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汉斯·赖兴巴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汉斯·赖兴巴赫

汉斯·赖兴巴赫(德語:Hans Reichenbach;1891年9月26日—1953年4月9日)德国哲学家。出生于德国汉堡科学哲学的先驱、柏林小组的创始人、逻辑实证主义(也称作新实证主义或者逻辑经验主义)的支持者。

生平

1910年代

他曾在柏林埃尔朗根哥廷根慕尼黑学习物理、数学和哲学。他的老师中有新康德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马克斯·玻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赖兴巴赫于1915年在埃尔朗根大学获得哲学学位,1916年出版了关于或然性理论的学位论文。1917年他在柏林聆听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讲座。那时赖兴巴赫选择相对论作为他自己哲学研究的首要课题。

1920-1933年

1920年他成为斯图加特应用科大(现Hochschule für Technik Stuttgart)的教授。同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关于相对论的哲学专著——《相对论与先验知识》,批判了康德哲学的综合性先验知识理论。随后几年他出版了三本关于相对论的哲学专著:《相对论的公理化》(1924)、《从哥白尼到爱因斯坦》(1927)与《时空哲学》(1928),最后一本在某种意义上表达了逻辑实证主义对相对论的看法。1926年赖兴巴赫成为柏林大学自然哲学教授。他讲授哲学的方法比较新颖,学生们发现他平易近人(这在德国大学里并不常见)。他允许学生上课时讨论和争辩。1928年他创立柏林小组(称作Die Gesellschaft für empirische Philosophie, 意为"经验哲学的团体"),成员有卡尔·亨普尔理查德·冯·米兹大卫·希尔伯特库尔特·格雷林英语Kurt Grelling。1930年赖兴巴赫和卡尔纳普担任了期刊《知识》(Erkenntnis)的主编。

1933年以后

由于德国纳粹掌权,赖兴巴赫移民到土耳其,成为伊斯坦布尔大学哲学系主任。在那里赖兴巴赫提高了哲学课程的档次;他引入了跨学科的研究会和关于科学主题的课程。并于1935年出版了《或然性原理》。1938年他乔迁美国,成为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同年出版了《经验和先验》。赖兴巴赫关于量子力学的著作(《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于1944年出版。随后他写了为人熟知的两本书:《符号逻辑基础》(1947)与《科学的哲学的兴起》(1951)。1949年他写了论文"相对论的哲学意义",发表于保罗·亚瑟·施尔普英语Paul Arthur Schilpp主编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哲人科学家》。1953年4月9日赖兴巴赫死于加利福尼亚洛杉矶,死前还在研究关于时间的哲学。《法则陈述和容许操作》(1954)与《时间的方向》(1956)这两本书于死后出版。 [1]

科学哲学

赖兴巴赫批判以思辨作为哲学的基本工作,特别是黑格尔的将理性作为实体来研究的思想。他认为,哲学思辨是一种过渡阶段的产物,发生在哲学问题被提出,但还不具备逻辑手段来解答它们的时候。赖兴巴赫认为对哲学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不仅现在有,而且一直都有,这个基础上已出现了科学哲学,哲学已从思辨进展为科学并将像科学一样令人信服[2]

经验论

对当代科学成果的哲学思考

参考文献

引用

  1. ^ Mauro Murzi. 互联网哲学大全. [2021-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2). 
  2. ^ "汉斯·赖兴巴赫". "科学哲学的兴起". 

书籍

  • 汉斯·赖兴巴赫. 科学哲学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