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 (中醫)
飲是中醫診斷學上的名詞,指體內的液體運行輸布失常,因而停留在體內某處所形成的病理產物。「飲」與痰性質相似,同為津液代謝障礙之病變,但狀態不同,「痰」較為混濁粘稠而「飲」較為清稀。雖然兩者不同,但俗稱上並不太區別此二者,常常合稱痰飲,乃至於醫生對不懂中醫的病患皆稱之為痰,或「水」。
名詞來源
「飲」最早見於《內經》。《素問‧五常致大論篇第七十》:「水飲內稽。」以及《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太陰所至為積飲否隔。」[1]到了東漢時期,醫聖張仲景又將之類型化,並整理出治療方法,將其寫在《金匱要略》的<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中,分為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四種類型。[2]雖然張仲景提出了痰與飲的概念,但並沒有提及兩者的區別。到了宋代的楊士瀛,在其所著之《仁齋直指方論》中,才稍微把兩者區分開來;他用「涕唾稠粘」來形容痰的粘稠性。書上所謂的「涕唾」,即今人所講的「痰」之一種。換言之,痰就是濃度較高,黏稠狀的液體。[3]而在「飲」字前面加上「水」字,而成為水飲一詞,以表「飲」為濃度較低,呈清水的態樣。[註 1][4]
「飲」的成因
中醫認為,「飲」形成的原因多為外感六淫、飲食不節偏嗜,或被七情所傷,使得肺、脾、腎及三焦等臟腑的氣化功能失常,產生水液代謝上的障礙,終致體內津液積滯於身體的某個地方。因為上面所述之器官,皆與體內水液的運輸有直接的關連性。[註 2] [5]
在《世補齋醫全集》裏則說,「飲」這種病理現象的最初因素,乃在於陽氣不足,當陽不足時,陰氣即化水成病。換言之,體內的「水 (液體)」則會積累至身體某處而呈現病態。若陽氣充足,水本來就是身體所需之物,此時陰氣將水化成津液,以資灌溉全身,這自然就不成為病。此外,發病之原始點,一定是在胃上脘,陽氣不到之某處所,水會伏留在該處。飲停留一定時間後,則首先流到脅肋,橫在胸膈之間,繼之滲到心、肺,再往下入於脾臟肝臟,最後入注腎臟。 [6]
「飲」的症狀
「飲」的病症好發於腸胃、胸脅、肌膚之間。大致上來說約有咳、喘、悸、眩、嘔、滿、腫、痛的症狀。若把「痰」所引發的病症也包括在內的話,則可導致各類不同病症,因為痰會隨氣而走,無處不到,堆積到何處,皆會產生各種病症,變化多端,乃至於導致頭昏目眩、心神被蒙、神昏譫妄,或引起癲、狂、癰等疾病。中醫上的各種疑難雜症,常常都與「痰」有關。[5]
飲在五臟時之癥狀:
- 飲若在肝,則脅肋脹滿,打噴嚏時則因肋骨被牽動而動;
- 飲若在心,則心悸。又因心屬火,水火不容,故此時不欲飲水;
- 飲在脾,因為脾性怕濕,飲若在脾時,會覺得身體很重;
- 若飲在肺,則流涎沬。因肺無法將氣「清肅 」[註 3],所以飲留在肺中的話,會覺得口渴。
- 飲在腎,由於腎本就藏水,若飲在腎時,水份過多則引起「臍下悸」,以及「奔豚」[註 4]的症狀。[6][7]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將「飲」區分為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四者:
- 痰飲: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
- 懸飲:飲後水流在協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
- 溢飲: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痛,謂之溢飲;
- 支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7]
註釋
參考文獻
- ^ 《黃帝內經/素問》. 维基文库 (中文).。
- ^ 張仲景. 《金匱要略》. 维基文库 (中文).。
- ^ 丹波元堅. 《雜病廣要》. 日本. 清朝. 全書見網路資源the Qi網站 雜病廣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维基文库 (中文).。
- ^ 5.0 5.1 李德新,中醫基礎理論,網路資源:第50講 病因:內傷病因——勞逸失度 病理產物——痰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6.0 6.1 陸九芝/ 傅青主/ 戴天章著,世補齋醫書全集,文九- 釋飲,清朝。
- ^ 7.0 7.1 亦參見《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線上原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