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金石
青金石 | |
---|---|
基本資料 | |
類別 | 架狀矽酸鹽 |
化学式 | (Na,Ca)8[(S,Cl,SO4,OH)2|(Al6Si6O24)] |
施特龙茨分类 | 9.FB.10 |
戴納礦物分類 | 76.2.3.4 |
晶体空间群 | 六四面體晶族 赫爾曼-摩根標記:43m 空間群: P43n |
晶胞 | a = 9.09 Å; Z = 1 |
性質 | |
顏色 | 深藍色, 天藍色, 紫藍色, 綠藍色 |
晶体惯态 | 晶體大多呈十二面體,罕見正方體。粒狀、浸染狀或塊狀 |
晶系 | 等軸晶系 |
解理 | {110}不完全 |
断口 | 參差 |
韌性/脆性 | 易脆 |
莫氏硬度 | 5–5.5 |
光澤 | 玻璃光澤 |
條痕 | 淺藍 |
透明性 | 半透明到不透明 |
比重 | 2.38–2.45 |
光學性質 | 各向同性 |
折射率 | 1.502–1.522 |
熔性 | 3.5 |
溶解度 | 溶於鹽酸 |
參考文獻 | [1][2] |
青金石(英語:Lazurite)為一種架狀矽酸鹽礦物,含硫酸根、硫離子、氯離子,化學式為(Na,Ca)8[(S,Cl,SO4,OH)2|(Al6Si6O24)]。 屬於似長石類礦物方鈉石礦物群的一員,晶系為等軸晶系,完好的晶型極為罕見,大多呈塊狀。自然界中多數存在於青金岩中。其英文「Lazurite」則來自波斯語lazward 其意為藍色。
性質與成因
顏色呈現深藍色到藍綠色。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顏色是因為含有S−
3離子的關係。[3] 其摩式硬度為5.0至5.5,比重為2.4。呈透明折射率為1.50,溶於鹽酸。
方鈉石又稱蘇打石,呈粗晶結構,顏色均一,硬度為5.5~6.0,密度為2.15~2.35,折光率1.483~1.487,質地不如青金石均勻,有橙色和粉紅色螢光。
藍方石,有橙色螢光,密度2.44~2.50,折光率1.490~1.504。
藍銅礦的硬度比青金石低,為3.5~4.0,折光率1.73~1.83,質地脆,無大的緻密塊體。同時青金石礦物的英文「Lazurite」曾經被用來作為藍銅礦的同義字。[4]
其他的藍色礦物像是磷酸鹽天藍石可能會跟青金石搞混,但是可以簡單地區分兩者。
青金石為石灰岩接觸變質的產物,因此一般也會和方解石、黃鐵礦、透灰石、矽鎂石、鎂橄欖石、藍方石和白雲母共生[5]。
產地
青金石於1890年第一次在論文被描述在阿富汗巴達克山省Koksha Valley的Sar-e-Sang區有產出。[2] 在阿富汗的巴達克山的青金石產地已有6000年[來源請求]的開發歷史。古代波斯,大流士國王建宮殿就有使用索格底亞納(Sogdiana)的青金石。[6] 從公元6世紀末到7世紀就開始被作為藍色顏料[7] 。另外在俄罗斯的貝加爾湖、維蘇威火山、緬甸、加拿大以及美國亦有產出。[7]
晶體結構
根據晶體結構判斷,青金石應該為富含硫化物的藍方石,因為已經有紫方鈉石的先例[註 1],故青金石只能被歸類為藍方石的變種而非獨立的礦物品種。[8] 青金石可做為染料同時具有淺藍色的條痕顏色偏乳白色 (尤其是作為半寶石的青金石岩石的主成分)。大部分的藍方石條痕多為白至蒼藍色且呈半透明。其最大的差異在於硫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的比例。[3] [9]
參照
註釋
- ^ 紫方鈉石為富含硫化物的方鈉石,被歸類為方鈉石的變種
參考
- ^ Webmineral data. [2015-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 ^ 2.0 2.1 Mindat.org. [2015-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4).
- ^ 3.0 3.1 Tauson V L, Sapozhnikov A N. On the nature of lazurite coloring. Zapiski Vserossijskogo Mineralogicheskogo Obshchestva. 2003, 132 (5): 102–107.
- ^ Hurlbut, Cornelius S. and Klein, Cornelis, 1985, Manual of Mineralogy, 20th ed., Wiley, p. 459 ISBN 0-471-80580-7
- ^ Handbook of Mineralogy (PDF). [2015-12-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6-14).
- ^ 絲綢之路. 聯經. 2020: 23. ISBN 978-957-08-5456-5.
- ^ 7.0 7.1 Eastaugh, Nicholas et al., 2004, The pigment compendium : optical microscopy of historical pigments Oxford: Elsevier Butterworth-Heinemann, p. 219, ISBN 0-7506-4553-9
- ^ Thomas P. Moore, R. M. Woodside. Famous mineral localities: The Sar-e-Sang lapis mines, Kuran Wa Munjan district, Badakhshan Province, Afghanistan. The Mineralogical Record. 2014, 45 (3): 280–336 [2016-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5).
- ^ Hettmann K, Wenzel T, Marks M, Markl G. The sulfur speciation in S-bearing minerals: New constraints by a combination of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is and DFT calculation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odalite-group minerals. American Mineralogist. 2012, 97: 1653–1661 [2016-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0).
靛藍色系 | ||||||||
---|---|---|---|---|---|---|---|---|
青金石靛 Lapis lazuli |
鼠尾草藍 Salvia blue |
韋奇伍德瓷藍 Wedgwood blue |
鋼青 Steel blue |
寶石藍 Sapphire blue |
普魯士藍 Prussian blue | |||
濃藍 Strong blue |
海藍 Marine blue |
藏青 Navy blue |
靛藍 Indigo |
暗礦藍 Dark mineral blue |
午夜藍 Midnight blu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