闰问题

同属汉字文化圈越南朝鲜半岛大韩民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至今仍广泛使用农历,作为制定节日的依据。至于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阳历的格里历取代农历的天保历为国历,但日本仍保留天保历作为传统祭祀用途。

但朝鲜半岛两国和日本,与中国大陆、台湾存在时差问题。前三者是东九区(UTC+9)后两者是东八区(UTC+8),这样导致两地计算新月(定朔)、节气(定气)出现差异,无中置闰也受影响,例如前述中气发生时间可能较新月早一些,但如果发生在同一日内的00:00-23:59(假如在中国,以UTC+8计算)仍会被视为在同一个朔望月内,但如果在韩国,则以UTC+9计算,又可能会出现和中国不同的结果,直接导致韩国的新月(初一)、节气时间以致闰月和中国大陆、台湾的不同。

如果在东八区的合朔或某一个节气的发生时间是今天23:XX,在东九区的合朔或某一个节气的发生时间则是明天的00:XX,这直接导致东九区的初一(连这个朔望月份的所有日子)[9] 或某一个节气日比东八区的延迟一日。

假若在东八区的合朔和某一个中气发生时间分别是今天23:XX和22:XX,在东九区的合朔和某一个中气发生时间分别是明天的00:XX和今天的23:XX,则东八区的这一个中气归入今个朔望月内,而东九区的这一个中气则归入上一个朔望月内,根据无中置闰原则,极可能导致东八区和东九区的闰月月份不同。

参考条目

参考资料(外部链接、文献)

  1. ^ 香港天文台 - 24節氣. [2020-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4). 
  2. ^ 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 [2020-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4). 
  3. ^ 《试论秦汉初历法的置闰规则》 -- 李忠林著
  4. ^ 《清史稿‧时宪四》
  5. ^ 《旧历改用定气后在置闰上出现的问题》 -- 陈展云著
  6. ^ 農曆混亂(一):定氣帶來的雙中氣月. 
  7. ^ 談" 雙中氣" 引發的" 假閏月". [2020-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0). 
  8. ^ 略談農曆曆法,以及置閏的規則 (立場新聞).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9. ^ 為何今年韓國端午節比台灣晚一天?. [2020-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