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澳門熱帶氣旋信號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優良條目落選澳門熱帶氣旋信號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2008年1月27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优良条目评选

~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訂
~移動完畢~木木 (发呆中) 2008年2月1日 (五) 08:09 (UTC)[回复]

user:kalon多次回退,本人在徵詢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編輯指引前均指供足夠的理據,包括電視台及民間做做法,但user:kalon表示只是「約定俗成」,並從沒有提供有關證明是正常做法。日前,本人收到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的官方信函(SMG Nº MPT/1148),並指出編輯指引如下:

現版本在編輯上合乎原創研究及可供查證規則,而現時的版本全都是根據當局的編輯指引而修訂,但user:kalon仍然表示官方信函「未經討論,內容亦有爭議之處,應先取得共識再作編輯」,本人認為他有挑戰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的權威及有關編輯建議指引。—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1日 (三) 18:29 (UTC)[回复]

(:)回應,官方信函字面上完全沒有指出「夜間信號」不存在,只提及一般只顯示日間信號形狀,原因基於「現今通訊科技發達,大部份市民並不依賴燈號作辨識」。而User:Sdee斷章取義,將「夜間信號」排除在外,本人提出應先討論取得共識的善意請求更被歪曲至「挑戰氣象局權威」,鑑於維基是一個百科,本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百科內容不是由個別人士喜歡或不喜歡而決定是否保留,現時的確存有爭議,而爭議源於User:Sdee的大規模編輯。在爭議未達共識前,不論在情、在理、在編輯指引上,本人回退其編輯都實屬合理。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1日 (三) 20:42 (UTC)[回复]
有關的編輯都是根據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官方信函的編輯指引,我都是根據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的編輯指引,而user:kalon一直都未有提供證明的有關辦法,現時可見是user:kalon個別喜好或不同意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的編輯指引。假若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的編輯指引上是應該加上夜間信號的,為何我還要堅持不可以加上夜間信號呢?另外,澳門維基社群在去年年中的聚會時也就此問題達成了共適。—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1日 (三) 21:01 (UTC)[回复]
請自行到Wikipedia_talk:澳門維基人佈告板討論並得到共識再作編輯。以往編輯歷史中可見,閣下都曾一直指出澳門的颱風名字與香港一樣,然而,最終証明閣下是錯誤編輯。而是次你提來所謂氣象局的官方信函的編輯指引,一來沒有人知道你的發問內容,因不同發問內容可有不同的回答方式及內容,二來,內容中亦沒有說明「夜間信號不存在」,請不要斷章取義,「一般」慣例的東西不可能放到「百科」的。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1日 (三) 21:08 (UTC)[回复]
澳門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以及香港天文台的機制在早年前都是一樣的,而在澳門電視台的主播都會講述香港的方式,而當時並沒有作出考證,是本人的一大錯誤。但現時在考證後得知有關的名稱及做法等等都已經明瞭及清楚。既然user:kalon不相信本人的信函的真確性,本人無語可言;而user:kalon也有無故刪除條目內容以及無禮的行為、攻擊別人的前科。由於本人為免陷入編輯戰,希望管理員(或行政員)保護條目時,以官方的編輯指引為準。(如管理員需本人提交有關和局方的信函,可向本人提出;但提交前本人需得澳門維基媒體協會理事會之決意同意下進行)—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1日 (三) 21:31 (UTC)[回复]
一、官方回覆不等於編輯指引。由於之前已經發生錯誤,因此,編輯時更加應該加以注意,與大家一起取得共識,而不是一收到一個回覆,自己認為內容如何解釋就直搬過來。
二、本人沒有不相信你信函的真確性,只要根據回函號碼,即可找到不相信的動機,我一直強調只是質疑發問時的問題內容,因不同問題可有不同的回答方式,User:Sdee不要再一次歪曲本人的意思
三、本人十分不解為何User:Sdee一直強調官方回覆時,他的編輯沒有跟隨官方回覆「一般只標示日間的信號形狀」,而變為「日間的信號形狀+信號號碼」由此可見,其編輯是按其喜好進行,而非其一直強調的「以官方的編輯指引為準」。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1日 (三) 21:38 (UTC)[回复]
官方只提及日、夜間的信號問題,並沒有提及配以信號號碼這個問題,但根據氣象局以及澳門政府網頁都是這個做法。—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1日 (三) 22:10 (UTC)[回复]
那氣象局網站、澳門政府網頁、澳門特區公報都有說明颱風信號包括「日間」「晚間」信號,而氣象局回覆亦沒有說明正式的標示方法,只是說一般只標示日間信號,那為何現從維基條目圖片中只刪除晚間信號一項,卻又保留信號號碼?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1日 (三) 22:22 (UTC)[回复]
你要這樣單打獨鬥下去都沒有用的,因為現時現實情況是這樣,如果閣下有引證的話,煩請閣下提出;而是在這頁的頁面上這樣堅持己見。如果閣下有證明的,為何不提出呢?局方的信函不相信的話,還可以如何去做?—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1日 (三) 22:27 (UTC)[回复]
User:Sdee看東西不要只看一半了!我從沒有不相信局方的信函,問題在於局方的信函只標示「一般」顯示方式,「一般」不代表「實況」或「正式」情況。等同我已舉的例子一樣,現實情況,澳門人、非澳門人、澳門傳媒甚至澳門政府都不會說亞美打利比盧大馬路,包括交通事務局實施新馬路公交專道時都不會說成亞美打利比盧大馬路公交專道,但這不代表亞美打利比盧大馬路可以排除及不用在維基條目中顯示。另外,本人一直耐心、誠懇地與你討論,但你一直用一些無稽(單打獨鬥),警告等字眼打壓本人的言論自由,本人表示十分遺憾。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1日 (三) 22:33 (UTC)[回复]
澳門特區政府以及澳門氣象局在風暴期間在其網頁上顯示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式樣
現時,本人提供數張圖片都是在風暴期間的圖片中,不知有那一張是會配以晚間信號呢?另一方面,局方在官函中也提及晚間信號是燈號,「以便市民、漁民和船員等得知」,如果維基百科是有電燈泡的話,煩請「開燈」吧。而現時,相信沒有什麼澳門人會依賴燈號作辨識,相信都會扭開公仔箱、透過互聯網、利用手提電話的方式來查看最新的風暴消息(閣下也可以看香港天文台的做法,現時不但廢除燈號,還廢除在有關地方懸掛有關訊號)。當然,港澳的情況不同,即使澳門在日後類同香港的做法,我也不可以否定晚間信號的存在。最後,局方在官函內表示「一般只標示日間的信號形狀」,「只」一字在這裡代表「只會」的意思,所以局方在首頁上也沒有顯示夜間信號;而配以信號數字是讓資訊查看人士得知有關信號的程度(及方向)(參見[http://www.smg.gov.mo/www/ComImages/smg_t1.gif 氣象局在首頁上顯示的圖樣)。—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1日 (三) 23:25 (UTC)[回复]
包括氣象局在內的官方回覆,都表示「一般」只顯示日間信號,但沒有表示夜間信號不存在User:Sdee繼續列出一大堆電視台、網站的顯示方式根本沒有意義。因為維基百科不是向市民報告天氣情況,而是「百科全書」,況且,氣象局的確在颱風期間於燈塔及大炮台亮起夜間信號。所以,維基內的條目、所有圖片均不應該由個別用戶決定保留與否。等同亞美打利比盧大馬路,連官方都只稱為新馬路,不代表可以在維基條目中不用再提亞美打利比盧大馬路這一個名稱?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2日 (四) 07:46 (UTC)[回复]

就這個問題上,本人不會作回應,因為我已經徵詢了氣象局之意見,並希望由管理員定奪。—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2日 (四) 09:43 (UTC)[回复]

請注意:氣象局官方回覆的問題「至今不明」;氣象局意見與User:Sdee的編輯亦不一致;氣象局回覆中沒有說明那一個顯示方式是「官方法定模式」,只是指「一般」會這樣顯示。另外,維基是百科全書,留意係全書,所以的訊息都應該保留,不應由個別人士作篩選。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2日 (四) 09:53 (UTC)[回复]

移動完畢

剛發現一個技術性的問題,現時不是就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澳門)這個條目而是對兩個模版進行討論的,而且模版是一個引導性的作用,如果什麼都要放進去,那一號風球代表什麼意義都要放進去嗎?因為播報員在講稿上通常都會說「一號風球仍然懸掛,即表示有一股…800公里之內」;如果這樣做會造成混亂。—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8:57 (UTC)[回复]

續上討論

問題是相關模板中應否加入晚間信號。主頁面及相關頁面中已有清晰日間及夜間信號圖示,模板上無需要重覆,僅文字即可,如模板:澳門立法會議員無需加入玉照吧。--Gakmo (留言) 2010年8月13日 (五) 10:57 (UTC)[回复]

1、即使User:Sdee提交氣象局發出的官方回函,但時至現在,根本沒有人知道其如何發問。如果他是問「為什麼電視台只顯示颱風日間信號而沒有晚間信號」和「澳門颱風晚間信號是否需要顯示」,得到答案都會有重大不同。
2、續上,氣象局發出的官方回函,都沒有明確表示晚間信號不需要顯示,又或是官方指定的顯示方式為何,因此,基於此,不可能由個別用戶代決定顯示方式,或在顯示方式中,篩選內容,令全球廣大看維基的人受到影響。
3、一個和一個信號是不同的事宜,一個生物一個死物,怎可能相提並論。
4、同一道理就像亞美打利比盧大馬路交通事務局實施新馬路公交專道時,街上的指示牌、新聞稿、廣告宣傳、電視台新聞報導都只說「新馬路」而非「亞美打利比盧大馬路」,這是基於澳門人「一般」都稱但不代表亞美打利比盧大馬路為「新馬路」。難道維基亞美打利比盧大馬路這條目,就要移動為新馬路?
總結:維基模板內容,不應由個別用戶作出篩選,百科全書應廣納內容,任何由個別人士篩選、刪減內容的操作,與破壞條目無異。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3日 (五) 12:40 (UTC)[回复]

維基百科的內容,如模板的用圖,不應由個別用戶作決定.我們不應把其他人的編輯看作破壞.大家應該討論以下方案.

  1. 不用圖
  2. 只用日圖
  3. 用日圖和夜圖

--Gakmo (留言) 2010年8月13日 (五) 16:49 (UTC)[回复]

我個人的選擇是1>2>3. 首先我們說的不是主頁面而是模板,文字可以表達的為什麼非要加圖不可.如要加,應該加最常用的圖,因為始終不是主頁面.廣納其內容的應該是主頁面.--Gakmo (留言) 2010年8月13日 (五) 17:25 (UTC)[回复]
引用User:Gakmo:「如要加,應該加最常用的圖」。那到底如何決定何謂常用,「常」一詞有無限標準,不同人有多個不同的解讀。而且,在有關模板同時加入日間信號、晚間信號,亦不見得會令模板繁瑣,更可免除被人篩選的質疑。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3日 (五) 19:04 (UTC)[回复]
本人同意Gakmo首兩個建議,而對於第三個建議仍然有保留;第一個建議無疑是最好的,因為沒有圖片就沒有爭議,但模板作用是為讀者有種引導性的作用,而且加入熱帶氣旋圖片都是有種另類性的吸引作用。本人認同Gakmo「最常用的圖」及「廣納其內容的應該是主頁面」的觀點,其實以下所言的內容都已經打過無數次數了,希望這次會是最後一次吧。本人在較早前都是這樣做的:曾經把只是日間信號的圖片以及日間信號配以相關號碼的圖片式樣放在模版之內。至於為何本人要在模版內不採用加以夜間信號的圖片式樣,理由如下:一、夜間信號正確來該只是一個信息性的燈號,其作用如澳門氣象局所言「是因為過去通訊不發達,故把信號懸掛於東望洋炮台及大炮台的高處,以便市民、漁民和船員等得知,但夜間由於光線不足,信號不容易看到,所以還設立燈號加以辨認」,所以夜間信號的作用是過往資訊傳遞問題而生的訊號。二、普遍性問題:雖然現時信號燈號仍然使用,但現時大多澳門居民(及遊客)一般都不會特意注意夜間信號的顏色了,反而多會透過新聞報道(特別是風暴消息)、澳門的電視頻道、互聯網以及利用手提電話上網等方式以獲得最新消息。三、就澳門傳媒現時的普遍做法,都是用日間信號配以相關信號作為「圖片式樣」來在有關電視頻道的顯眼地方顯示(可看上述提供之圖片);另一方面,澳門報章在新聞圖片上都會用日間信號被懸掛時的情況,以本人所知都沒有會以燈號為新聞圖片的情況。四、澳門特區政府以及澳門氣象局網頁上都是同樣的做法,而根據本人在較早前向澳門氣象局的查詢都明確地表示「一般只標示日間的信號形狀」,而從在澳門氣象局當懸掛(即發出)有關熱帶氣旋警告期間(無論畫夜),其官方首頁上也只是顯示日間信號配以有關號碼的圖片(恰巧兩張氣象局以及政府網頁都是取自晚間)。五、澳門氣象局是對於是否懸掛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唯一的政府部門,因而氣象局的回函也有它的權威代表性質以及澳門政府的立場,假若澳門氣象局表示都會把夜間信號和日間信號一同標示的,本人也無異議,但現時局方已經明確地表示「一般只標示日間的信號形狀」,並不覺得有何不妥之處;所以本人之見是日間和夜間的圖片式樣不應該在同一個圖片內展示;若否,本人也無需浪費時間特別在有關條目內把有關圖片分拆為日夜間信號及有關展示方式。由上述理由可見,在模版內單是一個訊號都要同時間顯示日間信號、夜間信號、信號號碼以及文字表達,會造成資訊過多,畢竟模版的資訊越精越好,但精得來也要合情合理;雖然只會文字表達會是最好的表達方式,但相信配以日間信號及有關號碼會是最好的選擇。假若只是採用日間訊號及配以文字表達,本人也無異議,但要注意的是澳門熱帶氣旋警告一般都是以日間信號配以號碼提供在資訊接受者眼前為大前提。—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03:06 (UTC)[回复]

(!)意見--大家有不同觀點很正常,Kalon兄取其完整,Tinho兄取其普遍,我取其簡潔.其實你們之間的分歧比我與你們的還少,因為你們都認為應該圖文並列.--Gakm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03:28 (UTC)[回复]

(:)回應,本人提出要完整顯示,或你提出簡潔顯示都是一個有根有據的做法,做法合理。但User:Sdee提出的「日間信號+號碼」,既非完整,又非簡潔,更非官方指定的,是純粹以個人喜好篩選所得出的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3:24 (UTC)[回复]
有不同觀點是好,但堅持己見而不接受社會一般的做法就未免有點兒那個了;而且官方做法都是這樣,不覺得有何不妥。沒錯,完整是好,但都要客觀及現實一點,畢竟現時在澳門真是沒有如kalon所言的做法,雖然夜間信號是仍然存在,而我也沒有否定過,而且我也希望就事件得到一個最好的解決而向澳門氣象局查詢,經查詢後以氣象局的回函作為最好的引證,但kalon仍要堅持自己外,感到他氣勢囂張並無討論的餘地,而且多次被無禮對待,我在維基和大家都一樣是義務工作的,試問我為何要令自已處於一個不愉快的情緒呢?而且和他互相在討論頁上討論都是希望有共適,見無共適的情況不得不向澳門氣象局請求編輯指引;而和他「中斷討論」都希望為事件降降溫及讓大家冷靜一點,但現時我覺得他的做法真的看不出有誠意討論的情況。期間我也多次嘗試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但當事人半點都不可以改變及不可以接受,我真的感到非常無助而申請保護,以免自已也陷入編輯戰。題外話,kalon在近日均開始作針對本人的行為,單是在新條目推薦上建議他不要作惡意投票,但只換來惡言相對,試問這樣態度會是被人接受和有討論的空間的嗎?Gakmo,我是因我個人喜好的範疇而編輯,但不會把這種個人喜好放在條目上,而條目上有合理問題都會盡力和有關人士討論,目的就是希望把條目寫好;加上user:Simon skyway在用戶頁的大字聲明、kalon在維基共享資源的非理性討論,令我覺得kalon是一個較偏激、不聽他人意見以及沒有團體合作精神的人,叫我如何討論呢?現時頁面被管理員保護了,但他不憤還怪責管理員外,並因為管理員不是澳門人為由而質疑管理員的中立性而叫囂。綜合上述原因及本人已經多次表達了在這個編輯問題原因,若非有重大的問題或當事人改變態度,否則我真的無法和kalon在良好溝通氣紛環境的情況下溝通及討論。現時本人已經開始了工幹及渡假了,不想因此問題而影響心情,希望Gakmo明白。—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04:06 (UTC)[回复]
我衷心希望大家的心情不要受到影響.編輯維基應是愉快的事.祝TINHO兄工作順利,遊途愉快.期望能繼續與你一起編輯維基--Gakm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07:10 (UTC)[回复]
(:)回應,閣下亦一樣堅持「日間信號+號碼」,本人堅持是基於維基不是純粹以個人喜好篩選決定編輯的。另外,對於你一而再再而三用中傷的方法來換取別人的支持這種社會中最可恥及卑劣的做法,本人只表示強烈不滿。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3:24 (UTC)[回复]
Gakmo,我非常賞閣下參與討論,而且維基是無國界的,而且能夠和澳門以外的編輯人士合作更是難能可貴的。當然,每個人都希望把條目寫得好,但假若閣下在不個不被尊重等情況下進行,相信不多不少都會有心情的影響。另外,我是樂意和每一名編輯人士(包括kalon)進行編輯、討論的,即使過往有多大的不愉快事件,但在一個公平及理性的良好氣氛下進行,本人自然樂意進行,否則有可理由要和當事人妥協處理呢?這個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做法。—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1:15 (UTC)[回复]

綜合以上,大致情況如下(有錯請更正):

  1. 不用圖-Tinho,Gakmo同意
  2. 只用日圖-Tinho,Gakmo同意
  3. 用日圖和夜圖-Kalon同意

另外,雖然"常"有無限標準,但各人對"日圖比夜圖常用"應無異議.--Gakm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07:18 (UTC)[回复]

沒錯,但不用圖會是失色了一點;而只用日圖也希望會配以有關號碼(如澳門一號風球的式樣是「T1」),即現時被受保護的版本,因為這個是最常用及普遍的用法。—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1:15 (UTC)[回复]
User:Sdee一直單方面用極多批評字眼來指責本人,而且內容完全失實,是籍中傷本人製造輿論來影響不知情者討論的行為。而User:Sdee在一直沒有理性討論之後(可參見其對話頁及其在本人對話頁留下的不實及拒絕討論的回覆),竟然作出「公平及理性的良好氣氛下進行」等言行,實屬無理、及極為無稽,亦是當今社會中,最卑賤的攻擊性報復行為,完全沒有包容、聆聽意見的空間。
至於模板中的顯示方式,本人強調:不應由個別用戶作出篩選。所謂日圖比夜圖常用亦只是個別用戶睇法,沒有官方肯定地位及任何參考來源。然而User:Sdee直到此刻,雖然一再強調基於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標準,但卻提出「日圖也希望會配以有關號碼」,與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標準不一的編輯,是純粹以個人喜好,篩選性的編輯。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3:19 (UTC)[回复]
Gakmo,面對如此態度,我有何話可說呢?這個根本是一意孤行也沒有彎轉的餘地,眼見討論都不會有結果的討論情況需要討論下去嗎?—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5:17 (UTC)[回复]
(:)回應User:Sdee注意,我是對事不對人,閣下的確有做到我提到的中傷、沒有包容、報復等行為,但不會因此而影響或改變本人討論的立場及態度。另外,我很早時在你的對話頁非常善意地希望與你合作,不過得不到你的回應,反之得到你的人身攻擊。重點:事實就是事實,怎可有得轉灣?你提出的編輯非官方認可亦沒有任何可靠參考來源,如何令人接受?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5:21 (UTC)[回复]
(!)意見,之前條目進行優良條目候選,但並未當選。就是因為錯誤內容多,又沒有參考來源,今次顯示方式又回歸同一個問題。維基不是User:Sdee你一人或其他任何一人,請你樂於廣納他人的意見,而不是一味攻擊別人。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5:23 (UTC)[回复]
另外,請User:Sdee恪守善意推定,停止一切惡意攻擊、侮辱、詆毀、中傷他人的行為。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5:27 (UTC)[回复]
需要停止一切惡意攻擊、侮辱、詆毀、中傷他人的行為的是你,而非本人,假若令閣下感到不安,希望見諒吧。本人好言相向建議閣下竟然被閣下如此囂張態度對待,現時難聽一點都要說「你想搞乜科呀?」,和你討論時你一直以來都「企硬」,之後我被你惡意攻擊、侮辱、詆毀等行為對待,我有向你發難嗎?好像只有你一人在本人編輯過的條目發難以及不理會他人意見及建議(如務必要加入巴士路線於建築物條目之內,但除本人外也有他人早在去年提醒你多次不要這樣好,你有聽過、和他人討論過嗎?聚會時得聞與會者表示你是永遠不會出席和討論的),所以本人一直指你是一意孤行就是這個原因,至於如何跟你溝通,是否要我「認曬低威」才可以理性討論下去呢?別忙當閣下找到參考來源證明澳門熱帶氣旋警告的法定名詞後,本人有否抹繼續反對呢?我沒有,而且多次就事件致歉及承認過失,是否你需要我走到你的面前「三跪九扣」並向你奉上一杯茶方原諒本人呢?無論是誰,每個人都會敬重他人,但如果人不被尊重的話,人還需尊重他嗎?—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6:24 (UTC)[回复]
你在上述一個回應,雖然有向本人作出「希望見諒」的道歉字眼,但跟着的內容都是:用上「囂張」、「一意孤行」等錯誤、惡意攻擊、侮辱、詆毀形容字眼,以及將本人善意因應原文出錯而修改內容形容成「發難」,根本就是惡意攻擊、侮辱、詆毀、中傷本人,因此你應予以即時停止有關惡意行為,可是你一直不予承認。另外,沒有人要求你「三跪九扣」去致歉及承認過失,請你不要再作出虛構的內容。你如上的內容根本不是尊重任何人的行為。
另外,我一直強調幾個問題(向氣象局發問的問題,不應由個別人士篩選內容等),你一直迴避拒答,反之只是不斷製造新的問題和責任推卸他人,然後大量使用批評字眼中傷別人,又或者是回應甚麼態度惡劣(註:這態度惡劣還是純粹你自己扭曲別人內容後所認為)根本一直不是為優化條目出發。
還有,本人一直是善意的單純從改善條目與你討論,不過因不停要回應你那些惡意攻擊、侮辱、詆毀、中傷本人、無事生非、無中生有的內容,而被你扭曲成非理性討論。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6:45 (UTC)[回复]
我想說會否是閣下在文字上的表達不是太好而導致本人誤會呢?如有,閣下理應提點本人。閣下所強調的幾個問題,本人已經回答了你,但閣下不接受或是不同意,而閣下所提出的資料來源上都沒有規範有關做法,閣下也一定要日間加夜間信號(及配以數字),又可否有何證明是這樣做呢?無錯,法例及當局都有日夜間信號的存在,而我未曾否定過這個事實,但閣下有否曾經引用哪些證明(指任何一個文件可以證明是必須日夜間信號同時並存展示)呢?加上官方的表示方式都是用表格把他們分開的,試問閣下要堅持己見而不可以接受他人的方案呢?另一方面,由本人修改的版本由上月到現時為止,只有閣下一人提出異識,而別的維基人都未有對編輯進行異識,最後,請閣下提出實有的理據證明足以規範是必須日夜間信號一定要同時並存展示之外,也請你冷靜一點,這裡不是大爭執是否有惡意攻擊、侮辱、詆毀、中傷的地方,也請把氣氛調至良好吧,好嗎?—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6:54 (UTC)[回复]
我一直已說明你的內容是錯誤,是惡意攻擊、侮辱、詆毀、中傷本人,是你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繼續,你現在把問題又歸咎於本人,難道是我迫你是惡意攻擊、侮辱、詆毀、中傷本人?另外,請你先停止你的惡意攻擊、侮辱、詆毀、中傷本人及扭曲本人的說話原意,因為你自己才是一直把氣氛弄壞至這樣。
二,到現時此刻,你向氣象局發問的問題為何,你根本沒有直接或間接答過,請勿說謊指已回答本人。及不要再屈本人不接受,因你沒有回答過。
三、日間信號+晚間信號+數字是全面,沒有經篩選,最合適的做法,因為這都是有公文列明的。我之前已有提出例子,官方也不會在公函說亞美打利比盧大馬路,宣傳公交專道亦只是以新馬路公交專道為名,不會說亞美打利比盧大馬路公交專道,亞美打利比盧大馬路其實與夜間信號一樣都不多常用,那難道維基條目又要刪除亞美打利比盧大馬路這名嗎?條目名也要改為新馬路?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7:09 (UTC)[回复]
  1. 當局說:「本局發佈於媒體及網頁等熱帶氣旋警告之信號式樣一般只標示日間的信號形狀。」除了媒體和網頁,還有什麼渠道發放熱帶氣旋信息?可能是懸在海旁的信號牌吧.但相信也是日圖、夜圖並用.綜合所有渠道,不難得出日圖比夜圖普及的結論.
  2. "亞美打利比盧大馬路"與"新馬路"並存,正如"日圖"與"夜圖"並存於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澳門)主條目,絕對不會刪除夜圖.

--Gakm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7:15 (UTC)[回复]

普及係個人主觀感受,除非氣象局的回覆指晚間信號已經無效用,否則,一個仍然有效的東西,不應由用戶以任何理由篩選。而且,維基是面向全球,日間、晚間在不同時區都會有不同,理應同時顯示。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7:29 (UTC)[回复]
從我之前留言的第1點,可見日圖的確較普及,似乎不是一句"主觀感受"就可帶過,否則流於相對主義.另外,夜圖從來沒有被篩選掉,日圖與夜圖同時顯示於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澳門).全球的確有不同時區,但媒體上就是那個圖,不會因應你是在晚間就轉用夜圖.--Gakm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7:58 (UTC)[回复]
我認同百科不可以有個人及主觀感受的編輯,但這個是坊間以及官方的慣常做法,而且當局都表示「一般只…」,雖然有「一般」這個字眼,但請注意都有「只」這個字,而「只」這個意思,相信無需解釋吧。所以我們也可以考究一下晚間信號的問題:一般來說日間信號除了在電視、網頁等資料發放地方都可以看到,而晚間信號只在澳門兩個山頭的高處在晚間被以燈號亮起,但我們要知道燈號不是在晚間時間取代了日間信號的「地位」,而且由於日間信號實物(見圖)因為是黑色,而且在晚間在較近的山腳下(或是半山地區)望在山上的高處時,日間信號會因為實物顏色及天色問題看不到而無法向居民(以及遊客)傳遞信號,所以燈號的作用如此;另一邊箱,日間信號雖然名為日間信號,但日間信號在被懸掛時,儘管在晚間及夜深時都不會被除下來而由燈號取代(取替)的(除非當局改懸別的信號或除下有關信號時)。另外回一回Gakmo,澳門是處於東八區一個時區的,而且有關信號只適用於澳門本土之內,和別的時區都無關連;但無論澳門處於畫夜都是用日間信號(配以號碼)顯示的(包括官方,可見上述的擷圖的有關時間都是晚間)—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8:24 (UTC)[回复]
維基並不是一個通知天氣信息的渠道, 條目是向瀏覽者提供信號的意思及介紹信號, 將之與實際顯示時的情況相提並論, 於理不合. 而且, 到頭來, User:GakmoUser:Sdee均沒能排除兩人的建議是經篩選的.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8:40 (UTC)[回复]

贊同"維基並不是一個通知天氣信息的渠道".但維基百科從來不是不篩選,否則不會有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兩種圖已在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澳門)出現,不存在篩選問題.至於兩模板應放什麼,綜合以上,建議先用(1),以免大家耗下去.維基還有很多其他地方需要咱們貢獻的!謝謝.

  1. 不用圖
  2. 只用日圖
  3. 用日圖和夜圖

--Gakm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8:57 (UTC)[回复]

如果只有上述3個選擇,不用圖用日間信號+晚間信號+號碼我都會支持, 但如是日間信號+號碼這種有D又冇D的,本人絕對反對.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20:02 (UTC)[回复]
我無說過百科是一個公布最新天氣信息的地方(及時更新另計),而上述理據是日夜間信號的重要性及其差別、廣泛用途及採用方式等客觀事實。而我們在編輯上也要注意官方表示「一般只會」這個編輯指引的重點。請Gakmo不要臨時改變現時被保護模版的頁面,(特別是template:MOTY,因為會影響在各熱帶氣旋條目的展示,而這個模版一定要有圖片,否則和香港及中國大陸的模板會出現不一致的獨特情況)。我重申一點,這裡不是條目討論,而是模版在展示上的討論。
一、日間信號為信號實物,而且廣被使用及所認識;至於夜間信號只是燈號外,其認受性不及日間信號(如香港的副局長及政助一樣)。
二、根據kalon表示「完整地表示」的建議方式而論,模板有多都有圖片的,但只會用最常用的為圖片;參照國家及地區的模版,如澳門的template:Macau是「 澳門)」這樣展示的,只有澳門區旗及寫有「澳門」二字(體育代表團的另計),代表澳門象徵的有澳門區旗及澳門區徽,會否有模版是會同時顯示澳門區旗加以澳門區徽並寫有「澳門」二字(即「 澳門」或「 澳門」)這些模版嗎?為何百科在國家及地區的模版上只用旗幟而不加入國徽(或區徽)呢?另一個舉例是政黨模板如中國國民黨是「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都是只顯示黨徽而沒有黨旗,因為黨徽常見多於黨旗;回到這個模版情況都是一樣,而非個人喜好,而是有作參考及經過研究的。
三、日夜共存會造成模板資訊過多,有礙模版美觀性及可觀性,間接會影響讀者瀏覽興趣(特別是template:SMG)。
四、只放日間(配數字問題另論,現時先討論日夜這個重點問題)會是非常清晰的標示,而且日間信號是最常用及普遍認識的信號。綜合上述考慮,template:SMG可取頭兩個方案之一為定案;惟template:MOTY只可取第二方案為唯一方案。
最後,由於涉及兩個模板以及相關討論問題頗多需要解決,建議我們應該分拆及有階段式討論,例如先討論是否加入圖片、日夜信號的處理等循序漸進地討論會是較現時一併討論為妙。—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22:12 (UTC)[回复]
(:)回應 : 最常用及普遍認識的信號這是個人觀點,根本沒有官方標準或確設參考標準,根本不可能以此作為理據.另外,日夜間信號同時顯示,由過往長期顯示都沒有出現有人認為資訊過多,已可見不存在你提供的問題;還有,夜間信號其實全部都是一樣大小,三個圈罷了!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23:46 (UTC)[回复]
官方給予了參考標準的指引,只是閣下不認同而已。夜間信號是燈號,不是它是否「三個圈罷了」的問題。另外,有必要性一定要提供問題嗎?—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01:45 (UTC)[回复]
區旗、區徽有明文法律規定使用標準,與颱風信號顯示方式沒有法定標準不同,根本不可能相提並論。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23:27 (UTC)[回复]
本人引用國家及地區模版,而是不有關徽號及旗幟的使用標準,因而也引用了政黨模板作為參考。—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23:38 (UTC)[回复]
區旗、區徽、旗、徽在法例上是有規定的, 使用標準, 格式等都是, 與颱風信號根本不同, 點可能相提並論.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23:46 (UTC)[回复]
那閣下為何早前引用「新馬路」為例子呢?—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01:45 (UTC)[回复]
區旗、區徽錯用會有刑事法律責任,新馬路名字使用不當會有相等責任嗎?根本是兩件不相干的事,殺人和殺老鼠可以相提並論的嗎?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10:25 (UTC)[回复]
請指出徽號及旗幟錯用的刑事法律責任,這裡維基百科的編輯而不是法庭,請不要以「有刑事法律責任」等法律觀點(但不可以破壞有關徽號及旗幟)。以本人所知及理解,在有些宗教角度(如印度教)來說殺人還是殺老鼠都是屬於殺生。—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10:51 (UTC)[回复]
這裡是編輯澳門颱風信號的條目,請你不要每次都將問題無限擴大,你要知道澳門徽號及旗幟錯用,請參閱澳門法律網。另外,你提出的區旗、區徽,澳門有法律條文規定顯示方式,即是代表有官方的立場;而颱風信號根本沒有確定的規限,連氣象局的回覆都是說「一般情況」,而不是確實情況。將兩個不同的事宜混為一談,相提並論根本不合適及沒有意義。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11:05 (UTC)[回复]
有規範百科?第一次聽。—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11:49 (UTC)[回复]
敬請閣下注意禮儀!任何人學識都不同,學識低可能聽甚麼都說都第一次聽,我小學時學很多東西老師說都是第一次聽,但不代表不發生及不予發生。而且,「規範百科」-我全文都沒有提到這四個字,不要用你的奇異理解來扭曲我的意見。另外,本討論已經完結,User:Gakmo已作出了合適的處理,請尊重討論結果。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14:14 (UTC)[回复]
為何kalon在Gakmo的修訂和ws227的保護都持有不同的態度呢? 囧rz……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6日 (一) 01:49 (UTC)[回复]

續上討論2

謝謝TINHO兄的留言.對於模板的內容,歡迎和希望多些維基人討論.到時大家將根據討論結果編輯.謝謝.--Gakmo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17:27 (UTC)[回复]

本人希望在template:SMG中在熱帶氣施警告信號中補回有關圖片,因現時和別的信號會出現奇怪現象;也在template:MOTY上補回有關圖片並不可以除去有關圖片,因為現時的情況明顯在涉及的條目上和香港及中國大陸的同類模版上有差別而獨特起來。請Gakmo現時退回至先前的保護狀態的版本,因為ws227所保護的版本是在澳門維基聚會的共識而定的。—TINHO (留言) 2010年8月16日 (一) 01:46 (UTC)[回复]

你好.根據大家的補充,我將討論結果修改如下,不知能否邀請關注此事的相關維基人一起討論?--Gakmo (留言) 2010年8月16日 (一) 10:31 (UTC)[回复]

  1. 不用圖-Tinho,Kalon,Gakmo同意
  2. 只用日圖-Tinho,Gakmo,澳門維基聚會的維基人同意
  3. 用日圖和夜圖-Kalon同意

--Gakmo (留言) 2010年8月16日 (一) 10:31 (UTC)[回复]

(:)回應,澳門維基聚會的維基人當中亦有人反對的,亦不是一面倒支持,而且,當時的討論被User:Sdee錯誤引導,而且,很多澳門維基人根本不知悉聚會,另外,近數期維基人聚會的內容亦沒有人提及,有黑箱作業之情況。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6日 (一) 11:29 (UTC)[回复]
本人強烈(-)反对template:SMGtemplate:MOTY中補回有關熱帶氣旋警告「只有」日間信號圖片,若加回圖片亦應恢復User:Sdee編輯前的版本而非User:Sdee編輯的版本。香港中國大陸的信號均只有一個,圖片中是完全、未有經篩選,全面反映現實的;但是,澳門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是經被User:Sdee作出篩選,純粹沒有了晚間信號,而且,各條目中亦沒有加以註釋,是依User:Sdee個人喜好作出的一個決定,亦與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對有關問題的官方回覆完全不同。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6日 (一) 11:26 (UTC)[回复]

續上討論3

User:Gakmo看一下2009年澳門維基人佈告板, 其實User:Sdee早已有憑個人感覺而扭曲現實的事例(包括將澳門/香港颱風信號條目合併、在澳門颱風信號加上顏色等等, 亦有將官方定名的公交車資優惠計劃強行改為其認為, 但事實是錯誤的巴士車資優惠計劃). 有一些用戶為求別人支持其方案, 肆意攻擊本人, 本人不在乎, 惟維基不是個人, 人人均可編輯, 編輯的內容應以符合方針, 可供查証, 不可能隨個別用戶喜好決定. 即使繼續討論意義都不大, 因為由始至終User:Sdee對個別本人質問的內容一直諸多隱瞞 (如: 向氣象局發問的問題至今不明)等等, 完全沒有討論誠意, 更有發動維基的友人對本人進行批抖公開之嫌.Kalon (留言) 2010年8月16日 (一) 13:48 (UTC)[回复]

我有個建議,不如將各方案的論點陳列出來,每點限一行,並署名.暫不要回應其他人的內容,讓大家清晰了解論點,再來討論.--Gakmo (留言) 2010年8月18日 (三) 10:48 (UTC)[回复]

A:沒有圖示

  1. 模板提供快速連結,圖示僅屬點綴,可有可無;也沒有規定要與香港模板看齊(gakmo)
  2. 認同(Kalon)

B:僅日圖

  1. 最常見於媒體,讓人一看即知道風球級數.(gakmo)
  2. 但維基不是要報告天氣,不應用媒體作為參考.(Kalon)

C:日圖+夜間圖示

  1. 囊括所有代表風球的圖示,最為全面(gakmo)
  2. 同上.(Kalon)

續上討論4

建議改名:“熱帶氣旋信號”→“澳門熱帶氣旋信號”

熱帶氣旋信號” → “澳門熱帶氣旋信號”:熱帶氣旋信號並非只有澳門地區才有,個人認為熱帶氣旋信號條目不應該專門是澳門的熱帶氣旋信號。而應該是一個綜合。--阿K----(对话页)(电邮) 2017年9月9日 (六) 11:40 (UTC)[回复]

就「直接換算及對比風速的可行性」問題諮詢意見

有編者在「澳門一號風球」、「澳門八號風球」、「澳門強烈季候風信號」的編輯引用了香港天文台的轉換因子來換算平均風速,並認為在沒有任何十分鐘平均風速數據的情況下,設一小時平均風速換算成十分鐘平均風速的數值為×1.2,及一分鐘平均風速換算成十分鐘平均風速的數值為×0.93[1],以引號方式説明換算數值,等同於氣象局在天鴿及山竹時,內港站因停電未能錄得最高水位時,氣象局亦採用估算所得,以海圖基準面以上3.2米處之差值作出計算。(參見結構式討論頁存檔1:用戶kenlok2008)

然而在下認為轉換因子只可用作估計,可能與實際情況存在巨大差異。在狂風驟雨橫掃澳門時,風速往往會突然飆升,不久後會隨即回落,引致錄得很高的陣風數值。[2]

以2019年8月25日香港受熱帶氣旋白鹿影響為例,長洲泳灘在上午1時29分錄得的當日最高十分鐘平均風速為82.8km/h,不過該站在上午1時43分錄得的當日最高一小時平均風速卻只有44.3km/h。如以此作最高一小時平均風速換算成最高十分鐘平均風速的倍率為1.87。

以2021年10月13日下午12時58分至下午2時10分澳門受熱帶氣旋圓規影響為例,友誼大橋南峰在下午1時39分錄得的最高一分鐘平均風速為85km/h[3],不過該站在下午1時46分錄得的最高十分鐘平均風速卻只有69.1km/h[4]。如以此作最高一分鐘平均風速換算成最高十分鐘平均風速的倍率為0.81。

而且翻查資料後得知天鴿吹襲時澳門氣象局網頁內公佈的一分鐘平均風速只有五分之一數據,除了氣象局職員提供外無法得知其餘五分之四數據[5];澳門氣象局事後報告內的一小時平均風速只有「逢搭正」每小時數據,除了氣象局職員提供外無法得知每分鐘數據。

另外在下認為「澳門一號風球之最」、「澳門三號風球之最」、「澳門八號風球之最」、「澳門九號風球之最」、「澳門十號風球之最」內有關風力強弱的編輯不適宜列於維基百科條目,第一個原因是測風站開始測量的年份各不相同,第二個原因是測風站可能受地型或建築物影響,故此難以作出比較。

就以上問題諮詢各位意見: Kenlok2008Weather SynchronizeNewstodayhohoWinter Moment215XBusA1CafelCHING WAI KONGFoodsfoodsC L O U D C A T S卡達等用戶參與討論 ~~李美連 2021年11月19日 (五) 10:55 (UTC)[回复]

不合要求
Wikipedia_talk:關注度_(性質表)有過近似的討論,結論是「經驗公式不可以,理論公式不一定」,這是經驗公式。見:
4. 數據必須是文獻來源直接提供的,而非是計算得出的。
  • 即便文獻來源給出了計算公式,在公式的基礎上計算有可能會涉及原創研究或原創總結,也可能會造成收錄了過多瑣碎的數據。
  • 此規則只適用於羅列數據性質表,是為了避免性質表被認為是不經篩選的資訊收集處,其餘條目或頁面則由《非原創研究方針》相關條文所制約。
Wikipedia:非原创研究#日常计算中的都是理論公式,而非經驗公式。
故此以轉換因子來換算平均風速不合要求。--ghren🐦吱吱吱...🔊 2021年11月20日 (六) 05:19 (UTC)[回复]
@U:Kenlok2008--ghren🐦吱吱吱...🔊 2021年11月20日 (六) 05:21 (UTC)[回复]
( ✓ )同意:在下認為轉換因子受對流、地型、城市影響而有所不同,沒有指定單一轉換因子可以準確地計算每次熱帶氣旋襲澳時的風速,所以轉換因子必須按照不同情況及理論謹慎應用。 --李美連 2021年11月20日 (六) 07:29 (UTC)[回复]
(!)意見:本則上即使是香港的颱風,用轉換因子都是原創研究。--ghren🐦吱吱吱...🔊 2021年11月20日 (六) 09:01 (UTC)[回复]
(:)回應:轉換風速牽涉很複雜的考察研究及氣象知識。重點是即使按照不同情況來估計轉換因子,微小的差異足以令估值失實,所以除了較專業的氣象組織作出評價外,轉換因子屬於維基百科定義的原創研究。--李美連 2021年11月20日 (六) 14:21 (UTC)[回复]

編者回應:香港天文台在2010年起,在各學術論文中,已表明定為0.93的轉换因子作業務運作之用,若只知道一分鐘平均風速,但未知道十分鐘平均風速時方可運用,這亦可方便分析2000-2018年期間,氣象局只公佈一分鐘平均風力的情況,換算目前以十分鐘平均風速作出懸掛風球準則,比較不同的風暴影響澳門之程度,但需要特別註明此數據是透過轉換因子計算得出。這種處理方式亦與氣象局於內港測水站在停電時,使用推估方式相似,若假設今年圓規襲澳期間,內港站出現故障時,氣象局或會參照天鴿及山竹做法,以實際最高潮水 (3.8米) 減去澳門海圖基準面以上3.2米處之計算方式,估算出內港水位最高為0.6米 (可發出黃色風暴潮警告),但實際情況內港水位最高只有0.43米 (只有藍色風暴潮警水平),因為路面水位之實際情況,亦十分視乎風向的推動、垃圾量的堆積影響水流移動、地下空間或泵房之畜水能力等等。因此各種換算得出結果方式,總會與實際情況會有出入,而氣象機構一般會以最壞情況作出估算,如果顯示此種數據則需以特別註明方式出自於何種官方學術機構轉換得出,以及需詳細公佈未轉換單位時的已公開或完整的數據。

另外,對於風力強弱之對比,氣象局過去均以公開站點標準作出懸掛風球,而一號風球至八號風球期間,均以2000年作出起始比較,各站點比較均較為齊全及一致性;而至於九號及十號風球,這裏是只作比較氣象局所披露的測風站點中,有否達到颶風或符合該風球之標準,在氣象局官方網站亦有特別以顏色標明最強九號及十號風球,而在2000年之前,氣象局發出相關信號時一般只以總部風力為準 (在1993-1996年則放寬至澳氹大橋上作出發出相應風球) 。而對於一分鐘平均風力轉換十分鐘平均風力轉換因子的問題,建議可前往颱風論壇內發問,那裏有專業的氣象機構人員或學者可作出詳盡的分析,過往亦曾就此問題作出過深入的探討。--kenlok 2021年11月21日 (日) 13:50 (UTC)

(:)回應:閣下弄錯重點了。這裡沒人想學習一分鐘平均風力如何轉換為十分鐘平均風力,好嗎?另,閣下的簽名應該不合規定吧?-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11月21日 (日) 15:53 (UTC)[回复]
(:)回應:你錯重點了,這類是不颱風論壇,是維基啊大哥。--ghren🐦吱吱吱...🔊 2021年11月21日 (日) 17:46 (UTC)[回复]
(-)反对:在下明白您心切想利用轉換因子來比較不同熱帶氣旋或季候風吹襲澳門期間的最高十分鐘平均風速。不過我認為沒有必要,第一個原因是毋須利用轉換因子來誤導讀者,若然真的想作出比較,僅須列出並說明是最高一分鐘平均風速;第二個原因是以往氣象局不會就短暫風速飆升而懸掛信號,所以參考氣象局網頁內只顯示五分之一的每分鐘平均風速數據,無法判斷是否達到懸掛信號的準則。--李美連 2021年11月25日 (四) 09:00 (UTC)[回复]
(?)疑問:假設一分鐘風力發電量可以轉換成十分鐘風力發電量,那麼十分鐘風力發電量是一分鐘風力發電量的9.3倍?因此我同意ghren所指風速轉換因子屬經驗公式。--李美連 2021年11月26日 (五) 15:56 (UTC)[回复]
(×)删除:取消所有澳門用香港天文台公式換算的內容,🕗 公示7日--ghren🐦吱吱吱...🔊 2021年12月4日 (六) 18:06 (UTC)[回复]
(*)提醒:@李美連你可以去刪除了。--ghren🐦吱吱吱...🔊 2021年12月11日 (六) 05:34 (UTC)[回复]
已刪除:「澳門一號風球」、「澳門八號風球」、「澳門強烈季候風信號」條目內使用香港天文台公式換算的內容。--李美連 2021年12月11日 (六) 14:28 (UTC)[回复]

(~)補充:即使1991年熱帶氣旋布倫登吹襲期間,大炮台山站錄得在1952年以來的最低每小時平均風速記錄,不過大炮台山測風站的海拔高度只有68米,吹東風時受東望洋山阻擋;而且單憑熱帶氣旋年報內每小時平均風速的片面數值,難以判斷是否為澳門最弱九號風球。 @kenlok2008 --李美連 2021年12月5日 (日) 15:14 (UTC)[回复]

當年以大炮台山基準作出懸掛風球標準,因此可作出有關比較。

以上引用Kenlok2008

(※)注意
在引用大炮台山的風速數值時,
應考慮山脈及城市的環境因素。
其可視為澳門其中一處的風速數值,
不等同於澳門其他地方的風速數值。
以目前資料難以估計1991布倫登
是否為澳門最弱九號風球
更不用說是否被證實
上文已提及不適宜比較的原因
第一個是測風站地點各不相同,
以下為熱帶氣旋年報的主站位置,
1953年至1965年位於東望洋山附近,
1966年至1992年位於大炮台山頂,
1997年至2016年位於大潭山附近。
第二個是測風站的地型環境各不相同,
大炮台山測風站的海拔高度只有68米,
吹東風時受東望洋山阻擋。
第三個是數據可能存在巨大誤差,
澳門氣象局事後報告內的一小時平均風速
只有「逢搭正」每小時數據,
不能更準確反映實際情況。
最極端的情況解說
假設10:30~11:30的平均風速為100km/h
其餘時間的平均風速為0km/h(i.e.無風)
∵10:00~11:00的平均風速為50km/h
及1100~1200的平均風速亦為50km/h
∴報告數值與實際數徝的最大誤差為50%

--李美連 2021年12月15日 (三) 13:12 (UTC)[回复]

(*)提醒:根據維基百科的共識方針,如果编者已停止在讨论页内回覆相关讨论超過七天,便可以假定共識(i.e.多數人採納的正當合理意見)已经形成。如果编者无视讨论页内容,而继续编辑或回退争议性內容的话,社群可就此給予警告,甚至交由管理員實施封鎖。 @kenlok2008 --李美連 2022年1月30日 (日) 09:44 (UTC)[回复]
公示:有關澳門最弱九號風球的內容將被刪除。如對此有異議,請盡快回覆並提出具說服力的理由。 @kenlok2008 --李美連 2022年1月30日 (日) 09:44 (UTC)[回复]
已刪除澳門最弱九號風球的內容。--李美連 2022年2月6日 (日) 08:45 (UTC)[回复]

風力換算單位參照HKO報告,如對表格內換算十分鐘平均風力有異議,那也應該保留一分鐘平均風力資料在表格內,以方便進行比較。

以上引用Kenlok2008

(-)反对:維基百科不是未經整理及雜亂無章的資訊收集處。即使您所提供的一分鐘平均風速數值出自氣象局網頁,然而數據相當瑣碎及不完整,網頁內每五分鐘或以上才列出其中一分鐘的風速數據,根本無從判斷是否為最高每分鐘平均風速;上文也有說明氣象局不會就短暫風速飆升而懸掛相關信號,所以不適宜將每分鐘平均風速數據放在是否達到懸掛信號標準的列表。 --李美連 2021年12月15日 (二) 13:41 (UTC)[回复]
(:)回應:我刪除有關內容的理由是轉換因子不符合維基百科非原創研究方針的要求。--李美連 2021年12月24日 (五) 15:47 (UTC)[回复]
(※)注意:在下認為轉換因子牽涉學術知識;香港天文台的0.93轉換因子似乎出自研究論文,只能視為平均情況,不能反映實際情況。根據維基百科的可靠來源指引,說明學術界文章內容應儘可能基於第二手來源,學術評價或者教科書比一篇研究論文更好。 --李美連 2021年12月24日 (五) 16:02 (UTC)[回复]


原因:仍需時間搜集資料,以作修改或解說 --李美連 2021年12月23日 (四) 09:11 (UTC)[回复]

(×)删除:過久未覆,移除不存檔模板。——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月16日 (日) 19:46 (UTC)[回复]

移除侵權內容

「信號意義」章節與[6]一致,而網站下方標註「©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版權所有 v1.4.3」這代表該網站是「保留所有權利」的狀態,與本站使用的CC BY-SA協議不符。維基百科的授權協議要求所有人都能在署名和相同方式共享的前提下自由使用。除非網站聲明對應文字以CC BY-SA或與之兼容的許可證或語句發布,或者是用自己的話改寫相關介紹語句,否則相關網站的文字仍無法直接引用。--Valerianb24留言2023年9月8日 (五) 15:51 (UTC)[回复]

(~)補充該網址寫「以下內容摘錄自第61/2018號行政命令」,進一步查證印務局的網頁版權,底下寫「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印務局 版權所有 ©2023」。--Valerianb24留言2023年9月8日 (五) 15:5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