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维基人》/第十三期/论管理员的活跃度
论管理员的活跃度
截至本文付梓前,中文維基百科管理員共有76名(不包括機械人等等),而活躍用戶(在最近30天有過操作的用戶)約有9,000名,也就是說能夠成為管理員的用戶不到1%,管理員的當選門檻也要達八成或以上,可見大多用戶對於管理員的要求或標準還是非常高,而且鑑於管理員解任投票的條件是要超過一半以上支持解任才算成功,加上不活躍管理員的六個月限制(另有一個月通知期),導致管理員處於一個難進難出的狀態。本來,管理員的確是愈多愈好,也不應強求管理員進行大量管理操作,可是在一個循環惡劣的情況裡,只要有相當數目的管理員不常進行站務操作,站務就會出現積壓甚至停擺,長久下去便會形成各式各樣的問題,例如廣告、侵權或破壞者橫行等等。因此,筆者希望通過此文剖析中文維基百科管理員的活躍度問題。
目前狀況
目前歷來管理員操作次數最多的是在2013年上任的Lanwi1,高達約9萬次,第二多的則是2003年上任的Shizhao,約8萬次。那貌似站務處理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可是實情是這樣嗎?我們可以看看第10名的Wing(2004年上任)有約2.5萬次,也就是算平均一年的操作次數是1,500次左右,從2019年的操作次數排行榜來看,也是差不多能夠擠進前十的可觀數字;可是換一個角度,一年操作1,500次也就相當於一個月操作約130次,一天的話便是操作約4次,那76名管理員每天能夠點4次也可以每天解決大約300個站務問題;問題在於,這僅僅是一天4次能夠排到第十,而不是第38名(管理員的中位數),那代表有些管理員要進行極多操作才能彌補沒有進行操作管理員的損失。這一點可以從第38名的Cp111(2009年上任)推論出來,他的操作次數是約5,500次,也就是說平均每天只進行操作約1次,相對於排在首位的Lanwi1(平均每天操作次數約35次),一個月的操作次數還不如他的一天,這個情況仍然是在平均,排名愈後理所當然地差距愈來愈大。從Cp111的例子可以得出,平均來說管理員每天只能處理約76個站務問題,當然這個平均是歷年平均,從2019年的數據來看排在第38名的Bluedeck已經掉到僅有一年17次,也就是說差不多一個月才有一次操作是目前中文維基百科處理站務的平均速度,如果每位管理員都維持這個進度去處理站務的話,每天只能解決約3個站務問題,這顯然地任何一個網站都無法正常運作,相對的代價就是有些管理員要比平均進度付出更多時間和心力去解決各種各樣的站務問題。例如2019年排在第2名,同年9月才就任的蟲蟲飛便花了約3個月的時間進行了約7,300次管理操作,也就是說每天約81次。換句話說,她一個人擔起了27名管理員的份量。另一方面,在2019年平均每月有一次或以上操作的管理員僅有41名,等於有高達35名管理員平均一個月也操作不到一次。當然有些人會說偶而處理一下的話有比沒有好,這樣的話問題就變成如此疏於處理站務的管理員的數目達到整體的一半的時候,那麼這些「不活躍管理員」到底能否及時、準確地解決各種各樣日新月異的站務問題?我想這是非常困難的。不活躍管理員數量資料庫報告也精準地反映了這個格差,一年內沒有作出管理方面行為的管理員不幸地達到了近3成的22名,從二元的有做和沒做角度來看,中維在這一年直接缺失了22名管理員。然而,管理員的數目在我記憶中沒有跌破過70名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難出問題
解任投票
顯然地其中一個理由是在於離任機制。目前中維的管理員離任機制分為管理員解任投票、提請取消不活動管理員的權限和管理員請辭。按次序逐一剖析,首先是管理員解任投票:通過解任投票而離任的只有3名,分別是Mosesofmason、范和Ellery,作為一個建立至今已長達十年多的機制,我不會形容它是沒有作用,但是礙於其五成門檻,導致了我在首段提到的「難出」問題。如果我們將每一次解任案換成是重新票選管理員,維持八成門檻的話,那麼至少Istcol(現行政員Manchiu)、Shizhao、Ws227、乌拉跨氪和Techyan都要下馬。在這裡我想說明的是,如果管理員已經不如最初參選時一樣受社群廣泛信任的話,那可能代表其操作可能有爭議,而五成門檻其實就像是一個保護罩,可以讓管理員面對棘手問題處理得更好,畢竟做站務得罪用戶的情況實在是比比皆是,如果仍然維持八成門檻的話,可能就這些「受害者」團結起來已經足夠將管理員拉下馬來,然而做對的事情而被逼離開顯然並非好事。可是換一個角度就是,如果有些管理員害怕被提解任,那他們可能選擇少做,甚至不做,那麼做錯的機率自自然然大幅降低,然而《管理員方針》頁面裡同時提到:「社群的確期待管理員行使必要的清潔整理雜務,相關工作需要額外權限。」這種少做少錯或不做不錯的理論就跟本身管理員的精神背道而馳。
提請取消不活動管理員的權限
針對此問題,中維的解決方法便是提請取消不活動管理員的權限,也就是所謂六個月不活躍除權的規定,有約52名管理員因此而離任,對於改善活躍度來說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然而一個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其條件是「最近六個月未曾做過在用戶貢獻或日誌中有記錄的編輯」。也就是說,就算完全沒有行使管理員權限,只要六個月內有編輯便不會被視為不活躍,形成了所謂「尸位素餐」的問題;當然管理員本身是沒有限額的,所以從配額來看的話問題不大,我自己覺得問題是在於很多人意識不到活躍管理員其實是完全不夠的。我個人的標準是一年有500次以上可以稱為活躍,2019年的話僅有20名達到這個標準,從總數76名的管理員來看這個落差非常大的,同樣的情況在日文維基百科的話,500次以上的有22名,然而日維僅有39名管理員,這與有大量「冗員」的中維情況非常不同(之後的「冗員」我皆定義為不活躍管理員)。這些「冗員」要維持管理員身份的方法當然也非常簡單,就是定期編輯幾下就已經足夠了。舉例來說,曾經九度因不活躍被提請取消管理員權限的Seasurfer(2011年上任,2019年離任),自2009年第一次被提解任開始,就只有零星的管理操作,而且從2011年上任至2019年離任的八年內,管理操作次數是零,在2005年上任的他的整體的管理操作次數是276次,每天平均動用權限次數只有0.05次左右,說得嚴重一些可以算是可有可無。當然也要考慮到最初管理員並不太過要求行使管理權限,而是主張可信用戶就能擁有權限,不過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就是一個讓我非常失望的例子。例如,從現任管理員的數據來看,2006年上任的某「管理員」(編輯組註:Father vice)上一次行使管理權限可以追溯到2009年,也就是說近11年都沒有行使過一次權限,其行使權限的次數也是驚人的7次。當然這是非常極端的例子,但是也可以說是側面反映出管理員活躍度的問題是多麼的嚴重。
請辭
以曾經兩度辭任的筆者來說,我認為在可預期自己不活躍的情況下請辭是一個負責任的行為,有些用戶則認為多次重選不過是在浪費社群資源,實際上請辭的管理員也比因不活躍而除權的要少,只有約19名。其中,由筆者引發的摘葫蘆事件,直接導致約5名管理員請辭,在筆者第二次管理員選舉時也有很多用戶對此表示不滿。的確挾社群之名來勸退不活躍管理員並不妥當,謹借此地方替過去受到影響的用戶再次致歉。然而正因有此事,我對不活躍管理員的問題有更多的關注,也成就了我過去兩度辭任的一種「以身作則」的演繹。當然,筆者現在已經不像當時一樣年少輕狂,挾社群之名勸退之舉也不會再有,但是不活躍管理員的問題依然存在。另外,解任和不活躍除權後再當選的管理員目前並不存在,但是請辭後再當選的管理員至少也有筆者跟Subscriptshoe9,我認為在接受程度上後者相對較高,也一定程度減輕了對其戀棧權力、濫權的擔憂。從管理員活躍度的角度來看,請辭屬於一種個人選擇,如果請辭的是活躍管理員的話,對站務影響當然很大,否則其實屬於有助消除「冗員」,於我來說值得鼓勵的行為。當然,筆者不期求這些「冗員」會有自覺,因此如果要解決管理員不活躍的問題,基本上就只能從「提請取消不活動管理員的權限」方面著手考量。
難進問題
難出問題的另一個反面就是難進問題。八成門檻在不同語種的維基百科來看算是相對地高的門檻,英文維基、日文維基或西語維基等等似乎也多以七成五為主(有錯請告知,語言能力有限請見諒),所謂八成也就相當於一票反對可以抵四票支持,而《申請成為管理人員》頁面中對管理員的資格要求如下:
管理員是熟悉維基百科各項政策,並為維基社区信賴的維基人。目前的維基政策是將管理員權限授予任何人,只要此人已經活躍地在維基百科貢獻了一段時間,在一般情況下也是為大家熟知並信任的維基社群成員。惟管理員的候選人建議具備以下條件:
- 編輯次數3,000次或以上。
- 連續擔任巡查員或回退員至少3個月或自首次編輯以來參與維基百科一年或以上。
- 最近一年內沒有受到封禁(不合理封禁除外)。
- 在過去三個月內平均每日的編輯次數多於一次。
- 用户页有自己編寫的內容。
可以得知其實在方針上對管理員的基本要求其實不算高,可是去到實質投票的時候,除了這些基本要求之外,不同用戶都會有各自的不同要求,從而衍生出各式各樣的理據來表態。例如在KirkLU的管理員選舉中,Techyan的其中一個反對理由是「用戶頁花瓶太多」、BoyuZhang1998的反對理由「傾向於保護性反對」等等,當然不同用戶都有表達的自由,從參選者角度來看要迎合不同人的要求就相對地顯得非常困難,尤其當一些訴求處於兩極,例如保留派和刪除派維基人,可以預期參選者要受到的洗禮是非常沉重的,海量的問題等等也讓目前中維管理員處於一個難進的狀態。近三年這個情況愈來愈明顯,只有6名參選者當選,跟僅僅2017年已經有5名用戶當選比較,基本要求雖然沒變,但是很多用戶心中的門檻卻愈來愈高,對管理員期許愈來愈大。當然,目前管理員是有權限且無任期的「鐵飯碗」,因此票選時態度嚴謹一些也是絕對合理,可是結果就是讓有意願並且相對地有可能行使管理權限的用戶愈見凋零,處於一種受廣泛信任的用戶已經當選或不願參選、退休、維基假期等因素,社群已經不存在或是只有極少量人選,加上像前行政員PhiLiP指出的比例不合常理的管理人员投票等不穩定因素,就算有潛在參選者,最終也很可能望而生畏,不得不再三考慮如何應對這樣的參選壓力。
總論
可以預期的是在短期內,這種「難進難出」的問題都難以得到解決。只能期求在任的管理員盡可能多參與站務工作,巡查員、回退員等也多累積經驗,假以時日參選管理員替站務再盡一分力。對於有意願參選的用戶,我有以下幾點的建議:
- 站務經驗非常重要,做得愈多自然學到的東西便更多,處理任何問題都相對地會比較容易。
- 不要投其所好。方針與指引的條文於不同用戶來說,解讀可能稍有差異,重要的是通過討論,理解雙方的意見,從而達致新共識。而不是面對爭議時便輕易讓步,立場搖擺不定,有時一定程度的堅持也是有需要的。
- 鼓起勇氣。參選其實很簡單,只要您有意願並且符合基本要求,誰都可以參選,每一次的候選頁更新可能都會讓您心情起起伏伏,正反之間的交鋒也可能讓您一時迷失。然而,無論是當選還是落選,參選絕對是一個聆聽意見和學習的大好機會,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果您不能夠認清自己的弱點,那您就不可能改善得到,這也反映在投票上。
- 不用怕落選。雖然中文維基有不少用戶都是第一次參選管理員便當選,但是落選後再當選的例子也不佔少數,像筆者本人也選了6次。當然我不是說您選的次數愈多便愈有機會當選,自己的問題也要先改善好才有用,重點在於一次失利並不代表些什麼,您還是有再次挑戰的機會。
參選管理員其實也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真正的挑戰是當選之後,要如何保持自己的活躍度也是一個永恆的課題。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做好自己最重要,不論您是管理員還是什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管理員的判斷也並非一定完全正確的,不要盲從。前人KaurJmeb曾經說過只要有心,人人都是管理員,我覺得說得非常好,容我再補四字:「潔身自愛」。最後,長文慎入。啊晚了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