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裴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裴忌(522年—594年),無畏河東郡聞喜县(今山西省聞喜县)人[1][2]南北朝南梁南陳北周官員。

生平

裴忌的祖父是南梁中散大夫裴髦,父親則是南梁費縣侯、南陳贈仁威將軍、光祿大夫裴之平。裴忌年少聰明、有見識和器量,涉獵不少書本,獲時人稱讚;以豫章王萧欢法曹參軍为起家官侯景之亂,裴忌招集人員跟隨陳霸先征討,累積功勳為寧遠將軍,之後陳霸先誅殺王僧辯,王僧辯的弟弟王僧智在吳郡舉兵據守,陳霸先差遣黃他率兵攻打,王僧智於西昌門出兵迎戰,二人相持不份勝負。陳霸先向裴忌說:「三吳是我國土地奧壤,被稱為沃土,雖然遭遇荒災,都可以為很富裕。現在賊徒聚集,天下動搖,只有你才能平定,請想想辦法。」他就勒令部下精兵輕裝走到吳郡,夜晚到達城下,鼓譟進逼。王僧智懷疑大軍到達,於是自己輕舟逃到杜龕處。裴忌佔領吳郡,得陳霸先嘉獎,獲授吳郡太守[1][2]

陳霸先受禪建立南陳,徵任裴忌為左衛將軍。天嘉初年,外任持節南康內史,其時義安太守張紹賓割據本郡謀反,陳文帝任用他為持節、都督嶺北諸軍事率兵討平。還朝後除授散騎常侍、司徒左長史。天嘉五年(564年),裴忌獲授雲麾將軍、衛尉卿,封東興縣侯,食邑六百戶。及後華皎在上流興兵,時為錄尚書輔政的陳宣帝命全部軍隊出兵討伐華皎,委派他為總知中外城防諸軍事。華皎被平,宣帝即位,在太建元年(569年)授裴忌為東陽太守,改封樂安縣侯,食邑一千戶。太建四年(572年),他入朝出任太府卿,次年(573年)轉職都官尚書[3][4]吳明徹率軍北伐,朝廷下詔以裴忌以本官監督吳明徹軍隊。淮南平定,授與他軍師將軍、豫州刺史。裴忌擅長安撫人心,於是當地安定,改授使持節、都督譙州諸軍事、譙州刺史,但未及就任,就因吳明徹獲詔攻打彭城、開封而改任都督,與吳明徹夾擊。陳軍在呂梁被打敗,裴忌被俘虜到北周,北周朝廷授與他上開府,封江夏郡公,開皇十四年(594年)在長安去世,虛歲七十三[5][6]

子女

  • 裴蕴,隋朝开府、银青光禄大夫、御史大夫

引用

  1. ^ 1.0 1.1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裴忌字無畏,河東聞喜人也。祖髦,梁中散大夫。父之平……贈仁威將軍、光祿大夫……忌少聰敏,有識量,頗涉史傳,為當時所稱。解褐梁豫章王法曹參軍。侯景之亂,忌招集勇力,隨高祖征討,累功為寧遠將軍。及高祖誅王僧辯,僧辯弟僧智舉兵據吳郡,高祖遣黃他率眾攻之,僧智出兵於西昌門拒戰,他與相持,不能克。高祖謂忌曰:「三吳奧壤,舊稱饒沃,雖凶荒之餘,猶為殷盛,而今賊徒扇聚,天下搖心,非公無以定之,宜善思其策。」忌乃勒部下精兵,輕行倍道,自錢塘直趣吳郡,夜至城下,鼓譟薄之。僧智疑大軍至,輕舟奔杜龕,忌入據其郡。高祖嘉之,表授吳郡太守。
  2. ^ 2.0 2.1 南史·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五》:之高字如山,邃兄中散大夫髦之子也。……之高第五弟之平字如原……子忌。忌字無畏,少聰敏,有識量,頗涉史傳,為當時所稱。侯景之亂,招集勇力,乃隨陳武帝征討。及陳武帝誅王僧辯,僧辯弟僧智舉兵據吳郡,陳武帝遣黃他攻之,不能克。命忌勒部下精兵,自錢唐直趣吳郡,夜至城下,鼓噪薄之。僧智疑大軍至,輕舟奔杜龕,忌入據吳郡。陳武帝嘉之,表授吳郡太守。
  3. ^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高祖受禪,徵為左衛將軍。天嘉初,出為持節、南康內史。時義安太守張紹賓據郡反,世祖以忌為持節、都督嶺北諸軍事,率眾討平之。還除散騎常侍、司徒左長史。五年,授雲麾將軍、衛尉卿,封東興縣侯,邑六百戶。及華皎稱兵上流,高宗時為錄尚書輔政,盡命眾軍出討,委忌總知中外城防諸軍事。及皎平,高宗即位,太建元年,授東陽太守,改封樂安縣侯,邑一千戶。四年,入為太府卿。五年,轉都官尚書。
  4. ^ 《南史·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五》:天嘉五年,累遷衛尉卿,封東興縣侯。及華皎稱兵上流,宣帝時為錄尚書輔政,盡命眾軍出討,委忌總知中外城防諸軍事。宣帝即位,改封樂安縣侯。歷位都官尚書。
  5. ^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吳明徹督眾軍北伐,詔忌以本官監明徹軍。淮南平,授軍師將軍、豫州刺史。忌善於綏撫,甚得民和。改授使持節、都督譙州諸軍事、譙州刺史。未及之官,會明徹受詔進討彭、汴,以忌為都督,與明徹掎角俱進。呂梁軍敗,陷于周,周授上開府。隋開皇十四年卒於長安,時年七十三。
  6. ^ 《南史·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五》:及吳明徹督眾北伐,詔忌以本官監明徹軍。淮南平,授豫州刺史。忌善於綏撫,甚得人和。及明徹進軍彭、汴,以忌為都督,與明徹俱進。呂梁軍敗,見囚于周,授上開府。隋開皇十四年,卒于長安,年七十三。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陳書/卷25》,出自姚思廉陳書

参考文献

  •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
  • 南史》·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