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 (張致)
興隆
| ||
政权 | ||
君主 | 張致 | |
历时 | 2年 | |
|
---|
興隆(1216年—1217年),《元史》作興龍,为中国金朝时期起事者張致的年号,前后共2年。[1][2]
《元史》及《續資治通鑑》以張致叛亂及建元在乙亥年(1215年),平叛在丙子歲(1216年);[3][4][5]《史進道神道碑》在張致叛亂丙子年(1216年),平叛在丁丑歲(1217年),無建元記載。[6]
景愛《金代官印集》收錄了兩件「龍興」年號的官印:其一為「萬戶之印」,印背刻有「龍興二年三月禮部造」字樣;其二為「巡檢司印」,印背刻有「龍興貮柒年月日元帥府劄付潭州大團崖造」字樣。[7]有人認為史書記載的「興隆」和「興龍」都是「龍興」的誤載。[8]
公元纪年对照
興龍 | 元年 | 二年 |
---|---|---|
公元 | 1216年 | 1217年 |
干支 | 丙子 | 丁丑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 中國
- 越南
- 日本
參考資料
-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92頁。
- ^ 李兆洛《紀元編》卷上:「張致,興隆〈貞祐三年十二月改,明年十一月平。一作興龍〉。」
- ^ 宋濂. 元史本紀第一太祖. 维基文库.「〔太祖十年四月〕詔張鯨總北京十提控兵從南征,鯨謀叛,伏誅。鯨弟致遂據錦州,僭號漢興皇帝,改元興龍。……十一年丙子春,還廬朐河行宮。張致陷興中府,木華黎討平之。」
- ^ 宋濂. 元史列傳第六木華黎. 维基文库.「〔乙亥〕至平州,鯨稱疾逗留,復謀遁去,監軍蕭也先執送行在,誅之。鯨弟致憤其兄被誅,據錦州叛,……丙子,致陷興中府。七月,進兵臨興中。先遣吾也而等攻溜石山,……又遣蒙古不花屯永德縣東候之。致果遣鯨子東平將騎兵八千、步卒三萬,援溜石。蒙古不花引兵趨之,馳報,木華黎夜半引兵疾馳,遇於神水縣東,夾擊之。……斬東平及士卒萬二千八百餘級。拔開義縣,進圍錦州。致遣張太平、高益出戰,又敗之,斬首三千餘級,溺死者不可勝數。圍守月餘,致憤將校不戮力,殺敗將二十餘人。高益懼,縛致出降,伏誅。」
- ^ 畢沅.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六十. 维基文库.「〔嘉定八年十二月〕蒙古以張鯨總北京十提控兵,從奪呼蘭薩里必南伐。鯨懷反側,穆呼哩覺之,令舒穆嚕額森監其軍。至平州,鯨稱疾不進,額森執而殺之。鯨弟致,殺長史,據錦州,自稱瀛王,改元興隆,下平、灤、瑞、利、義、懿、廣寧等州。穆呼哩率先鋒蒙古布哈、權帥烏頁爾等軍討之。」
- ^ 《義州節度使行北京路兵馬都元帥史公神道之碑》:「丙子,錦州渠帥張致叛。丁亥,公口口從王提大軍攻拔之。張致伏誅,王又令公招收廣寧府兵,及城下,開門迎降,就命留守廣寧。」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卷86:「按《史進道神道碑》:『丙子,錦州渠帥張致叛。丁丑,從王提大軍攻拔之,張致伏誅。』此《紀》書張致叛於乙亥,討平於丙子,皆差一年。蓋沿元明善所撰《木華黎世家》之誤,當以碑為據。《史樞傳》:『父天安丁丑從討叛人張致平之。』正與碑合。《何實》、《王珣傳》俱以致叛繫之丙子歲,惟《珣傳》稱誅致即在是年,稍有不合耳。」
- ^ 景愛《金代官印集》,第241頁。
- ^ 几方官印对《元史》等史书的修正. 毫厘锱铢. [2020-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6).
深入閱讀
- 李崇智. 中國歷代年號考.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參看
前一年號: 大漢 |
金朝錦州起義年號 | 下一年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