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抗
竇抗(6世纪?—621年),胡姓纥豆陵氏[1],字道生,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祖籍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隋朝、唐朝官员。
生平
窦抗是太穆皇后的堂兄,隋朝洛州总管、陈国公窦荣定的儿子,母亲是隋文帝的姐姐成安公主。窦抗仪容美丽,性格旷达坦率,擅长精巧的构思,在隋朝时因为是皇帝的外甥很受隋文帝的宠爱,小时候进入太学,大略的学习了一些图书史籍,以千牛备身、仪同三司为起家官。窦荣定卧病在床时,窦抗亲自侍奉父亲,五十多天衣不解带。开皇六年(586年),窦荣定去世,窦抗为父亲守丧,哀伤过度超过礼法。后来窦抗继承了陈国公的爵位,屡次升任梁州刺史。准备上任时,隋文帝来到窦抗家中,命令窦抗和成安公主尽情宴饮,像平常家人宴席一样,给予窦抗的赏赐非常丰厚,赐给的钱财金宝数以万计。成安公主去世时,窦抗哭的死去活来很多次,隋文帝派宫人到他家中,劝他节制悲哀哭泣。一年多以后,窦抗起复出任岐州刺史,升任冀州刺史,又转任定州刺史,出任辽东道行军总管,改任朔州道行军总管,又出任持节、幽易燕檀四州诸军事、幽州总管、幽州刺史[2],所到之处都因为政令宽厚仁惠而闻名。仁寿四年(604年)八月,汉王杨谅起兵作乱,隋炀帝担心窦抗生变,派遣李子雄前往替换窦抗,李子雄迅速抵达幽州,在传舍停下,招募得到一千多人,窦抗仗着自己素来尊贵,没有按时与李子雄相见。李子雄派遣人告知窦抗,过了两天,窦抗率领两千铁骑来拜谒李子雄的住所,李子雄准备伏兵,和窦抗相见,趁势捉拿了窦抗[3][4][5]。李子雄报告窦抗收到杨谅的信却不上奏,朝廷派人审查杨谅送信的事没有得到验证,就以窦抗有二心除去他的名籍,以窦抗的弟弟窦庆袭封陈国公[6][7][8][9]。
窦抗与李渊从小就亲近,大业九年(613年),楊玄感起兵叛乱,李渊当时在陇右地区统领军队,窦抗对李渊说:“杨玄感按捺不住已经发动了!李氏姓名在天命图谶符录,可以乘现在这个便利的时机,这是上天启发你的。”李淵回答:“不要招来祸患,胡说些什么。”大业末年,隋炀帝派遣窦抗从灵武郡沿着长城侦查并防范贼寇,窦抗听说李渊平定京城,对众人高兴的说:“这是我们家的妹夫,豁达有大度,真是拨乱反正的人主。”义宁二年三月癸酉(618年4月28日),窦抗献灵武郡、盐川郡等几个郡归降李渊政权[10],窦抗就回到长安。李渊见到窦抗很高兴,握着窦抗的手让座说:“李氏终于能成就大事,怎么样?”然后置酒作乐。窦抗出任弘化道安抚大使,升任光禄大夫[2],不久出任将作大匠。武德元年六月辛丑(618年7月25日),窦抗以将作大匠兼任纳言[11]。唐高祖临朝听政,有时让窦抗升坐御座,退朝以后,将窦抗请进卧室,让他放弃礼节,纵酒谈笑,谈及生平的情谊。窦抗经常侍奉宴会超过时限,有时就在宫中留宿。唐高祖常常称呼窦抗为兄而不称名字,宫中都称呼窦抗为舅。窦抗经常陪同唐高祖游玩宴饮,不理朝廷事务。武德元年(618年)十月,窦抗罢纳言[12],改任左武候大将军[13][14],兼领左右千牛备身大将军,又兼领同州刺史[2]。不久窦抗跟随李世民平定薛举,功居第一。武德四年(621年),窦抗又跟随李世民征讨王世充,三月,窦建德出兵援助王世充,五月己未(621年5月28日),唐军和夏军展开虎牢之战,窦建德在汜水河列阵,李世民派遣宇文士及进攻,窦建德派遣部队交战,窦抗带兵攻打窦建德,交战后唐军形势稍不利[15][16]。等到东都平定,在太庙中记功的有九人,窦抗和堂弟窦轨都在其中,朝廷认为非常光荣,赐给窦抗女乐一部、金宝数以万计。武德四年(621年),窦抗陪伴宴会时突然死去,朝廷赠予司空,谥号博[17],后改谥号为容[2]。当时窦抗堂兄弟和子侄中三品官七人,四品、五品十多人,三人娶公主,家中女子嫁为王妃的有数人,显贵的豪门地位,当朝无人可比[18][19]。
住所
窦抗的住所位于长安城的延康坊,开皇十年时窦抗舍宅立为静法寺,寺西有木浮圈,是窦抗弟弟窦琎为母亲成安公主修建,重叠绮丽,高一百五十尺,都是砍伐窦抗园中梨树取的木材,窦抗的园本是西魏大统寺,周武帝灭废佛时赐给窦抗为住宅[20]。
其他
窦抗在冀州担任刺史时曾经广泛召集儒生,让他们互相诘问辩驳,当时大儒刘焯、刘轨思、孔颖达都在坐,盖文达也参加了。盖文达的辩论之辞都出乎儒生们的意外,窦抗非常惊奇,询问说:“盖生是向谁学习的?”刘焯回答说:“这个儒生自幼聪慧,完全出自天然,如果以多问寡,那么我就是他的老师。”窦抗说:“可以说是冰生于水而寒于水。”[21][22]
家庭
兄弟姐妹
- 窦庆,隋朝上柱国、南郡太守、陈国公
- 窦宪,隋朝安康郡公
- 窦琎,唐朝右光禄大夫、将作大匠、邓安公
- 窦氏,嫁隋朝上柱国、使持节、秦州诸军事、秦州总管、潭州总管、左武卫大将军、河北郡开国公张辩
- 窦氏,嫁隋朝大将军、郑瀛二洲刺史、朔夏二州总管、秦川郡开国公李绘
夫人
子女
- 竇衍,唐朝左武卫将军、陈密公
- 竇静,次子,唐朝民部尚书、信都肃男
- 竇誕,第三子,唐朝光禄大夫、莘安公
- 窦师干,唐朝率更令、上开府
- 窦师纶,唐朝秦府咨议、太府少卿、银邛坊三州刺史、上柱国、陵阳郡开国公
- 窦师武,唐朝游击将军、右卫郎将
- 窦师仁
- 窦皦,唐朝朝请大夫、秦府左亲卫别将、左骁卫中郎将、东宫左内率、银青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平陵县开国公[24]
世系关系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资料
- ^ 赵生泉, 《<正解寺残碑>缀补>》, 《文物春秋》 (第04期), 2003年, (第04期): 57–64 [2021-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5)
- ^ 2.0 2.1 2.2 2.3 《金石录·卷二十三》:右《唐窦抗墓志》,欧阳询撰并书。其所历官,新、旧《史》所书颇多闕略。盖抗在隋自岐州刺史迁冀州,又迁定州,又为辽东道行军总管,改朔州道,遂授持节幽、易、燕、檀四州诸军事,幽州总管,幽州刺史,而《史》直云:“自岐州转幽州总管。”其归唐,为弘化道安抚大使,迁光禄大夫;又为左武候大将军,时以本官领同州刺史。《史》皆不载。其卒,《史》言谥“密”,而志作“容”。《新史》言“赠司徒”,而《志》作“司空”。《旧史》亦为“司空”,与《志》合。
- ^ 《隋书·卷七十·列传第三十五》:汉王谅之作乱也,炀帝将发幽州兵以讨之。时窦抗为幽州总管,帝恐其有二心,问可任者于杨素。素进子雄,授大将军,拜廉州刺史,驰至幽州,止传舍,召募得千余人。抗恃素贵,不时相见。子雄遣人谕之。后二日,抗从铁骑二千,来诣子雄所。子雄伏甲,请与相见,因擒抗。
- ^ 《北史·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汉王谅之反,炀帝将发幽州兵讨之。时窦抗为幽州总管,帝恐其贰,问可任者于杨素。素遂进雄,授上大将军,拜廉州刺史。驰至幽州,止传舍,召募得千余人。抗恃素贵,不时相见。雄遣人谕之,后二日,抗从铁骑二千来诣雄所。雄伏甲禽抗,悉发幽州兵步骑三万,自井陉讨谅。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帝将发幽州兵,疑幽州总管窦抗有贰心,问可使取抗者于杨素,素荐前江州刺史勃海李子雄,授上大将军,拜广州刺史。又以左领军将军长孙晟为相州刺史,发山东兵,与李子雄共经略之。晟辞以男行布在谅所部,帝曰:“公体国之深,终不以儿害义,朕今相委,公其勿辞。”李子雄驰至幽州,止传舍,召募得千余人。抗来诣子雄,子雄伏甲擒之。抗,荣定之子也。
- ^ 《隋书·卷三十九·列传第四》:抗美容仪,性通率,长于巧思。父卒之后,恩遇弥隆,所赐钱帛金宝,亦以巨万。抗官至定州刺史,复检校幽州总管。炀帝即位,汉王谅构逆,以为抗与通谋,由是除名,以其弟庆袭封陈公焉。
- ^ 《北史·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抗美容仪,性通率,长于巧思。父卒后,恩遇弥厚,所赐钱帛金宝亦以钜万。位定州刺史,检校幽州总管。炀帝即位,汉王谅反,以为抗与通谋,由是除名,以其弟庆袭封陈公。
- ^ 《旧唐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十一》:抗字道生,太穆皇后之从兄也,隋洛州总管、陈国公荣之子也,母,隋文帝万安公主。抗在隋以帝甥甚见崇宠。少入太学,略涉书史,释褐千牛备身、仪同三司。属其父寝疾,抗躬亲扶侍,衣不解带者五十余日。及居丧,哀毁过礼。后袭爵陈国公,累转梁州刺史。将之官,隋文帝幸其第,命抗及公主酣宴,如家人之礼,赏赐极厚。母卒,号恸绝而复苏者数焉,文帝令宫人至第,节其哭泣。岁余,起为岐州刺史,转幽州总管,所在并以宽惠闻。及汉王谅作乱,炀帝恐其为变,遣李子雄驰往代之。子雄因言抗得谅书而不奏,按之无验,以疑贰除名。
- ^ 《新唐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二十》:威从兄子抗,字道生。父荣定,为隋洛州总管、陈国公,谥曰懿。母,隋文帝姊安成公主也。抗美容仪,性通率,涉见图史。以帝甥蚤贵,入太学,释褐千牛备身、仪同三司。侍父疾,束带五旬不弛;居丧,哀癯过常。袭爵,累转梁州刺史。将之官,文帝幸其第,酣宴如家人礼。母卒,数号绝,诏宫人节哭。岁余,为岐州刺史,转幽州总管,所至以宽惠闻。汉王谅反,炀帝疑抗为应,遣李子雄驰往代之。子雄因诬抗得谅书不奏,桉鞫无状,然坐是遂废。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陈国公窦抗,唐王之妃兄也,炀帝使行长城于灵武;闻唐王定关中,癸酉,帅灵武、盐川等数郡来降。
- ^ 《新唐书·卷一·本纪第一》:辛丑,窦威薨。黄门侍郎陈叔达判纳言,将作大匠窦抗兼纳言。
- ^ 《新唐书·卷一·本纪第一》:是月,窦抗罢。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六》:是月,纳言窦抗罢为左武候大将军。
- ^ 《新唐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二十》:抗与高祖少相狎,及杨玄感反,抗谓高祖曰:“玄感为我先耳,李氏名在图录,天所启也。”高祖曰:“为祸始不祥,公无妄言。”炀帝遣抗出灵武,逴护长城,闻高祖已定京师,喜曰:“此吾家婿,豁达有大度,真拨乱主也。”因归长安。高祖见之喜,握手曰:“李氏果王,何如?”因置酒为乐,授将作大匠兼纳言,寻罢为左武候大将军。
- ^ 《旧唐书·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及建德结阵于汜水,秦王遣骑挑之,建德进军而战,窦抗当之。建德少却,秦王驰骑深入,反覆四五合,然后大破之。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九》:建德列陈,自辰至午,士卒饥倦,皆坐列,又急饮水,逡巡欲退。世民命宇文士及将三百骑经建德陈西,驰而南上,戒之曰:“贼若不动,尔宜引归,动则引兵东出。”士及至陈前,陈果动,世民曰:“可击矣!”时河渚马亦至,乃命出战。世民帅轻骑先进,大军继之,东涉汜水,直薄其陈。建德群臣方朝谒,唐骑猝来,朝臣趋就建德,建德召骑兵使拒唐兵,骑兵阻朝臣不得过,建德挥朝臣令却,进退之间,唐兵已至,建德窘迫,退依东陂。窦抗引兵击之,战小不利。
- ^ 《通典·卷一百四·礼六十四·沿革六十四(凶礼二十六)》:赠司空陈国公窦抗谥曰博。
- ^ 《旧唐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十一》:抗与高祖少相亲狎,及杨玄感作乱,高祖统兵陇右,抗言于高祖曰:“玄感抑为发踪耳!李氏有名图箓,可乘其便,天之所启也。”高祖曰:“无为祸始,何言之妄也。”大业末,抗于灵武巡长城以伺盗贼,及闻高祖定京城,抗对众而忭曰:“此吾家妹婿也,豁达有大度,真拨乱之主矣。”因归长安。高祖见之大悦,握手引坐曰:“李氏竟能成事,何如?”因纵酒为乐。寻拜将作大匠。武德元年,以本官兼纳言。高祖听朝,或升御坐,退朝之后,延入卧内,命之舍敬,纵酒谈谑,敦平生之款。常侍宴移时,或留宿禁内。高祖每呼为兄而不名也,宫内咸称为舅。常陪侍游宴,不知朝务。转左武候大将军,领左右千牛备身大将军。寻从太宗平薛举,勋居第一。四年,又从征王世充。及东都平,册勋太庙者九人,抗与从弟轨俱预焉。朝廷荣之,赐女乐一部、金宝万计。武德四年,因侍宴暴卒,赠司空,谥曰密。子衍。衍嗣,官至左武卫将军。时抗群从内三品七人,四品、五品十余人,尚主三人,妃数人,冠冕之盛,当朝无比。
- ^ 《新唐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二十》:帝听朝,或引升御坐,既退,入卧内,从容谈笑,极平生欢,以兄呼之,宫中称为舅,或留宿禁省,侍燕豫,然未尝干朝廷事。后从秦王平薛举,功第一;又从征王世充。东都平,册勋于庙者九人,抗与从弟轨与焉。赐女乐一部,珍币不赀。卒,赠司徒,谥曰密。
- ^ 《唐两京城坊考·卷四》:东南隅,静法寺。(隋开皇十年,左武候大将军、陈国公窦抗所立。寺门拆抗宅柴戟门所造。西院有木浮圈,抗弟琎为母成安公主建,重叠绮丽,崇一百五十尺,皆伐抗园梨木充用,其园本西魏大统寺,周武帝废佛教,以共寺赐抗为宅焉。
- ^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上·列传第一百三十九》:盖文达,冀州信都人也。博涉经史,尤明《三传》。性方雅,美须貌,有士君子之风。刺史窦抗尝广集儒生,令相问难,其大儒刘焯、刘轨思、孔颖达咸在坐,文达亦参焉。既论难,皆出诸儒意表,抗大奇之,问曰:“盖生就谁受学?”刘焯对曰:“此生岐嶷,出自天然。以多问寡,焯为师首。”抗曰:“可谓冰生于水而寒于水也。”
- ^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三》:盖文达,冀州信都人。博涉前载,尤明《春秋》三家。刺史窦抗集诸生讲论,于是,刘焯、刘轨思、孔颖达并以耆儒开门授业,是日悉至,而文达依经辩举,皆诸儒意所未叩,一坐厌叹。抗奇之,问:“安所从学?”焯曰:“若人岐嶷,出自天然,以多问寡,则焯为之师。”抗曰:“冰生于水而寒于水,其谓此邪?”
- ^ 毛远明 整理. 《西南大学新藏墓志集释》. 南京市: 凤凰出版社. 2018年11月: 28–29. ISBN 978-7-5506-2535-8 (中文(繁體)).
- ^ 24.0 24.1 周绍良主编. 《全唐文新编 第5部 第4册》. 长春市: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0.12: 14608–14609. ISBN 7-80626-576-7 (中文(繁體)).
- ^ 《太平广记·卷一百零三·报应二》:唐陈国窦公夫人豆卢氏,芮公宽之姊也。夫人信罪福,常诵《金刚般若经》,未尽卷一纸许,忽头痛,至夜愈甚。夫人自念,倘死遂不得终经,欲起诵之。令婢然烛,而火悉已灭,婢空还,夫人深益叹恨。忽见厨中有烛炬,渐升堂陛,直入卧内,去地三尺许,而无人执,光明若昼。夫人惊喜,取经诵之,有顷,家人钻鐩得火,烛光即灭。自此日诵五遍,以为常法。后芮公将死,夫人往视,公谓夫人曰:“吾姊以诵经之福,当寿百岁,生好处也.”夫人年至八十,无疾而终。
- ^ 《冥报记·卷下》:陈公太夫人豆卢氏。芮公宽之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