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柘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柘湖,古海盐县内湖,现已消失。柘湖形成于秦朝末至公元2年的西汉时期,北宋中期柘湖出现明显淤塞与沙洲,南宋绍熙年间海水倒灌淤塞加速,成为一沼泽地带,原湖区绝大部分都变成遍生芦苇的湿地形态,几乎没有明显的宽阔水体。代则完全淤积并最终演变为今金山南部土地。原柘湖湖中岛,柘山,即为今甸山。古海盐县治原在今金山区的境域内,后于西汉后期陷入柘湖。

形成

柘湖形成原因为洪水,来源应当是北部太湖淡水,太湖碟形洼地的沿海边缘地形略高于内陆,以致向海泄洪不畅,洪水大量蓄积,从而形成淡水湖泊。

位置

由于年代久远,柘湖的具体范围现已不可考,但大致确定存在于今金山南部[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今查山西南,张堰东南,黄茅白苇土场,即故柘湖矣。”,但其言论矛盾,查山西南与张堰东南不可能为同一地带。


有观点指出:古柘湖东岸应严格控制在冈身[2]以内,西岸应在金山卫城的东北六里,北面大致到张堰亭林两镇附近。湖的东北边可能到达南阳港附近。至于湖的南部到达何地,史书及有关资料目前犹感缺佚。[1]

另有一说称[3]:柘湖主体的位置大致是北岸过今金山卫城,南至大金山岛,西不过卫城区域,东不过冈身。

面积

据古今有关长江下游南部一带湖泊面积的资料记载:古代柘湖的面积远较今日上海市内最大的湖泊淀山湖为大。柘湖古代湖周5119顷,相当现在面积239平方公里,今淀山湖为53平方公里,因此,它比后者大3.5倍。上海全市面积5908平方公里,金山区境面积586.05平方公里,则古柘湖分别占前者的4%,后者的40%左右。

进出水道

柘湖有入湖水道18条,出湖水道2条[4],上游有亭林湖(位于今亭林镇北,已消失)。


出湖水道为金山浦与小官浦,前者大致位于金山卫城东十里,约是今龙泉港一线,并向南延伸正对金山三岛。后者今已不存,明代被金山卫城墙截断,城内称港,城外仍称浦。其大致为南北向,在今学府路东侧,至施二路转东,又在施三路转南,一直向南入海。


入湖18条水道在文献中没有留下具体名称,但新泾塘(今亭林东南)通过政和年间(1111-1118),放亭林湖水造田而引发咸潮倒灌的事件,可以确认是柘湖入湖水道之一。


乾道七年(1171年),秀州知州丘崈由于海潮倒灌过于严重放弃新泾塘的围堰功能,在距其二十里的亭林镇北另筑运港,并同时建造了留下记载的堰外港十六条[1]。根据地理与时间关系并不相差过大,可以断定其中大部分应当是有继承关系。十六座堤堰对应的水道分别是鹱墩泾、黄姑泾、张恋泾、老儿泾、何家泾、善泾、张泾、徐家泾、邵家泾、新开泾、招贤泾、管家泾、戚家泾、丫叉泾、吴塔泾和蒋家泾。其中黄姑泾、张泾和招贤泾今还见存。

环境作用

太湖周边地形为碟形洼地,其本身海拔不高,遇到海潮并不能阻止海水倒灌。因此淡水容量巨大又临近海岸的柘湖便发挥着稀释倒灌咸潮的作用,帮助阻挡咸潮对上游黄浦江南岸地区的侵袭,减轻土地盐碱化危害。

水利

柘湖最主要的水利作用是稀释南来咸水,宣泄北来洪水,水利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调节南北水量的要素是库容量巨大,为保证库容,五代吴越国天祐元年(904年)就对柘湖进行过疏浚[5]。此后还屡有疏浚工程,如绍圣年问,毛渐疏浚柘湖等水。


宋代,东南沿海人口增长,垦田渐多,由于泄洪需要疏通水道,而疏通的水道会导致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故护田和泄洪矛盾逐渐激化,柘湖周边居民多在水道上私筑坝堰。政府不得不设置了可以开关的水坝缓解矛盾,《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便称:“旁海农家作坝以却咸潮,虽利及一方,而水患实害领郡;设疏导之,则又害及旁海之田。若于诸港浦置厢启闭,不惟可以波水,而旱亦获利。”


丘崈所建16堰外,张叔献也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上《请筑新泾塘招贤港堰腼状》,要求在新泾塘、招贤港和徐浦塘三处河口置腼筑塘。


柘湖未淤之前是重要的水利枢纽,淤积之后原湖面收缩为诸多水道,其中以新泾塘为最重要,兼有盐运功能。但至隆兴二年(1164年)置张泾闸之后,原湖区的主要水道由东侧新泾塘开始向西侧张泾转移。到乾道七年(1171年),丘崈弃新泾塘,移筑运港堰,张泾一带逐渐成为了金山南部最重要的水道。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金山县境三个古县城(朱炎初)--上海地方志--节. shtong.gov.cn. [2022-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2). 
  2. ^ 冈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孙昌麒麟. 上海金山柘湖考略. 上海地方志. 2021-05-15, (2021-02): 58-64. [失效連結]
  4. ^ 脱脱. 宋史 卷97. 中華書局. 1977. ISBN 9787101003239. 
  5. ^ author., 张国维, 1595-1646,. 吴中水利全书. 吴中水利全书. ISBN 978-7-5540-0363-3. OCLC 96912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