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瑪共和國惡性通貨膨脹
(重定向自魏瑪共和通貨膨脹)
在1918年至1924年期間,威瑪共和國馬克經歷了惡性通貨膨脹,這引發了德國國內政治動盪以及外國軍隊佔領魯爾區。為支付一戰需要的巨額費用,德國在戰時暫停金本位,並決定通過借款來支撐戰爭,導致馬克匯率在戰爭中就已經開始貶值[1]。馬克對美元的匯率在戰爭中從4.2馬克/美元貶值到7.9馬克/美元[2]。德國戰敗後,威瑪共和國無力償還債務,導致馬克開始大幅貶值。1919年底時,1美元可以兌換48紙馬克[3]。1921年上半年,馬克匯率穩定在1美元可以兌換90馬克[4]。然而此後由於德國被要求支付戰爭賠償,導致德國開始大量印鈔購買外匯並支付賠款,進而引發馬克急劇貶值[5][6]。1923年11月時,1美元等於4,210,500,000,000德國馬克[7]。此後德國先後發行新貨幣地租馬克和帝國馬克,以解決通脹問題[8]:151-154。自此之後德國傾向於採取穩健的貨幣及財政政策,停止發行貨幣支應債務並削減預算赤字[8]:154-156,這也影響了德國在2009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時的態度[9]。
參考資料
- ^ Fergusson, When Money Dies; p. 10
- ^ Officer, Lawrence. Exchange Rat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Dollar and Forty-one Currencies. MeasuringWorth. [2015-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8).
- ^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Banking and Monetary Statistics 1914-1941. Washington, DC. 1943: 671 [2017-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 ^ Laursen and Pedersen, page 134
- ^ Fergusson, page 36
- ^ Shapiro, page 187
- ^ Coffin; "Western Civilizations"; p. 918
- ^ 8.0 8.1 瑞·達利歐. 大債危機. 陳儀譯. 台北: 商業週刊. 2019. ISBN 9789867778666.
- ^ Greece bailout: What's the future of the euro?, Ben Quinn,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8 March 2010. [2017-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