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默斯肯漩涡

坐标67°47′N 12°50′E / 67.783°N 12.833°E / 67.783; 12.83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67°47′N 12°50′E / 67.783°N 12.833°E / 67.783; 12.833

默斯肯漩涡的位置。
默斯肯漩涡。

默斯肯漩涡(英语Moskstraumen或Moskenstraumen)是世界最强的潮汐Eddy英语Eddy_(fluid_dynamics)涡流系统之一,[1]它形成于挪威海上的挪威罗弗敦群岛。它位于莫斯克内斯岛莫斯克內斯市)的罗弗敦点(挪威語Lofotodden)和韦岛之间的小岛莫斯肯岛[2][3]默斯肯漩涡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发生在开放海面上,而大多数其它漩涡都出现在狭窄的海峡或河流中。 这源于几个因素的结合,首先是强大的半日潮汐和海床的特殊形状——在莫斯克内斯岛和韦岛之间有一个浅海脊,可以放大并旋转潮流。

默斯肯漩涡已被记载于许多历史记录中,但通常被夸大了。它也被俗称为大漩涡(maelstrom)——一个表示强大漩涡的北欧词汇,它起源于荷兰语malen(磨碎)和stroom(流动)的结合。这个词汇由爱伦·坡于1841年通过他的短篇小说莫斯可漩涡沉溺记》引入英语。爱伦·坡为漩涡提供了新的名称:“我们挪威人把它叫做莫斯可大漩涡,位于莫斯可岛的中途。“[4]

概况

默斯肯漩涡位于莫斯克内斯岛莫斯克內斯市)的罗弗敦点和韦岛之间的小岛默斯肯岛。强大的潮流流过这些岛屿与大西洋及深深的韦斯特峡湾英语Vestfjorden之间的浅水区,创造了Eddy英语Eddy_(fluid_dynamics)涡流,最大的一个直径大约40—50米(130—160英尺),引起的水面涟漪可高达1米(3英尺3英寸)。[5]

水流大约8公里(5.0英里)宽,[2]吸入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并因此吸引了鱼类和渔船,但即使是在现代也很危险。[6][與來源不符]潮流大约在七月至八月达到最强。从飞机上或附近莫斯克内斯岛的罗弗敦山(海拔601米)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7][8]有定期的旅游船在莫斯克内斯岛与韦岛间往返。

原理

默斯肯漩涡的形成是数个因素结合的产物,包括潮汐、当地强有力的风,罗弗敦的位置和水下地貌。不像其它著名大漩涡,例如萨尔特流英语Saltstraumen阿贝漩涡英语Gulf of Corryvreckan鸣门漩涡老母猪漩涡英语Old Sow whirlpool斯库卡姆查克峡湾英语Skookumchuck Narrows,它位于开放海面上,而不是在海峡中。罗弗敦的半日潮的幅度约为4米(13英尺),[9]即每天涨落两次;这些半日潮是默斯肯大漩涡形成的主要原因。潮汐是由北部的挪威海海流和风暴引发的,速度可达11至20公里每小時(6.8至12.4英里每小時)或更高。[2][5]这种水流出现在大约500米(1,600英尺)深处。然后它碰到一道大约只有20米(66英尺)[10]深的海脊(其他来源认为是40~60米[9])。该海脊位于莫斯克内斯岛、默斯肯岛和韦岛组成的岛链上,它导致了海流上升及岛屿边缘的旋涡。

相关文学作品

挪威的大漩涡,奥洛斯·马格努斯英语Olaus Magnus1539年为《卡尔塔码头英语Carta marina》所作的插图。
爱伦·坡小说《莫斯可漩涡沉溺记》插图,作者哈利·克拉克(1889-1931),1919年出版。

13世纪,古诺尔斯语诗歌埃达即描述了默斯肯漩涡,并吸引了许多画家和作家,包括爱伦·坡沃尔特·默尔斯英语Walter Moers儒勒·凡尔纳[3]1539年,瑞典主教奥洛斯·马格努斯英语Olaus Magnus在他关于北欧国家的详细报告《卡尔塔码头英语Carta marina》中,介绍了默斯肯漩涡,并标在了地图上。他把该旋涡归结于神力,并提到它比先前已知的西西里漩涡卡律布狄斯更强大。当时其他大部分作家都相信,默斯肯漩涡在海洋循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只给出了大量的故事,而疏于科学观察,严重高估了该旋涡的大小和力量。[5]默斯肯大漩涡也被直接简称为大漩涡,它给了爱伦·坡的短篇小说《莫斯可漩涡沉溺记》(1841)以灵感。该小说将maelstrom一词引入了英语,意为强大的漩涡[11]默斯肯漩涡还出现在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1],并在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记》中被亚哈船长英语Captain Ahab提到。[12]那些作家对于默斯肯漩涡的信息来源可能是1715年由乔纳斯·丹尼尔森·拉姆斯英语Jonas Danilssønn Ramus虚构的一个关于默斯肯漩涡的说明,该说明曾被翻译成英语并被部分写入1823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5]爱伦·坡在他的小说中引用了乔纳斯·拉姆斯和《大英百科全书》。[4]刘慈欣的小说《三体III:死神永生》中,一些角色也因云天明童话中的暗示被引导到了默斯肯漩涡。[13]

最早对默斯肯漩涡的科学描述之一是,挪威牧师和诗人皮特·达斯英语Petter Dass发表的诗歌《努尔兰的喇叭》,其中包含了一个诗歌形式的关于挪威北部的地形描述。在诗中,他清楚地将漩涡与潮汐关联起来,他指出漩涡在满月和新月时最强,在半月时最弱。他还指出,莫斯克内斯岛的巨大峡湾必须在6小时内被充满并排空,因此其中的水流可以创造强大的潮汐。但是,达斯的小说并没有被翻译成英文,因此并不为整个欧洲所知。A. Schelderup在一篇文章中进一步提到了默斯肯漩涡与潮汐的关系,该文可能写于18世纪50年代,并发表于1824年。[5][14]

参考文献

  1. ^ Glenday, Craig, 吉尼斯世界纪录2006: 76, ISBN 1-904994-02-4 (英语) 
  2. ^ 2.0 2.1 2.2 大漩涡, 大英百科全书在线,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1) (英语) 
  3. ^ 3.0 3.1 罗弗敦大漩涡, 奥斯陆大学,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08)包含该旋涡的动画 
  4. ^ 4.0 4.1 爱伦·坡, 莫斯可漩涡沉溺记 (PDF), 《格拉汉姆杂志》, 1841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3-15) 
  5. ^ 5.0 5.1 5.2 5.3 5.4 B. Gjevik, H. Moe和A. Ommundsen. 大漩涡的缘由 (PDF). Nature. 1997, 388 (6645): 837–838 [2017-06-14]. doi:10.1038/4215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5). 
  6. ^ 汤姆·科佩尔, Ebb and Flow: Tides and Life on Our Once and Future Planet [退潮和涨潮:潮汐与生命于我们曾经与未来的星球], 登顿出版社: 78–79, 2007, ISBN 1-55002-726-3 (英语) 
  7. ^ 儒勒·布朗, The Rough Guide to Barcelona [巴塞罗那罗浮指南], 罗浮旅游指南: 374, 2004, ISBN 1-84353-218-2 (英语) 
  8. ^ MAELSTROM AND COASTAL CAVES [大漩涡与沿岸洞穴].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06) (英语). 
  9. ^ 9.0 9.1 罗弗敦群岛弗拉克斯塔与莫斯克内斯的历史.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英语). 
  10. ^ 汤姆·加里森, 海洋学概要, 圣智学习出版公司: 227, 2008, ISBN 0-495-55531-2 (英语) 
  11. ^ 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关于词汇历史的新书: 300, 1991 [2017-06-14], ISBN 0-87779-603-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英语) 
  12. ^ 赫尔曼·梅尔维尔 《白鲸记》 第36章, wikisource.
  13. ^ 刘慈欣, 三体III:死神永生,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0年11月, ISBN 9787229030933 
  14. ^ A. Schelderup, Kongelige norske Videnskabersselskabs Skrifter, Trondheim, Norway, 2, 1, 78–85 (182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