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Help:维基百科编辑手册/导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编辑手册讨论

《维基百科编辑手册》是一本讲述如何对英文维基百科做出贡献的手册。最初由John Broughton于2008年完稿,但目前已有许多其他的维基百科的贡献者对它进行扩展。

维基百科有上万个页面用来陈述方针、指引和方法,这使得从哪里开始学习编辑维基百科令人难以抉择。这就是写这本书的目的:它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要点学习路线,并且可以满足更进一步的阅读要求。

关于维基百科

作为一个免费的、人人皆可编辑的百科全书项目,维基百科于2001年1月正式运行。八年后,维基百科的页面几乎出现在每一个Google搜索结果的顶端。维基百科已经成为数百万人进行查询或研究的首选。

维基百科至今已有超过230种语言的版本,至少1300万篇文章。所有的版本皆基于同一软件:MediaWiki。由非盈利组织Wikimedia Foundation所有并提供支持,该组织旗下的其他在线合作项目还包括:WiktionaryWikiquoteWikibooksWikisourceWikispeciesWikinewsWikiversity

每个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都是单独运行,几乎所有工作都由千千万万名志愿者完成。基金会只有95名雇员,[1]包括一些程序员。基金会购买硬件,设计并运行核心软件,以及为维基百科及其姊妹项目的带宽付费,但它并不参与这些项目中内容的编写。所有的写作和编辑均由人们免费完成——他们能得到充分的内在满足。

维基百科上从来不缺无神论者。如果任何人——从大学教授到12岁的初中生——都有同样的编辑权力,为什么还要对文章质量抱有期望?邪教徒、边缘理论者和党徒们会不会控制有争议的文章?优秀的编辑者会不会因破坏的猖獗而离去?在没有等级制度以提供指引和解决争议的情况下,如何令成千上万的人协同工作?

这些问题点明了想要创建一部“任何人都能编辑”的在线百科全书的弊处。维基百科永无完结之日。然而怀疑者们忽视了一件事情,即“任何人都能编辑”已被证实有着难以置信的力量。在一个数十亿人可以上网的世界里,数百万人为维基百科做出贡献,而且人数与日俱增。

结果就是,所有维基百科下几百万篇文章中的绝大多数都有着令人信服的质量——虽然不少都很短。由于大部分内容没有免费的替代品,wikipedia.org已成为互联网上访问最频繁的网站之一。批评家们做出的预测——“维基百科的限制将削弱它自己”——落了空。

是什么令维基百科如此成功?下面列出了一些原因:

图 0-1 编辑者们表达编辑维基百科给他们很棒的感觉。
  • 维基百科中带有诚意的编辑占据了压倒性的百分比——人们试图去改进文章而不是破坏。人们编辑维基百科的动机非常纯粹:这给了他们很棒的感觉(见图 0-1)。当破坏事件发生时,众多的建设者会使破坏大大减轻。
  • 在鼓励合作、关于文章内容建立共识的流程上,维基百科有着大量规定。只要人们遵守规定,就能保证文章的质量。
  • 绝大多数的编辑者的确循规蹈矩,而且当他人指出他们的错误时,他们非常乐意自我纠正。而那些对维基百科规则抱有疑问的编辑者则会自己离开。
  • 最后,少数编辑者有特别的权限,可以用来强制执行规定。权力由用户社区通过协商授予。到目前为止,受益于许多日常管理任务自动化程度的增加,执行者们能胜任这份工作。

维基百科的成功一开始令人相当惊讶。Slashdot用户geekoid的一句匿名引用相当著名:“维基百科的问题是理论上不可行,而实践中可行。” [2] 由类似公地悲剧的理论可以轻易地预测出维基百科的失败,但久而久之,因为贡献所需的耗费比它的价值小上许多,维基百科体现出公共喜剧的特征。例如,将知识从他们的脑子转移到服务器时所需的耗费甚少,而维基百科将这些知识一遍又一遍地展示给读者时的耗费也很少,创造的价值与日俱增。不同于现实的公地牧场,信息不会因使用而过度衰退。这些价值从而可以吸引愈来愈多的读者——其中一些会转为贡献者,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随着维基百科的发展壮大,它的目的改变了,而且会一直改变下去。维基百科已经有了关于最重要的话题的文章,因此焦点从“数量”逐渐转向“质量”——对条目的改进比增加更重要。作为成功转变的一环,维基百科的流程也将调整。到目前为止协商一致的办法已被证明具有足够的灵活性来处理出现的问题。强调品质会影响大多数编辑的日常编辑,因此将是维基百科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关于本书

这本书针对的是英文维基——自2001年3月以来,最早、最大、也是最复杂的维基版本之一。换句话说,这本书针对的是en.wikipedia.org,而不是wikipedia.org。为简单起见,书中的“维基”二字仅指英文版维基。当然,不要忘记其它语言版本的维基的存在。

你为什么会需要一本关于如何编辑维基百科的“书”呢?从文档方针到技术事项,从写作指引到取得共识,维基百科什么都不缺。几乎全部的文章和软件都是靠志愿编辑撰写并更新,并且在其中有足够多的人喜欢这份工作。如果打印出来,维基百科全部在线的参考页面足够印成一套卷帙浩繁的书籍,名字可以叫《你可能想告诉全世界数百万名志愿者们关于如何共同写一部百科全书、如何维护、如何改变底层软件并避免法律陷阱和玩得开心的一切》

然而,对于那些想学习“核心课程”的人而言,缺少的是结构性指导、必须学习的信息(以避免与规则相冲突)和“结构化”的过程(关于编辑的一切,包括可以使编辑更加容易的所有技巧和工具)。维基百科不提供任何由浅入深、一步一步有插图的路线图。

举个例子,维基百科里有几十页描述如何用三种方式删除页面。其中没有区分新手和老手,也没有编辑委员会负责保持一致并决定重复多少内容是合适的。新来者一般会被找到的塞满了参考资料超链接的页面吓到。入口太多,以至于不知道该从哪里进了。

这本书用大量的补充对所有的要点提供了清晰的说明。数万名维基人已经在艰难中起步,但仍坚持下来,成为可靠的贡献者。这本书可以帮你从前人的错误中学习,而不用自己亲身经历。

《维基百科编辑手册》被设计成适用于各种层次的用户。如果你才刚刚开始,非常好,前面的几章会使你获取编辑经验更加迅速和快乐;你也不必是一个电脑高手,真正伟大的编辑者都至少擅长一件事情,包括研究、编辑和撰写、组织、协同工作。技术事项只是维基百科编辑专精的一项而已。

若你通过尝试、犯错和阅读文档,已经对编辑颇有经验,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前面的几章也可以为你提供一些有用的技巧和窍门。在之后的几章中,你会学到一些你从未碰到过的事情——这是因为你永远没有时间去看那些文档。翻翻目录,找到你不熟悉的东西,这样你就可以立即打开这本书中对你帮助最大的部分。。

关于大纲

《维基百科编辑手册》分为六部分,每部分都有数章。

  • 第一部分:编辑、创建与维护条目讲的是基础内容。这一部分讲述了正确的编辑方式,为什么您要成为一名注册用户,如何注册,以及关于找出、跟踪和在适当的时候回退文章的改变。也包括了新建条目时的必要工作。
  • 第二部分:与其他编者合作讨论交战规则,如何发起正常沟通,维基百科对于内容分歧的标准流程,处理不文明行为和人身攻击。本节还包括被维基百科称为WikiProjects的计划,即诸多编辑者为共同兴趣的条目工作,以及涉及扩大并维持一部巨大的百科全书(答疑,辅导和指导,联合审查文章等等)的一系列活动。
  • 第三部分:为条目排版并添加插图向您介绍文章中某些不是文字或链接的部分:目录、列表、表格、图像和其他媒体。这其中的大部分当您第一次遇到时会很困惑,但每个主题有一个逻辑,一旦您开始实践,它就会很容易理解。(而且您永远有这本书作为参考!)
  • 第四部分:创造更为强大的百科全书着眼于大局。这表明一个条目并非一成不变——可以更名,分割,与其他条目合并,甚至请求删除。命名和合并可以使读者得到他们想要的信息。换言之,这一部分中所包含的,是维基百科的分类系统,这是查找条目及在条目间导航的几种方法之一。
  • 第五部分:定制维基百科讨论了每一个您可以定制的选项,应用参数设置中的选择。您还可以了解如何实现JavaScript用户脚本(您会在本书的“超级用户”诊所中看到)。
  • 第六部分:附录会为您提供最充足的资源——无论是作为读者、编辑还是维基百科社区的成员。
    • 附录A:维基百科页面游览对标准维基百科页面(在阅读和编辑模式)中每一个链接和标签进行了说明。
    • 附录B:维基百科读者指南为那些想阅读维基百科、想知道除了搜索功能和链接以外还有什么可用的人提供一些内部消息。
    • 附录C:了解更多信息为编辑者如何准确地找到参考页面提供了很好的出发点,也列出了维基百科中您可以得到个性化帮助的地方,并告诉您可以将维基百科作为一个社区。

基础部分

书中并没有多少行话或术语,但是不包括一些频繁出现在使用电脑时遇到的术语和概念:

  • 点击。书中有两种情况要求你使用鼠标或触控板。点击,意为将箭头光标指向屏幕上的内容,然后在不移动光标的情况下按下并释放鼠标(或笔记本电脑触控板)按钮。而双击自然就是指连续两次快速点击,同样也不要移动光标。
  • 维基百科没有菜单。在维基百科的网页中,指向网页链接和触发特定操作(如打开编辑页面)的链接在屏幕的左方及上方,而非菜单中。这些可以改变——你看到的取决于维基百科页面的类型,以及你是否登入。此外,页面的内容可能有链接——通常是其他维基百科页面。附录A:维基百科页面游览囊括了屏幕上方、左方的链接和操作。
  • 屏幕右上方的搜索框是前往各个页面的主要方式。例如,输入,然后按回车键就可以访问维基百科中题目为大象的条目。如果你多次使用本书,你可能也会多次使用搜索框,你会发现这个功能的快捷键值得记忆(请参阅关于键盘快捷键一节)。或者你可以简单地将本书的主页加入收藏夹,,当你在维基时于单独的选项卡中打开它,以备参考。
  • 大多数讨论政策、指导方针、如何做,等等的参考页面中,有一个你可以用来快速转到该页面的缩写("快捷方式")。举例来说,比起键入Wikipedia:可供查证(注意,冒号后不能有空格),你可以键入只有4个字符的快捷键WP:V,然后按回车键。在前期的章节中,搜索框将被明确提及,在后面的章节里,将通常只提快捷方式名称——假定你对“使用搜索框来到达指定的页面”很熟悉。
  • 维基百科在其MediaWiki软件中使用特殊标记文本。例如,要设置一个指向维基百科内其他页面的链接,你要在编辑时在词的两侧加上成对的方括号,因此,在编辑模式下输入[[大象]],会在保存后变为“大象”的链接。面向初学者的第1章,第一次编辑解释了标记文本。
  • 条目不是页面。读者的兴趣在条目页,对于分类页和主题页的兴趣相对较少。维基百科有许多其他类型的页面:模板、图像、以及用户页,而每种类型的页面都有讨论页(请参阅关于讨论页一节

Mac OS、Windows、浏览器和键盘快捷方式

所有Windows和Macintosh系统下的浏览器均可访问维基百科。实际显示效果取决于您的浏览器,可能会与本书中的插图略有不同。本书中的截图是在Windows XP版的Firefox和Opera中所截。

书中的教程和其他指引不使用键盘快捷键,因为快捷键会因操作系统或浏览器而异(如Windows版的Firefox 1.5、Firefox 2.0与Opera)。如果你喜欢用快捷键,详细资料请参阅附录A:维基百科页面游览关于快捷键一节)。

关于→这些→箭头

在这本书中,你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选择工具→首选项→高级选项卡。”这简化了繁冗的操作指令,比如:“点击打开工具菜单,选择首选项,在首选项对话框中,单击高级选项卡。”这种带箭头的简写有助于简化菜单中选择命令的描述。

备注

  1. ^ Wikimedia Foundation: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November 22, 2011]. 
  2. ^ geekoid. Re:Sustainability. Slashdot. Geeknet, Inc. 2006-03-10 [20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