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绿孩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绿孩子》是由英国的无政府主义诗人兼评论家——赫伯特 · 里德所作,这是他唯一一部小说。 [1]该小说写于1934年,于次年由出版商海涅曼首次发行。小说故事来源于12世纪的绿孩传说。传说有两个来历不明的绿孩出现在英国的伍尔皮特村,他们说着一口人们陌生的语言。 [1]里德在1931年出版的《英文散文风格》一书中写道: 绿孩传说堪称“幻想小说之典范”。 [2]

小说主人公名叫奥利弗罗,他是故事虚构的国度——南美朗科多共和国的独裁者。该小说分为了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均以主人公之死结束。每一次,奥利弗罗之死都寓示着“一次生命的升华”, [1]体现出该小说探寻生命意义的主题思想。

情节摘要

该故事分为了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采用了第三人称视角,第二部分则是第一人称视角。小说故事从1861年写起,那年,南美朗科多的首领奥利弗罗假死,他伪装自己遭遇了暗杀。他回了英格兰,回到他生长的村庄。回乡当晚,奥利弗罗察觉,村庄的小溪似乎在倒流,于是他决定逆流而上,一探究竟。

奥利弗罗沿着溪流来到磨坊,那里有一扇窗亮着光,他透过窗户看到一个女人被绑在椅子上,磨坊主在逼迫她喝下刚宰的羔羊血。奥利弗罗出自本能地翻进窗户,就这样,他“跃入奇幻世界”。 [3] 起初,磨坊主没有任何抵抗,他便得以放了这个女人。通过肤色,他认出,她是萨莉。三十年前,他离开那天,有两个神秘的绿色孩子来到村庄,其中一个正是萨莉。他还认出磨坊主是克尼肖,因为这是他在乡村学校教过的学生。两人争斗中,克尼肖意外溺死在磨坊池塘。第二天早上,奥利弗罗和萨莉继续去探寻溪流源头,结果发现,尽头是一个池塘——位于村庄上方高处的沼泽里。河床里的沙子闪着银光,萨莉在水里摇摇晃晃地走着,慢慢下沉。奥利弗罗冲向她,结果二人手拉着手,没入水中。

他离开村子那时,名叫奥利弗,是一个青年教师,后来他返回家乡时,摇身一变,变成了朗科多的前首领奥利弗罗。该书第二部分便围绕着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故事展开。他起初前往伦敦,希望找到一份作家的工作,结果却在一家裁缝店当了三年簿记员。后来,他乘船来到西班牙加的斯。他不会说西班牙语,还带着一本伏尔泰(Voltaire)的书,因此被人怀疑是革命者而被捕。

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德(Ferdinand)去世后,天下大赦,奥利弗重获自由,之后他去了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 。在那里,他被人误认为是革命特工,并被带去见了朗科多的陆军将领桑托斯。他们密谋占领该国的首都并暗杀首领。大功告成之后,“唐 · 奥利弗罗”成了议会领袖,他当上了朗科多的新独裁者。他在位长达25年。最后,他发觉在自己领导下的国家停滞不前、”道德沦丧”; [4]于是他开始怀念家乡,他想要逃走。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他想要逃离朗科多,奥利弗罗假装自己遭遇暗杀。

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接着从奥利弗罗和莎莉消失在水下写起。他们被一个大气泡包裹起来送往水池中心,然后向上,他们到了一个大石窟中,从那,他们步行穿过一串相连的洞穴。莎莉告诉奥利弗罗,这是她和弟弟30 年前离开的故土。不久,他们遇到了她的同乡。莎莉,又名西洛恩——这是她在这里的名字,她向同乡们诉说:多年前,她和人群走散,迷了路,但现在她回来了,还带来一个“同样迷了路,想留在这的人”。[5]人们欢迎奥利弗罗和西洛恩,让他们留下。在这,人们的生活从低到高分为不同境界:第一境教人青春的欢悦;第二境教人劳动的欢畅;第三境教人思想的欢欣;最后,最高境界,则是独自静思带来的“崇高乐趣”。 [6]

奥利弗罗很快就厌倦了第一境的生活,他移到第二境,把西洛恩抛在了身后。在第二境,他学习如何雕琢和打磨水晶。水晶是这个地下世界最神圣的东西。最终,他获准来到最高境,这是“生命最后一站”。 [7]奥利弗罗选了一个石窟,要在那独自度过余生,去沉思水晶雕琢后的“自然绝美”。[8]食物和水会定期送来,他静心等候“诸德圆满”,[9]带着“特殊的喜悦”去迎接死亡。 [10]人们将奥利弗罗的遗体运出石窟时,遇到了另一队运送西洛恩遗体的人马。她与奥利弗罗同时寂灭。两人被安葬在一起,人们希望这样能够实现“合二为一,和谐共存”,[10]这是绿族人逝世后的惯例。

类型和风格

英语教授理查德·沃森认为,《绿孩子》这部作品“无视分类”,且“故事的三个部分不连贯”、结构复杂。 [11]小说第一部分采用了19世纪的哥特式童话风格,第二部分写了一出“传统政治冒险”,二者过渡突兀。在第二部分,主人公回忆讲述了他如何一路成为朗科多独裁者的故事。到最后一部分,作者接着第一部分来描写“绿族人的神奇地下世界”。因为小说第一部分与剩余部分文风大相径庭,所以一些评论家将其视为一部支离破碎的作品,或“'真正的'小说”。[12]

奥利弗罗对地下世界的追求和柏拉图洞穴寓言相反。柏拉图在《理想国寓言中写道:一群犯人关押在山洞里,只能看到墙壁,他们身后闪烁着火光,所以便只能看到墙上的光影;而哲学家则像是从山洞走出的人,能够看到投射出影子的原型。里德把这个故事颠倒过来。当西洛恩离开地下世界时,她抛弃了柏拉图式的“永恒”,而奥利弗罗跟随她回到“洞穴”,来探寻“神圣的万物本质”。[13]

当死亡降临,奥利弗罗感到一份特殊的安乐,他的四肢逐渐感受不到血液流动,他逐渐摆脱长久以来的痛苦……他的心跳,宛如孤盏中的一团火,燃烧着、跳跃着。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不复以往那种急切与激动,永远地平静下来。.[10]
赫伯特·里德

里德在书的最后几页,描述了奥利弗罗死前最后的思考,表达形式和柏拉图的《斐多篇》相似。[a]苏格拉底认为,死亡是灵魂的归宿,而奥利弗罗希望他的身体能摆脱灵魂折磨,如水晶般坚固,与宇宙融为一体。奥利弗罗将生命而不是死亡,视为元凶,“因为它(生命)破坏了外界和谐”。 [15]《斐多篇》最后,苏格拉底提出,我们自己的世界不过是沧海一粟,每个世界由地下河流连接起来,这与里德描写的绿族人地下世界极为相似。 [16] 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里德所描绘的绿族世界受到了W·H·哈德森1887年的乌托邦小说《水晶时代》影响,在这个故事中,人们追求“超脱生死”。[17]

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辩证探索生命意义、回归生命本源”。 [18]绿族人重视安葬逝者遗体来实现“人与宇宙合二为一”,尽管这让一些读者反感,但里德借此讽刺“传统西方宗教观念——灵魂会升到虚无的天堂”。[19]

该手稿最初的标题为《远方内陆》,但也许是创作完第一部分时,里德将其更名为《绿孩子》,这表明小说的重点已从奥利弗罗探寻溪流源头转到绿孩子身上。 [12] 原题呼应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的《永生颂》,这部作品描述了“影响余生的童年‘美丽风光’”。[20]

里德对精神分析感兴趣,并在著作中运用了弗洛伊德荣格精神分析理论[21],尽管“更多的是流于形式而不是意义关键”。[22] 奥利弗罗探索溪流源头被“喻为在心境中穿梭”,他“由前意识层面转向本我”。[23]对奥利弗罗而言,磨坊主克尼肖代表着“潜藏在文明之下的邪恶天性”,即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而奥利弗罗则代表了自我[23] 30年前,奥利弗罗是克尼肖的老师。那时候,他把一个模型火车带到学校,而克尼肖故意将发条上紧弄坏火车头。奥利弗罗无法容忍这样无非生非的人,同时也因在乡村里前途渺茫而心灰意冷,第二天他便离开了。

奥利弗罗和克尼肖的冲突是荣格心理分析的一个体现,西洛恩这个人物也体现出这点。克尼肖代表“人潜意识中,人性黑暗、原始、动物性的一面”。荣格认为,面对阴影的唯一办法就是承认存在阴影,而不是像奥利弗罗30年前离开村庄那样,抑制阴影。 [24]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Barker (1998).
  2. ^ Harder (1973).
  3. ^ Wasson (1962),第648頁.
  4. ^ Read (1969),第118頁.
  5. ^ Read (1969),第133頁
  6. ^ Read (1969),第134頁
  7. ^ Read (1969),第148頁
  8. ^ Read (1969),第151頁
  9. ^ Read (1969),第152頁
  10. ^ 10.0 10.1 10.2 Read (1969),第154頁
  11. ^ Wasson (1962),第645頁
  12. ^ 12.0 12.1 The Green Child by Herbert Read, Leeds University Library, [10 Octo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3) 
  13. ^ Harder (1973),第718頁
  14. ^ Barker (1998),第10頁
  15. ^ Harder (1973),第737頁
  16. ^ Barker (1998),第113頁
  17. ^ Manlove (2002),第40–41頁
  18. ^ Harder (1973),第716頁
  19. ^ Brown (1990),第181頁
  20. ^ Barker (1998),第104頁
  21. ^ Harrod, Tanya, Read, Sir Herbert Edward (1893–1968),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5 April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2. ^ Harder (1973),第723頁
  23. ^ 23.0 23.1 Harder (1973),第720頁
  24. ^ Harder (1973),第723–724頁

注释

  1. ^ 在手稿中,故事最后部分以《斐多篇》的摘录开头:「因此,如果你想听我讲故事,那就先听听这天下地上的故事」。发布的版本删掉了这点。[1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