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再入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Talk:返回式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物理学专题 (获评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物理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物理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天文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天文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天文学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本条目标题命名问题

本条目被跨语言链接至英文维基的“Atmospheric entry”。但该条目的英文概述是这样描述的:Atmospheric entry is the movement of human-made or natural objects as they enter the atmosphere of a celestial body from outer space...显然指的是进入大气层的过程,而不是某种形式的航天器。日文版也有类似的表述。而本条目之前和现在的内容也显然是翻译自英文版维基,既然本条目设立的目的是作为“Atmospheric entry”所对应的中文版本,它的标题就不应是“返回式”。返回式航天器的有关描述应作为“进入大气层”的一个章节存在而不是领衔全文的标题。如果有编辑者执意保留返回式的命名,那显然本条目就不是“Atmospheric entry”所对应的中文版本,那“Atmospheric entry”的跨语言链接就是不恰当的。在这种情况下我提议新建“进入大气层”条目,并将跨语言链接到全部转移至该条目名下,而“返回式”应仅描述该类航天器并链接到其对应的跨语言条目中。目前本文的状态是将一个航天过程与为形容词的“某某式”等同,在语法上是不通顺的,也不符合人类语言习惯。Extvia (留言) 2011年6月14日 (二) 04:43 (UTC)[回复]

  • Reentry实际上在中文中已经被翻译成返回式,而且返回式卫星作为中文环境下的专业术语已经得到应用,可以参考搜索结果[1],命名规则可以完全依照英文意译,但是如果中文中已经有了对应词语,则应以原中文词语为准。--Ksyrie(Talkie talkie) 2011年6月15日 (三) 10:08 (UTC)[回复]
  • 看了你的意见,又在各个语言版本上转了一下,觉得保留这个标题撰写一个关于返回式航天器的条目也是个好主意。但这样的话这个从英文版直接翻译过来的概述就应该进行修订了,看起来很不妥。因为这个是从英文版翻译过来的,英文版的内容是包括了自然天体进入大气层的内容的。这部分就让我先试试吧。谢谢。Extvia (留言) 2011年6月15日 (三) 15:40 (UTC)[回复]

建議改名:“返回式”→“再入返回”

返回式” → “再入返回”:此条目主题如果是关于航天飞机、返回式飞船、返回舱、返回式卫星等航天器,建议并入返回舱返回式卫星等条目,并且解除与其它语言条目的关联。英文中的reentry一般译作再入,当前与本页关联的英文与日文条目都是介绍再入过程,包括再入轨道(轨迹)、生热、防热隔热等问题,所以建议将此条目更名为再入或再入返回。--太虚乎留言2014年10月29日 (三) 07:48 (UTC)[回复]

建議改名:“进入大气”→“再入”

进入大气” → “再入”:2014年11月7日,Stalinism讨论 | 貢獻)将此条目移动至“进入大气”,并给出理由“对应的英文条目Atmospheric entry,在中文科技文献上翻译为进入大气(层)”,但没有经过讨论。我认为是不妥的。在中文科技文献中,“再入”是更常用的描述这一过程的词。--太虚乎留言2014年11月8日 (六) 00:43 (UTC)[回复]

对于进入火星大气、木星大气、金星大气的航天器,用“返回式”、“再入”“返回”、“返回舱”都不适合了。称作“下降舱”、“着陆舱”、“进入”行星大气,才是比较恰当的。而且,对应英文条目用的是“entry”这个词,应该也是如此考虑。--newmangling留言2014年11月8日 (三) 16:23 (UTC)[回复]
是否合适,是否恰当,不是你我在这里决定的。维基百科只是人人都可编辑的在线百科全书,不是发表学术观点的地方。即使多数人都认为这样的表达不合适、不恰当,但这确实是中国科技文献上所用的表达。如:
  • 程晓丽,李俊红,王强. 空间飞行器在火星再入环境下的气动力特性[J]. 宇航学报,2010,04:967-972.
  • 林鑫,余西龙,李飞,张少华,辛建国,张新宇. 基于CN自由基的火星再入流场温度测量[J]. 力学学报,2014,02:201-208.
  • 侯黎强,李恒年,黄福铭,谭炜. 一种半解析方法火星再入探测器一体化设计模型[J]. 宇航学报,2011,11:2312-2318.

完成。--Jimmy Xu 2014年11月23日 (日) 21:53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再入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21日 (三) 01:4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