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甩手疗法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7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的一种民间健身法。与饮水疗法等大致同时。

方法是:身体站直,脚伸直,腿稍弯,肛门上提,脚趾用力抓住地下,两脚距离等肩宽,两臂同向前后摇甩,向后用力,向前不用力,由随力自行摆回,两臂伸直不宜弯,两眼平视,心无杂念。动作要领为:上宜虚、下宜实、头宜悬、口宜随、胸宜絮、背宜拔、腰宜轴、臂宜摇、肘宜沉、腕宜重、手宜划、腹宜质、跨宜松、肛宜捷、跟宜稳、趾宜抓。甩手次数无一定之规,视各人情况而定。较好的方法是由二三百开始,逐渐做到每回一千多至二千多次,约半点钟;每日上下午、晚上三次。

其原理从中医观点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甩手可通气血,疏通经络,刺激脑细胞,增加食欲,促进新陈代谢,补气益血,镇静安神,缓解孪缩的肌肉,改善体质,消除百病(有说源自“易经筋”,疑为攀附虚构)。所以说此法对关节炎、失眠、高血压、中风、半身不遂有一定疗效,多少合于人们常识;至于说可治便血、便秘、哮喘、白内障、沙眼、色盲、近视、食道癌、颈部淋巴癌等,就让人存疑了。

古希腊时就有甩手疗法。相传苏格拉底曾向弟子传授甩手法,一年之后坚持每日300次甩手的只有日后终成大器的柏拉图一人。据信,苏格拉底60岁还娶妙龄少女为妻,柏拉图活到83岁,都与此相关。

文革间歇期,人们感到无法主宰自己的政治命运,业务上也无能为力,却唤起了对脆弱肉体生命的关爱。尤其人们面对生老病死无法抗拒的恐惧时,自然无不渴求练就超自然力以摆脱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趋众心理使甩手疗法大行其时。被认为带有自发性、狂热性、非理性、暗示性的特点。当是时也,晨练人群排阵如林,手臂甩动,煞是整齐,蔚为壮观。真是挡不住的诱惑。笔者当年也曾厕身其中,只是耐性不好早早溜号了。姜昆作品《红茶菌和打鸡血》(1980年代中期)也捎带讽刺了甩手疗法。虽不能治百病,但甩手毕竟是一种有益、有效的运动,所以后来一直有人沿用此法。

(参考资料:《活动手病赶走》,载“体育学科”网;《佛教甩手疗法治百病》,载“祈福中华”网)

有關甩手療法及甩手操

1980年代時,香港有不少寺廟都放有甩手療法及甩手操的小冊子以供善眾取閱。由於這些小冊子是有善信“發大願推廣開去”,所以他們是自資印刷然後再免費派發出去,還“歡迎轉贈”。這樣的話,算不算是GPDL? -- 石添小草 04:06 2005年3月22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