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塔
塔曾屬典範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 ||||||||||||||||||||||
|
塔属于维基百科技術主题的基礎條目扩展。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命名討論
由於「塔」一詞在英文中可為「Tower」或「Pagoda」,兩者皆非常容易分辨,但在中文中兩者卻因恰好同名為「塔」而造成難以分別適當命名,歡迎大家參與討論,提供見解與建議以達成共識,詳細信息請參見塔式建築。
塔
这个条目可能就是下一次质量提升的条目,这个条目及周边条目应该如何提升,希望提出意见。--用心阁 06:01 2005年2月21日 (UTC)
一、塔的概念,把塔和英语里面的tower分开还有南亚的那种塔分开,说明中国的塔的概念
二、塔的起源和发展,印度的浮屠、中土的楼阁、以及后世历代塔的发展变化,
三、塔的结构
四、塔的分类,按结构分类后增加详细的说明并举例
五、塔的功用,这个也是有一个发展源流的,从最早的葬骨塔到后来的观景塔、风水塔不同的功用带来的是不同的结构
六、塔文化:像雷锋塔和白娘子的传说什么的也要提一下啊,还有像东西方交流过程中对塔的文化误读,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个文章说西方的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就是建立在西方人对中国塔的文化误读的基础上的--user:snowyowls
我觉得塔的概念,应以中国塔为重点,东南亚的塔可以加进来,作为塔在其他国家的形式,单列一个第七项加以说明东南亚国家塔的特色。但西方国家的tower不作说明,也很难统一到这里面来。
文化这部分,相关塔的传说可以给出连接到每个塔的个例。比如提到白娘子的故事就请参看雷峰塔,让大家在雷锋塔这个条目中来丰富这个内容。
分类里面可以写一些某类塔的之最(比如最高的、最早的……),还可以比较同一类中不同塔的差异,这都是在塔的个例中不易涉及的内容。--smartneddy (Talk) 01:15 2005年2月23日 (UTC)
我觉得应介绍东南亚一些佛教国家的塔,朝鲜,日本的塔,中国的塔,主要涵盖stupa和pagoda的内容,西方的塔可以在最后提及,如金字塔,埃菲尔铁塔等。--用心阁 01:17 2005年2月23日 (UTC)
- 我的观点,朝鲜和日本的塔可以直接放进来,东南亚的塔、西方的塔如果放到这个条目里来一定要另起一个大标题分清楚了,实在相差太远了--210.77.18.98 05:06 2005年2月23日 (UTC)
- 的确,朝鲜和日本的塔受中国的影响比较大,而东南亚甚至藏传佛教的塔与中国的覆钵式塔很相似,应该有渊源。开一个大标题是一个好的办法。比如中国式佛塔,印度式的佛塔。
--用心阁 05:16 2005年2月23日 (UTC)
图有问题
底下那个藏塔注成浮屠是不是不太合适啊--有组织无纪律 (talk) 看看雪夜猫子是个啥 13:00 2005年3月1日 (UTC)
- 底下那个图就是英文窣堵坡条目的图,我想是没有太大问题。--用心阁 01:40 2005年3月2日 (UTC)
不能说Pagoda是中国塔
其实Pagoda就是指宝塔,Pagoda定义的形制不是很明确,也不能说都是佛塔,但基本上被认为式楼阁或密檐之类有檐的那种。中国塔的内容很丰富,如无缝塔、覆钵式都更接近stupa。中国塔不等于tower+stupa+pagoda,这三个单词哪个说的也不是中国塔。等下面的东西写出来了自然会见个明白,定义可以最后再归总。--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01:26 2005年3月2日 (UTC)
- 宝塔究竟又是什么呢?或者应该说是中国建筑风格的塔?--用心阁 01:40 2005年3月2日 (UTC)
pagoda是从外形来说,不说建筑材料和宗教用途。所以用来分类不是很恰当 我觉得用中国建筑风来说塔,很不恰当,对我们来说,藏传佛塔等等可能都不算中国风格,但对外国人来说呢?我们在这里,就要给中国塔一个定义。它随时代的流逝,包括了太多的内容,也随着工程技术的进部,丢失了表达的优势。 就中国的塔来说,佛塔和塔也不好区别,严格说来,没有舍利,应该都不能叫佛塔????还有记得说塔从印度进中国的另一个发展,是形成了石窟,但找不到原文了,那位能查一下!??? 无缝是构造形式,而覆钵是负格形式,这样分类的标准都不一样,肯定不具备归纳和可比性。
我觉得要真是写的话,东南亚,还有印度的塔,还真是个问题。国内对小乘佛教国家塔有研究的不多,也就知道些旅游景点像什么大金塔之类的;而对于印度现存的塔的数量,地位(现在的印度人信佛教的比例不高)也都没有具体的数字,很难说清楚塔的变化
而对于塔在灯塔,城堡的主塔上的应用,就好区别得多,取其高也,故译之为塔。。。。--琉璃 18:01 2005年3月4日 (UTC)
- 中英文在塔相关的概念上差异比较大,不太好直接对应,不过粗粗得说来把pagoda对应到宝塔上面还算说得过去,至于宝塔是什么样子得塔,这也似乎很模糊,不过大致有哪么个轮廓,
我觉得把这个条目限定在东方建筑风格得塔比较合适,无论是东南亚得塔、东亚得塔、南亚得塔相互之间都还有一定得联系和交流,不像欧洲得塔和塔楼,和东方得塔没有什么关系。琉璃提到得问题,东南亚和印度得塔怎么来写,我得意见是这样,放在相关形制得塔里写,分成东亚得塔、南亚得塔、东南亚得塔,我觉得,粗粗地说来,可以这样描述这三个体系,南亚的塔是对中土塔产生影响的塔无论是印度的附图还是尼泊尔的附波他金刚宝座塔,都是直接影响中土塔的塔,东亚的塔是受到中土塔影响的塔,而东南亚的塔是与中土塔平行发展互有交流的塔。关于佛塔的划分,个人意见,在中国,建于寺院中的塔便作为佛塔来写,而那些文峰塔即建起来搞风水的塔就不算佛塔,当然这种划分还是很粗的,印象中道教、惊叫、神道较甚至中土的伊斯兰较教堂都有建筑塔的,这些就不好算再上面两类种了.无缝是构造形式,而覆钵是负格形式,这样分类的标准都不一样,肯定不具备归纳和可比性。这句什么意思?没有太明白,无缝和覆钵是学术界对两种类型的塔起的名字,并不是归类的唯一依据无论从结构发展源流还是从用途来讲无缝和覆钵还是不太一样的,确确实实是两种类型的塔--有组织无纪律 (talk) 看看雪夜猫子是个啥 06:03 2005年3月6日 (UTC)
我觉得从风格来讲,主要可以分为以印度,尼泊尔,泰国和中国西藏的风格的塔和,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家不同于南亚风格,而具有浓郁的中国建筑特色的塔,比如琉璃瓦应用,传统中国的木结构和斗拱,与中国楼阁建筑的结合。 这两种塔都来源于窣堵坡,但中国风格的进行了较大的变化。像北京的白塔,金刚宝座塔就属于南亚风格的。--用心阁 03:18 2005年3月11日 (UTC)
- Pagoda
- longman解释:a Buddhist temple (=religious building) that has several levels with a decorated roof at each level
- collins解释:A pagoda is a tall building which is used for religious purposes, especially by Buddhists, in China, Japan, and South-East Asia. Pagodas are usually very highly decorated.
- 所以说,中国的塔基本上就是Pagoda(或源于Pagoda但后作他用),但Pagoda不单指中国的塔
- 个人觉得,本条目内容还是写成Pagoda比较好,否则就变成中国中心了--zhouxiao 03:12 2005年3月11日 (UTC)
关于分类
建议在条目中不要列出分类中的明细,可建立各式塔的列表来建立wiki中收录塔的索引。至于按什么条件分类,请把条件写再分类之中。至于要案塔的层数、分布地区或建材分类,建议设立适合所有塔或多数塔的有代表性、有内容的分类即category,不要再挑目中写的过细。--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06:37 2005年3月6日 (UTC)
==塔 (7)== 移动自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票选主题
支持
- --smartneddy 04:45 2005年1月12日 (UTC)
- --雪夜猫子 (talk) 05:50 2005年1月12日 (UTC)
- --阿福 08:30 2005年1月15日 (UTC)
- 燃*賜教 05:22 2005年1月20日 (UTC)
- 早就说要支持的。--用心阁 04:02 2005年1月21日 (UTC)
- Formulax 01:32 2005年1月22日 (UTC)
- 琉璃 01:35 2005年3月5日 (UTC)
评论
- 塔这个条目我写了一些,作为很有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可以继续集思广益,丰富起来。提升的内容包括各种塔的实例,继续丰富会成为中文中很有特色的一部分。--smartneddy 04:45 2005年1月12日 (UTC)
- 支持中国传统建筑,还融合了其他建筑体系的元素,很好的题材,建议便便这个顺便把中国传统建筑带起来--雪夜猫子 (talk) 05:50 2005年1月12日 (UTC)
- 我前一陣子看Discovery,在西南山區一帶,有八角型石造的高塔,相當多,是一個英國女學者拍的片子,蠻有興趣的呢!--阿福 08:30 2005年1月15日 (UTC)
- 能否请smartneddy阐述一下如何提升,看来这一提名很快就要实现了。--用心阁 05:46 2005年2月21日 (UTC)
- 想了一下目录,建议这样做:
一、塔的概念,把塔和英语里面的tower分开还有南亚的那种塔分开,说明中国的塔的概念(和英文好分,一个是宗建筑,一个是高楼建筑;一个埋,一个是装饰-哥特式。但和南亚就不好分了,小乘的塔,中国人具体研究的还不是很多。--琉璃 17:44 2005年3月4日 (UTC)--琉璃 17:44 2005年3月4日 (UTC))
二、塔的起源和发展,印度的浮屠、中土的楼阁、以及后世历代塔的发展变化。(从建筑材料,建筑地点来分要容易理解一点,对一些重要的塔,就不能泛泛而论,最好收集考证修建筑的目地,工程的进度质量方面的内容,得一座是一座,没有必要求全求大,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修塔之难,超出现代人的想像,是什么样的思想,支持着中国人修这些好看而没有使用价值的建筑的呢?最好把修塔年代的经济情况列出。--琉璃 17:44 2005年3月4日 (UTC))
三、塔的结构
四、塔的分类,按结构分类后增加详细的说明并举例
五、塔的功用,这个也是有一个发展源流的,从最早的葬骨塔到后来的观景塔、风水塔不同的功用带来的是不同的结构
六、塔文化:像雷锋塔和白娘子的传说什么的也要提一下啊,还有像东西方交流过程中对塔的文化误读,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个文章说西方的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就是建立在西方人对中国塔的文化误读的基础上的
我想到的基本就这些了--有组织无纪律 (talk) 看看雪夜猫子是个啥 00:40 2005年2月23日 (UTC)
- 基本同意,我给你移到talk:塔里继续讨论。欢迎大家参与!--smartneddy
条目质量提升讨论
文中“塔与勘舆学”一节似乎没有必要。毕竟塔是佛教的产物,和中国传统勘舆学的关系并不大--百無一用是書生 (☎) 05:45 2005年3月7日 (UTC)
- 主要文峰塔这部分会涉及勘舆学,虽是佛教的产物,但本土化后有些东西起的作用就更大了,是无法忽略的。--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09:20 2005年3月7日 (UTC)
塔在中国古代最初还曾被翻译作“浮屠”,佛经有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50 2005年3月7日 (UTC)
- 还翻译成塔婆--用心阁 09:04 2005年3月7日 (UTC)
中国塔按性质分有佛塔、舍利塔;按材料分有木塔、砖塔、石塔、金属塔、陶塔 ;按结构和造型分有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塔条目。另外,目前整篇文章都没有谈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塔是做什么用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00 2005年3月7日 (UTC)
- 塔最初的作用就是坟冢上的纪念物,后来,在没有佛像的时代作为祭拜的对象。--用心阁 09:04 2005年3月7日 (UTC)
- 关于塔与堪舆学,塔是源出于佛教的,而后则从宗教世界逐渐走向世俗世界,实际上到了明清两代大量塔的修筑实际和佛教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作为一种起福的镇物,说白了就是从风水的角度考虑修建的,所以还是有必要专门提一下的,关于塔的作用再加上一个小标题然后总结一下?我想得到的:收藏舍利、作为寺院的主体建筑、作为灯塔、了望用、作为景观、补全风水、震慑妖孽还有什么呢?--雪鸮◎海德薇 (talk) 看看雪鸮 09:08 2005年3月7日 (UTC)
- 塔的作用主要是一种神权崇拜的对象,在文化中说得很清楚了,没有必要在单拿出来了吧。--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14:45 2005年3月9日 (UTC)
- 塔作为一种起福的镇物和风水之间并没有多大关系,完全是两回事。我觉得完全不必要提到,如果有必要,也是在风水相关的文章中提一下即可。--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13 2005年3月7日 (UTC)
- 关于塔与堪舆学,塔是源出于佛教的,而后则从宗教世界逐渐走向世俗世界,实际上到了明清两代大量塔的修筑实际和佛教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作为一种起福的镇物,说白了就是从风水的角度考虑修建的,所以还是有必要专门提一下的,关于塔的作用再加上一个小标题然后总结一下?我想得到的:收藏舍利、作为寺院的主体建筑、作为灯塔、了望用、作为景观、补全风水、震慑妖孽还有什么呢?--雪鸮◎海德薇 (talk) 看看雪鸮 09:08 2005年3月7日 (UTC)
我发现
中国大百科的分类不成啊~太粗糙了,好多没有包括进来的比如按照形制分的没有提到文峰塔,按照材质分的没有提到夯土塔和混合结构的塔;按照造型分得就更粗糙了,还没有我们的条目写的好呢,最近我们老板在给中国大百科写条目,发现他们运作的方式是各管一段,一个条目就是一个人写,这个人要是想起来了条目里面就有要是他忘了,条目里面就没有,这一点上维基比中国大百科还是要好很多的~~~--雪鸮◎海德薇 (talk) 看看雪鸮 09:16 2005年3月7日 (UTC)
塔的分类内容为什么没有了
塔的分类在塔中应当有相当篇幅的描述,更为详细的可放在单独的条目中。--用心阁 10:16 2005年3月7日 (UTC)
- 我把塔的索引见了个条目古塔列表,所以显得少了--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10:21 2005年3月7日 (UTC)
建议把非建筑的塔从条目中移走
建议把非建筑的塔从条目中移走,不要把建筑和非建筑写在一起。就是写在条目中,也单另起章节为好,混杂在塔的材质中有些不清楚。
- 都是建筑的形象,即使不是建筑,但式样还是,分开就显得没必要了。材质不同只是一种形式不同,现在塔的材质还是比较全面的,因为功用不同再令写就不全面了。--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14:42 2005年3月9日 (UTC)
还是不在这个条目中罗列塔为好
我觉得,其他相关地区的塔如南亚东南亚可以写与塔形制、文化相关的内容,这些地区塔的发展也很有关连与联系可写,还有各自的建筑特色。最好不要写成索引式和作具体某塔的介绍,建议以国家分类的移入古塔列表。塔的发展按地区划分比按国家划分更全面,南亚是塔的起源地,直接影响之后所有地区的塔,与中国塔平行发展的有东南亚地区的塔,受中国塔影响较大是东亚地区,这样分开比按国家更好把握重点。建议恢复以前的框架。--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14:42 2005年3月9日 (UTC)
- 先把塔的列表列在其他风格的塔中,以后逐步归纳,有些风格很难区分,因此先按国家区分,比如缅甸的塔与印度的塔有所不同。慢慢来吧,我想逐步整理,看看如何分类。--用心阁 03:26 2005年3月11日 (UTC)
个人觉得“塔”应当建议一个消歧页
- 汉语里的“塔”有很多意思的(下面的是金山词霸里的解释)
- 塔
- 墖
- tǎ
- 〈名〉
- 1、(形声。从土,荅(dá)声。本义:佛塔,亦作“浮屠”)
- 2、同本义。晋、宋译经时始造“塔”字。塔为形高而顶尖的佛教建筑物,多为五层七级,也有高至十三级的,初为藏佛骨(舍利子)的地方,后世也藏经于其中,俗称宝塔 [Budhhist pagoda]
- 3、又如:塔庙(寺庙);塔院(建有佛塔的院子);塔铃(佛塔上的风铃);塔头(佛塔顶部);宝塔;佛塔
- 4、形状像塔的建筑物 [tower]。如:塔吊;塔轮;聚沙成塔;灯塔;塔台(飞机场的塔形建筑物)
- 5、佛堂分馏柱或塔 [still]。如:松节油塔;石油拔顶塔;裂化塔
- 6、佛堂 [Buddhist sanctuary]。如:塔座(僧尼讲经时的座位)
- 7、佛堂埋和尚骨灰处立的石塔、号僧塔,俗称“和尚坟” [grave of a Buddhist monk]。如:塔林(僧人的墓群)
- 你可以写在塔 (消歧义)补充。4、5都可以算作塔形建筑物,只是工业上的塔用途不用。3中都是与这个条目塔相关的内容。这是百科全书条目,最好别按名次解释写成字典式--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03:51 2005年3月11日 (UTC)
如何分別塔與其他類似建筑
- 黄鹤楼不算塔吧
- 个人感觉,一般单独说“塔”基本上都是指佛塔(或曾经是佛塔)--zhouxiao 05:13 2005年3月11日 (UTC)
- 塔刹是个标志,有塔就有塔刹,除了无缝式塔,但它不存在与楼阁的区别。zhouxiao说的也对,黄鹤楼和塔的功能不一样,但文峰塔有不太清晰了。我觉得塔一般都是崇拜物倒是可以与楼区别。--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07:07 2005年3月11日 (UTC)
- 文峰塔原名就是天宁寺塔么,当然有“刹”
- 另外,有些塔虽然不和“刹”毗邻,但埋有舍利子,当然也是佛塔--zhouxiao 07:18 2005年3月11日 (UTC)
- 晴参看条目钟塔与勘舆学部分,文峰塔是安经律分类与佛塔不同的一大类,不是专职某做塔。我上面说的是塔刹与古刹无关,请参看条目钟塔的结构的内容。--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08:06 2005年3月11日 (UTC)
关于文峰塔:文峰并非误用,文峰塔这个概念实际上涵盖了所有的非宗教性质的塔,当然了这里面的宗教是狭义的成型的宗教,(不仅是佛教,道教景较伊斯兰教在中土都有柱塔的)从广义上讲风水也好对文昌帝君的崇拜也好都是一种雏形的民间宗教。文峰塔除了上面文中提到的补全风水,祈求文昌之外实际上还有镇压妖邪、形成地方景观的目的,你提到的风水塔只是文峰塔的一类并不全面--雪鸮◎海德薇 (talk) 看看雪鸮 08:24 2005年3月13日 (UTC)
- 问题是,中国第一高塔也叫“文峰塔”,而用google搜索“文峰塔”,结果也几乎清一色是指它,
- 正式的分类名称应该不会用这种有歧义的名字吧
- 风水之意,本来就有镇压妖邪的目的
- 至于“祈求文昌”,应该是我给的那篇文章里的“文塔”吧
- “形成地方景观”似乎不能成为分类依据吧--zhouxiao 01:08 2005年3月14日 (UTC)
- 看了那篇文章,那个自称中国第一高塔的塔确实是一个文峰塔,大多数文峰塔是没有大名的,所以就指类叫名了,打个比方,裴文中先生在周口店挖出来的那块骨头我们都叫他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就好像原来顶着那块骨头满山遍野跑的那个老猿人名字就叫北京人一样,可是其实他的名字肯定不叫北京人,也许他就没有名字,也许他名字叫“噢”或者叫“呜”或者别的什么,总之不可考了,于是我们就指类命名,管这个老先生的头骨叫北京人头盖骨,所以的话要是在google上搜北京人头盖骨,绝大多数都要指向到他的头顶上,可是这并不等于北京人就仅仅是他一个对吧,一样的道理。置于分类,实际上文峰塔并没有一个截然的分类,因为这个东西是世俗的民间的,没有规矩,怎么建都可以,为什么目的建都可以,所以无论是建筑形制还是建筑的目的都很多样化,总结起来大致就是我上面说的那四样,其他的也有,不过太过偏了,太少了,就暂时不提了,另外作为地方景观建塔确实不少的,由此可见形象工程古已有之--雪鸮◎海德薇 (talk) 看看雪鸮 03:44 2005年3月14日 (UTC)
- 真是不好意思,我没仔细对比原文
- 仔细一对比才发现,其实是那些名曰“文峰塔”的塔本身都并不是同一个——连图都不一样-_-b
- 害你花了这么多时间来解释真是有点过意不去--zhouxiao 02:35 2005年3月15日 (UTC)
- 看了那篇文章,那个自称中国第一高塔的塔确实是一个文峰塔,大多数文峰塔是没有大名的,所以就指类叫名了,打个比方,裴文中先生在周口店挖出来的那块骨头我们都叫他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就好像原来顶着那块骨头满山遍野跑的那个老猿人名字就叫北京人一样,可是其实他的名字肯定不叫北京人,也许他就没有名字,也许他名字叫“噢”或者叫“呜”或者别的什么,总之不可考了,于是我们就指类命名,管这个老先生的头骨叫北京人头盖骨,所以的话要是在google上搜北京人头盖骨,绝大多数都要指向到他的头顶上,可是这并不等于北京人就仅仅是他一个对吧,一样的道理。置于分类,实际上文峰塔并没有一个截然的分类,因为这个东西是世俗的民间的,没有规矩,怎么建都可以,为什么目的建都可以,所以无论是建筑形制还是建筑的目的都很多样化,总结起来大致就是我上面说的那四样,其他的也有,不过太过偏了,太少了,就暂时不提了,另外作为地方景观建塔确实不少的,由此可见形象工程古已有之--雪鸮◎海德薇 (talk) 看看雪鸮 03:44 2005年3月14日 (UTC)
塔和楼阁本身就有很深的渊源,中国塔的两大源头之一就是中土重楼,因此纯粹从建筑技术的意义上讲塔可以认为是楼阁的一种变体,尤其是木塔,其建筑技术与楼阁如出一辙,因此区分塔与楼阁最根本的是要看当初建这个玩意的人是怎么叫它的,或者当初建这个玩意是做什么用的,黄鹤楼建起来就叫楼,是用来登高游玩的,因此它是楼阁,应县木塔建起来的时候就叫做塔,是作为佛宫寺的主体建筑而建设的,因而它是塔,置于前面提到的小雁塔倒是和中土的楼阁很好区分,请仔细看小雁塔的塔檐,是叠涩出檐而不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承檐,叠涩出檐是砖石结构塔独有的一种建筑形制。--雪鸮◎海德薇 (talk) 看看雪鸮 08:15 2005年3月13日 (UTC)
- 老实说,个人觉得塔和楼阁的区别也就在于是否有宗教用途了
- 小雁塔是为了保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而建造的,绝对是塔
- 不过话说回来,“藏经阁”算什么呢?虽然电视上似乎和普通房子差不多。(武侠小说看多了^_^)--zhouxiao 01:37 2005年3月14日 (UTC)
- 藏经阁和塔有一个最本质的区别,一个是建起来用的,而另一个是建起来供的,这个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另外在建筑上,藏经阁一般不会象塔那么高,因为纸实际上是很重的,你看现在比较大的图书馆大多把书库安放在底下,就是为了减少高层的荷载,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的稳定形,一样的道理,藏经阁顶多也就是三层的,要是搞个象塔那么高足有十几层的藏经阁,估计一放进经书就亚跨了,所以在建筑上也也好区别,另外一个就是看屋顶的构造,藏经阁一般都是九脊顶或者四阿顶,也有的小庙比较惨的用悬山或者硬山,不过像那么惨的庙一般也没有什么经好藏,这种建起来用的房子基本没有攒尖顶的,而塔因为要安放塔刹,所以用攒尖顶,这些都是建筑上非常明显的区别--雪鸮◎海德薇 (talk) 看看雪鸮 03:35 2005年3月14日 (UTC)
- 大、小雁塔就是藏经用的么,说这是本质区别有点不太合适
- 而且,并不是一定要每层都放的;或者,也可以像大、小雁塔那样“术业专攻”
- 其实,正如我前面说的,个人感觉“藏经阁”和普通房子差不多,而不是像塔那样多面对称结构的——主要是我怕还有什么例外(毕竟我看的只是武侠片而已^_^)--zhouxiao 02:22 2005年3月15日 (UTC)
- 藏经阁和塔有一个最本质的区别,一个是建起来用的,而另一个是建起来供的,这个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另外在建筑上,藏经阁一般不会象塔那么高,因为纸实际上是很重的,你看现在比较大的图书馆大多把书库安放在底下,就是为了减少高层的荷载,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的稳定形,一样的道理,藏经阁顶多也就是三层的,要是搞个象塔那么高足有十几层的藏经阁,估计一放进经书就亚跨了,所以在建筑上也也好区别,另外一个就是看屋顶的构造,藏经阁一般都是九脊顶或者四阿顶,也有的小庙比较惨的用悬山或者硬山,不过像那么惨的庙一般也没有什么经好藏,这种建起来用的房子基本没有攒尖顶的,而塔因为要安放塔刹,所以用攒尖顶,这些都是建筑上非常明显的区别--雪鸮◎海德薇 (talk) 看看雪鸮 03:35 2005年3月14日 (UTC)
大雁塔用来藏经??谁说的?似乎是谣传--雪鸮◎海德薇 (talk) 看看雪鸮 05:05 2005年3月15日 (UTC)
- 大雁塔就是用来放唐僧“西天”取回的经用得么,这个应该不是谣传吧--zhouxiao 10:49 2005年3月17日 (UTC)
- 文峰塔会不会是文塔和风水塔的简称?楼阁就是指两层或以上的房子,像四合院里的后罩楼,寺院里的藏经楼,万佛楼,楼阁又分两种,一种是长方形,如四柱三间,一种是正多边形,如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塔与楼阁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易混淆的是楼阁式塔与正多边形的阁,在这两者之间又没有塔刹是区分的关键一点。 其实亭式塔与亭子也有类似的形式。亭子也有长方形的亭子和正多边形以及圆形的亭子。前者也是四柱三间,通常叫敞轩获敞亭,如陶然亭,还有一种就是多边攒尖顶或圆攒尖顶的亭子。--用心阁(对话页) 07:29 2005年3月16日 (UTC)
- 关于文峰塔,这个在我给的文章里也提到过——实际上,“文峰”通“文风”(通借字——说白了就是古人的错别字^_^)
- 另外,个人感觉楼阁似乎一般都是指木造的--zhouxiao 10:49 2005年3月17日 (UTC)
雜記
塔是以“樹立/豎立”界定空間的形式﹐從這個意義而言﹐漢語的“塔”囊括tower, pagoda諸種﹐合流宗教與世俗的空間創作﹐相當又趣。文峰塔/風水塔的提法可以並存,因其為不同于佛塔的世俗之用。
今天的蘇州大學附近(中﹖)就有一座文峰塔。以塔溝通地方文風/科舉成勣﹐似乎是因其形似毛筆。
有人提到‘作為工藝品的塔’﹐這其中是不是包括作為明器的塔呢﹖
提議加巴別塔(Babel/Tower of Babel)﹑塔廟(ziggurat)為參照。
tower在英國英語裡已是一個相當泛化的詞﹐高聳的建築物/構筑物都在其目下。A pagoda is a tower。這麼說來﹐現在的分類似仍有改進余地。
Tian 21:32 2005年3月11日 (UTC)
- 你的建议在这个条目结构构件是也考虑过。主要是这个条目没有必要以tower或pagoda的翻译作为内容,因为它们涵盖的内容和中国塔是不同的。tower中涵盖的内容是在是难以像中国塔那样来座很好的归纳和整理。因此这个条目定位在目前的层次。像巴别塔等建议建立专门的条目介绍更为妥当。您说的tower在英语里是相当泛化的词,这样的情况也在中文里存在,只是中国古代有塔这种很有归制的建筑形式,而西方时找不出这样的形式的。所以您可以把您的想法补充进塔 (消歧义)和塔 (西式)中。:)--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01:55 2005年3月12日 (UTC)
找到一篇很有借鉴意义的文章
- 浮屠知几级——中国古塔之迷
- 虽然这篇文章也不一定就是全对了,而且存在佛教中心色彩,但我觉得比现在的本条目有些地方要科学些--zhouxiao 01:32 2005年3月14日 (UTC)
- 另外,有些地方改用“古塔”而不是“塔”,或许更确切些
- 毕竟不能说现代的塔就不是塔了--zhouxiao 01:32 2005年3月14日 (UTC)
塔的分类
看了一些资料,关于伊斯兰建筑的邦克楼,也应属于广义的塔。如果称塔为古塔,那么最近新建的塔怎么说?除此以外,还有百八塔和河南的繁塔--用心阁 02:05 2005年3月14日 (UTC)
- 你去看看怀圣寺吧,那个光塔是个伊斯兰教的,跟着个条目中的塔不相干。--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12:28 2005年3月14日 (UTC)
- 古塔的意思“古式塔”,并非“古代建造的塔”
- 打个比方,现代人照样可以写“古文”
- 其实,老实说,如果要以“塔”为条目名,个人觉得现在这样实在太窄了(现在这样,说“中国古塔”还差不多)--zhouxiao 03:15 2005年3月14日 (UTC)
已经有了塔 (消歧义)条目了,伊斯兰教用来喊人做礼拜的塔,在中土以外的地区在建筑上和东方的塔不是一个体系,也没有多少交流和影响,放在一起写太乱了,这个条目限定的范围虽然比中文里面塔这个单词的范围要窄,但是作为一个条目我认为还是合适的:东方的塔,无论印度-南亚的体系、是印支半岛体系还是中日韩的体系,相互之间在发展过程中都是有者相互的交流和影响的,是一个大的整体,而伊斯兰塔楼也好欧洲哥特时的教堂钟楼也好,乃至现代的高大单体建筑,实在和这边的塔没有任何关系,放在一个条目里面写太乱了,打个比方,汉语里面我们说乌鸦,就一个单词,但是写条目的时候就要从生物学上分清楚是那种乌鸦,分别写清楚他们的生物学特征,一个道理--雪鸮◎海德薇 (talk) 看看雪鸮 03:28 2005年3月14日 (UTC)
- 但是,如果把条目乌鸦写成中国人常见的某种乌鸦,那似乎也有点不合适吧
- 要不然,干脆写成塔(佛教系)——否则的话,个人觉得太过中国中心了
- 不过实际上,本人觉得还是应该像乌鸦一样,直接用消歧页比较好--zhouxiao 02:08 2005年3月15日 (UTC)
- 首先说乌鸦条目钟的几种乌鸦上是世界各地常见到的称为乌鸦的鸟,比如英语、法语等都有于中文"乌鸦"对应的词。而中文中的塔于其他语言,如英语、法语等,中的塔所包含的内容并不相同。中文得塔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不该去翻译套用其他语言,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中国塔的建制上。没有什么中国中心,是这个塔的内容包括的。塔(佛教系)的提法只是片面说出部分塔的经律系统,很不全面,也没有人但用这个就能说明中文塔的内容。--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09:18 2005年3月15日 (UTC)
- to Snowyowls
- 老实说,在个人看来,“塔”在汉语中并无特别所指(实际上我也贴出其解释了)——虽然“塔”这一汉字原本是为形容佛教建筑而造,但本条目显然也不是在讲原意,而现代汉语中意思的确和tower相近
- 当然,从中国古建筑学意义上来说,“塔”这一词倒是有确定含义——但这就有点不好说了,正好像哲学上的“矛盾”和逻辑学上就是不一样的
- to Smartneddy
- 关于乌鸦,其实那些所谓“对应的词”并非真正完全对应的,只是相近而已,首先crow在英语中就有很多意思,即使指鸟,也可以指“像乌鸦的鸟”
- 当然,我说中国中心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了——但我本意不是说翻译他国语言,而是要更完整地表达中文的塔的意思
- 比如,tower还可以指城堡,但中国人不会把那个叫塔,自然不用表现他的意思
- 不过,感觉上可能我这个外行人有点太多事了^_^
- 算了,也许把精力花在充实条目上更有意义^_^浪费两位这么多时间真是不好意思,我也就此打住了--zhouxiao 11:47 2005年3月15日 (UTC)
- 你太客气了,谢谢你指出我的不足之处:)大家共同讨论吧,以后确实要把塔 (消歧义)写清楚些,做一些相关的解释,方便大家看和写。--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06:51 2005年3月16日 (UTC)
- 塔的消歧义页已经改过,请看后多提意见。--用心阁(对话页) 07:16 2005年3月16日 (UTC)
- 金字塔个人觉得的应该另外分开——那个连国外也不叫tower的,一般华人应该也不会觉得那个是“金字”“塔”吧--zhouxiao 10:12 2005年3月17日 (UTC)
隋塔仅四门塔一座?
我在山东长大,据我所知山东还有一座隋塔——兖州的兴隆塔。Google搜索隋朝和塔,还可以让我们找到更多的隋塔:历城四门塔、扬州栖灵塔、兖州兴隆塔、仙游寺法王塔、栖霞寺舍利塔等。我没有去仔细查证,是否这些塔是后来重修的。谁有时间可以查证一下。--Mountain(Talk) 09:58 2005年3月26日 (UTC)
- 我是看的张驭寰这么说我才往上写的:P我可不敢说这种话。刚考证了一下,隋炀帝修建的舍利塔,有考证认为那些都是木塔,由于建筑材料问题,没有能保存至今的。扬州栖灵塔最早现在的栖灵塔是四方形的砖塔形制,为唐朝时重修的[1],而目前的塔式90年代重修的。栖霞寺舍利塔、仙游寺法王塔[2]和栖灵塔的情况差不多[3]。兖州的兴隆塔始建于隋,现在的形制是宋朝是重修的[4],也不是原来隋朝建的样子了。就考证这么多,大家要发现再讨论:)--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11:17 2005年3月26日 (UTC)
翻译到德语维基百科
这篇文章的2008年11月3日 (一) 21:13 Polyhedron版本被翻译到德语维基百科--Wing (留言) 2008年11月4日 (二) 12:1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