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號交響曲 (馬勒)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3月19日) |
e小調第7號交響曲由古斯塔夫·馬勒所創作,於1904年至1906年完成。本首有時又冠以「夜之歌」(德語:Nachtmusik)的標題,然而馬勒卻从未知晓此标题。[來源請求]
《第7號交響曲》可以算是馬勒所有交響曲中演奏次數最少的一首。因是全曲中的各樂章未能達到互相連貫的效果,在1908年的首演時,不論是觀眾或演奏者都對這首曲的反應並不理想。近年隨着學者和指揮家對樂曲有較多的認識後,本曲的演奏次數才稍有增加。
背景
创作
1904年,馬勒指揮事業如日中天,名震歐美,其作品開始為人賞識;同年六月,已有一女的他更再添千金。一如以往,到了夏天馬勒就離開維也納,到他在麥爾尼格的卡林西亞山區处一幢建於湖邊的別墅度假。完成第六交響曲前,第七交響曲之第二、四樂章(該兩樂章涉及「夜之歌」)就在此時寫成,而樂曲其他部分也大致構思好。翌年夏季,馬勒繼續埋首寫作,聲稱只花四星期就要完成第一、三、五樂章。
全曲在1905年8月15日脫稿,而配器亦於1906年完成;然而當時的馬勒尚未完成第六交響曲,遂將第七交響曲搁置在一旁,在排練期間偶然略作修改。直至1908年9月19日,在布拉格為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登基金禧紀念誌慶而設的慶典中,此首交響曲方才首演。
由脫稿到首演這三年間,馬勒的生活和事業皆急轉直下。1907年3月他被迫辭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指揮職位、遭維也納樂迷唾棄(所以馬勒選擇在布拉格市首演第七交響曲),7月5日長女更死於猩紅熱。在女兒彌留之際,馬勒發現自己患上晚期心臟病。馬勒对此交响曲所作的修訂細微,但卻舉足輕重,淡化了樂曲原本樂觀、開朗的情調。
首演
- 世界首演:1908年9月19日,於布拉格市由作曲家本人指揮捷克愛樂樂團演出。
- 英國首演:1913年1月18日,於倫敦市由亨利·約瑟夫·伍德作指揮。
- 美國首演:1921年4月15日,於芝加哥市由費德瑞克·史托克作指揮。
分析
配器
- 木管樂器:1短笛、4長笛(第四長笛手需兼奏第二短笛手)、3雙簧管、1英國管、1 E♭ 調單簧管、4單簧管(A調及B♭調)、1低音單簧管、3巴松管、1低音巴松管
- 銅管樂器:次中音號、4圓號、3小號、3長號、大號
- 敲擊樂器:定音鼓、小鼓、鈸、三角鐵、鈴鼓、鑼、牛鈴、鐘及鐘琴
- 弦樂器:曼陀鈴、吉他、豎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
馬勒在本曲中選用了幾種非樂隊常規樂器,包括了曼陀鈴、吉他和次中音號,而在第六交響曲中的牛鈴亦再一次在此使用。至於樂譜中所指的次中音號(Tenorhorn),近年的研究指出馬勒所要的應該是B♭上中音薩克號(Saxhorn)。但現多較常以中音大號(Tenor Tuba)或上低音號(Euphonium)所替代。
結構
此曲共包含五個樂章:
- 慢速—果斷的快板、但不太快(Langsam - Allegro risoluto, ma non troppo)—E小調,但以B小調作起首;首段樂章以次中音號奏出首個旋律。由於次中音號並非正規樂器,故會偶然使用次中音大號代替。此乃奏鳴曲式之樂段。
- 夜之樂:其一·中庸的快板(Nachtmusik I [Allegro Moderato])—C小調,以倫勃朗的名畫《夜巡》为启发。馬勒在1904年的荷蘭之旅當中亦在市立博物館中觀賞過該名畫。
- 諧謔曲·幽暗地(Scherzo [schattenhaft])—D小調,馬勒將之指示為「幽暗地」;有別於以幽默見稱的詼諧曲,此段樂章之氣氛陰森可怖。弦樂部分更以強弱法作標示。
- 夜之樂:其二·溫柔的行板(Nachtmusik II [Andante Amoroso])—以F大調為主
- 輪旋曲—終曲(Rondo-Finale)—C大調,以上一樂章作延續。形式上,該部份以迴旋曲式作為八段變奏曲之起首,遠勝於結束之樂段。
該交響曲歷時80分鐘。然而奧圖·克倫培勒亦曾作過100分鐘長之演奏。
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規模龐大,次中音號以憂鬱音色奏出第一主旋律,並唱出哀傷的詠嘆調;伴奏音型的靈感据说來自麥爾尼格湖上船夫的槳聲。多種木管、銅管樂器發出悲苦、沉痛的哀號(首演後有人形容此曲「很美妙」。據說首席小號手回應道:「小號要用閉奏音吹到高音升C。我倒想請教一下何『美妙』之有」)。激情的高潮過後,音樂的步伐愈趨緊湊,展開一段风格奇特的舞曲。而后氣氛一轉,兩支法國號奏出抒情旋律,而跌宕抑揚的小提琴充滿維也納風格。不久,一個彷如天籟的樂段出現,靈感似乎來自卡林西亞山區夏季的風光景緻、草木鳥獸;但悽愴的第一主題倏然在低音大提琴重現,之後情感漸趨激越奔放,勢如破竹,直至昂揚的進行曲出现。
第二樂章
第二至第四樂章被統稱為「交響曲中的交響曲」,三個樂章均刻劃「黑」與「夜」。第二樂章是本交響曲兩首「夜之樂」之一,先由法國號互相答和,彷彿暮色漸沉之際聲音在山谷中回響。有评论称此樂章描繪「在夜間散步」,但馬勒則把這樂章與倫勃朗的名畫《夜巡》相提並論。木管樂連蹦帶跳地漸漸遠去,最後消聲匿跡;這時法國號在舞動的弦樂簇擁下,奏出別具田園風味之主題。接著響起的農村舞曲柔和溫婉,是馬勒最輕鬆愉快、最童心未泯的樂段之一。木管在高音的顫動彷彿嚶嚶鳥語,加上遠處牛鈴柔和的噹啷聲和農村舞曲,使鄉郊風情更鮮明。音樂漸漸沉寂;夜幕低垂。
第三樂章
以「幽暗地」作為指示之第三樂章,彷彿黑夜裡的暗湧,氣氛陰森可怖。先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定音鼓和低沉的管樂器,然後木管樂的尖叫令人不寒而慄,若隱若現的低音大提琴又彷彿幽靈閃現。是首令人驚心動魄的圓舞曲,配器稀奇古怪,營造出強烈的恐怖效果。
第四樂章
以「溫柔地」作為指示之第四樂章,是第二首「夜之樂」,但演出樂器較少—不但沒有长号、低音號和小號出现,木管樂器數量亦減半,因而有人形容此樂章是「把長篇室樂樂段放在大型管弦樂作品裡」。先由獨奏小提琴開始,在吉他與曼陀鈴輕聲伴奏下,獨奏法國號營造出令人悠然神往的小夜曲風格。
第五樂章
競相爭嗚的燦爛銅管加上輝煌的定音鼓,為奔放的第五樂章定下基調。正如美國一論者所言,這個樂章像極了電影音樂,把華麗、壯觀、戲劇效果共冶一爐,匯聚成一首「雜亂無章但令人愉快」的管弦樂曲,效果令人嘆為觀止。這裡襲用過不少樂曲之片段(如華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弗朗茲·雷哈爾《風流寡婦》、馬勒第五交響曲、路德教派聖詩《上帝是我們堅強的堡壘》),以及其他諷喻性、嘲弄性的引用。這個樂章氣氛樂觀、熱烈,態度堅決,似乎跟前幾段樂章的陰沉氣氛格格不入,成為全曲最令人費解、最飽受批評的樂章。邁克爾·甘迺迪评论此乐章是「活力充沛、態度樂觀的馬勒式吵鬧大製作」。馬勒本人則直言要捕捉「陽光普照」之效果。結尾盡情運用嘹嘹豐富的聲音,全曲首個主題至此由曇花一現般閃過,像要刻劃烈日當空的炫目光芒。
評論
- 此曲的和声和風格結構可看作是在描绘由黄昏走向黎明的进程。它的开头犹豫而遲緩,逐步转变至终曲里明確的C大調,還回应着華格納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有趣的是,第七交响曲首演当晚,马勒在曲后加演了瓦格纳歌剧的序曲。
- 此曲描述的夜日交替的旅程里有一个令人惊艳的谐谑曲第三乐章,标记为「幽暗地」,这也许是为何荀白克大力赞扬本曲。马勒围绕四度音程创作出大量音乐主题,勋伯格《第一号室内交响曲》里亦可看见这种手法。
- 此曲跟马勒《第六交響曲》擁有著相似的大小和弦交替之动机,首段樂章的进行曲以及在刻画田园风光的段落里对牛铃的使用。
- 喬·孟佐(Joe Menzo)深信該作曲家曾深受理察·史特勞斯所作之「家庭交響曲」之模式所影響——創作該曲時,馬勒亦剛好動筆撰寫第七交響曲,他认为首樂章以馬勒、其妻艾瑪·馬勒及其女瑪麗亞三人作主體。孟佐更以馬勒及阿诺德·勋伯格兩人之近代名作,作為假設及類比,比較兩件事物之相互影響,及馬勒第七交響曲與荀白克一號室樂交響曲(1906年)之相同之處。孟佐亦曾為自己對馬勒作品為評論,及演奏馬勒作品之技巧製成CD全集作參考。[來源請求]
錄音
- 指揮邁可·提爾森·湯瑪斯曾與三藩市交響樂團作過一段錄音(於2006年完成,由SFS Media厂牌发行),而該錄音亦曾獲得葛萊美獎「最佳樂團演奏獎」及「最佳古典專輯獎」。
- 資深奧地利籍指揮米夏埃尔·吉伦曾於1990年代間灌錄過馬勒全集——該專輯以自然流暢見稱,亦重視勾勒細節及整體結構。
- 倫納德·伯恩斯坦亦曾在1965年間演奏過該首馬勒第七交響曲。
参考资料
- ^ Mahler>Chronology>1898-1907: Vienna>Year 1904. Mahler Foundation. [2022-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