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臺東縣歷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灣歷史台灣歷史年表
史前時期
荷治
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權及部落-1933
明鄭時期
1661-1683
清治時期
1683-1895
日治時期
1895-1945
戰後時期
1945 迄今
其他臺灣系列

人口 - 族群 - 經濟 - 交通
地理 - 文化 - 教育 - 法律
政治 - 政府 - 軍事 - 外交

臺灣主題首頁

臺東地區很早就有人類活動,在兩萬至兩萬五千年前,境内產生了台灣最早的人類遺址長濱文化。之後又產生了卑南文化等原住民文明。

史前時期

長濱文化是至今臺灣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化,距今約兩萬至兩萬五千年,當時台灣尚與亞洲大陸相連。長濱文化是一個以漁獵和採集為生的隊群社會,據遺物推測,此一聚落的人口規模不大,主要居住在海邊的洞穴內及岩蔭下,不知農耕畜牧,亦不會製陶,也不會冶煉鐵器,但已知用火,以敲打的方式製作石器,生活則靠狩獵和採集自然食物維生,目前發現的分布地點以台東南部沿海地帶爲主。該文化由台大考古團隊於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發現,考古團隊在海蝕洞穴中進行了五次的探掘工作,發掘出不少舊石器晚期人類使用過的礫石器具,主要分布在四處洞穴(潮音洞、海雷洞、乾元洞及崑崙洞)底部[1][2]

在距今約52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臺東地區產生了以卑南遺址為代表遺址的卑南文化。該遺址位於臺東市南王部落(卑南社)附近,範圍約100公頃,包含龐大的聚落,其建築物成排分佈,格局嚴謹,已經是頗具組織的社會結構。生產以農業為主,有大量的石刀,石鐮和去殼用的石杵,推測是種植小米和旱稻;此外狩獵工具的矛、簇也很多,但漁具就比較缺乏。生活用具的陶器以夾砂素面紅陶為主。有數以千計的蛇紋岩石板棺埋在建築物底部,成帶狀分布,而且與地上建築物的座向相同。棺內有豐富精美的陪葬玉器、陶器。

卑南遺址的月形石柱

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臺東南部的卑南族勢力强大,一群卑南族知本社族人南遷進入恆春半島東部,並與當地的排灣族武裝衝突。由於擁有強大的組織與武力,當地的排灣族與別族墾民皆紛紛臣服,並以「斯卡羅」稱呼這一支外族,斯卡羅一詞可能意指「乘轎者」,或是指來自「卡羅」(Qaro)地區的人,即知本社(知本社)。這一支卑南族稱霸恆春半島東部後,逐漸成為擁有原始土地權的統治階層,形成卑南族頭目統治排灣族庶民的社會。這一支卑南族後來與當地人口多數的排灣族人通婚,漸漸融入並排灣化。[3][4]

荷西時期

1636年,瑯嶠社(今恆春)頭目請荷蘭官府協助與卑南覓(今臺東)媾合,聽聞台灣東部盛產黃金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當局先派中尉詹.尤立安生(Jan Jeuriaensen)前往兩地瞭解情況,再派佐理商務官員馬丁.威瑟靈(Marten Wesselingh)長駐卑南覓,順便探訪金礦所在。卑南覓遂成為臺東最早見諸史料之地名。

1642年2月,荷蘭軍隊進入臺東,在卑南覓大港口駐軍,並與卑南族利嘉社泰安社發生過戰爭,今日臺東市第一公墓萬姓祠內尚存有昔日荷蘭士兵骨骸。1644年東印度公司設立卑南地方會議區,名義上管轄今花蓮、臺東,實際上僅北起花蓮玉里,南迄臺東大竹溪。至1655年,東部已43社(部落)承認荷人治權,人口約五、六千人。荷蘭人於卑南覓建立「瞨社」制度,經由漢人社商之手獲取原住民鹿皮專賣之經濟利益。

明鄭時期

1661(永曆15年),鄭成功將荷蘭人逐出臺灣,以臺灣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其政權控制範圍以南部為主,對於東部之經營,大抵沿襲荷人方式,於各社設立土官,令其自治。當時以卑南覓為主的46社皆臣服。經濟方面亦承襲荷人瞨社制度,不同的是控制管理較荷人為嚴,且直接向社商徵稅,視東部為其領土之一部。

清治時期

清治早期東部曾有數十番社歸化輸餉,但朱一貴事件後,清朝政府下禁令封山長達百年,期間僅有零星漢人至卑南、火燒島成廣澳璞石閣新城開墾。道光年間曾有平埔族西拉雅族駐留於臺東港,先後達7年之久,後來受卑南族逼迫而集體北遷。咸豐初年,原居枋寮閩南漢人鄭尚率先在此建立聚點,與原住民從事交易活動。隨後又有更多漢人移入,逐漸形成村落。同治末年,已有漢人28戶在此定居,稱之為「寶桑庄」。由於地型上的崎嶇和海運上的不便,直到19世紀中葉以前,臺東都還是清朝政府眼中的化外之地,除少數逃犯外,多數百姓視入後山為畏途。這樣的情形一直要到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才有所改變。清廷在此之後派遣自強運動的重要推手,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赴臺經略後山,將今日中央山脈以東,今宜蘭縣南側、花蓮縣、臺東縣,以及屏東縣牡丹鄉滿州鄉東側濱海,劃為卑南廳,歸屬臺灣府,廳治設於今臺東市。有鑒於臺灣西部清領區對東部聯絡艱難,沈葆楨由北至南連開數條道路橫貫臺灣本島,自此打開東部對外的聯繫。1874年開闢崑崙岰古道,總長約105公里,起自屏東縣來義,翻越中央山脈,至臺東縣金崙[5]在開路的同時,沈葆楨從福建招來的移民也搭乘帆船登陸臺東,今臺東市寶桑里一帶是東部最早的漢人移民據點。1867年,今臺東地區長濱鄉的平埔族人自行開設水圳,引石坑溪水灌溉長濱沖積扇的長濱、成功等地。1878年屏東潮州區移民陳和枝和其他共17人,合力在池上修築水圳,引卑南溪水灌溉池上。[6]

1886年臺灣建省,將卑南廳升格為臺東直隸州,州治設於今花蓮瑞穗鄉,並於原卑南廳治設州同,花蓮港設州判,預計於州下設三個行政區。首任巡撫劉銘傳以「轄境太廣,則耳目難周;控制太寬,則聲氣多阻。」建議重劃臺灣郡縣,於水尾設直隸知州,稱臺東直隸州,原卑南廳舊治設州同一員,花蓮港增設州判一員。1888年(光緒十四年)12月7日裁撤原駐紮卑南臺灣府南路撫民理番同知正式設立臺東直隸州。后移治今臺湾臺東縣西北卑南乡。属福建臺灣省。《臺灣輿圖》將卑南廳分成三段,從北到南分別是崎萊(木瓜溪以北)、秀姑巒(木瓜溪到網網溪)、卑南(網網溪以南)。而根據《臺灣地輿全圖》說略,當初設臺東直隸州時,原本計畫將州域分三段,北段設花蓮港廳,中段是州治水尾,南段設卑南廳。然而光緒十四年(1888年)發生大庄事件(呂家望事件),在水尾駐守的清軍被殲滅,營房、民房也遭到燒毀,根據胡傳在光緒十八年(1892年)前往臺東直隸州巡視的記錄,當時水尾一帶只有四、五家居民,都是粵人。此事件對清朝治理臺灣東部的行動造成影響,實際上的州治移往卑南街(今臺東市),直隸州底下分設兩廳的規劃也作罷。

日治時期

1930年臺東廳行政區劃圖

1895年馬關條約後,臺灣割讓給日本。7月3日公布《地方官假官制制定件》,擬定將清政府時期的三府改制為三縣,府下縣、廳改制為縣下支廳,而臺東直隸州遭降級成與西部縣等同的支廳,預計設立臺南縣臺東支廳。但總督府實際上未統治中南東部,8月改為派出性質的臺南民政支部臺東出張所。1896年4月,總督府正式統治東部,才正式設立臺南縣臺東支廳。1897年6月臺東支廳自臺南縣分出升格為臺東廳,並依當初臺東直隸州預計劃設的三個行政區,於廳下設卑南(今臺東縣不含池上關山)、水尾(今花蓮縣壽豐鄉以南,以及臺東縣池上關山)、奇萊(今花蓮縣壽豐鄉以北)等三個辨務署。1898年6月,廢辨務署;8月設派出性質的花蓮港出張所,轄今花蓮縣瑞穗鄉以北。1900年5月,再劃設成廣澳(今成功鎮、東河鄉、長濱鄉)、璞石閣(今花蓮縣玉里鎮、富里鄉)、卑南(上述地區以外)三出張所。1901年6月卑南出張所轄區切出巴塱衛(今太麻里鄉、大武鄉)出張所。

1901年11月,臺灣地方制度變更,出張所改為支廳,而廳治所在出張所廢除不設支廳由廳直轄。臺東廳下轄花蓮港、璞石閣、成廣澳、巴塱衛四支廳。1909年10月,花蓮港、璞石閣兩支廳分出設立花蓮港廳。1915年,今池上鄉、關山鎮、鹿野鄉一帶分設里巄支廳。1920年,里巄支廳與廳直轄地區合併為臺東支廳,成廣澳、巴塱衛兩支廳改名為新港、大武支廳。1931年,臺東支廳再度劃出里壠支廳。1937年,臺東廳正式比照西部州郡制,大武支廳與臺東支廳合併為臺東郡,里壠、新港支廳改為關山新港郡

戰後時期

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日本臺灣總督府轄區,11月6日設立臺東縣接管委會。於1946年1月12日設立臺東縣至今,原關山郡、臺東郡、新港郡則改為縣轄區,郡下街庄改為區下鎮鄉,郡下蕃地則切割併入鄰近的鄉鎮。臺東鎮較特別,日治末期,臺東街併入卑南庄,戰後則將原已併入的卑南庄切出並和臺東郡蕃地合併成立卑南鄉;臺東街則縮小為未併入前範圍,成立臺東鎮。4月1日,鹿野鄉、關山鄉、太麻里鄉、大武鄉山區劃出延平、海端、金崙、達仁等山地鄉。6月1日,設立紅頭嶼山地鄉。同年,新港鄉升格為成功鎮,關山鄉升格為里壠鎮,都蘭鄉改名東河鄉。11月,金崙鄉鄉治改劃入太麻里鄉,金崙鄉改名金山鄉。1947年,紅頭嶼鄉更名為蘭嶼鄉。1948年2月,三縣轄區廢除,鄉鎮改為縣直轄。1949年3月,於里壠鎮設立東峰區署(縣轄區),管轄五個山地鄉,1951年4月廢除。1954年,里壠鎮改名為關山鎮。1958年,金山鄉改名金峰鄉。1974年10月,臺東鎮劃入卑南鄉(含鄉治)10村,並於隔月申請改制縣轄市。1976年1月1日,臺東鎮正式改制為臺東市[7][8][9]

前身為「關山越嶺道」的南橫公路於1968年7月動工,起點台南左鎮,終點台東海端,為台灣南部一條橫貫中央山脈的重要公路,最高點大關山隧道海拔2722公尺,1972年10月31日通車,歷時4年4個月。施工期間大部分路段均為新闢道路,設計標準比照中部橫貫公路施作,均採用傳統人力方式修築開闢,因工程甚為艱鉅,共計有116位工作人員罹難,在天池設置長青祠以供悼念。[10]

日治時期就有興建屏東和台東間橫斷鐵道的計畫,但是因施工困難等問題而未付諸實行。戰後以施工較易、工期較短及經費較省的枋山線做為南迴線的路線。1977年列入「十二大建設」並進行規畫。1980年設立「南迴鐵路工程處」並著手動工開始興建,1984年改以「繼續完成南迴鐵路計畫」併入「十四項重要建設計畫」中,1985年7月卑南(台東)到知本段通車,1987年12月知本到太麻里段通車,1991年12月全線完工通車,自此臺灣的環島鐵路系統終於完成。南迴鐵路西經枋寮車站,經古莊、大武、瀧溪、金崙、太麻里、知本等地,途中穿越查留凡山、巴矢山,終點站為臺東(卑南)車站。全線共修築大、小橋樑158座,隧道35座,總長38,202公尺,最長的中央隧道長達8,070公尺[11]

參考文獻

  1. ^ 長濱文化其來有自 出土鹿牙鹿骨 均具考古價值 宋文薰教授發掘先民史. 《聯合報》. 1970-08-31 (中文(臺灣)). 
  2. ^ 盧太城. 神秘踏浪人 八仙洞祖先來自何方. 《中央日報》. 2016-08-27 (中文(臺灣)). 
  3. ^ 斯卡羅遺事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4-02-22.
  4. ^ 斯卡羅族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4-02-22.
  5. ^ 《台灣的古道》,遠足文化,出版日期:民國91年5月 ISBN 9868015421
  6. ^ 臺灣的古圳道 王萬邦/著 ISBN 978-957-28561-0-9 2003年4月出版
  7. ^ 台東鎮改制為縣轄市 [[台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影音文化資產]]
  8. ^ 轄區概況 台東縣台東戶政事務所生活服務網. [2021-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7). 
  9. ^ 《發現古地圖:城市的起源》,臺東市公所全球資訊網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9-11-24.
  10. ^ 南橫十帖(一). 陳玉峰.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007-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11. ^ 南迴記事. 台灣鐵路管理局. [2013-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