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941 B2
發現 | |
---|---|
發現者 | 雷金納德·普登·德科克、約翰·斯特凡諾斯·帕拉斯基沃普洛斯 |
發現日 | 1941年1月15日 |
軌道特性考 | |
曆元 | 1941-Feb-15.0 |
遠日點 | 1,760 AU |
近日點 | 0.79 AU |
離心率 | 0.9991 |
軌道傾角 | 168.2° |
升交點黃經 | 43.1° |
近心點角 | 268.7° |
歷次近日點 日期 | 1941年1月27日 |
C/1941 B2,是一顆1941年肉眼可見的彗星。由於其非凡的亮度(特別是在南半球),它被認為是大彗星之一[1]。
觀測歷史
1941年1月15日上午,業餘天文學家雷金納德·普登·德科克(Reginald Purdon de Kock)在南非帕爾觀測一顆變星時發現了這顆彗星。彗星的頭部突出,彗尾已經發展到0.5°的長度。亮度約6等[2][3]。德科克通知了好望角皇家天文台,發現彗星的訊息在接下來的幾天得到了證實。
由於它的亮度,1月20日和21日澳大利亞也有獨立發現,包括約翰·弗朗西斯·斯基勒魯普(John Francis Skjellerup),因此這顆彗星在澳大利亞被稱為“巴恩斯-斯基勒魯普”(Barnes-Skjellerup)。
布隆方丹的天文學家約翰·斯特凡諾斯·帕拉斯基沃普洛斯(John Stefanos Paraskevopoulos)也在1月23日獨立發現了這顆彗星(當時尾巴長5°),並向美國哈佛大學天文台報告這一發現,因此這顆彗星被稱為「帕拉斯凱沃普洛斯彗星」。
由於戰爭導致各地訊息傳達混亂,德科克發現的消息最初並未傳到歐洲以外。1月23日至24日,南美洲和紐西蘭又出現了更多獨立發現。
彗星迅速接近太陽和地球,亮度不斷增強。1月27日,彗星達到最南端。兩天之後,這顆彗星到達了距離地球最近的位置,並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出現,亮度達到2等,彗尾長度為5°。
2月初,彗星再次遠離太陽和地球,亮度緩慢下降;月中仍為5等。到了2月底,彗星已經無法用肉眼看到,彗尾的長度仍然是1-2°。當這顆彗星接近太陽時,人們透過望遠鏡和攝影進一步觀察了它。3月29日夜晚,喬治·範·比斯布魯克(George Van Biesbroeck)在耶基斯天文台地平線上的低空進行了最後一次觀測。
4月28日早上,這顆彗星掠過距離太陽僅0.6°的位置後,僅在7月和9月被觀測到四次。最後一次觀測是9月17日在利克天文台進行的,當時亮度僅17等[4]。
這顆彗星的最大亮度達到了2等[5]。
參考資料
- ^ J. E. Bortle. International Comet Quarterly – The Bright-Comet Chronicles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M. Davidson: Comets. In: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Bd. 102, Nr. 2, 1942, S. 107–108, doi:10.1093/mnras/88.4.291 (PDF; 125 kB)
- ^ T. P. Cooper: A history of comet discovery from South Africa. In: Monthly Note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Southern Africa. Bd. 62, 2003, S. 170–179, Bibcode:2003MNSSA..62..170C (PDF; 414 kB).
- ^ G. W. Kronk: Cometography – A Catalog of Comets. Volume 4: 1933–195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9, ISBN 978-0-521-58507-1, S. 126–133.
- ^ P. Moore, R. Rees: Patrick Moore’s Data Book of Astr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11, ISBN 978-0-521-89935-2, S.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