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郭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郭黁(?—?),西平郡人。十六國時期的方士,史載他曾多次準確預測國家衰敗和滅亡,但他亦因為這些預測而起兵作亂,甚至因而逃亡,最終被殺。

生平

預測前涼

郭黁年輕時已經通曉《易經》,出仕前涼任西平主簿。前涼末年,面對強盛的前秦威脅,西平太守趙凝命郭黁卜筮,郭黁說:「若果二月十五日郡中有囚犯逃走了,東軍就會到來,涼國國祚必定完了。」趙凝於是將這傳令給所轄諸縣。去到二月十五日,鮮卑人折掘送了匹馬給趙凝,但趙凝認為這不是好馬,就將他囚禁在內廄中,折掘恐懼之下乘夜逃走。趙凝隨後將這事告訴郭黁,郭黁說:「是這個了。國家將會滅亡,不能復興。」後前秦果滅前涼,郭黁入歸前秦。

二王來朝

到了前秦天王苻堅在位末期,姑臧當陽門出現震動,涼州刺史梁熙以此詢問,郭黁就預測道:「這是有關四夷的事,應當有兩個外國國王來朝見主上,一個會返國,一個就死在這兒。」一年多後,鄯善王及前部王朝見苻堅,西歸回程時鄯善王竟真的死在姑臧。

呂光所遇

前秦在淝水之戰戰敗後崩潰,戰前派往出征西域的秦將呂光返回涼州,殺害刺史梁熙割據涼州,建立後涼。不過其時有西海太守王楨叛變,郭黁勸呂光進攻他,為呂光左丞呂寶阻止:「不遠千里襲擊人自古都難,而且王者之師天下聞名,怎可以因僥倖取成功!郭黁的話不可聽從,誤人大事。」郭黁說:「若果不能取捷,郭黁自願受戮。如果克捷,左丞就無謀略了。」呂光終聽從郭黁的話,更擊敗了王楨,收復西海郡。呂光遂將郭黁比作京房管輅,經常讓他參與謀略之事。

龍飛二年(397年)正月,呂光率軍進攻西秦乞伏乾歸,郭黁諫:「現在太白星未出,不適宜行軍,去肯定沒有成果,最終肯定會失敗。不過其時太史令賈曜持相反意見。呂光頓兵長最而派了呂纂、楊軌等人進攻金城,最終成功攻克。呂光在取勝後命賈曜詰責郭黁,但郭黁秘密對呂光說:「昨晚有流星在東邊墜藩,應當有將領死亡,這座城雖然得到了,但怕守不住。正月上旬,河面結的冰將融化,若果不早早渡河,怕有大變故。」兩日後,呂延中了乞伏乾歸的計,兵敗戰死,餘眾被逼退守枹罕;而呂光大軍剛好過了黃河,河冰就融了,當時人都佩服郭黁。呂光又以郭黁為散騎常侍、太常。

起兵作亂

不過,郭黁見呂光年老,太子呂紹闇弱而統兵的呂纂等諸子凶悍,認為後涼衰敗將至,必以事變故以熒惑東井的天象聨結僕射王詳一同起兵。郭黁算出「代呂者王」,推了部眾強盛的王乞基為盟主,而因為郭黁昔日的事跡,人們都認為是聖人起事,一定會成功,大多都支持。呂光察覺叛亂而殺王詳,並召正在討伐北涼的呂纂回姑臧鎮壓叛亂,但由於二苑兵眾都投向郭黁,郭黁仍據東苑反叛。郭黁派兵到白石阻截呂纂並且大勝對方,但西安太守石元良此時率領五千兵入援姑臧,與呂纂聯手擊敗郭黁的軍隊,一舉攻入了姑臧。郭黁敗後,將手上挾持的八位呂光孫兒都殘忍肢解殺害,與眾飲血盟誓,眾人都掩面不忍直視,惟郭黁神情自若。[1]

郭黁接著推楊軌為盟主,楊軌亦領兵二萬支援郭黁。不過,郭黁部下王斐於姑臧城西被呂纂擊敗後,郭黁的實力就漸漸衰敗,即使楊軌來到後打算和呂纂決戰,也被郭黁以天象制止。不久,張掖太守呂弘逼於北涼壓力棄城歸姑臧,楊軌為免呂弘軍隊增強呂纂實力,遂先一步進襲呂纂,欲為呂纂所敗,郭黁見狀即東走魏安,奔於西秦。[2]。而郭黁那個「代呂者王」的預言,終在後秦滅亡後涼後所派的涼州刺史王尚得到實現。

出逃遇害

乞伏乾歸投奔後秦,郭黁亦隨之而往,但他預知滅秦的是晉朝,故此帶著妻兒南奔,卻為後秦追兵殺害。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晉書·卷095》,出自房玄齡晉書

參考資料

  • 《晉書·卷九十五·藝術·郭黁傳》
  • 《資治通鑑·卷一零九》
  1. ^ 《晉書·卷一百二十二·載記·呂光傳》:「光散騎常侍、太常郭黁明天文,善占候,謂王詳曰:『於天文,涼之分野將有大兵。主上老病,太子沖闇,纂等凶武,一旦不諱,必有難作。以吾二人久居內要,常有不善之言,恐禍及人,深宜慮之。田胡王乞機部眾最強,二苑之人多其故眾。吾今與公唱義,推機為主,則二之眾盡我有也。克城之後,徐更圖之。』詳以為然。夜燒光洪範門,二苑之眾皆附之,詳為內應。事發,光誅之。黁遂據東苑以叛。光馳使召纂……黁遣軍邀纂于白石,大敗。光西安太守石元良率步騎五千赴難,與纂共擊黁軍,破之,遂入于姑臧。黁之叛也,得光孫八人于東苑。及軍敗,恚甚,悉投之於鋒刃之上,枝分節解,飤血盟眾,眾皆掩目,不忍視之,黁悠然自若。」
  2. ^ 《晉書·卷一百二十二·載記·呂光傳》:「黁推後將軍楊軌為盟主,軌自稱大將軍、涼州牧、西平公。呂纂擊黁將王斐于城西,大破之,自是黁勢漸衰。……軌不答,率步騎二萬北赴郭黁。至姑臧,壘於城北。軌以士馬之盛,議欲大決成敗,黁每以天文裁之。呂弘為段業所逼,光遣呂纂迎之。軌謀於眾曰:『呂弘精兵一萬,若與光合,則敵強我弱。養獸不討,將為後患。』遂率兵邀纂,纂擊敗之。郭黁聞軌敗,東走魏安,遂奔于乞伏乾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