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台北人/沙盒/站務
以下簡介將讓閣下更了解維基百科的黑幕和運作方式及提供編輯工具的集散處。請隨意使用,當成工具書即可。
目錄
跳到:方針 · 指引 · 編輯工具 · 維護模板總匯 · 其他
方針和指引
方針和指引就像是維基百科社群的「規定」,但不是硬性規定,只是規範原則的事項。方針和指引都是經由社群的共識訂定,若以法律比喻,方針就好比憲法,只規範最原則性的事項,也是位階最高的規範,其他規範也不可牴觸。指引就像是一般法,規範較為細部的內容、補充方針的不足。以下列出常用到的方針和指引,供閣下參考:
項目 | 說明 | |
---|---|---|
類別 | 名稱 | |
方針 | 五大支柱
|
●維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不是一個讓閣下發表個人意見、經驗、或討論的地方。同時,維基百科亦不是未經整理、雜亂無章資訊的存放處。維基百科既不是紀錄瑣事的地方,也不是個人的臨時演說台、宣傳工具和出版社,更不是一個無政府國度和民主試驗場。維基百科不能當作辭典、新聞媒體或文獻庫。
●維基百科採用中立觀點。這意味著必須按照中立、準確的立場來撰寫條目。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請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各個觀點——不可將其中一些觀點演繹為「真理」或「最佳觀點」。因此,我們也應盡量引用可供查證和權威性的資料,以使條目的內容(尤其是有爭議的話題)的中立性和可靠度有一定的幫助。 ●維基百科內容開放版權。維基百科根據創用CC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部分內容使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開放版權,所有人均可自由地發布、連結和編輯維基百科的內容。所以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請不要提交有版權的作品,否則您的帳戶可能會被封禁。 ●維基人以禮相待、相互尊重。維基人是講求文明的——就算閣下不同意其他維基人的觀點請尊重他們,避免人身攻擊或以無差別的概括來攻擊其他維基人。討論時請以達成共識為重,並以保持開放、好客和包容的心態參與討論。在討論白熱化的時候請保持冷靜,避免編輯戰和違反回退不過三原則。請不要為闡釋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並請假定其他維基人是善意的。如被封禁,您可以作出申訴,但不可以使用傀儡繞過封禁繼續編輯,甚至繼續破壞。 ●維基百科不墨守成規。維基百科制定有方針與指引,但並非板上釘釘不可更改,其內容和解釋可以逐漸發展完善。它所蘊含的原則和精神比字面措辭更為重要,並且有時為了改善維基百科允許有例外。請閣下大膽但不要輕率地去編輯、移動和修改條目,也不要苦惱無意所犯的過失,因為頁面的每次更改都被保存,所有的錯誤都能被輕易的改正。 |
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
單單真實及有用並不等於可以收錄入百科全書。維基百科條目毋須收錄每一個細節,而是應該總結經過評審及得到認可的知識。條目內容須可供查證,亦應附有來源,而其篇幅則應按合理比重分配。下列每段準則都會附有例子,但這些例子並非志在涵蓋所有情況。
●維基百科不是詞典。維基百科不是詞典、說明書或術語指南。維基百科條目不是詞目、定義列表抑或是說明書。 ●維基百科不是發表創新意念的地方。維基百科不是發表閣下個人思想或分析的場所,因此不要發表原創或初級研究、發表個人創新意念或討論非維基事宜。這些更適合至知識問答發表。 ●維基百科不是宣傳工具。維基百科拒絕宣傳。維基百科不是演講台、論壇、宣傳工具、廣告場所或者展覽平台。此項適用於所有頁面。因此,請勿於維基百科進行任何遊說/宣傳或招攬、編造醜聞/宣揚小道訊息/流言蜚語、作自我宣傳和宣傳、推銷或處理公共關係。 ●維基百科不是部落格、網站空間提供者、社群網路或追思網站。維基百科不是社群網站,請勿在維基百科放置或設立網站、部落格(Blog)、Wiki系統或網路硬碟。維基百科各頁,包括使用者頁面空間,並非︰個人網頁、檔案存放系統或約會交友服務。 ●維基百科不是手冊、攻略書、教科書或科學雜誌。維基百科有關於人、事、物的條目內容,但維基百科條目不應該提供法律上、醫學上等方面的意見、建議或者指引。使用指南、介紹使用方法、食譜等都不適合維基百科。姊妹計畫維基教科書有可能更適合這種內容。 ●維基百科不是占卜師。維基百科不是預言家。所有關於將來會發生的條目都必須可以證實,而這些將來事件成為過去後,都必須有值得記載的價值。當中的原則包括: 1. 個別事件必須頗為肯定會發生、而且具一定的重要性,才應該值得記載。這些事件必須正在籌備當中,否則應當有詳盡的相關報導或紀錄。 2. 即使已經有可以證實的資料,有系統地產生的未發生事項並不適合百科全書記載(例如九千四百八十七邊形、9487年9月1日)。 閣下可能是占卜師,但維基百科不是! ●維基百科不是新聞報導。維基百科不應該提供突發新聞訊息,一宗事件的源由、過程概要和後續後果可以是合適的,但是某場火災如何暫時地影響附近交通、某個集會的人用了哪幾樣工具破壞某個地方、某場風暴或瘟疫中政府設立的求助電話號碼……都不是適當的內容,除非這些事情是各界重點討論的話題,否則在百科上應可免則免,這種詳盡的細節和記述應是維基新聞的工作。維基百科有的是關於具歷史意義的百科全書條目,這些主題可能會獲得新聞媒體報導,而維基百科的特色也讓它比傳統的百科全書 更快獲得更新,並不是比傳統的報章 更快獲得更新。 ●維基百科不是無政府狀態。維基百科是自由和開放的。但如果這與編寫百科全書有所衝突的話,自由和開放將會有所限制。維基百科不是為沒有規管的自由言論而設的論壇。維基百科雖然是開放、自治的計畫,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目的的任何部份是去探究無政府主義的可行性。我們的目標是編寫百科全書,不是測試無政府主義的極限。 ●維基百科不是民主試驗場。維基百科不是民主體制或任何政治體制的實驗。這裏尋求共識的主要方法是討論,而不是投票。投票有時雖然有助表明共識,但應該小心運用,而其結果不應該強制定為永久的。 ●維基百科不是官僚體系。維基百科絕對不是官僚體制,也不應該是官僚體制。應該通過討論、達成共識來化解糾紛,而不是盲目跟隨預設的方針和程序。要避免編寫過分冗長的指示例如U:台北人。如果閣下認為某人發表意見、提名等的程序有問題,這並不等於應該馬上否決這次發表。請尊重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南的精神,而不是照本宣科執行規條。 ●維基百科不是戰場。維基百科不是戰場,每個使用者都應該以文明、冷靜、保持合作精神的態度,來與其它使用者交流。不要侮辱、騷擾或恐嚇意見與您相反的人。閣下應該用閣下的智慧來處理問題,禮貌地進行討論。某使用者假若行為不文明、不冷靜、不合作,又侮辱、騷擾、恐嚇閣下,這不是以牙還牙的機會(如「不關我的事,是他開始的!」)。請以事論事、針對對方發言的客觀事實而進行討論,並無視他的主觀語調。閣下甚至可以完全無視他的發言,或考慮淡網一段時間。維基百科絕不互煮![1] | |
中立的觀點
|
所有維基百科條目以及其他百科式內容必須以中立的觀點書寫,平等、成比例且不帶偏見地表達重要的觀點。
| |
可供查證
|
所有內容和引用,都可能被質疑,須帶有可靠、公開的來源,以供檢驗。添加或恢復內容的編輯者應承擔舉證的責任。
| |
非原創研究
|
維基百科並不是發表原創觀念的地方:維基百科的所有內容都應由已發表的可靠來源支持。條目不應該包含有對已發表材料的新式分析和總結,因為這些分析與總結產生了原始來源中並未明確的立場。
| |
侵犯著作權
|
維基百科最為重要的一點,也是與一般網站不同的地方,是它的文字(而非媒體文件;詳見下文)可以在創用CC 署名-相同方式分享3.0協議(CC-BY-SA)以及GNU自由文檔許可協議(GFDL)(版本不限,不包含不變章節、封面文字或封底文字)的條款下,被任何人自由地分發、重用和再創作。如若你覺得將某段內容添加至維基百科可能會侵犯著作權,那就不要這麼做。貢獻者們應該設法移除他們所發現的任何侵犯著作權的內容。
| |
命名常規
|
在中文維基百科,條目的命名應當遵守以下的主要原則。它們之間有時存在衝突;此時編者需要選擇傾向於其中某些原則,而放棄其他的某些原則:
1. 使用中文。2. 使用常用名稱。3. 易於識別。4. 防止歧義。5. 使用全稱。 | |
文明
|
請以尊重且體諒的方式參與討論。不要忽略其他維基人的立場與結論,進行幹練有條理的的論證,不進行人身攻擊;並鼓勵別人遵循一樣的準則。
| |
不要人身攻擊
|
不要在維基百科的任何地方進行人身攻擊。 對條目的內容發表意見,而不是對條目的編輯者;換句話說,請對事不對人。人身攻擊會破壞這個社群,並且威懾其他使用者。沒人喜歡被辱罵。換句話說,請遵循「對事不對人」原則。
| |
編輯
|
||
破壞
|
破壞經常是指通過增刪或修改內容,故意危害維基百科正確性與完整性。例如故意把正常內容替換成猥褻的、誹謗的、或者其他不相關的內容。我們絕不容忍一切破壞。雖然我們鼓勵維基人先警告再封鎖破壞者,但管理員實施封鎖之前,未必需要先行警告。任何人有權發現並處理破壞,如果閣下不能處理破壞,請匯報並尋求他人幫助。如遇上編輯戰,使用模板{{subst:uw-3rr}}通知違規使用者。情況無改善請通知管理員。
|
編輯工具
維護模板總匯
用途 | 名稱 | 效果 | 相關模板 | 全站使用量[註 1] | ||
---|---|---|---|---|---|---|
消歧義 | {{About}}
|
{{Otheruses4}} {{關於}} |
12,000+(2022年10月) | |||
{{Disambiguation}}
|
|
{{Dab}} {{Disamb}} {{Disambig}} {{Geodis}},地名 {{Hndis}},人名 |
93,000+(2022年10月) | |||
{{Distinguish}}
|
{{Not}} {{NOT}} {{不是}} {{Distinguish2}},自訂文字 |
25,000+(2022年10月) | ||||
{{For}}
|
{{For2}},自訂文字 |
4,000+(2022年10月) | ||||
{{Other uses}}
|
{{Otheruse}} {{Otheruses}} {{他用}} {{Other people}},人名 {{Other places}},地名 |
65,000+(2022年10月) | ||||
{{Other uses list}}
|
{{Otheruseslist}} {{For multi}},橫書版本 |
600+(2022年10月) | ||||
{{Redirect}}
|
{{Redirect2}},自訂文字 {{Redirect3}},簡略版本 |
2,000+(2022年10月) | ||||
{{Redirect-multi}}
|
{{Redirect list}},列表顯示 {{Redirect-list}},簡略版本 {{Redirect4}},罕用 {{Redirect-two}},罕用 |
100+(2022年10月) | ||||
{{Redirect-synonym}}
|
{{Redirect-distinguish}},條目名太廣泛時使用 | 30(2022年10月) | ||||
16(2022年10月) | ||||||
參見 | {{Broader}}
|
26(2022年10月) | ||||
{{Further}}
|
{{Details}} {{More}} {{See}} {{Further2}},自訂文字 |
7,000+(2022年10月) | ||||
{{Main}}
|
{{Main article}} {{主条目}} {{主條目}} |
42,000+(2022年10月) | ||||
{{See also}}
|
{{Seealso}} {{参见}} {{參見}} |
21,000+(2022年10月) | ||||
{{Self reference}}
|
{{Selfref}} | 1,000+(2022年10月) | ||||
清理 | {{Advert}}
|
|
1,000+(2022年10月) | |||
{{Very long}}
|
{{Verylong}} {{Cleanup split}},建議拆分 |
300+(2022年10月) | ||||
拆併 | {{Merge}}
|
|
{{Merge approved}},允許合併時 {{Merge from}},合併目標地用 {{Merge to}},合併來源地用 {{Merging}},計畫或執行中 |
400+(2022年10月) | ||
{{Split}}
|
{{Copied}},拆分後原處放置 {{Split article}},拆分後原處放置 {{Split dab}},消歧義頁 {{Split section}},段落 |
99(2022年10月) | ||||
刪除 | {{Delete}}
|
|
{{D}} |
100+(2022年10月) |
1,000+ 5,0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90,000+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