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公司南港摄影棚
中国电视公司南港摄影棚是中国电视公司(中视)的专用摄影棚(以下简称南港摄影棚),位于台湾台北市南港区重阳路,1990年代被拆除改建为中视第二大楼。
历史
1980年,中视在台北市南港区购地5600坪作为中国电视大厦建筑用地,而南港摄影棚是中国电视大厦第一期工程的项目。[1]1981年1月3日,中视高级主管透露,南港摄影棚的土地是中视以每坪新台币五万元买进的,原地主是一家铁工厂,原地主因生产时冒出大量浓烟污染空气而已迁出台北市区。[2]
1981年9月2日,南港摄影棚动土奠基。1983年12月21日,南港摄影棚启用,第一个录制的节目是该年年底播出的萧㛤珠电视专辑《萧㛤珠专辑》。[1][3]1984年1月13日,南港摄影棚补行启用典礼;1984年至1985年间,中视在南港摄影棚录制的节目有综艺节目《黄金拍档》、综艺节目《欢乐假期》、国语连续剧《神雕侠侣》、国语连续剧《一代女皇》[4]、国语连续剧《神州侠侣》等[5]。1984年10月12日下午,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工作会主任宋楚瑜由该会总干事张法鹤陪同,在中视总经理锺湖滨、中视副总经理高旭、中视节目部经理王世纲引导下,首次参观南港摄影棚,参观第八摄影棚录影中的连续剧《书剑千秋》与第七摄影棚录影中的单元剧《春回》的录影。[6]
1984年2月26日,经过多次召开检讨会之后,中视节目部决定,全部单元剧改在南港摄影棚录制,原先在南港摄影棚录影的连续剧搬回广播电视大厦录制,理由是:⑴中视八点档国语连续剧《降龙罗汉》是第一个在南港摄影棚录制的八点档连续剧,开始录影时即发生配合及支援上的困难;⑵与《降龙罗汉》同时录影的中视八点档国语连续剧《来时路》曾经录影到03:00收工后,工作人员在马路边苦等3小时却叫不到计程车;⑶在南港摄影棚录影时,一些布景、道具的配合程度没有在广播电视大厦录影时便利,常常少东少西却无法及时配合;⑷南港摄影棚没有餐厅、没有演员休息室、没有交通车,录影至深夜时尤其不便;⑸八点档是中视的命脉,而且大多是中视内制的戏,在配合上应该加强,故较适合搬回广播电视大厦录制;⑹单元剧较无时效性,又多为ENG单机与棚内搭配作业,在南港摄影棚录影较无影响。[7]
1987年1月9日,中视文化公司出版中心奉命搬迁至南港摄影棚地下一楼[8][9],以更密切配合中视节目之报导及采访。1987年10月24日晚间,琳恩台风过境,南港摄影棚一度淹水而无法录影,布景、服装、道具损失不少,中视文化公司出版中心也被淹没,节目之制播则不受影响。[10][11]1987年10月27日,周游制作、预定1987年11月8日开播的武侠连续剧《侠女幽魂》被证实是唯一受南港摄影棚淹水影响的节目,《侠女幽魂》已录好的一小时特技录像带与两百多套服装及头套全部作废。[12]1987年10月28日,南港摄影棚地下一楼排除全部积水,《扫描线周刊》业务暂时转移至中国电视大厦八楼闲置的小隔间内。[10]
1989年8月,中视制作的公共电视节目第一部连续剧《一代名臣范仲淹》在南港摄影棚第八摄影棚开镜[13][14]。
1993年6月17日中午,中视综艺节目《快乐星期天》在南港摄影棚第七摄影棚录影前排练舞蹈时,负责排舞的马雷蒙与该节目执行制作解王泉发生肢体冲突,解王泉随即前往台北市立忠孝医院验伤,验伤结果为脸部两处淤血、嘴唇内部破裂、胸腔一处淤血;同日晚间,解王泉表示,由于马雷蒙既无悔意也无道歉,他将控告马雷蒙;马雷蒙否认动手打人与以脚踢人。中视了解此案始末之后,决定禁止马雷蒙进摄影棚半年[15]。
1993年11月,中视计划将南港摄影棚拆除改建为中视第二大楼。[16]南港摄影棚拆除时间不明。
结构
- 启用时情形
- 南港摄影棚建筑面积509坪,内含两个各200坪大的专用摄影棚及副控室、录影室、布景间、重电冷气等附属设施,内置当时最新电脑控制之灯光、摄影机及音响设备。两个摄影棚的编号、大小及用途是:⑺综艺专用棚,面积200坪,棚高16.0米;⑻戏剧专用棚,面积200坪,棚高16.0米。[14]这两个摄影棚都设在地上,化妆室、排练场、洗手间与办公室都设在地下室,而化妆室占了地下一楼的大部分空间。地下一楼的办公室是中视文化公司出版中心:出版中心最外面的是“发行组”,然后是经理室、会客室,最里面的是负责《扫描线周刊》的“编辑组”。[17]两个摄影棚共用一个化妆室,化妆室可同时容纳20人化妆,另一边墙设有一整排铁柜供艺人存放衣物与贵重物品。摄影棚内灯光可用电脑先行设定,副控室内的控制键亦完全电脑化,可制作99种视讯特效。摄影棚内有许多电动升降吊杆用来变换布景。1983年12月录完《萧㛤珠专辑》与1984年春节特别节目《喜气洋洋》后,两个摄影棚的地面重新整修,恢复开放后录制的第一个节目是《金唱片春节特别节目》,而且此后的《金唱片》全部内容都改在南港摄影棚录制。地下室设有400坪大的道具布景间,道具布景间有电梯直达摄影棚内。[18]
- 1989年5月,第七摄影棚的摄影机汰换为Sony BVP-360全自动微电脑控制摄影机,取代EFP摄影机。[19]
注释
- ^ 1.0 1.1 李亚,〈中视南港棚落成启用〉,《扫描线杂志》第23期(1984年2月号)第10页。
- ^ 本报讯,〈中视在南港购得空地 摄影棚不足将获解决〉,《民生报》1981年1月4日第9版。
- ^ 中华民国电视学会电视年鉴编纂委员会 编纂,《中华民国电视年鉴第三辑:民国六十七年至七十二年》,中华民国电视学会1984年6月30日出版,第179页。
- ^ 中华民国电视学会电视年鉴编纂委员会 编纂,《中华民国电视年鉴第四辑:民国七十三年至七十四年》,中华民国电视学会1986年6月30日出版,第131页。
- ^ 伍中梅. 中視「神州俠侶」強調美的功夫. 《电视周刊》第1176期 (台视文化公司). 1985-04-21: 44-45 (中文(台湾)).
由于周游所属的永真公司,目前除了制作电视节目,也大量生产录像带,自备的外景摄影机在平均每天出机四、五组的工作负荷量下,只有尽量减低电视剧外景部分作业,而以棚内拍摄为主;使得原本一向强调外景打斗的武侠剧,也必须进棚录影。《神州侠侣》就在何东兴的指挥下,在南港摄影棚内“大显身手”。
参数|magazine=
与模板{{cite news}}
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magazine}}
或|newspaper=
) (帮助); - ^ 本报讯,〈宋楚瑜昨日至中视南港棚参观 观赏“书剑千秋”录影 赞佩演员洗练演技〉,《中央日报》1984年10月13日第9版。
- ^ 台北讯,〈中视单元剧集 全在南港棚录制〉,《民生报》1984年2月27日第11版。
- ^ 中华民国电视学会电视年鉴编纂委员会 编纂,《中华民国电视年鉴第六辑:民国七十七年至七十八年》,中华民国电视学会1990年6月30日出版,第167页。
- ^ 〈七先生带您逛中视电视城〉,《扫描线周刊》第57、58期合刊本(中视文化公司1987年1月23日出版)第7至11页。
- ^ 10.0 10.1 朱婉清,〈泪汪汪,水汪汪 多年心血付洪汤〉,《扫描线周刊》第97期(中视文化公司1987年11月6日出版)第5页。
- ^ 中华民国电视学会电视年鉴编纂委员会 编纂,《中华民国电视年鉴第六辑:民国七十七年至七十八年》,中华民国电视学会1990年6月30日出版,第167与215页。
- ^ 本报讯,〈水淹中视南港棚 侠女幽魂受重创〉,《民生报》1987年10月28日第11版。
- ^ 周绿娟,〈“一代名臣-范仲淹”阵容庞大〉,《扫描线周刊》第190期(中视文化公司1989年8月25日出版)第28至29页。
- ^ 14.0 14.1 中华民国电视学会电视年鉴编纂委员会 编纂,《中华民国电视年鉴第五辑:民国七十五年至七十六年》,中华民国电视学会1988年6月30日出版,第122页。
- ^ 王祖寿. “快樂星期天” 馬雷蒙推人致傷. 民生报. 1993-06-18: 12.
- ^ 广播电视年鉴编纂委员会,《中华民国广播电视年鉴:79~84》,中华民国广播电视事业协会发行,《广播与电视》杂志社1996年5月20日出版,第117页。
- ^ 〈七先生带您逛中视电视城〉,《扫描线周刊》第57、58期合刊本(中视文化公司1987年1月23日出版)第11页。
- ^ 李亚,〈中视南港棚落成启用〉,《扫描线杂志》第23期(1984年2月号)第10至11页。
- ^ 中华民国电视学会电视年鉴编纂委员会 编纂,《中华民国无线电视年鉴第六辑:民国七十七年至七十八年》,中华民国电视学会1990年6月30日出版,第1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