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潴洋:中国航海古籍中对于今海南省万宁市东南海中的大洲岛周边形成的洋面的称谓,也可指大洲岛本身。
航海指南
成书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的《海语》,记述海中荒忽奇谲情况极为详细,作者是明代官员、广州府南海县人黄衷(1474—1553)。书中对独潴洋有如下记载:
“
|
暹罗国在南海中,自东筦之南亭门放洋,南至乌潴、独潴、七洲,星盘坤未针至外罗,坤申针四十五程至占城。[1]
|
”
|
《四夷广记·广东东莞县至暹罗针路》记载:
参考文献
- ^ 中华典藏 [1]
- ^ 慎懋赏,《四夷广记》,玄览堂丛书续集,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85年。 [2]
- ^ 林珂,《明代中国史料中的暹罗航线探微》[3],载于《丝路的延伸:亚洲海洋历史与文化》,第249-275页,中西书局,2015年12月,ISBN 9787547509562。
参见
- ^ 中华典藏 [1]
- ^ 慎懋赏,《四夷广记》,玄览堂丛书续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85年。 [2]
- ^ 林珂,《明代中国史料中的暹罗航线探微》[3],载于《丝路的延伸:亚洲海洋历史与文化》,第249-275页,中西书局,2015年12月,ISBN 9787547509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