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电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電路
電路圖可表示出類比電路,圖為簡單放大器
由電壓源與電阻器構成的簡單電路。應用歐姆定律
典型電路之一,“555定时器”的內部電路圖

电路(electrical circuit)也称电力线路電氣迴路迴路,是由闭合回路组成的网络,为电流提供返回路径;电路一般是以导线电路元件用特定方式联结而组成,且至少须有一个封闭路径。

电网络(electrical network)也称电气网络,也可簡稱电网[1] ,是类似的术语,指的是电子元件按一定方式互连或这种互连的模型,为电荷流通提供了路径的總體。例如:電源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電晶體集成電路电键等构成的网络,负电荷可以在其中运动。电路的規模可以相差很大,小到硅片上的集成电路,大到高低壓输电网。

電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电源”是产生电能的设备;“负载”是取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光能、热能等的设备;变压器和输电线是连接电源和负载的“中间环节”,起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電路學(electric circuits[2][3],circuitry[4][5])則是以克希荷夫定律(Kirchhoff's circuit law)為基礎,探討電子元件之「電壓」與「電流」關係;或是探討放大,雜音的關係。工程師利用電子元件來設計「電子電路」,並產生電路圖來表現,以實現所需的功能。電路學的應用範圍涵蓋了: 被動元件(電阻電容電感憶阻器)、主動元件(真空管二極管晶體管運算放大器)、類比電路數位電路計算機等等。

術語定義

幾個元件通過導線互相連接,形成「電網」,也可以稱為「網路」。更特定地,「電路」則是可以形成閉合迴路的網路。「支路」是電網的一部分,每一個元件都有它獨屬的支路。任意兩條或多條支路的相交點,稱為「節點」。

激励:电源或信号源向电路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

响应:由激励在电路各部分引起的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被称为响应,也叫记忆函数。除了激励,电路内部的初始状态也可以引起响应。

電路元件的聯結方式

  • 串聯電路:即有加電源的單一迴路。其電源一端接一元件的頭,此元件的尾在接另一元件的頭,如此形成單一閉合電路。
  • 並聯電路:電路中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元件之一端相接於一處,另一端亦均接於另一處,此種接法稱為並聯。

電路種類

電子電路

根据所处理信号的不同,电子电路可以分为模拟电路數位電路

模拟电路

  • 模拟电路对電信号的連續性电壓电流进行处理。

最典型的模拟电路应用包括:放大电路振盪电路线性运算电路(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微分和积分电路)。運算連續性電信號

数字电路

數位電路又名邏輯電路,是一種將連續性的電訊號,轉換為不連續性定量電信號,並運算不連續性定量電信號的電路。数字电路中, 信号大小為不連續並定量化的電壓状态。多数采用布尔代数逻辑電路对定量後信号进行处理。典型数字电路有,正反器寄存器加法器减法器等,來運算不連續性定量電信號

積體電路

電路定律

所有的电路都遵循一些基本电路定律。

以下两条定理仅适用于线性电路

  • 诺顿定理:任何由独立源,线性受控源与线性元件构成的两端网络,总可以等效为一个理想电流源与一个电阻的并联网络。
  • 戴维宁定理:任何由独立源,线性受控源与线性元件构成的两端网络,总可以等效为一个理想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网络。

分析包含非线性器件的电路,则需要一些更复杂的定律。实际电路设计中,电路分析更多的通过计算机分析模擬来完成。

電路功率

  • 所有的電路在工作時,每一個元件或線路都會有能量的工作運用,即電能運用,而所有電路裡的電能工作運用即稱為電路功率
  • 電路或電路元件的功率定義為:功率=電壓*電流(P=I*V)。
  • 自然界裡能量不會消滅,固有一定律能量不滅定律
  • 電路總功率=電路功率+各電路元件功率。例如:電源(I*V)=電路(I*V)+ 各元件(I*V).
  • 在電路中的能量有時會變為熱能輻射能等其他能量到空氣中,這就是電路或電路元件會發熱的原因,不會全部形成電能於電路中,根據能量不滅總能量=電能+熱能+輻射能+其他能量。

概括種類

頻率種類

電路元件種類

用途種類

電路拓樸

  • 電路是由各式光、電、磁零件,操控信號組合而成。
  • 設計各種電路的架構,為電路的拓樸
  • 一般電路設計至積體元件(IC)即為IC電路拓樸。

電路分析和設計

参考文献

  1. ^ 张龙哺. 英汉广播电视技术词汇.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4: 458 [2022-03-13]. ISBN 97873020842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3). 
  2. ^ 林欽裕. 電路學. 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封面 [2024-02-27]. ISBN 978957114097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7). 
  3. ^ https://web.ee.ntu.edu.tw/course_detail.php?CA_ID=4595
  4. ^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08aad6c81d23b5afb4705de473f1f179/
  5. ^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cbc2307c2c1b8746baf983f9981eb112/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