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渭
胡渭(1633年—1714年),初名渭生,字朏明,號東樵,浙江湖州府德清縣人,明末清初經學家、地理學家。
生平
崇禎十七年(1644年)十二歲時父胡公角去世,時值亂世,由母沈氏攜同避難山中,猶手一編不輟,十五歲為縣學生,試中取得高等第,充增生,屢赴行省試不中,入太學,後任教於刑部尚書馮溥府邸中。康熙十七年(1678年)擬開博學宏辭科,馮溥打算舉薦胡渭,胡渭力辭不受,專窮經義。精於輿地之學,講《禹貢》甚精當,曾與閻若璩等助修《大清一統志》。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去世。著有《易圖明辨》、《禹貢錐指》等。
家族
曾祖胡友信,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科進士,與歸有光齊名。
有孫胡彥昇(《清史稿》誤作胡渭子)。
評價
-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曾讚胡渭:「當時如胡渭《易圖明辨》,能辟《圖》、《書》之謬,而《洪範》並攻漢儒。」
-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聖祖仁皇帝南巡,德清胡朏明先生渭撰《平成頌》,並所著《禹貢錐指》,獻諸行在。有詔嘉獎,召至南書房直廬,賜饌,御書『耆年篤學』四大字賜之,儒者皆以為榮。後閻潛丘垂老入都,諄諄以求御書為言,蓋深羨朏明之遇也。」[1]
- 陳康祺:「崑山徐尚書養痾洞庭,書局自隨,其聘修《一統志》者,無錫顧祖禹景範、常熟黃儀子鴻、山陽閻若璩百詩、德清胡渭朏明也。一堂賓從之賢,皆九等人表之最。官書如此慎重,豈復私家著述所能比肩。」[2]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
[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