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Ws227/元宵節 (華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元宵
上海豫園於元宵節掛的燈籠
别名上元上元節小正月小年元夕燈節
参与者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
其他世界各地華人
意义祈求豐收、天官誕辰、祭月賞月
晚明繪畫《上元燈彩圖》描繪當時南京元宵節人們觀燈的熱鬧景象

華人元宵節活動有悠久歷史,亦稱為上元節小正月元夕小年燈節台灣台語稱為元宵台羅,下同:guân-siau)、元宵節(guân-siau-tseh)、上元(siōng-guân)、正月半(tsiann-gue̍h-puànn)。時間是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這天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著春天的到來,華人傳統會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以示祝賀。這是傳統新春定義的最後一天,亦是春節假期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明朝錢塘瞿佑《雙頭牡丹燈記》:“每歲元夕,於明州張燈五夜。傾城士女,皆得縱觀”。青年男女外出觀燈並趁機結識、相會,所以也有「中國情人節」的別稱[1]

佛教有在正月十五點燈供佛的習俗。而道教中,上元節視為天官大帝()誕辰,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分別屬三官大帝主管。上元節乃天官華誕,故燃燈以慶。終一代,朝廷皆正式祭拜。

歷史

元宵節小孩提燈籠、貨郎售賣玩具
元宵節小孩騎竹馬、拉花燈
小孩拉鹿燈、兔燈
明代宮廷元宵節情況

起源=

關於元宵節的由來,說法很多,最早可追溯至秦漢時代。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本稱「上元」,是農民祈求豐收的日子,也是道教天官誕。人們在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另據史籍記載,相傳西漢時期漢惠帝劉盈駕崩後,呂后一族控制了政权。呂后卒後,周勃陳平等元老奮起剿平「諸呂之亂」,擁戴劉恆登基,是為漢文帝。文帝博採眾臣建議,精心治國,使漢帝國再次強盛起来。因掃除諸呂恰值正月十五,所以在每年的這天晚上,文帝微服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

还有说法认为,漢武帝時聽從謬忌之說,在甘泉宮修建太一祠壇,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從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經過祠壇之上,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習俗[2]

也有說法是,漢明帝篤信佛法,聽從蔡愔的建言,敕命正月十五夜,在宮內「燃燈表佛」,從此民眾效仿,皆點燈供奉佛祖[3]东汉末年,元宵节作为节日才正式初步形成。[2]

現代研究認為元宵節源于對火的崇拜和祈求新年豐收,人們點火以驅除蟲蛇猛獸,並祭祀滿月,後來演變成點燈籠的習俗[4]

發展

隋朝初年,元宵节完全形成。[2]在國力空前強大的唐朝,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掛彩燈,人們還製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十分繁華熱鬧。宋朝燈節更加豐富多彩,元宵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繁複多樣,逛燈市更是一件十分賞心悅目的事情。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說的就是宋朝燈節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那時還興起了猜燈謎,即將各種燈謎寫在紙條上,貼在花燈上,猜中的人還能得到小小的獎勵。這種娛樂益智的活動受到人們喜愛,廣為流傳。

明清之际,元宵节通常被百姓当作春节的结束,活动也日益多元化:吃汤圆、观灯和娱乐游行是元宵节三大主轴。游行活动中分为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抬阁等传统艺术表演。放烟花是元宵节的高潮。[2]明朝的燈節持續的時間更長。自初八開始點燈,謂之「上節日」,初八夜謂之「上節暝」,宣告燈節的開始,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清朝則只有三天,但是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明代宮廷也會張燈結綵,並模仿民間習俗,在宮內設置市集,有杂技百戲等遊藝表演,宮中各人放烟花,燃爆竹,小孩提花燈。

傳說

清代畫家丁觀鵬的《太平春市圖》,描繪出清人想像中的明代元宵節景象,有猴戲表演、跑旱船、傀儡戲等遊藝活動,又有賣面具的小販、拉花燈小孩、提花燈的人,還有盲眼算命先生。

常見習俗

南京夫子庙在元宵节期间举办的金陵灯会

元宵節具體發展狀況和習俗因各地文化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有些習俗見於多個地區。

燈火相關

華人元宵節延續了初期與燈火相關的習俗,如賞花燈猜燈謎等習俗見於多個地區。西南地區有燃篝火的習俗。在中國南方語言如閩南語客家話圍頭話中“燈”和“丁”諧音,元宵點燈意寓添丁,故客家人、福建、潮州、臺灣、廣東、香港地區人認為元宵燈即為添丁的佳兆。元宵此日,人們紛紛掛燈籠。俗稱「開燈」。也有些地方是小孩提燈籠、玩煙花等。除了紙紮燈籠外,有些地區還會用蘿蔔製成蘿蔔燈。

鬧社火

鬧社火多流行於北方地區,鬧社火除了燃燈火,還有各種民俗表演[5]

走橋

晚明南京的元宵走橋景象

元宵走橋的習俗見於各地,又稱踩橋踏橋過吉祥橋走百病消百病散百病消散百病遣百病走不病等,祈求健康。廣東佛山將之形容為“行通濟,無贔屭”。寓意走過通濟橋,就會健健康康,不會犯愁。

偷青

在廣東、台灣農村有偷青的習俗,廣東是偷菜,台灣是偷蔥。未婚女性在元宵節夜裡,以偷青來討個結婚吉兆的說法。台灣俗語說:「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臺灣話發音)。

迎紫姑

有些地區會在元宵節拜祭紫姑,稱為迎紫姑

舞火龍

元宵舞火龍流行於客家人地區,又稱「炸龍」、「燒火龍」,分為把香枝、煙花插於草龍身上和向龍拋擲爆炸物兩種[6]

食品

元宵湯圓是華人元宵節的代表食品,其雛形為唐代的面繭焦譔。面繭是一種外形似的一種麵食,而焦譔則是烤餅的一種,吃時會和一起放在湯裡吃。這些食品都呈圓形,是代表月亮,有著祭月、賞月的含義[7]

各地情況

重慶

重慶市開縣有「對罵」的習俗。在元宵節這天,人們搬一張板凳坐在戶外,平時討厭誰可以盡情地罵,對方也不可以還嘴。

福建

南部的習俗是兩個村子的小孩互相擲石子。據說如果不擲石子,村子裏就會發生瘟疫。但惠安縣出姓家族,完全不會歡度元宵節,因閩南語中“元宵”和“元消”近音,意味“元(朝)消(滅)”之意而拒絕慶賀。

浙江

浙江省台州温州地区,将正月十四当作元宵节。[來源請求]台州正月十四元宵节通常都会食用糟羹。

上海

上海的元宵活動發展歷史亦悠久。主要有吃湯糰、燈會、拉兔子燈等。上海人元宵節吃的湯糰,以黑洋沙為主,寧波黑洋沙湯糰更是上海人過元宵節首選。城隍廟的燈會,也是上海人元宵節常去的地方。小孩子也會拉著大人們做的紙兔子燈,在大街小巷裡跑來跑去。

香港

香港,元宵節為年貨再造和回收之黃金大良機。一些團體會舉辦元宵燈會,家庭則會吃湯圓和祭祖。新界原居民村落會在元宵節前後點燈。部份圍頭人村落會舉行太平洪朝祈福儀式。

台灣

臺南風神廟前元宵花燈

臺灣元宵節為自古代即為與新春、清明、端午、中元與中秋並列重要傳統民俗節日。即使在日治時代同與日本人過西曆元宵節,但民間仍自行過農曆元宵節,因此當時日本總督府特許在艋舺龍山寺辦燈會,延伸至今龍山寺仍保有躦燈腳的信俗。

時至今日,慶祝元宵節在臺灣已發展成全臺的大型禮俗活動。除了賞花燈活動及大型的臺灣燈會臺北燈節高雄燈會藝術節之外,各地活動皆有特色;如新北市平溪區天燈臺南市鹽水區的「鹽水蜂炮」;臺灣東部的臺東縣炮炸寒單爺澎湖縣的乞龜祈福儀式、馬祖列島元宵擺暝,以上並稱為「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西乞龜」。另外在苗栗縣則有著名「苗栗𪹚」與新北市野柳「神明淨港」等各地具特色的風俗與豐富的文化資產。

海外華人地區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未婚男女在元宵節聚集到河邊拋,並在柑上面寫下姓名和聯絡方式,希望就此結識可以攜手共行的伴侶。

著名詩詞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昼。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參見

注释

参考文献

http://www.gotohz.com.tw/news_content.aspx?news_db_id=6396 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116975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18/content_695316.htm http://big5.china.com.cn/ch-jieri/yuanxiao/1.htm http://parallel.park.org/Taiwan/Culture/Arts/Cyears/b232/ http://big5.chinanews.com:89/cul/2014/02-14/5840595.shtml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cjxs/2008-02/04/content_9650162.htm http://2010jiuban.agri.gov.cn:82/gate/big5/www.agri.gov.cn/DFV20/fj/ncwh/mfms/201401/t20140110_3736246.htm http://www.cssn.cn/preview/zt/19350/19360/201402/t20140210_960503.shtml http://fjnews.fjsen.com/2014-02/14/content_13500891_all.htm http://www.iciba.com/%E7%A6%8F%E5%BB%BA%E7%9C%81%E9%95%BF%E4%B9%90%E5%B8%82%E5%85%83%E5%AE%B5%E8%8A%82 http://www.cywfj.com/news/detail-20140217101815558271.html http://bj.house.163.com/14/0215/13/9L4JAIKG00073SD3_all.html http://edu.pcbaby.com.cn/117/1176317.html http://www.zgjqdh.com/comm/140213/2018_3363.html http://www.lwlm.com/YuanXiaoJie/201402/720403.htm http://hb.qq.com/a/20140210/017214_all.htm http://www.yxhenan.com/info/zmd/mjxs_14502_1885.html http://henan.youth.cn/ms/yljk/201402/t20140211_4638375.htm http://www.lwlm.com/YuanXiaoJie/201402/720028.htm


Template:中国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