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鎂質石榴子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鎂質石榴子石(英語:Majorite) 是一種在地幔中的石榴石礦物。 其化學式為Mg3(MgSi)(SiO4)3。 它與其他石榴石的區別在於原子在晶體的分佈,除了四面體形分子構型外尚具有八面體形分子構型。 鎂質石榴子石於 1970 年首次在西澳大利亞的庫拉拉(英語:Coorara) 隕石中被發現,後來也從其他各種隕石中找到,在這些隕石中的鎂質石榴子石,被認為是由外星體撞擊造成的高壓礦物[1][2]。 地球地幔中也找到鎂質石榴子石。最先被發現的是在西南太平洋馬萊塔島(英語:Malaita Island) 上的翁同爪窪(英語:Ontong Java) 高原的超鎂鐵質岩漿中的捕虏岩[3]

人工合成礦物

人工合成的鎂質石榴子石 與頑火輝石(英語:enstatite)和秋本石(英語:akimotoite)構成多晶型礦物。 一般石榴子石礦物屬正方晶系。但鎂質石榴子石屬四方晶系 [4]

地幔礦物

在地幔 550-900 公里(340-560 英里)深處,鎂質石榴子石被認為是很多的礦物。 在該地區它與的其他含的石榴子石形成複雜的固溶體。 地幔的所有礦物質都是由氧作為主要的陰離子。 在地幔中的礦物都在高壓和高溫條件下形成的,這些礦物易於於吸收和儲存氧氣。 然而,當這些礦物被對流帶到地球表面時,溫度和壓力會下降,這些礦物會分解並釋放氧氣。 最近的研究表明,地幔中鎂質石榴子石中儲存的氧氣總量可能相當大,可能有助於保持地球表面的濕潤和宜居的環境[5]

参见

參考文獻

  1. ^ Handbook of Mineralogy, Mineral Data Publishing (PDF). [2022-02-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2-08). 
  2. ^ Majorite on MinDat. [2022-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3. ^ Kenneth D. Collerson, et al., Rocks from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Majorite-Bearing Xenoliths from Malaita, Southwest Pacific, Science 19 May 2000: Vol. 288. no. 5469, pp. 1215 - 1223 Abstrac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Angel, R. J. (1989) Structure and twinning of single-crystal MgSiO3 garnet synthesized at 17 GPa and 1800-degrees-C, American Mineralogist, 74, 509-512.
  5. ^ Bryner, Jeanna: Huge Stockpile of Oxygen Found Deep Inside Earth, LiveScience, 1 October 2007 08:38 am ET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