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觀 (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毘缽舍那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1]梵語विपश्यनाvipaśyanā巴利語vipassanā藏語ལྷག་མཐོང་威利转写lhag mthong,羅馬拼音:lhaktong),又譯為種種觀察[2]觀察[2]觀見[3]觀照[4]、覺察、洞察、覺照,音譯為毘缽舍那[5]毘鉢舍那毘婆舍那毘婆奢那(毘或寫作毗,如毗婆舍那),是佛教術語,在巴利語上(Vi)有“特別、超”的意思,而(Passanā)有“觀看、見”的意思,在英語通常被翻譯為洞察力,意謂以正見來觀察、抉擇[2][1],意思是如其本然地觀察事物,如實觀察諸法自性[6],洞察存在真實本質,是修行禪那的兩種方法之一,也是三無漏學之中的學。它通常是指三辨識,即無常非我這在上座部佛教傳統上的諸行三,是一切存在的三個共同特徵共相),及大乘佛教上的空性佛性

釋義

毗缽舍那被翻譯為英語:insight(意為洞識、洞悉、洞察),因為英文前綴字 in- 有向內的意思,sight是觀看,因此中文譯作內觀,字面上的意義是往「內」去「觀」察身心的實相。但是這種譯法其實是有點誤導,因為梵文字面意思中,並沒有向內看的意思。毗缽舍那(梵語Vipasyanā)由梵文前綴字 vi- 與觀看的動詞字根 paś組成。印度-雅利安語支的 vi-,類似於拉丁文前綴字 dis-,有遠離或朝向的意思,也有徧及、各種類,或意圖的意思。因此,在字面上,毗缽舍那可以譯為「用如此的方式去看」、「由此看」、「專注深入的觀看」、「周遍觀看」等[7]

毗婆舍那是修行禪那的兩種途徑之一[8]。其理論依據為「四念住」(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從「身體」「感受」「心」和「法」(心所和五取蘊及十二處)四個面向,培育持續及穩固的覺知能力,在實際經驗(而非信仰、感情和想像)的層面上,體驗到「自我」不外是由五個要素(五蘊)所組合而成的現象,其共同特徵是快速不斷地變化(無常)、不滿足的狀態()和無有恆常的身體(無我)等三相[9]

以這個對實相的了知,「心」將逐漸停止造作「」(三毒)的習性反應。三毒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解脫痛苦的根本方法,唯有根除內心的貪瞋痴。

在佛教的修行系統中,觀是屬於三學中最後的「慧學」,前兩學分別是學(道德生活之準則)、和學(專注力的培養)。慧的音譯為般若,是對實相的正確了解,事實上,觀修習的每個階段,就是以獲得更深湛的智慧做為里程碑(如十六觀智),更深的智慧,能滅除更幽微的煩惱,從這個意義而言,佛教修行可以視為自我淨化的過程(七清淨),其最終目標是完全的淨化,從所有的痛苦、感官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即所謂的涅槃

觀禪之修習方法

觀是一個非常單純、活在當下的修行方法,藉由無選擇性的「觀察」,直接體驗身心之中的實相,其中,沒有信仰或想像的成份。完整的觀察修行必需包含三個部份:五戒(sila),戒除殺、盜、邪淫、妄語和煙酒毒品,以便使「心」到基本的平靜,進行第二部份,訓練心的專注:使心可以穩定持續地專注在某個對象(所緣業處),經過適當的訓練,獲得某個程度的專注力之後,就可以進行的開發:以高度敏銳的心力,不帶價值判斷地(無分別),客觀地觀察身心,去穿透事物的表相,獲得真正的智慧(修慧),這個建構在實際體驗的智慧,其威力遠超過信仰和理智層面的理解,能夠改變身心失衡的行為模式,化解掉潛藏在內心的壓力、不安、恐懼等等根深蒂固的情結。

換個話說,觀就是透過實際的體驗,去了知「身」和「心」具有「剎那生滅」、「無常」、「苦」(不滿足)和「無我」(無自主性)的真相。要徹底明瞭無常、苦、無我的道理,不是經由信仰上的接受、或是理智上的了解,只有從實際的層面去觀察看看,在這個「身」和「心」之中,有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

透過持續的修習,觀禪修者將發現,所謂的「我」只不過五蘊不斷變遷流動的現象,身體本質上是由而無數的微粒子(kalapa)所組成,這些微粒子無時無刻不在生滅變化,只是純然是波動,心理的本質也是不斷剎那生滅,身心其中找不到堅固不變的實體,有了這種體驗之後,「自我」的錯覺才能消解。[10]

因為觀察的對象(身、心)和現象(無常)是一直存在的,理論上,觀的修習何時何地皆可進行,但對初學者來說,必須由富有禪修經驗的老師來指導,以及一個最低干擾、適合練習觀的場地(阿蘭若),這即是禪修中心的作用。

已故禪修大師

在世的禪修老師

註釋

  1. ^ 1.0 1.1 《翻譯名義集》:「【毘婆舍那】此云觀。《涅槃》云:「毘婆舍那,名為正見,亦名了見。名為能見,名曰遍見,名次第見,名別相見,是名為慧。」
    《大乘義章》:「觀者外國名毘婆舍那。此翻名觀。於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
  2. ^ 2.0 2.1 2.2 《慧苑音義》:「毗鉢舍那,此云種種觀察,謂正慧決擇也。」
  3. ^ 《翻梵語》:「毘婆舍那(應云毘鉢舍那 律曰觀苦空無我。譯曰觀見)」
  4. ^ 《續一切經音義》:「毘鉢舍那(亦梵語此云觀,謂觀照,惠也)」。
  5. ^ 《慧琳音義》:「毗鉢舍那,唐云觀。」
  6. ^ 除蓋障菩薩所問經》:「所謂心一境性是奢摩他,如實觀察諸法自性是毘鉢舍那。」
  7. ^ 《瑜伽師地論》卷77:「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若、若、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
  8. ^ 馬哈希禪師《法輪》:「禅那的意思是,接近的观察一个目标,以固定的注意力,集中的专注于一个选定的禅定目标。例如:以寂定的数息观,会提升至寂止禅境;然而,注意心和身的自然特征,静观他们的不恒常、不满足和不坚固性,则属于内观。有两种禅:寂止禅与内观。固定的专注,发展趣入寂静定者,称为寂止禅。静观法的三种特征则属内观。」
  9. ^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3:「依已修成滿勝奢摩他,為毘缽舍那修四念住。如何修習四念住耶?謂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為自相。一切有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為共相。」
  10. ^ 葛印卡 【感受:念住(Satipatthāna)的关键】: 观察感受亦可让我们体验到,身体是由四种基本元素所组成,也就是地(固态)、水(液态)、风(气态)以及火(温度)。粒子(particles)随着单一或多种元素的显著而生起,出现变化无穷的感受。它们生生灭灭。而最终,身体不过是生起又灭去的波动持续消融着。表面看似坚实的身体结构,事实上也只是涟漪、波动、振荡。

進階閱讀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電子書及錄音

今人修習內觀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