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西厢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厢记
全名:西厢记
作者王实甫
编者注解者:金圣叹唐寅李贽凌濛初王世贞王骥德徐渭陈继儒
类型子部小说家类
语言中文
文字:中文
成书年代元朝
發行信息
连载状态今本卷數:21折5楔子
出版時間1300年 编辑维基数据
出版地點大元

西厢记》是中国六才子書》之一。最早取材于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的传奇《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后被元代王实甫改编为杂剧(此前有趙令畤以此題材作《商調蝶戀花鼓子詞》,董解元作《西廂記諸宮調》,然影響力均遠不如雜劇《西廂記》),被稱為「元杂剧的壓卷之作」,對中国的语言文化等各个方面皆頗有影响。

历史沿革

西厢记的故事题材最早来自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的传奇《会真记》(又名《莺莺传》),描写他自己“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讲述他在“有僧舍曰普救寺”中,和一美丽女子“天之所命尤物”名“莺莺”邂逅,认为自己“善补过”,“智者不为,为之者不惑”。

唐代以后,这个爱情故事的结局,令许多人感到遗憾和不满,斥责张生为“薄情年少如飞絮”。逐渐在民间流传并将结局改变,宋代有趙令畤所作商調蝶戀花鼓子詞,其情節基本同于《鶯鶯傳》,但對張生的態度變爲譴責。宋代以后,由于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入侵和汉族同化,基於漢族文化的傳統礼法观念在普通人民中间逐渐淡化,金代出现了董解元(良)(一说为董琅)所写的《西厢记諸宮調》,諸宮調是当时的一种说唱艺术,类似现代的评弹,用琵琶伴奏,边说边唱。这本《西厢记》将内容大为增加,加入许多人物和场景,最后结局改为张生和莺莺不顾老夫人之命,求助於白马将军,由其做主完婚

元代王实甫基本根据这部诸宫调将《西厢记》改编成多人演出的戏剧剧本,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融合了古典诗词,文学性大大提高,但将结尾改成老夫人妥协,答应其婚事,大团圆结局。这部剧本作者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关汉卿所作[1],也有人说是关作王续,或王作关续[2],王作無名氏續,但认为是王实甫所作的说法比较公认[3]

王實甫原作使用北曲,也稱為《北西廂》。李景雲有传奇戏曲《崔莺莺西厢记》,已失传。崔時佩李日华著有《南西厢记》,人物情节与《北西厢》相同,曲文亦多沿襲王實甫《西廂記》。陸采對李日華《南西廂記》不滿意,重編《北西廂》為《南西廂曲》。

故事梗概

山西普救寺借宿的书生张珙(字君瑞),偶遇扶柩回乡在寺中西厢借住的原崔相国的女儿崔莺莺,由于互相吟诗而产生爱慕。叛將孫飛虎帶手下慕名围寺,要强抢崔莺莺,三日之内若不交出莺莺,“伽蓝尽皆焚烧,僧俗寸斩,不留一个”。莺莺的母亲老夫人鄭氏宣称谁能救他女儿就将女儿许配他,张生向他一位故旧“白马将军”蒲州杜太守写了一封求救信,由一位僧人(惠明)突出包围送出,杜太守发兵解围。过后老夫人因门第不当悔婚,只是贈金並让莺莺拜张生为义兄以谢搭救。张生在悲慟之下患病,莺莺也大為傷痛,後來在莺莺的丫鬟红娘的帮助下,两人暗通书信,並最終成功幽會。最后私情被老夫人发现,欲責罰二人,但由于红娘据理力争,无可奈何之下,老夫人命令张生上京赶考,如能蟾宮折桂便真的把莺莺许配與他,於是张生進京赴試,考中并回来迎娶莺莺,有情人終成眷屬。

藝術成就

《西廂記》某舉之為元代最佳雜劇,劇情曲折,善於塑造人物,能因應不同人物的身分寫出不同的曲詞或賓白,突出地展示人物的心靈活動。《西廂記》又善於描摹景物,醞釀氣氛,襯托人物的內心活動。

《西廂記》打破元雜劇一人獨唱的成規,改為可由多人對唱。元劇慣例一本四折,間或一本五、六折,《西廂記》則全劇共五本廿一折,鋪敘組織之功,突過前人。《西廂記》融化古詩詞中優美的詞句,提煉民間生動活潑的口語,熔鑄成自然華美的曲詞,文辭優美清麗。

文化影响

《西厢记》剧本完成后,迅速流行,几乎中国所有几百个剧种都以其为原本上演过这部戏,以后的许多著作都提过这部剧本,《红楼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都引用过这部剧本中的原词“银样鑞枪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等,但都表现出是市间流传,大家公子不允许读的态度。《西厢记》中许多人物都是民间耳熟能详的,“红娘”更成为汉语语言中“媒人”的代名词,甚至成功的中介都被称为“红娘”。以后有许多故事和剧本受其影响,开始表现基于爱情,冲破“门当户对”的中國傳統禮教观念的美满婚姻或悲剧,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天仙配》《宝莲灯》等。

閔齊伋繪刻西廂記彩圖

相關作品

三亚天涯海角的西厢雕塑。

注释

  1. ^ 《乐府群珠》卷四有关汉卿作的总题为《崔张十六事》的《普天乐》小令十六支
  2. ^ 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說:「《西廂》久傳為關漢卿撰,邇來乃有以為王實夫者,謂郵亭夢而止;又云:至『碧雲天,黃花地』而止,此後乃關漢卿所補也。」梁廷枏《曲話》稱:「世傳實甫作《西廂》至『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構想甚苦,思竭,撲地遂死」。清初金圣叹批本《第六才子书》流行,“王作关续”说幾成定论。
  3. ^ 钟嗣成的《录鬼薄》认为是王实甫,明初朱权以及王世贞亦持同样看法。
  4. ^ Merker, p. 242.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