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贾法尔·萨迪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ismillahir Rahmanir Rahim
贾法尔·萨迪克
什葉派伊瑪目

排行十二伊玛目派穆斯塔利派第六任伊玛目
尼扎里派第五任伊玛目
姓名贾法尔·本·穆罕默德·本·阿里
庫尼亞阿布·阿卜杜拉[1]
出生日期伊历83年赖比尔·敖外鲁月17日
≈公历702年4月20日
逝世日期伊历148年闪瓦鲁月15日
≈公历765年12月14日
出生地麦地那
葬於麦地那巴基公墓
生平担任伊玛目前:31年
(伊历83年-114年)
- 与祖父伊玛目萨贾德一起12年
- 与父亲伊玛目巴基尔一起19年

担任伊玛目: 34年
(114 – 148 AH)
頭銜
  • 萨迪克[1]
    (诚实者)
  • 法齐勒[1]
    (贤德者)
  • 塔希尔[1]
    (纯粹者)
  • 第六阿里
配偶哈米黛·柏柏丽娅[2]
父親穆罕默德·巴基尔
母親乌姆·法尔瓦
兒女

阿里 · 哈桑 · 侯賽因
萨贾德 · 巴基爾 · 薩迪克
穆薩 · 伊斯邁爾

维基语录有关贾法尔·萨迪克的语录
贾法尔·萨迪克(阿拉伯语:جعفر الصادق‎)(702年4月20日—765年12月14日)是伊斯兰教义学家和伊斯兰教法学家,什叶派主流派别的第六任伊玛目,被认为是什叶派主流教义的真正奠基人,同时对伊斯兰教义学和教法学做出重大贡献,也深受逊尼派穆斯林的尊重。[3]什叶派主流教法学亦为其所创成,故什叶派主流教法学派别称贾法里派,与逊尼派四大教法学派并称,为第五教法学派。贾法尔·萨迪克出生于公元 700 年左右,可能是 702 年。[4]他的父亲穆罕默德·巴基尔在指定他为下一任伊玛目后去世,那时他大约三十七岁。[5][6]作为第六任什叶派伊玛目,萨迪克远离该地区的政治冲突,躲避了叛军向他寻求支持的呼吁。[7] 据什叶派消息来源称,他遭到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迫害,并最终在哈里发曼苏尔的指使下被毒死。[8][9] 萨迪克死后的继承权之争导致早期什叶派社区出现分裂。一些人认为下一任伊玛目将是他的长子伊斯玛仪,伊斯玛仪已先于其父亲成为下一任伊玛目。其他人则接受了伊斯玛仪的小儿子和兄弟穆萨·卡齐姆的伊玛目职位。第一个群体被称为伊斯玛仪派,第二个较大的群体被称为贾法里派。[10]

Jafar ibn Muhammad as-Sadiq

生平

出生和早年生活

贾法尔·伊本·穆罕默德·伊本·阿里·萨迪克于公元702年4月20日出生于麦地那。[4]他是什叶派第五任伊玛目穆罕默德·巴基尔的长子,家族血统可以追溯到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兄兼女婿阿里·伊本·阿比·塔利卜和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5] 贾法尔的母亲乌姆·法尔瓦是第一任拉希顿哈里发阿布·巴克尔的曾孙女。这一独特的血统背景使他在什叶派和逊尼派中都备受尊崇。[11][12] 在生命的最初十四年里,贾法尔与祖父扎因·阿比丁(什叶派第四任伊玛目)一起生活。这段时期,他目睹了祖父在政治上的克制态度,同时也注意到麦地那著名学者对扎因·阿比丁的尊重。[13] 贾法尔的成长恰逢伍麦叶王朝统治的鼎盛时期,也是麦地那人对宗教科学和《古兰经》解读兴趣日益浓厚的时候。他不仅从什叶派家族继承了丰富的宗教知识,还从母亲家族的逊尼派传统中汲取了智慧。他的祖父卡西姆·伊本·穆罕默德·伊本·阿比·巴克尔是当时著名的传统主义者,对贾法尔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11] 随着扎因·阿比丁的去世,贾法尔步入成年,开始作为穆罕默德家族(Ahl al-Bayt)的代表参与父亲的工作。他与父亲巴基尔一起履行了朝觐仪式,并在后者被伍麦叶王朝的哈里发希沙姆传唤到大马士革接受询问时陪同左右。这些经历为他日后成为什叶派的重要领袖奠定了基础。[10][4] 贾法尔·萨迪克的早期生活和教育经历塑造了他独特的思想体系,使他能够在伊斯兰教义学和教法学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并最终成为什叶派主流教义的奠基人。[4]

在倭马亚统治时期

穆斯林历史学家普遍将许多倭马亚统治者描绘为腐败、不信教和狡诈的人物。[14] 这一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尤其是在穆罕默德的大家庭中,他们被视为理想的宗教领袖,代表着正义与真理的斗争。穆斯林认为这些后裔应当在宗教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倭马亚王朝却未能有效地满足这一期望。[15][16][17] 在倭马亚哈里发国的后半期,萨迪克的伊玛目任期见证了许多起义,尤其是什叶派的反抗。什叶派不承认倭马亚王朝的合法性,认为哈里发应由阿里及其后代担任。[4] 萨迪克继承了父亲的静默主义政策,选择不参与这些起义,包括他叔叔扎伊德的起义和阿拔斯王朝推翻倭马亚王朝的行动。[18] 他对呼罗珊叛军领袖阿布·穆斯林的求助请求表现出冷漠,明确表示不愿意参与政治斗争。[4]

尽管如此,萨迪克并没有放弃对伊斯兰社区的神圣领导权的主张。他宣扬“塔基亚”教义,即在面对迫害时采取宗教伪装,以保护什叶派信徒。他在麦地那默默教授学问,逐渐赢得了学者的声誉,这使他在宗教界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19][20] 倭马亚王朝在其统治期间经历了多次内乱与外部冲突。与什叶派和哈瓦利吉派的持续斗争使得统治局势动荡不安。两派的反抗不仅削弱了王朝的权威,还导致数位哈里发死于刺杀。此外,内部权力斗争加剧了王朝的衰退,最终在阿拔斯革命中被推翻。阿拔斯王朝利用了什叶派与哈瓦利吉派的不满情绪,通过军事力量成功推翻了倭马亚王朝,并实施大规模屠杀以消灭残余势力。[21][4][22] 总之,倭马亚统治时期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时代。在腐败与不信教的统治者面前,穆罕默德的后裔们成为了社会不满情绪的象征。虽然萨迪克等人试图通过宗教教育来维持影响力,但最终未能阻止倭马亚王朝因内部斗争和外部压力而走向衰亡。这一历史阶段不仅影响了伊斯兰教的发展,也为后来的阿拔斯王朝奠定了基础。[5]

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

从倭马亚王朝过渡到阿拔斯王朝的几年是中央权力薄弱的时期,萨迪克得以自由授课。据记载,约有四千名学者曾在萨迪克门下学习。 [23][5][24] 其中包括阿布·哈尼法和马利克·伊本·阿纳斯,他们分别是逊尼派哈乃斐法学派和马立克法学派的创始人。穆尔太齐赖学派创始人瓦西勒·伊本·阿塔也是他的学生之一。[25][24][26][27] 阿拔斯王朝推翻倭马亚哈里发政权后,对他们以前的什叶派盟友进行了暴力迫害,以巩固政权。[10][28][9] 由于阿拔斯王朝依靠公众对"阿赫勒·拜特"的同情来获得权力,他们认为萨迪克对其统治构成了潜在威胁。[29] 作为什叶派政治上相对平和分支的领导人,萨迪克被曼苏尔召到巴格达。[30] 他被曼苏尔召到巴格达,但据说他能够通过引用圣训说服哈里发让他留在麦地那,“出外谋生的人会实现他的目标,但坚守家庭的人会延长生命。[8][31] 公元762年,萨迪克对他的侄子穆罕默德·纳夫斯·扎基亚的起义失败保持沉默。[19][8][29] 尽管如此,他还是被曼苏尔逮捕并审问,关押在巴格达附近的萨迈拉,之后才被允许返回麦地那。[8][9][32][10] 曼苏尔下令烧毁他的房屋,但他本人安然无恙。[31] 有报道称,哈里发多次逮捕他并企图谋杀他。[33][9][34]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A Brief History of The Fourteen Infallibles. Qum: Ansariyan Publications. 2004: 123. ISBN 964-438-127-0. 
  2. ^ A Brief History of The Fourteen Infallibles. Qum: Ansariyan Publications. 2004: 131. ISBN 964-438-127-0. 
  3. ^ "Ja'far ibn Muhammad."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7.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Gleave 2008.
  5. ^ 5.0 5.1 5.2 5.3 Momen 1985,第38頁.
  6. ^ Jafri 1979,第181頁.
  7. ^ Amir-Moezzi 1994,第64, 65頁.
  8. ^ 8.0 8.1 8.2 8.3 Haywood 2022.
  9. ^ 9.0 9.1 9.2 9.3 Tabatabai 1977,第204頁.
  10. ^ 10.0 10.1 10.2 10.3 Campo 2009.
  11. ^ 11.0 11.1 Jafri 1979,第180頁.
  12. ^ Lalani 2006.
  13. ^ Lalani 2004,第31頁.
  14. ^ Momen 1985,第10頁.
  15. ^ Jafri 1979,第184頁.
  16. ^ Hawting 2006.
  17. ^ Dakake 2012,第177頁.
  18. ^ Jafri 1979,第186頁.
  19. ^ 19.0 19.1 Amir-Moezzi 1994,第65頁.
  20. ^ Donaldson 1933,第130頁.
  21. ^ Armstrong 2002,第57頁.
  22. ^ Daftary 2013,第48頁.
  23. ^ Tabatabai 1977,第203,204頁.
  24. ^ 24.0 24.1 Takim 2004a.
  25. ^ Adamec 2017,第224頁.
  26. ^ Abd-Allah 2013,第44頁.
  27. ^ Donaldson 1933,第132頁.
  28. ^ Momen 1985,第39, 71頁.
  29. ^ 29.0 29.1 Mavani 2013,第121頁.
  30. ^ Taylor 1966,第98頁.
  31. ^ 31.0 31.1 Donaldson 1933,第131頁.
  32. ^ Momen 1985,第38, 39頁.
  33. ^ Momen 1985,第39頁.
  34. ^ Taylor 1966,第99頁.

注释

  • Muhammed Al-Husain Al-Mudaffar, Imam Ja'far al-Sadiq.
  • Sayyid Mahdi as-Sadr, THE AHLUL-BAYT Ethical Role-Models.
  • Mohammad Hussein il Adeeb, The Brief History of the Fourteen Infallibales.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