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CHih-See Hsie/中提琴奏鸣曲 (肖斯塔科维奇)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C大调中提琴奏鸣曲,作品号147是苏联作曲家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于1975年创作的三乐章奏鸣曲,为中提琴钢琴谱写,也是作曲家所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作品题献给中提琴手菲奥多尔·德鲁日宁,于肖氏去世前八天交付排练,而德鲁日宁和钢琴家米哈伊尔·蒙强二人首演作品时,作曲家已经去世,无缘亲自听闻,本作也成为肖氏所有创作之中,唯一他本人不曾听过的作品。

作品历程

1975年是肖斯塔科维奇在世最后一年。晚年的肖氏病痛缠身,当年健康状况愈加恶化,他无力如往年一样出国参会,只是在国内疗养、出席文艺活动。[1]当年上半年作曲家在出生地列宁格勒的疗养别墅和莫斯科之间往返,5月末最后一次离开列宁格勒往莫斯科,此后再未回到故乡。[2]此后肖斯塔科维奇开始全心倾注于这部中提琴奏鸣曲的创作:6月25日作曲家以电话咨询贝多芬四重奏团的中提琴手菲奥多尔·德鲁日宁(俄语:Фёдор Дружинин),请教中提琴演奏的一些技术性问题;7月6日整部作品即正式宣告创作完毕,[3]当月19日作品的修订也完成了。[4]而在创作过程结束后,乐谱的印刷和校对又消耗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中,原本作曲家对自身病情还有乐观的预计,但实际上他的病情不断加重。7月20日,肖斯塔科维奇入院治疗,十数日之后他对印刷版乐谱进行校对,这些工作是在医院病床上进行的。[3]

8月1日,作品手稿的复印本第一次发到预计担纲首演的两名乐手,即德鲁日宁和米哈伊尔·蒙强(Михаил Мунтян)手中。德鲁日宁与蒙强本计划在9月25日,即作曲家的生日将作品演出,[5]不料8天后即8月9日晚间,肖斯塔科维奇撒手人寰。1975年9月25日是作曲家69岁冥诞,德氏、蒙氏二人在肖斯塔科维奇家中向其亲友表演了这部遗作。几天后的10月1日,第一届“国际音乐日”开幕。[6]在列宁格勒的有关活动中,作为参演曲目,此部中提琴奏鸣曲于音乐日第一场音乐会的下半部分在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小音乐厅(又称格林卡音乐厅[7])首次向公众演出。

作品分析

作品结构

与其他作品的关系

注释

参考文献

文内引注

  1. ^ 李耀伦. 肖斯塔科维奇最后的日子. 音乐爱好者. 1999, (1): 38–40. 
  2. ^ Fay 2000,第283-284頁
  3. ^ 3.0 3.1 丹尼列维奇 2010,第380-383頁
  4. ^ 音乐之友社 2000,第183-185頁
  5. ^ Wilson 2010,第八章.
  6. ^ International Music Day. International Music Council. [2021-03-13]. 
  7. ^ History-Small Hall. St. Petersbur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2021-03-13]. 

参考书目

  • Fay, Laurel E. Shostakovich: A Lif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9780195134384. 
  • Wilson, Elizabeth. Shostakovich: A Life Remembered. ebook. New York: Faber and Faber. 2010. ISBN 9780571261154. 
  • 丹尼列维奇, Д·В·. 肖斯塔科维奇传——生平与创作. 由焦东建; 董茉莉翻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ISBN 9787100059565. 
  • 音乐之友社 (编). 萧士塔高维契. 作曲家别 名曲解说珍藏版. 由林胜仪翻译. 台北: 美乐出版社. 2000. ISBN 957844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