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苯教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小作品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來源不明內容
移來源不明內容於此
- == 起源 ==
象雄是苯教的發源地,有着獨特的象雄文。苯教最初没有教主。在佛教传入西藏后,苯教在改革中发现佛教有教主释迦牟尼,于是就创造了“兴饶”(辛繞)这个传说中的苯教教主。相传与释迦牟尼同时,兴饶祖师于冈底斯山修道,在象雄地区创立了苯教。另一种傳說中,苯教創始人辛繞就是一統象雄的第一任君主。
- == 歷史源流 ==
原始苯教把世界分为三个部分,即天、地、地下。天上的神名字叫作“赞”(btsan),地上的神称为“年”(gnyan),地下的神称为“鲁”(klu,“龙”)。苯教的标志符号为雍仲,形象一般为卐,旋转方向与佛教卍符号字相反。
佛教传入西藏后,苯教曾与佛教有过激烈的冲突。直到吐蕃赞普赤德祖赞主持进行佛教与苯教的辩论之后,赤德祖赞宣布苯教落败,佛教成为吐蕃的官方宗教。此后苯、佛之争并未停息。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获得政权后灭佛兴苯,史称“朗达玛灭佛”,是西藏苯教势力的一次重大反击。但是苯教也感到自身的弱点,故向仿照佛教的方向演变。
佛教的兴旺时期在西藏一度结束,此前称为前弘期。但不久朗达玛即被佛教僧人刺杀后,吐蕃从此陷入分裂。直到10世纪,西藏佛教又再次进入后弘期,佛教重新成为了西藏的官方宗教,并日渐成为大部分民众的信仰。
在这种形势下,苯教势力一方面向西藏周边的四川、云南等地发展,在藏传佛教势力相对薄弱的地方建立寺庙,保持了很多苯教自身的特点,藏族称之为黑苯教。另一方面,西藏本土的苯教势力主动调和与佛教的矛盾,在教义和仪轨上向佛教靠拢,成为类似藏传佛教的一个教派,被称为白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