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
李泉 | |
---|---|
男歌手 | |
罗马拼音 | Li Quan |
英文名 | James Li |
昵称 | 音樂才子、琴鍵上的王子、灵魂战警 |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出生 | |
职业 | 創作歌手、音乐制作人、教師(已辭職) |
语言 | 普通話、上海話、英語 |
教育程度 | 上海音樂學院鋼琴、作曲系 |
演奏乐器 | 鋼琴 |
活跃年代 | 1995年至今 |
李泉(1969年10月12日—),上海人,中國大陸創作男歌手、音乐制作人、钢琴手,曾為林憶蓮、范曉萱、劉德華、梁詠琪等歌手創作歌曲。創作歌曲時他通常用李燃作為名字,原因是希望給別人燃燒和心如止水的感覺。
生平
因深受谭咏麟等港台音乐影响而投身音乐,初二創作出了第一首歌曲《停留》。
2015年7月以灵魂战警面具参加蒙面歌王,在8月9日成為第二位被淘汰歌手,但他卻是第一位接受“勇敢揭面”的歌手。
2018年參加歌手2018節目,他精湛的琴藝及高超的演繹歌曲能力,獲得廣大迴響,並有中國的約翰·傳奇之稱號。
2021年,以專輯《十日彈》入圍第32屆金曲獎最佳華語男歌手獎等4項獎項。[1]
音樂作品
專輯
首張大碟 上海夢(1995年魔岩唱片發行)
曲目
- 不要閉上你的眼睛
- 你慢慢走吧
- 停留
- 悶得太慌
- 夢裡童話
- 上海夢
- 難捨真情
- 走到這裡
- 救我
- 寫首歌為你作陪
第2張專輯 心世界(1997年滾石唱片發行)
曲目
- 我無法走進你的世界
- 火柴
- 愛是什麼
- 雨葬
- 這個地方叫城市
- 愛是孤獨
- 寂寞的霓虹燈
- 手套
- 雨葬(鋼琴版)
第3張專輯 走鋼索的人(2000年1月8日BMG博德曼發行)
曲目
- 走鋼索的人
- 名字
- 枯萎
- 殘愿
- 夜奔
- 哭了
- 很苦
- 希望
- 落塵
- 一半
- 演奏曲
第4張專輯 島中央 (2001年11月17日天中娛樂發行)
曲目
- 靠我在身邊
- 為誰
- 看電影
- 於是我們去尋找
- 相片生活
- 島中央
- 時間飛了
- 被愛
- 一千零一夜(花開了)
- Piece No.1
第5張專輯 2046(2003年10月13日天中文化發行)
曲目
- 花花大世界
- 雪白 血紅
- 流浪狗
- 殺手
- Spring Ecstasy
- 2046
- 愛是有故事的旅行
- 城市的味道(肯德基上海地區宣傳曲)
- 我的愛人啊,你在哪兒啊?
- 德樂(鋼琴曲)
第6張專輯 劃火柴的女孩(2005年10月25日新索音樂發行)
曲目
- 下雨天
- 沒有你了
- 冬之戀曲
- 劃火柴的女孩
- 愛的家園
- 我想愛
- 該知足
-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 沒有你的情人節
- 月光曲
第7張專輯 天才與塵埃(2012年8月24日當然娛樂發行)
曲目
- 天才與塵埃
- 彈彈情
- 弗搭界
- 走西口
- 人生如戲
- 棒子和雞
- 花店
- 寶貝
- 花兒爲什麽這樣紅
- 老人與海
- See What Light Can Do
第8張專輯 再見憂傷(2014年6月28日當然娛樂發行)
曲目
- 再見憂傷
- 一起
- 歲歲平安
- 擁有
- 土豪金
- 小四
- 我站在幸福旁邊
- 最好的幸福
- 想太多
- 寶貝的憂傷(演奏曲)
第9張專輯 十日彈(2020年9月22日由索尼音樂發行)
曲目
- 法斯瑞迪波
- 絕句
- 餘生
- 一意孤行
- 無人鏡
- 彈琴的人
- 中年
- 稻草
- 如果我是莫内
- 無間
EP
首張雙語EP 她在北纬26°(2009年5月20日當然娛樂發行)
曲目
- 旺夫相
- 寶貝(電影《我愛你成都》片尾曲)
- Blessed with you
- You and only you
- 她在北纬26°
創作
- 周俊偉、戴辛尉——愛在捉摸不定時
- 范曉萱——哭了、蓝旗袍、我要我們在一起
- 劉德華——公寓、費解、人生長路
- 許茹芸——相片生活
- 張克帆——慢慢走吧
- 陳坤——太認真
- 趙薇——天使旅行箱、大城小戀
- 孫悅——百合花情思
- 李克勤——黑房
- 杜德偉——太想你太念你
- 林依輪——想你
- 蘇永康——我們都是貪愛的人、不敢不敢
- 蘇有朋——你是我的一滴淚
- 2006年瀋陽世界園藝博覽會主題曲——和諧家園
- S.H.E——再別康橋
- 林宥嘉——眼色
- 鍾舒祺——Home Sweet Home
- 楊培安——哪怕我很小
- 高晨維——空中飛人
綜藝節目
燃工作室
燃工作室由李泉于2001年在上海成立,目的是希望推動華語流行音樂的發展,至今已經創作出許多音樂作品。
情感
1995年李泉剛出道時初識當時還是主持人的柯藍。直到2000年雙方開始談戀愛[2],2007年和平分手。之間曾有結婚傳言,但遭兩人否認。外傳分手是因為柯藍和耿樂同居,柯藍則說因為李泉希望她放棄事業,是對方“一廂情願”。[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