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弗拉基米洛维奇·巴托尔德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0年10月25日) |
瓦西里·弗拉基米洛维奇·巴托尔德 Васили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Бартольд | |
---|---|
出生 | 聖彼得堡 | 1869年11月3日
逝世 | 1930年8月19日 列寧格勒 | (60歲)
国籍 | 俄罗斯帝国/ 苏联 |
职业 | 歷史學家 |
瓦西里·弗拉基米洛维奇·巴托尔德(俄语:Васили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Бартольд)俄羅斯东方学學者,在突厥語民族以及中古伊斯蘭史等領域研究卓著,一生撰写了400多部相關学术著作[1]。著有《蒙古入侵时代的突厥斯坦》、《伊斯兰百科全书》等。
生平
1869年11月,巴托尔德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俄罗斯化日尔曼人家庭。他於1887年毕业于圣彼得堡第八文科中学,並在同年秋天进入圣彼得堡大学东方语学系阿拉伯─波斯─突厥─鞑靼语专业学习。1893年通过硕士考试。1896年,接受副教授职衔,开始在圣彼得堡大学任教。1897─1901年,任圣彼得堡大学古钱储存室保管员。
19世纪九十年代,巴托爾德完成巨著《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1900年秋,他将这部著作作为取得硕士学位的论文提交东方语系审查,被大学直接授予最高学位─东方历史学博士。 1901年起,任圣彼得堡大学编外教授,1906年改为编内教授。1906─1910年任东方语学系秘书。1910年被选为科学院通讯院士,1913年提升院士。多次赴中亚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尤以1902年的考察最为成功。此次考察获取了大量从未刊布使用的东方历史文献。
十月革命后,巴托爾德担任科学院东方学研究委员会常任主席,参与中亚国立大学建校筹备工作。先后协助《突厥斯坦公报》、《边疆》、《俄属突厥斯坦》、《伊朗》等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除大量的学术论著之外,他还是《伊斯兰百科全书》的多产的撰稿人,先后编辑条目246条。巴托爾德認為,一切宗教都必然要适应实际生活状况,但较之其它一些宗教,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领域,伊斯兰社团曾在文明民族里具有显著的优越地位。[1]
1930年8月19日,因肾脏疾病在列宁格勒附近的疗养院逝世,享年61岁。
著作
关于伊斯兰学的著作:
- 《关于法国一穆斯林关系问题》(1915)。
- 《伊斯兰教)(1918)。
- 《里海沿岸地区在穆斯林世界史上的地位》(1925)。
- 《穆赛里姆》(1925)。
- 《古兰经与大海》(1925)。
其著作全部收入:
- 《瓦·弗·巴托尔德院士全集》,莫斯科,九卷十册,1963─19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