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漢聞
阮漢聞(1572年—1642年),字太沖,晚號大隗山樵、白松老人,北京人,籍貫浙江,徙河南尉氏,明朝國子生,文學家、軍事家。
生平
生於隆慶六年(1572年)。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明軍於碧蹄館之戰中戰敗,漢聞年方弱冠,聽聞此事,先是立即著軍服坐船過河到遼北,後又向東策馬奔騰至鴨綠江一帶,訪問從軍中退休的老武官、邊境察探敵情的士兵,有關整個遼東半島的軍情利弊、附庸國朝鮮的實際狀況。慨然有主動請求參軍擊退侵略朝鮮的倭人之志,恰好朝鮮戰事解除,漢聞才挾策而返[1]。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朝廷發生第一次妖書案,明神宗急於抓到主使者,城裡巡邏的錦衣衛到處四處探查案情,逮捕罪犯,百姓在路上多半不敢交談,只敢以眼神示意,漢聞遂從京師避居開封。周藩輔國中尉朱勤美素來以好客聞名,聽聞阮漢聞來到開封,便要請他到府邸中住下。朱勤美府中藏書數量極多,漢聞整天沉浸在府裡的藏書中,學問因此增長了不少,這期間又與王惟儉、張民表等人友好,整日與他們唱和。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阮漢聞以阮籍墓在尉氏,為阮氏故里,選擇在此定居下來[2][3][4]。定居在尉氏的這段期間,專心閉門著述,河南當地的讀書人都拜漢聞為師,各地來他家拜訪的人總是絡繹不絕,雖然家境貧困,但每次都是自己親自招待宴請客人。乘隙私行遊山玩水時,門下弟子總是爭相搶著隨行。整天賦詩論道,日覆一日,專誠守一。明思宗下詔征隱士選才,巡按李日宣把他推薦給朝廷,他卻稱病不就[5]。
崇禎末年,流寇蹂躪鞏義、洛陽等地,漢聞預測賊人所在的地勢、河流以及要塞,將對應計策上承給明思宗,後見前來援剿的各個將帥傲慢,不肯懲處賊人,遂以古代各婦女以武勇聞名者,著述編寫成一本書,名為《女雲臺》,借此羞辱這些驕兵悍將。
崇禎十四年(1641年)流寇攻打尉氏,流寇懾服漢聞的大名,下令用盡一切辦法攻下尉氏,將其活抓,同年十二月,流寇攻陷尉氏,阮漢聞當時重病卧床,依然在替朝廷出謀劃策,因此被流寇給抓住,阮漢聞不屈,罵賊而死[6][7]。與秦鎬、張民表等人並稱“天中三君子”[8]。
軼事
著作
著有《尉繚子解》、《詰戎踐墨》、《遺草集》、《女雲臺》二卷、《阮太沖集》(周亮工編)等。
註釋
- ^ 清·孫承澤,《畿輔人物志》(卷19):“萬曆甲午,我師敗績於碧蹄,漢聞年方弱冠,跗注渡遼北,弔黃龍,東馳鴨綠,從退弁老卒、牧圉堠人訪問全遼利病、屬國情狀,慨然有請纓鳴劔之志,會東事解嚴,挾策而返。”
- ^ 清·孫承澤,《畿輔人物志》(卷19):“阮漢聞,字太冲,京師人。積學嚐奇,留心當世之務。萬曆中,妖書之事起,上求其人甚急,邏者四出飛捕,道路以目,漢聞遂避地汴梁。時西亭王孫素好客,館之邸中。王孫書籍極富,漢聞沉酣其中,學識淵博,與汴梁王損仲惟儉、張林宗民表為友,日事倡和。及西亭歿,以尉氏阮故土也,遂從家焉。”
- ^ 清·孫奇逢,《中州人物考》(卷7):“阮漢聞,字太冲,原浙人,家於京師,過尉氏,愛阮舊里,遂家焉。”
- ^ 明·袁宗道,《珂雪亝外集》(卷10):“阮太冲名漢聞來晤。阮舊居燕京,以嗣宗墓在尉氏,因家焉。館於宗正竹居王孫所,竹居家有假山,頗具巖洞之美,藏書極多。”
- ^ 清·孫承澤,《畿輔人物志》(卷19):“閉門著述,天中之士翕然師之,四方造門者戶屨恆滿。家貧,親剪韭以供客。間出遊山水,門弟子爭肩籃輿以從。賦詩論道,斷斷如也。上有詔,徵遺逸,按臣李江西李公日宣薦之於朝,卒不起。”
- ^ 清·孫承澤,《畿輔人物志》(卷19):“崇禎末,流寇蹂躪鞏、雒,漢聞料賊形勢、川谷、扼塞,圖其畧,上當事,刈寇以千計。後見援剿諸帥驕蹇,不肯辦賊,乃取古之婦女以武勇見者集為一編,名曰《女雲臺》,以羞之。寇掠尉氏,百計攻之,必欲生致,漢聞時臥病據床,猶畫地指陳地方畧,乃為賊所得,大罵而死,年七十餘。”
- ^ 清·孫奇逢,《中州人物考》(卷7):“冦劇洛,漢聞料賊形勢、川谷、扼塞,圖其畧,上之當事,㑹卧疾,據床,猶劃地作筴,冦懾漢聞名,㑹掠尉氏,城陷,罵賊死。”
- ^ 清·孫奇逢,《中州人物考》(卷7):“秦鎬,字子京,汝陽人,有詩名。與張民表、阮漢聞友善,並以曠達稱,時號天中三君子云。”
- ^ 清·周亮工,《因樹屋書影》(卷6):“太沖常呼張曰:「張仲,爾一生為詩,惟得『草細吳門棹,煙傷楚澤吟』二語耳。」張曰:「跛君,欲吾稱爾『潮回遠嶼青,日簸驚濤紫』耶?」太沖晚年,足不良於行,故張以「跛君」戲之。”
參考文獻
- 孫承澤,《畿輔人物志》
- 孫奇逢,《中州人物考》
- 袁宗道,《珂雪亝外集》
- 周亮工,《因樹屋書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