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臺灣文藝家協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文藝臺灣

臺灣文藝家協會白話字Tâi-oân Bûn-gē-ka Hia̍p-hōe),1939年12月4月由臺灣詩人協會改組而成,在台北成立。會員共有六十二人,由黃得時西川滿為籌備委員。當時參與的台灣作家有王育霖王碧蕉郭水潭邱淳洸邱永漢黃得時吳新榮周金波莊培初張文環水蔭萍楊雲萍藍蔭鼎龍瑛宗林精鏐(林芳年)、林夢龍等人。隔年的1月1日,該協會的機關雜誌《文藝臺灣》創刊,由日本作家西川滿擔任主編兼發行人。1941年2月發行2卷1號以後,該協會為了配合日本帝國主義的宣傳和響應皇民化運動而改組,會長為臺北帝大教授矢野峰人,事務組長為西川滿。改組後西川滿另行籌組「文藝臺灣社」,《文藝臺灣》也改由「文藝臺灣社」發行,協會形同解散。此後《文藝臺灣》實際上成為西川滿一手主導的雜誌,被塑造成日本人外地文學的象徵,以浪漫、耽美的藝術至上主義為主[1][2]

成立宗旨與主要活動

成立宗旨為「以求促進臺灣地區文藝之向上發展,以及會員間的互助與親睦」。臺灣文藝家協會的章程有八條,第一條與第二條規定該會的名稱與目的。第一條全文:「本會稱曰臺灣文藝協會,以有關心於臺灣文藝並能夠為臺灣文藝進展上努力的有志而組織,以自由主義為會的存在精神。」第二條全文:「謀臺灣文藝的健全的發達為目的。」

臺灣文藝家協會的章程第三條有規定該會應當從事的活動,並且開列出四項:「關於文藝及與文藝有直接關係的各種問題之研究批判」、「關於文藝知識及文藝趣味的普及上應分的行動」、「發行機關雜誌或刊行相當的單行本」、「其他為遂行本會目的,認為必要的事項。」

實際的執行狀況如下:

  1. 創辦機關雜誌《文藝臺灣》,全部以日文創作,提倡藝術至上論。當時編輯人為西川滿,另聘台灣人邱炳南(邱永漢)、黃得時龍瑛宗擔任編輯委員。
  2. 龍瑛宗張文環被日當局派赴日本東京參加所謂「第一回大東亞文學者大會」,返台後,臺灣文藝家協會於同年十二月,分別在臺北公會堂、高雄、台南、嘉義、台中、彰化、新竹等地舉辦「大東亞文藝講演會」。該協會與張文環中山侑等人所組的「啟文社」(《臺灣文學》的發行機關)是1940年代台灣僅存的文藝社團。戰後,被一些台灣文學的研究者視為日本殖民當局的御用社團,因為該會的機關雜誌刊登了不少高唱「大東亞民族」或「皇民奉公」等口號的宣傳文學。[3]

機關雜誌:《文藝臺灣》

在日治時期台灣作家的作品刊載方面,目前已知有台灣作家龍瑛宗的〈白色的山脈〉(1941年文藝臺灣)、〈不知道的幸福〉(1942年文藝臺灣);葉石濤〈林君寄來的信〉(1943文藝臺灣)、〈春怨〉(1943年文藝臺灣);周金波的〈志願兵〉(1941年文藝臺灣)、〈水癌〉(1940年文藝臺灣)[4];台灣作家陳火泉最受人爭議的作品〈道〉等。台灣第一位女記者,楊千鶴的處女作,〈哭婆〉便是在《文藝臺灣》發表而得到西川滿的賞識,隨後進入臺灣日日新報社擔任家庭文化欄記者[5]。而日人作家、學者的「外地文學」相關論述,包括島田謹二〈外地文學研究的現狀〉與中村哲〈外地文學的課題〉也刊載其上。此外,該雜誌也曾連載日人作家濱田隼雄的作品《南方移民村》與西川滿的小說《臺灣縱貫鐵道》[6]。該刊物是一本綜合性的文藝雜誌,除了新詩、小說、評論這種新文學的文類,也有短歌、俳句等屬於日本傳統文學的文類,此外也刊載繪畫、版畫之類的藝術作品[7]。《文藝臺灣》與《臺灣文學》的台灣人作家的作品,曾經被當時臺灣總督府發行的《臺灣時報》為首,《臺灣日日新報》等台灣各報紙雜誌大力刊載[6]

該雜誌發行到1944年1月第七卷第二號停刊為止,《文藝台灣》共發行了三十八期,創下戰前台灣文學史上,壽命最長的文藝雜誌的記錄。與之審美取向、觀點對立的是《臺灣文學》,由脫離《文藝臺灣》的張文環中山侑等人所創[6]。關於這份雜誌作品的普遍風格,研究者黃琪椿認為:「這些作品多採材於台灣,具濃厚鄉土味。《文藝台灣》所呈現的鄉土不是著眼於台灣人生活嚴酷現實的台灣,而是生活在台灣的日本人,一面憧憬著日本內地,一面帶著旅行者的眼光,好奇地追尋著異國情調的台灣,因此《文藝台灣》所主張的文學,是以文藝家島田謹二提倡的:不模仿日本本土文學,充分表現台灣特殊性,樹立台灣獨自的文學以做為日本文學之一翼的『外地文學』。」[8]。該雜誌的發行量當時有多少,據台灣文學研究者藤井省三的研究,「以第二號的三千五百冊左右為頂點,而其下限也都維持在二千冊左右。另外,根據第二卷第五號(1941年8月)的〈編輯後記〉,可以知道出版第八號以後,儘管好評不斷,但是因為戰爭時期限制紙張的緣故,而無法印刷二千冊以上。」以上僅是推估,實際情況仍須後來者努力[6]

《文藝臺灣》作為含括文學、民俗、繪畫、裝訂藝術之文藝雜誌,其內容相當豐富多元。文學方面的參與者包括西川滿、濱田隼雄、川合三良、新垣宏一、島田謹二、矢野峰人、周金波、龍瑛宗、陳火泉、黃得時、楊雲萍、黃鳳姿、張文環、葉石濤等。創刊號及最初幾期之刊登的文類以詩歌為大宗,其中又以新詩為主,間雜短歌、俳句;其後以綜合性文藝刊物為目標發展,逐漸增加小說、隨筆、評論以及民俗考據文章,在美術設計風格上則仍延續自《媽祖》、《華麗島》以來,結合「府展」重要版畫家立石鐵臣、宮田彌太郎作品的形式,寓含臺灣民俗與宗教色彩。[9]

重要作品在小說方面,有西川滿〈赤崁記〉、〈採硫記〉、〈臺灣縱貫鐵道〉,濱田隼雄〈南方移民村〉、周金波〈水癌〉、〈志願兵〉、陳火泉〈道〉等。[9]

該雜誌在1943年11月13日「臺灣決戰文學會議」召開之後停刊[10]

參見

參考文獻

  1. ^ 葉石濤/著,《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2003年再版,頁59、頁60。
  2. ^ 文藝臺灣. 臺灣文學期刊史資料庫. [201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3. ^ 黃武忠/著,《親近台灣文學》,台北:九歌,1995年初版,頁101。
  4. ^ 葉石濤/著,《台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03年再版,頁65、頁66。
  5. ^ 人生的三稜鏡,楊千鶴著,張良澤與林智美合譯,台灣出版社,1994
  6. ^ 6.0 6.1 6.2 6.3 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台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市:麥田出版,2004年,頁64-83。
  7. ^ 黃琪椿/著,「文藝台灣」詞條,文建會《台灣大百科全書》,台北市:文建會網站。
  8. ^ 黃琪椿/著,「文藝台灣」詞條,出處與上面的註釋相同。
  9. ^ 9.0 9.1 臺灣文學期刊目錄資料庫. [2023-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8). 
  10. ^ 臺灣文學知識平台. [2023-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6).