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隋朝開國郡公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下表列出隋朝可考的開國郡公。總條目見隋朝公爵列表

開國郡公

北朝舊爵

扶風國/龍門國

扶風國(537年—?)/龍門國[1]
以大破東魏軍於沙苑之功,由霸城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三千戶→三千五百戶→四千七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扶風郡開國公 王羆 537年—541年
2 扶風郡開國公→龍門郡開國公 王長述 王羆孫
3 龍門郡開國公 王謨 王長述子

安武國

安武國(538年—604年)[2]
以河橋之功,由永平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二千戶→三千七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安武郡開國公 李穆 538年—567年 進封申國公
2 安武郡開國公 李渾 577年—604年 李穆第十子
襲封申國公

平涼國

平涼國(556年—?)[3]
以行周禮,由平涼郡王降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平涼郡開國公 元亨 556年—?

漁陽國

漁陽國(556年—607年)[4]
以行周禮,由漁陽郡王降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漁陽郡開國公 元經 556年—?
2 漁陽郡開國公 元弘嗣 ?—607年 元經子
《大業令》行,國除

神武國

神武國(557年—607年,?)[5][6]
由永安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五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神武郡開國公 竇毅 557年—582年 618年改封杞國公
2 神武郡開國公 竇賢 竇毅子
3 神武郡開國公 竇紹宣 ?—607年 竇賢子
《大業令》行,國除;後復封
4 神武郡開國公 竇志 竇紹宣弟子
5 神武郡開國公 竇靈感 竇志子
6 神武郡開國公 竇昱 竇靈感子
7 神武郡開國公 竇昇 竇昱弟

新義國

新義國(557年—607年)[7]
由武陽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三千八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新義郡開國公 韓雄 557年—568年
2 新義郡開國公 韓擒虎 ?—592年 韓雄子
3 新義郡開國公 韓世諤 ?—607年 韓擒虎子
《大業令》行,國除

棘城國

棘城國(557年—?)[8]
由安化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二千戶→二千九百戶→三千七百戶,別食思君縣五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棘城郡開國公 蕭圓肅 557年—584年

文城國

文城國(557年—?)[9]
由文城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文城郡開國公 薛端 557年追封
2 文城郡開國公 薛冑 薛端子

延壽國

延壽國(557年—607年)[10]
由萬年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二千戶→三千五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延壽郡開國公 于寔 557年—570年 襲封燕國公
2 延壽郡開國公 于仲文 ?—607年 于寔子
《大業令》行,國除

燕國

燕國(559年—?)[11][12]
由安息縣開國侯進封,食邑?→一千九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燕郡開國公 盧光 559年—567年
2 燕郡開國公 盧賁 盧光子
除名為民,國除

汝南國/河東國

汝南國(559年—578年)/河東國(578年—?)[13][14]
以從豆盧寧征稽胡之功,由封山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汝南郡開國公 李標 559年—?
2 汝南郡開國公→河東郡開國公 李椿 ?—593年 李標兄子
3 河東郡開國公 李匡義 李椿子

安平國

安平國(561年—586年,602年—607年)[15][16]
以宇文貴著勳封,食邑二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安平郡開國公 宇文莫豆干 561年追封 宇文貴父
2 安平郡開國公 宇文愷 561年—586年 宇文貴子
坐宇文忻,國除;後復封,食邑一千戶
2 安平郡開國公 宇文愷 602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義城國/德廣國

義城國(562年)/德廣國(562年—?)[17]
由永豐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義城郡開國公→德廣郡開國公 李和 562年—582年
2 德廣郡開國公 李徹 李和子

廣昌國

廣昌國(564年—?)[18]
以歸降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廣昌郡開國公 肃公 王士良 564年—583年

義興國

義興國(565年—600年)[19]
以歸降封,食邑一千三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義興郡開國公 蕭世怡 565年—568年
2 義興郡開國公 蕭子寶 ?—600年 蕭世怡子
伏誅,國除

五原國/任城國

五原國(568年—581年)/任城國(581年—?)[20]
由龍門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二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五原郡開國公→任城郡開國公 辛彥之 568年—591年

平高國/隴西國

平高國(?—580年)/隴西國(580年—607年,?)[21][22]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平高郡開國公→隴西郡開國公 李詢 ?—588年
2 隴西郡開國公 李方元 李詢子
《大業令》行,國除;後復封
3 隴西郡開國公 李紹 ?—644年 李方元子

文城國

文城國(?—607年)[23][24]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文城郡開國公 柳昂
2 文城郡開國公 柳調 ?—607年 柳昂子
《大業令》行,國除

博陵國/濮陽國

博陵國/濮陽國(?—607年)[25]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博陵郡開國公→濮陽郡開國公 宇文述 ?—580年 進封襃國公
2 濮陽郡開國公 宇文智及 ?—607年 宇文述子
《大業令》行,國除

成安國/蘄春國

成安國(577年—581年)/蘄春國(581年—?)[26]
由樂安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一千二百戶→二千五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成安郡開國公→蘄春郡開國公 達奚長儒 577年—?

真鄉國

真鄉國(577年—?)[27]
以平齊之功,由普寧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真鄉郡開國公 李衍 577年—?
2 真鄉郡開國公 李仲威 李衍子

汝南國

汝南國(577年—?)[28][29]
以平齊之功封,食邑一千六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汝南郡開國公 宇文慶 577年—?

东平國

东平國(577年—?)[30]
以平齊之功,由平阳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东平郡開國公 侯子钦 577年—584年

華陽國

華陽國(578年—607年)[31]
由陽城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一千五百戶→二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華陽郡開國公 梁彥光 578年—593年
2 華陽郡開國公 梁文謙 ?—607年 梁彥光子
《大業令》行,國除

東郡公國

東郡公國(580年—?)[32]
由千乘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東郡開國公 崔彥穆 580年—581年
2 東郡開國公 崔君綽 崔彥穆子

義陽國

義陽國(580年—607年)[33]
由義陽縣開國男進封,食邑一千戶→二千五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義陽郡開國公 皇甫績 580年—?
2 義陽郡開國公 皇甫偲 ?—607年 皇甫績子
《大業令》行,國除

普安國

普安國(580年—?)[34]
以定策之功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普安郡開國公 韋謩 580年—?

范陽國/海陵國

范陽國(580年—?)/海陵國[35]
以討李慧之功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范陽郡開國公→海陵郡開國公 賀若誼 580年—?
2 海陵郡開國公 賀若舉 賀若誼子

淮安國

淮安國(580年—?)[36]
由淮安縣開國男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淮安郡開國公 趙芬 580年—?
2 淮安郡開國公 趙元恪 趙芬子

襄陽國

襄陽國(580年—?)[37]
以平尉遲迥之功,由衛國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二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襄陽郡開國公 韋洸 580年—?
2 襄陽郡開國公 韦协 韋洸子

平桑國

平桑國(580年—?)[38]
以平尉遲迥之功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平桑郡開國公 韋操 580年—?

清河國

清河國(580年—?)[39]
以平尉遲迥之功,由臨貞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二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清河郡開國公 楊素 580年—589年 進封郢國公
2 清河郡開國公 楊玄獎 589年—? 楊素子

洵陽國

洵陽國(580年—?)[40]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洵陽郡開國公 元孝矩 580年—?
2 洵陽郡開國公 元無竭 元孝矩子

河間國

河間國(580年—607年)[41]
以平尉遲迥之功,由北平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二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河間郡開國公 元襃 580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趙國

趙國(580年—?)[42]
由襄武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趙郡開國公 李安 580年—?
2 趙郡開國公 李瓊

濟北國

濟北國(580年—?)[43]
由夔國公降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濟北郡開國公 周搖 580年—602年

西河國

西河國(580年—607年)[44]
以平尉遲迥之功封,食邑三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西河郡開國公 乞伏慧 580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廣武國

廣武國(580年—?)[45]
以平尉遲迥之功,由北平縣開國侯進封,食邑二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廣武郡開國公 和洪 580年—?

武山國

武山國(580年—607年)[46]
以平尉遲迥之功,由武強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山郡開國公 郭衍 580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武山國

武山國(580年—?)[47]
以平尉遲迥之功,由梁泉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山郡開國公 田式 580年—?

武鄉國

武鄉國(580年—?)[48]
以平尉遲迥之功,由鄴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鄉郡開國公 崔弘度 580年—?

竟陵國

竟陵國(?—605年)[49]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竟陵郡開國公 楊瓚 ?—580年 進封邵國公
2 竟陵郡開國公 楊坦 580年—605年 楊瓚子
坐滕王綸,國除

廣宗國

廣宗國(580年—600年)[50][51]
由廣宗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二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廣宗郡開國公 李崇 580年—583年
2 廣宗郡開國公 李敏 ?—600年 李崇子
降封經城縣開國公

宋安國/平原國

宋安國(?—577年)/平原國(577年—607年)[52]
由文昌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宋安郡開國公→平原郡開國公 元景山 ?—586年
2 平原郡開國公 元成寿 ?—607年 元景山子
《大業令》行,國除

隴西國/朔方國

隴西國(?—577年)/朔方國(577年—607年)[53]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隴西郡開國公→朔方郡開國公 源雄
2 朔方郡開國公 源崇 ?—607年 源雄子
《大業令》行,國除

蒲山國

蒲山國(?—607年)[54][55]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蒲山郡開國公 李寬
2 蒲山郡開國公 李密 ?—607年 李寬子
《大業令》行,國除

河陽國

河陽國[56]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河陽郡開國公 李綸 ?—574年
2 河陽郡開國公 李長雅 李綸子

齊國

齊國(?—607年)[57]
食邑一千二百戶→二千戶→二千三百戶→二千八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齊郡開國公 權襲慶
2 齊郡開國公 權武 ?—607年 權襲慶子
《大業令》行,國除

文帝始封

城皐國

城皐國(581年—?)[58][59]
食邑二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城皐郡開國公 鄭元璹 581年—? 襲封沛國公
2 城皐郡開國公 鄭元琮 鄭元璹第三弟

南陳國

南陳國(581年—607年)[60][61]
由沃野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南陳郡開國公 豆盧通 581年—597年
2 南陳郡開國公 豆盧寬 ?—607年 豆盧通子
《大業令》行,國除

樂安國

樂安國(581年—?)[62]
食邑一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樂安郡開國公 元諧 581年—?
伏誅,國除

宜陽國

宜陽國(581年—599年)[63]
由長子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三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宜陽郡開國公 王世積 581年—599年
伏誅,國除

彭城國

彭城國(581年—597年)[64]
由沁源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彭城郡開國公 虞慶則 581年—585年 進封魯國公
2 彭城郡開國公 虞義 585年—597年 虞慶則第二子
坐父事,國除

武陵國

武陵國(581年—602年)[65]
食邑三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陵郡開國公 元冑 581年—602年
坐與蜀王秀交通,國除

渤海國

渤海國(581年—607年)[66]
由義寧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渤海郡開國公 高賓 追封 高熲父
1 渤海郡開國公 高熲 581年—589年 進封齊國公
2 渤海郡開國公 高表仁 589年—607年 高熲子
《大業令》行,國除

高陽國

高陽國(581年—604年)[67]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高陽郡開國公 楊智明 581年—604年
以交遊奪爵

金城國

金城國(581年—604年)[68]
食邑二千五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金城郡開國公 趙煚 581年—599年
2 金城郡開國公 趙義臣 ?—604年 趙煚子
伏誅,國除

安平國

安平國(581年—607年)[69]
由臨水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安平郡開國公 安公 蘇孝慈 581年—601年
2 安平郡開國公 蘇會昌 ?—607年 蘇孝慈子
《大業令》行,國除

高都國

高都國(581年—?)[70]
食邑二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高都郡開國公 李雄 581年—?
2 高都郡開國公 李公挺 李雄子

魏興國

魏興國(581年—?)[71]
由武威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魏興郡開國公 韋藝 581年—595年

建安國

建安國(581年—604年)[72]
由平齊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二千四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建安郡開國公 柳機 581年—594年
2 建安郡開國公 柳述 ?—604年
除名

正平國

正平國(581年—607年)[73]
由洛川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三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正平郡開國公 楊文思 581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奇章國

奇章國(581年—607年)[74]
由臨涇縣開國公進封,食邑千五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奇章郡開國公 牛弘 581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後贈文安侯

絳國

絳國(581年—?)[75]
由冠軍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絳郡開國公 李禮成 581年—?

蒲城國

蒲城國(581年—607年)[76]
由平陽縣開國男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蒲城郡開國公 郭榮 581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後封蒲城侯

鉅鹿國

鉅鹿國(581年—607年)[77]
由武川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鉅鹿郡開國公 賀婁子幹 581年—593年
2 鉅鹿郡開國公 賀婁善柱 ?—607年 賀婁子幹子
《大業令》行,國除

長廣國

長廣國(581年—?)[78]
由平原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長廣郡開國公 杜整 581年—?
2 長廣郡開國公 杜楷 杜整子

齊安國/安道國/德廣國/城陽國

齊安國(581年—582年)/安道國(582年—590年)/德廣國(590年)/城陽國(590年—?)[79]
由蔡陽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齊安郡開國公→安道郡開國公→德廣郡開國公→城陽郡開國公 李徹 581年—599年

邊城國

邊城國(581年—?)[80]
由靈壽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邊城郡開國公 尒朱敞 581年—?
2 邊城郡開國公 尒朱最 尒朱敞子

汝陽國

汝陽國(581年—607年)[81]
由廣阿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汝陽郡開國公 獨孤楷 581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晉熙國/皖城國

晉熙國(581年—?)/睆城國[82]
由長壽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晉熙郡開國公 張威 581年—?
坐廢,後復封
1 皖城郡開國公 張威 ?—599年

昇平國

昇平國(581年—607年)[83]
由廣平縣開國侯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昇平郡開國公 侯莫陳穎 581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河南國/武康國

河南國(581年—?)/武康國[84]
由彭陽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河南郡開國公→武康郡開國公 令狐熙 581年—?

項城國

項城國(581年—604年)[85]
由昌樂縣開國侯進封,食邑二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項城郡開國公 王韶 581年—?
進封魏國公

平昌國

平昌國(581年—607年)[86]
由昌國縣開國伯進封,食邑二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平昌郡開國公 元巖 581年—593年
2 平昌郡開國公 元弘 ?—607年 元巖子
《大業令》行,國除

陽城國

陽城國(581年—607年)[87]
由武遂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陽城郡開國公 史祥 581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同軌國

同軌國(581年—607年)[88]
由興勢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同軌郡開國公 衛玄 581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舞陰國

舞陰國(581年—?)[89]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舞陰郡開國公 薛回 581年—?

穀城國

穀城國(581年—607年)[90]
由元壽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二千五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穀城郡開國公 吐萬緒 581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平原國

平原國(581年—607年)[91]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平原郡開國公 田德懋 581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安定國

安定國(581年—?)[92]
由清鄉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安定郡開國公 樊叔略 581年—594年

落叢國

落叢國(581年—?)[93]
由高邑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落叢郡開國公 燕榮 581年—?
賜死,國除

河北國

河北國(581年—607年)[94]
由長垣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河北郡開國公 趙仲卿 581年—604年
2 河北郡開國公 趙弘 ?—607年 趙仲卿子
《大業令》行,國除

齊國

齊國(581年—607年)[95]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齊郡開國公 呂雙周 581年追封
2 齊郡開國公 呂永吉 581年—607年 呂雙周孫
《大業令》行,國除

河內國

河內國(581年—607年)[96]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河內郡開國公 獨孤善 581年—?
2 河內郡開國公 獨孤覽 ?—607年 獨孤善子
《大業令》行,國除

武德國

武德國(581年—607年)[97]
由開封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德郡開國公 鄭善果 581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北絳國

北絳國(581年—607年)[98][99]
由長壽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北絳郡開國公 姚僧垣 581年—583年
2 北絳郡開國公 姚最 ?—593年 姚僧垣次子
3 北絳郡開國公 姚察 593年—606年 姚僧垣長子
《大業令》行,國除

平昌國

平昌國(581年—?)[100]
由始安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平昌郡開國公 王慶 581年—?
2 平昌郡開國公 王淹 王慶子

汲國

汲國(581年—?)[101]
由固安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三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汲郡開國公 崔猷 581年—584年

新野國

新野國(581年—?)[102]
由平陽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新野郡開國公 顏之儀 581年—591年

廣陵國/江都國/新蔡國

廣陵國/江都國(?—604年)/新蔡國(604年—607年)[103]
由昌樂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廣陵郡開國公→江都郡開國公→新蔡郡開國公 韓僧壽 ?—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譙國

譙國(?—607年)[104]
食邑二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譙郡開國公 周法尚 ?—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上庸國

上庸國[105]
由漢安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二千五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上庸郡開國公 韋世康 ?—597年

安豐國

安豐國(583年—?)[106]
以破突厥之功,由永富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二千六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安豐郡開國公 竇榮定 583年—586年
進封陳國公

懷義國

懷義國[107]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懷義郡開國公 蕭岑

黎陽國

黎陽國[108]
由黎陽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黎陽郡開國公 于璽

安平國

安平國(589年—607年)[109]
由安平縣開國公進封,實封八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安平郡開國公 李德林 589年—591年
2 安平郡開國公 李百藥 ?—607年 李德林子
《大業令》行,國除

陶丘國

陶丘國(589年—607年)[110]
食邑二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陶丘郡開國公 萧瑒 589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後封陶丘侯

譙國

譙國(591年—607年)[111]
食邑一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譙郡開國公 陳峴 591年
2 譙郡開國公 陳稜 ?—607年 陳峴子
《大業令》行,國除

上明國

上明國(?—607年)[112]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上明郡開國公 楊文紀 ?—603年
《大業令》行,國除

順陽國

順陽國[113]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順陽郡開國公 元雅

武都國

武都國[114]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都郡開國公 賀若隆

萬榮國

萬榮國[114]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萬榮郡開國公 賀若東

東安國

東安國(?—607年)[115]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東安郡開國公 賀婁詮 ?—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白水國

白水國[116]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白水郡開國公 王摽

武陽國

武陽國[117]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陽郡開國公 李充

白水國

白水國[118]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白水郡開國公 楊武通

北陳國

北陳國[119]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北陳郡開國公 陳永貴

任城國

任城國[120]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任城郡開國公 王景 ?—598年
伏誅,國除

平原國

平原國[121]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平原郡開國公 馮僕 追封

安城國

安城國(598年—?)[122]
以楊素破突厥之功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安城郡開國公 袁憲 598年追封

淮南國

淮南國(601年—607年)[123]
以楊素破突厥之功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淮南郡開國公 楊玄縱 601年—607年 楊素子
《大業令》行,國除

順陽國

順陽國(601年—?)[124]
由黃臺縣開國男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順陽郡開國公 李悊 601年—?

義寧國

義寧國(601年—607年)[125]
食邑一千五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義寧郡開國公 周羅睺 601年—604年
《大業令》行,國除

萬安國

萬安國(600年代—607年)[126]
由萬安縣開國侯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萬安郡開國公 李圓通 600年代—606年
《大業令》行,國除

煬帝始封

順政國

順政國(604年—607年)[127]
以從平漢王諒之功,由順政縣開國公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順政郡開國公 董純 604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弘義國

弘義國(604年—607年)[128]
食邑五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弘義郡開國公 皇甫誕 604年追封
2 弘義郡開國公 皇甫無逸 604年—607年 皇甫誕子
《大業令》行,國除;賜爵平輿侯

大業十三年李淵始封

趙興國

趙興國(617年—618年)[129]
食邑二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趙興郡開國公 李壽 617年—618年
進封永康郡王

扶風國

扶風國(617年)[130]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扶風郡開國公 竇琮 617年
除名

隴西國

隴西國(617年)[131]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隴西郡開國公 李建成 617年
拜唐國世子

燉煌國

燉煌國(617年)[132]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燉煌郡開國公 李世民 617年
進封秦國公

恭帝始封

襄武國

襄武國(617年—618年)[133]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襄武郡開國公 李琛 617年—618年
進爵為王

安吉國

安吉國(617年—618年)[134]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安吉郡開國公 李神符 617年—618年
進封襄邑郡王

長平國

長平國(617年—618年)[135]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長平郡開國公 李叔良 617年—618年
進爵為王

趙國

趙國(617年—620年)[136][137]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趙郡開國公 李孝恭 617年—620年
進爵為王

晉昌國

晉昌國(617年—?)[138]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晉昌郡開國公 唐儉 617年—?
進封莒國公

陳國

陳國(617年—621年)[139]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陳郡開國公 殷嶠 617年—621年
進封鄖國公

漢東國

漢東國(617年—622年)[140]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漢東郡開國公 陳叔達 617年—622年
進封江國公

南陽國

南陽國[141]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南陽郡開國公 張衡 追封

皇泰主始封

昌黎國

昌黎國(618年—?)[142]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昌黎郡開國公 壯武 馮慈明 618年追封

涿國

涿國(618年)[143]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涿郡開國公 盧楚 618年

參考文獻

  1. ^ 《隋書 卷五十四 列傳第十九》:“免喪,襲封扶風郡公,邑三千戶。除中書舍人,修起居注,改封龍門郡公。”
  2. ^ 《周書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論前後功,進爵為公……進爵(武)安〔武〕郡公,增邑一千七百戶……天和二年,進封申國公,邑五千戶,舊爵迴授一子。」
  3. ^ 《隋書 卷五十四 列傳第十九》:“改封平涼王。周閔帝受禪,例降為公。”
  4. ^ 《隋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九》:“祖剛,魏漁陽王。父經,周漁陽郡公。弘嗣少襲爵,十八為左親衛。”
  5. ^ 《周書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魏廢帝二年,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進爵安武縣公,增邑一千四百戶……改封永安縣公……孝閔帝踐阼,進爵神武郡公,增邑通前五千戶……別封成都縣公,邑一千戶,進位柱國。」
  6. ^ 《新唐書 卷七十一下 表第十一下 宰相世系一下》:「志,以姪繼,襲神武郡公。靈感,和蓋令,襲公。昱,延州戶曹參軍,襲公。昇,岐陽令,襲神武公。」
  7. ^ 《周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五》:「除河南尹,進爵為公……孝閔帝踐阼,進爵新義郡公,增邑通前三千八百戶,賜姓宇文氏。」
  8. ^ 《周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四》:「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封安化縣公,邑一千戶……世宗初,進封棘城郡公,增邑一千戶。以圓肅有歸款之勳,別賜食思君縣五百戶,收其租賦。」
  9. ^ 《隋書 卷五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周明帝時,襲爵文城郡公。”
  10. ^ 《隋書 卷六十 列傳第二十五》:“未幾,徵為御正下大夫,封延壽郡公,邑三千五百戶。”
  11. ^ 《周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七》:“大司馬賀蘭祥討吐谷渾,以光為長史,進爵燕郡公。”
  12. ^ 《隋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三》:“坐是除名為民。”
  13. ^ 《大隋开府河东公墓志》:“宣政元年,序勋,特封河东郡开国公,邑贰迁户。”
  14. ^ 《大周故李府君墓志铭》:“祖匡义,隋朝请大夫、盖州别驾,袭爵河东公”
  15. ^ 《周書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保定中,以貴著勳,追贈柱國大將軍、少傅、夏州刺史、安平郡公……尋襲祖爵安平郡公。”
  16. ^ 《隋書 卷六十八 列傳第三十三》:“七歲,進封安平郡公,邑二千戶。”
  17. ^ 《周書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一》:「改封永豐縣公,邑一千戶。保定二年,除司憲中大夫,進爵義城郡公。尋又改封德廣郡公,出為洛州刺史。」
  18. ^ 《大隋上大将军广昌肃公墓志》:“乃以大隋开皇三年六月廿六日,薨于私第。”
  19. ^ 《周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四》:“五年,拜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義興郡公,邑一千三百戶。”
  20. ^ 《隋書 卷七十五 列傳第四十》:「奉使迎突厥皇后還,賚馬二百匹,賜爵龍門縣公,邑千戶。尋進爵五原郡公,加邑千戶……高祖受禪,除太常少卿,改封任城郡公,進位上開府。」
  21. ^ 《隋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屢以軍功,加位大將軍,賜爵平高郡公……及平尉迥,進位上柱國,改封隴西郡公,賜帛千匹,加以口馬。”
  22. ^ 《唐故邛州别驾陇西公李君墓志铭并序》:“父方元,隋成州刺史,袭封陇西郡公,仁风美政,遗爱在民。君……袭封陇西郡公。”
  23. ^ 《周書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四》:“武帝時,為內史中大夫、開府儀同三司,賜爵文城郡公。”
  24. ^ 《隋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十二》:“煬帝嗣位,累遷尚書左司郎。”
  25. ^ 《隋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及帝親總萬機,召為左宮伯,累遷英果中大夫,賜爵博陵郡公,尋改封濮陽郡公……平尉迥,每戰有功,超拜上柱國,進爵襃國公,賜縑三千匹。」
  26. ^ 《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八》:「十五,襲爵樂安公……從武帝平齊,遷上開府,進爵成安郡公,邑千二百戶……封蘄春郡公,邑二千五百戶。」
  27. ^ 《隋書 卷五十四 列傳第十九》:「周太祖時,釋褐千牛備身,封懷仁縣公。加開府,改封普寧縣公……及平齊,以軍功進授大將軍,改封真鄉郡公,拜左宮伯,賜雜綵三百匹,奴婢二十口,賜子仲威爵浮陽郡公。」
  28. ^ 《周書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二》:“大象末,位至柱國、汝南郡公。”
  29. ^ 《隋書 卷五十 列傳第十五》:“於是進位大將軍,封汝南郡公,邑千六百戶。”
  30. ^ 《东平公侯君之墓志铭》:「遂定东夏,海内一统,寻除工部,又进爵东平郡公。」
  31. ^ 《隋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八》:“從帝平齊,以功授開府、陽城縣公,邑千戶。宣帝即位,拜華州刺史,進封華陽郡公,增邑五百戶,以陽城公轉封一子……增邑五百戶,通前二千戶。”
  32. ^ 《周書 卷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八》:「轉民部中大夫,進爵為公……進爵東郡公,邑二千戶。」
  33. ^ 《隋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三》:“加位上開府,轉內史中大夫,進封郡公,邑千戶。”
  34. ^ 《隋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三》:“高祖以謩有定策之功,累遷上柱國,封普安郡公。開皇初,卒於蒲州刺史。”
  35. ^ 《隋書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申州刺史李慧反,誼討之,進爵范陽郡公,授上大將軍……改封海陵郡公,復轉涇州刺史。”
  36. ^ 《隋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十一》:“由是深見親委,遷東京左僕射,進爵郡公。”
  37. ^ 《隋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十二》:「數從征伐,累遷開府,賜爵衛國縣公,邑千二百戶……進封襄陽郡公,邑二千戶。」
  38. ^ 《隋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十二》:“高祖為丞相,以平尉迥功,進位柱國,封平桑郡公,歷青、荊二州總管,卒官。”
  39. ^ 《隋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十三》:「及齊平,加上開府,改封成安縣公,邑千五百戶……宣帝即位,襲父爵臨貞縣公,以弟約為安成公……封清河郡公,邑二千戶。以弟岳為臨貞公……及還,拜荊州總管,進爵郢國公,邑三千戶,真食長壽縣千戶。以其子玄感為儀同,玄獎為清河郡公……於是改封越國公……明年,拜司徒,改封楚公,真食二千五百戶。」
  40. ^ 《隋書 卷五十 列傳第十五》:“及高祖為丞相,拜少冢宰,進位柱國,賜爵洵陽郡公。”
  41. ^ 《隋書 卷五十 列傳第十五》:“及高祖為丞相,從韋孝寬擊尉迥,以功超拜柱國,進封河間郡公,邑二千戶。”
  42. ^ 《隋書 卷五十 列傳第十五》:「父蔚,仕周為朔燕恆三州刺史、襄武縣公……襲爵襄武公……進封趙郡公,悊上儀同、黃臺縣男。」
  43. ^ 《隋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二十》:「周閔帝受禪,賜姓車非氏,封金水郡公……從帝平齊,每戰有功,超授柱國,進封夔國公……及為丞相,徙封濟北郡公,尋拜豫州總管。」
  44. ^ 《隋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二十》:「自永寧縣公封宜民郡王……及平尉迥,進位柱國,賜爵西河郡公,邑三千戶,賚物二千三百段。」
  45. ^ 《隋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二十》:“及平相州,每戰有功,拜柱國,封廣武郡公,邑二千戶。”
  46. ^ 《隋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仍從平并州,以功加授開府,封武強縣公……超授上柱國,封武山郡公。」
  47. ^ 《隋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九》:「武帝聞而善之,進位儀同三司,賜爵信都縣公……改封梁泉縣公……以功拜大將軍,進爵武山郡公。」
  48. ^ 《隋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九》:「從武帝滅齊,進位上開府,鄴縣公……時行軍總管例封國公,弘度不時殺迥,致縱惡言。由是降爵一等,為武鄉郡公。」
  49. ^ 《隋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九》:「周世,以太祖軍功封竟陵郡公……進位上柱國、邵國公……及受禪,立為滕王。」
  50. ^ 《周書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吉弟崇,位至太府中大夫、上柱國、廣宗郡公……孝軌弟詢,少歷顯位。大象末,上柱國、隴西郡公。”
  51. ^ 《隋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周武帝平齊,引參謀議,以勳加授開府,封襄陽縣公,邑一千戶。尋改封廣宗縣公……進爵郡公,加邑至二千戶……後避諱,改封經城縣公,邑一千戶。”
  52. ^ 《隋書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進封宋安郡公,邑三千戶……改封平原郡公,邑二千戶”
  53. ^ 《隋書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周太祖見而器之,賜爵隴西郡公。後從武帝伐齊,以功授開府,改封朔方郡公,拜冀州刺史。”
  54. ^ 《周書 卷十五 列傳第七》:“子寬,大象末,上大將軍、蒲山郡公。輝弟衍,大象末,大將軍、真鄉郡公。衍弟綸,最知名,有文武才用。以功臣子,少居顯職,歷吏部、內史下大夫,並獲當官之譽。位至司會中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封河陽郡公。為聘齊使主。早卒。子長雅嗣。綸弟晏,建德中,開府儀同三司、大將軍、趙郡公。”
  55. ^ 《隋書 卷七十 列傳第三十五》:“開皇中,襲父爵蒲山公,乃散家產,賙贍親故,養客禮賢,無所愛吝。”
  56. ^ 《周故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洛凤兴三州诸军事三州刺史河阳郡开国公徒何纶墓志文》:“建德三年十二月十六日薨于私第,春秋卌。”
  57. ^ 《隋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武以忠臣子,起家拜開府,襲爵齊郡公,邑千二百戶。”
  58. ^ 《隋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三》:“進子元璹爵城皐郡公,邑二千戶,元珣永安男。”
  59. ^ 《隋故岐州刺史上柱国沛国达公郑君铭》:“迴归昌县公封第二子善愿、第三子元琮城皋郡公、第四子元珣永安县男。”
  60. ^ 《隋書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開皇初,進爵南陳郡公。”
  61. ^ 《唐故特進芮定公之碑》:“開皇□年,授南陳公世子。”
  62. ^ 《隋書 卷四十 列傳第五》:“進位上大將軍,封樂安郡公,邑千戶。”
  63. ^ 《隋書 卷四十 列傳第五》:“高祖受禪,進封宜陽郡公……以功進位柱國、荊州總管,賜絹五千段,加之寶帶,邑三千戶。”
  64. ^ 《隋書 卷四十 列傳第五》:“封彭城郡公……封魯國公,食任城縣千戶。詔以彭城公迴授第二子義。”
  65. ^ 《隋書 卷四十 列傳第五》:“高祖受禪,進位上柱國,封武陵郡公,邑三千戶。”
  66. ^ 《隋書 卷四十一 列傳第六》:“高祖受禪,拜尚書左僕射,兼納言,進封渤海郡公,朝臣莫與為比,上每呼為獨孤而不名也……及軍還,以功加授上柱國,進爵齊國公,賜物九千段,定食千乘縣千五百戶。”
  67. ^ 《隋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九》:“又封其弟智明為高陽郡公,智才為開封縣公。”
  68. ^ 《隋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十一》:“及踐阼,煚授璽紱,進位大將軍,賜爵金城郡公,邑二千五百戶,拜相州刺史。”
  69. ^ 《隋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十一》:“高祖受禪,進爵安平郡公,拜太府卿。”
  70. ^ 《隋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十一》:“及受禪,拜鴻臚卿,進爵高都郡公,食邑二千戶。”
  71. ^ 《隋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十二》:“高祖受禪,進封魏興郡公。”
  72. ^ 《隋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十二》:“及踐阼,進爵建安郡公,邑二千四百戶,徵為納言。”
  73. ^ 《隋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十三》:“開皇元年,進爵正平郡公,加邑二千戶。”
  74. ^ 《隋書 卷四十九 列傳第十四》:“進爵奇章郡公,邑千五百戶。”
  75. ^ 《隋書 卷五十 列傳第十五》:“及受禪,拜陝州刺史,進封絳郡公,賞賜優洽。”
  76. ^ 《隋書 卷五十 列傳第十五》:“高祖受禪,引為內史舍人,以龍潛之舊,進爵蒲城郡公,加位上儀同。”
  77. ^ 《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八》:“開皇元年,進爵鉅鹿郡公。”
  78. ^ 《隋書 卷五十四 列傳第十九》:“及受禪,加上開府,進封長廣郡公,俄拜左武衛將軍。”
  79. ^ 《隋書 卷五十四 列傳第十九》:“詔徹總晉王府軍事,進爵齊安郡公……封安道郡公……改封德廣郡公。尋徙封城陽郡公。”
  80. ^ 《隋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二十》:“高祖受禪,改封邊城郡公。”
  81. ^ 《隋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二十》:“及受禪,拜右監門將軍,進封汝陽郡公。”
  82. ^ 《隋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二十》:“高祖受禪,歷幽、洛二州總管,改封晉熙郡公……後封皖城郡公。”
  83. ^ 《隋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二十》:“會受禪,竟不行,加上開府,進爵昇平郡公。”
  84. ^ 《隋書 卷五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尋除司徒左長史,加上儀同,進爵河南郡公……改封武康郡公。”
  85. ^ 《隋書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二十七》:“高祖受禪,進爵項城郡公,邑二千戶……煬帝即位,追贈司徒、尚書令、靈豳等十州刺史、魏國公……改封耿公。”
  86. ^ 《隋書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二十七》:“及受禪,拜兵部尚書,進爵平昌郡公,邑二千戶。”
  87. ^ 《隋書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八》:“高祖踐阼,拜儀同,領交州事,進爵陽城郡公。”
  88. ^ 《隋書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八》:“及高祖受禪,遷淮州總管,進封同軌郡公”
  89. ^ 《隋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開皇初,封舞陰郡公,領漕渠監,以年老致事,終於家。”
  90. ^ 《隋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高祖受禪,拜襄州總管,進封穀城郡公,邑二千五百戶。”
  91. ^ 《隋書 卷七十二 列傳第三十七》:“開皇初,以父軍功,賜爵平原郡公,授太子千牛備身。”
  92. ^ 《隋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八》:“高祖受禪,加位上大將軍,進爵安定郡公。”
  93. ^ 《隋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九》:“高祖受禪,進位大將軍,封落叢郡公,拜晉州刺史。”
  94. ^ 《隋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九》:“高祖受禪,進爵河北郡公。”
  95. ^ 《隋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四》:“勘驗知是舅子,始追贈外祖雙周為上柱國、太尉、八州諸軍事、青州刺史,封齊郡公,謚曰敬,外祖母姚氏為齊敬公夫人。”
  96. ^ 《隋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四》:“可贈太師、上柱國、冀定等十州刺史、趙國公,邑萬戶……於是襲爵趙國公。以其弟善為河內郡公,穆為金泉縣公,藏為武平縣公,陀為武喜縣公……改封蜀(國)公。”
  97. ^ 《隋書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五》:“開皇初,進封武德郡公。”
  98. ^ 《周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九》:“隋開皇初,進爵北絳郡公。”
  99. ^ 《陳書 卷二十七 列傳第二十一》:“十三年,襲封北絳郡公。”
  100. ^ 《周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開皇元年,進爵平昌郡公。”
  101. ^ 《周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隋文帝踐極,以猷前代舊齒,授大將軍,進爵汲郡公,增邑通前三千戶。”
  102. ^ 《周書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二》:“隋文帝踐極,詔徵還京師,進爵新野郡公。”
  103. ^ 《隋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七》:“從韋孝寬平尉迥,每戰有功,授大將軍,封昌樂公,邑千戶……進爵廣陵郡公。”
  104. ^ 《隋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遷衡州總管、四州諸軍事,改封譙郡公,邑二千戶。”
  105. ^ 《隋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十二》:「尋進爵上庸郡公,加邑至二千五百戶。」
  106. ^ 《隋書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賜縑萬匹,進爵安豐郡公,增邑千六百戶。復封子憲為安康郡公,賜縑五千匹……於是贈冀州刺史、陳國公,謚曰懿……初封永富郡公,官至河東太守、衛尉卿。”
  107. ^ 《周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拜大將軍,封懷義郡公。”
  108. ^ 《隋書 卷六十 列傳第二十五》:“尋從帝平齊,加開府,改封黎陽縣公,邑千二百戶,授職方中大夫……尋加上大將軍,進爵郡公。”
  109. ^ 《隋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七》:“復贈定州刺史、安平縣公,謚曰孝。以德林襲焉……及陳平,授柱國、郡公,實封八百戶,賞物三千段。”
  110. ^ 《隋故秘书监左光禄大夫陶丘简侯之铭》:“九年,授开府仪同三司,封陶丘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
  111. ^ 《隋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二十九》:“徹上其事,拜上大將軍、宣州刺史,封譙郡公,邑一千戶,詔徹應接之。”
  112. ^ 《隋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十三》:“後數載,復其爵位,拜熊州刺史,改封上明郡公。”
  113. ^ 《隋書 卷五十 列傳第十五》:“開皇中,歷左領左右將軍、集沁二州刺史,封順陽郡公。”
  114. ^ 114.0 114.1 《隋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七》:“弼時貴盛,位望隆重,其兄隆為武都郡公,弟東為萬榮郡公,並刺史、列將。”
  115. ^ 《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八》:“位至銀青光祿大夫、鄯純深三州刺史、北地太守、東安郡公。”
  116. ^ 《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八》:“官至柱國、白水郡公。”
  117. ^ 《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八》:“開皇中,頻以行軍總管擊突厥有功,官至上柱國、武陽郡公,拜朔州總管,甚有威名,為虜所憚。”
  118. ^ 《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八》:“數以行軍總管討西南夷,每有功,封白水郡公,拜左武衛大將軍。”
  119. ^ 《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八》:“官至柱國、蘭利二州總管,封北陳郡公。”
  120. ^ 《隋書 卷五十四 列傳第十九》:“時有任城郡公王景、鮮虞縣公謝慶恩,並官至上柱國。大義公辛遵及其弟韶,並官至柱國。”
  121. ^ 《隋書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五》:“贈僕為崖州總管、平原郡公。”
  122. ^ 《陳書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八》:“贈大將軍,安城郡公,諡曰簡。”
  123. ^ 《隋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十三》:“以功進子玄感位為柱國,玄縱為淮南郡公。”
  124. ^ 《隋書 卷五十 列傳第十五》:“復以悊為備身將軍,進封順陽郡公。”
  125. ^ 《隋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仁壽元年,為東宮右虞候率,賜爵義寧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戶。”
  126. ^ 《隋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二十九》:“仁壽中,以勳舊進爵郡公。”
  127. ^ 《隋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高祖受禪,進爵漢曲縣公……尋改封順政縣公……以功拜柱國,進爵為郡公,增邑二千戶。”
  128. ^ 《隋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六》:“可贈柱國,封弘義公,謚曰明。”
  129. ^ 《大唐故司空上柱國淮安靖王墓誌銘》:“封趙興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仍為招慰大使。”
  130. ^ 《舊唐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十一》:“大將軍府建,為統軍,從平西河,破霍邑,拜金紫光祿大夫、扶風郡公。”
  131. ^ 《舊唐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建成至,高祖大喜,拜左領軍大都督,封隴西郡公,引兵略西河郡,從平長安。”
  132. ^ 《新唐書 卷一 本紀第一》:“以子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左軍隸焉;世民為燉煌公、右領軍大都督,右軍隸焉;元吉為姑臧公,中軍隸焉……世民為唐國內史,徙封秦國公;元吉為齊國公。”
  133. ^ 《新唐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隋義寧初,封襄武郡公”
  134. ^ 《新唐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京師平,封安吉郡公。帝受禪,例王。”
  135. ^ 《舊唐書 卷六十 列傳第十》:“叔良,義寧中授左光祿大夫,封長平郡公。”
  136. ^ 《舊唐書 卷一 本紀第一》:“遣趙郡公孝恭招慰山南,所至皆下。”
  137. ^ 《舊唐書 卷六十 列傳第十》:“三年,進爵為王。”
  138. ^ 《舊唐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平京城,加光祿大夫、相國府記室,封晉昌郡公。”
  139. ^ 《舊唐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京城平,賜爵陳郡公,遷丞相府掾。”
  140. ^ 《舊唐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十一》:“叔達以郡歸款,授丞相府主簿,封漢東郡公”
  141. ^ 《隋書 卷五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義寧中,以死非其罪,贈大將軍、南陽郡公,謚曰忠。”
  142. ^ 《隋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六》:“王充推越王侗為主,重贈柱國、戶部尚書、昌黎郡公,謚曰壯武。”
  143. ^ 《隋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六》:“越王侗稱尊號,以楚為內史令、左備身將軍、攝尚書左丞、右光祿大夫,封涿郡公,與元文都等同心戮力以輔幼主。”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