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蘇聯的人口轉移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蘇聯的人口轉移
去富農化蘇聯的強制安置,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1930年–1931年間去富農化的放逐路線
位置蘇聯佔領區
日期1930–1952
目標富農,農民,少數民族,及佔領區公民
類型人口轉移種族清洗強迫勞動種族滅絕[1][2][3] [4] 階級滅絕強制居留
死亡~800,000[5]–1,500,000[6]
主謀國家政治保衛總局(OGPU) / 內務人民委員部(NKVD)

蘇聯的人口轉移(俄语:Депортации народов в СССР)可分為以下幾大類:驅逐“反蘇”的人口類別,通常被列為工賊,驅逐整個民族,勞動力轉移,組織遷移,並用俄羅斯人來填補種族清洗後的領土。大部分人口转移发生在1930年至1953年间,在斯大林去世后停止。

社會團體驅逐出境

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时期,富农被指控為破坏者,不論其國籍大量移居到西伯利亞中亞,一直持續到1950年初。根據蘇聯檔案,在1930年和1931年間,有1803392人被送到勞動殖民地和營地,其中1317022人到達了目的地。1931年後繼續進行規模較小的驅逐。富農及其親屬在勞動殖民地中死亡的人數為389521。

民族安置

民族遷移是斯大林处理問题民族的辦法,通常是發配到西伯利亚中亚。與以前不同,斯大林是全民族發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很多民族被指通敌而發配,這深刻地影響了戰後蘇聯的民族分佈版圖。

1932-1936開始驅逐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俄羅斯歐洲部分的波兰人、1937年發配高麗人到中亚、1939年蘇聯入侵波蘭後,新征服的波蘭東部1.5萬人被驅逐出境。波罗的海三国也是如此,波羅的海三國成年人口的10%被驅逐出境,或送到勞改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特別是在1943年至1944年,蘇聯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驅逐 。約有一百九十萬人被驅逐到西伯利亞和中亞各共和國。最有名的是克里米亚鞑靼人車臣人的驅逐。從黑海沿岸地區驅逐其他少數民族包括保加利亞人希臘人亞美尼亞人

戰後東普魯士成为加里寧格勒,人口也被俄羅斯人取代。在原有民族被發配後,俄羅斯人通常很快会填補该地區的人口空虚。这導致了日後的民族問题。

勞動力轉移

勞動力轉移有两种,一种是被強逼,另一种是自願的,如處女地運动

參考文獻

  1. ^ UNPO: Chechnya: European Parliament recognizes the genocide of the Chechen People in 1944. [2021-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4). 
  2. ^ Rosefielde, Steven. Red Holocaust. Routledge. 2009: 84. ISBN 978-0-415-77757-5. 
  3. ^ Perovic, Jeronim. Perovic, Jeronim (2018). From Conquest to Deportation: The North Caucasus under Russian Rul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0934675. OCLC 1083957407.. June 2018: 320 [2021-06-25]. ISBN 97801909346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9). 
  4. ^ Burds, Jeffrey. The Soviet War against 'Fifth Columnists': The Case of Chechnya, 1942–4.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April 1, 2007, 42 (2): 267–314. S2CID 159523593. doi:10.1177/0022009407075545. 
  5. ^ Grieb 2014,第930頁.
  6. ^ Werth 2004,第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